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汝南县罗店乡一中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汝南县罗店乡一中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含答案)

资源简介

九年级十月份月考化学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4 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做化学实验时,要求规范、节约、安全。下列实验操作或结论符合要求的是(  )
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B.刚加热过的试管,立即用冷水冲洗
C.制取气体的实验装置应先检查气密性再装入试剂
D.用100mL量筒量取4.5mL液体
2.化学反应有许多分类,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氧化反应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化学反应属于b处的是(  )
A.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B.镁+氮气氮化镁
C.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D.氢气+氧气水
3.核污水中含有氚,如图为氚原子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氚原子(  )
A.含有2个质子 B.核电荷数为1
C.相对原子质量为4 D.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
4.乙烯是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的基本化工原料。工业上可用乙烷和二氧化碳反应制备乙烯(C2H4),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相同的小球表示同种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乙烷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H8
B.参加反应的乙烷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1:1
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原子种类都发生改变
D.该反应有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
5.符合如图中C部分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
A.硫+氧气二氧化硫 B.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水→碳酸 D.氢气+氧化铜铜+水
6.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粮食发酵 B.钢铁生锈 C.干冰升华 D.木炭燃烧
7.下列有关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组装仪器 B.检验氧气
C.加热KMnO4 D.收集氧气
8.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光,可制成霓虹灯
B.空气中含有氧气,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1%
C.空气中氮气化学性质较活泼,可用作食品防腐的保护气
D.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主要包括NO2、O3、CO2等
9.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A.氮气 二氧化碳
B.空气 氧化镁
C.红磷 石油
D.天然气 五氧化二磷
10.下图是水分子分解示意图。图中表示水分子,表示氢分子,表示氧分子,“”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从水分子分解示意图获得的信息中错误的是(  )
A.分子由原子构成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生成两种原子
D.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在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11.下列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
A.S B.Mg C.N D.P
12.2025年5月,《自然》杂志发表了我国的一项重大突破,通过加压“看见”固体氢的结构。氢气加压的过程中发生的改变是(  )
A.氢分子质量变小 B.氢分子间隔变小
C.氢分子停止运动 D.氢分子化学性质改变
13.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①③所表示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
B.②表示的粒子符号为Na+
C.③表示的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D.②④两种粒子都已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14.原子变为离子后,一定发生改变的是(  )
A.质子数 B.电子层数
C.中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 ,共16 分)
15.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古诗词也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就涉及到物质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蜡炬成灰泪始干”中,蜡烛燃烧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蜡烛受热熔化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蜡烛熄灭时飘出的一缕白烟具有的性质是    。
16.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研制的人造空气可供航天员呼吸。人造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0%,比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    (选填“大”或“小”)。
(2)酥脆的饼干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会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    。
(3)工业上常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蒸发液态空气可分离出氧气和氮气,其原理是利用液氮和液氧的    (选填“密度”或“沸点”)不同,该变化属于    (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4)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请写出一条有利于保护空气的措施    。
17.化学家的贡献是化学学科发展的基石。
(1)法国著名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到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该实验结论说明空气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闵恩泽被誉为“中国催化剂之父”。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    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发生变化。
(3)我国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的铟(In)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被确认为国际标准。铟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5,原子的核电荷数为49,其核外电子数为    。
18.学习化学要建立元素观、粒子观和分类观。请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可知,碘元素属于    (选填“金属”或“非金属”)。
(2)A~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与A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填字母,下同),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
19.现有下列物质:①冰水混合物 ②河水 ③液氧 ④空气 ⑤二氧化碳 ⑥白酒,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填序号),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序号)。
20.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请用图中仪器的名称按要求填空:
(1)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    ;
(2)常用于给物质加热的仪器是    ;
(3)既可用作反应容器又能直接受热的是    。
21.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 a:    b:    。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与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相比,此方法的优点是    (写一条即可)。
(3)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
(4)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    。
(5)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易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则制取氨气应选用的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
(6)某同学用A、C装置连接来制取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实验过程中水槽中的水被染成了红色,并且试管堵塞,操作失误的原因是    。
②当停止反应时,如果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管从水槽中移出,导致的后果是    。
③如果制得氧气不纯可能原因有:    。(写一条即可)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 14 分)
22.请沿用科学家认识事物的方式认识“空气”。
(1)从分类角度:空气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从环保角度:下列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填字母)。
A.氦气
B.二氧化硫
C.二氧化碳
D.氮气
(3)从应用角度: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得到氧气是工业上制取氧气的重要途径,下图是该方法制取氧气的流程图。
查阅资料:氮气的沸点﹣196℃,氧气的沸点﹣183℃。
①步骤Ⅲ发生的是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②要达到将氮气与氧气分离的目的,需将温度控制在﹣196℃~﹣183℃,液体N的主要成分是     (填“液氧”或“液氮”)。
23.铁、铝都是常见的金属,工农业生产以及生活中有着广泛用途。
(1)铁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形成Fe2+和Fe3+两种离子,在铁原子、Fe2+、Fe3+这三种微观粒子中,核外电子数最少的是     (填符号),三种微观粒子的质量     (选填“相差不大”或“差距较大”)。
(2)已知一个碳﹣12原子(含质子、中子各6个的碳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一个铝原子的质量为4.482×10﹣26kg。
①计算铝原子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要求列出算式表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只保留整数)。
②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不定项选填字母)。
A.单位为1
B.表示原子的实际质量
C.也可约等于该原子的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
综合应用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 6 分)
24.据《自然》杂志报道,科学家最近研制出一种以元素锶(Sr)的原子做钟摆的钟是世界上最精确的钟。这是锶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则求:
(1)锶原子的原子序数为     ,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     周期,核电荷数为     ,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     个电子。
(2)已知可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mkg,若一个锶原子的质量为nkg,计算该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1.C 2.D 3.B 4.D 5.A 6.C 7.B 8.A 9.C 10.C 11.B 12.B 13.C 14.D
15.(1)化学;物理;
(2)可燃性。
16.(1)小;
(2)水蒸气或水或H2O;
(3)沸点;物理;
(4)开发利用新能源(答案不唯一)。
17.(1)混合物;
(2)质量;
(3)49。
18.(1)非金属;
(2)D;BC。
19.①③⑤;②④⑥。
20.见试题解答内容
21.见试题解答内容
22.(1)混合物;
(2)B;
(3)物理;液氧。
23.(1)Fe3+;相差不大;
(2)①27;
②AC。
23.(1)38;五;3;失去;2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