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物理试题(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物理试题(含解析)

资源简介

郓城一中2025级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物理试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 100分)(2025年10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共40分。1—8题为单选题,每小题3分;9—12题为多选题, 每小题4分,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 2024年9月25日8时44分,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向太平洋相关公海海域,成功发射1发携载训练模拟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准确落入预定海域。该导弹射程约12000千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射程12000千米指的是导弹的路程
B. 研究弹头分离过程时,可以将导弹看成质点
C. 8时44分指是导弹在空中飞行的时间
D. 研究弹头在空中的运动轨迹时,弹头可以看成质点
2、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的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先保持不变,再逐渐减小至零,则在此过程中(  )
A. 速度先逐渐增大,然后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
B. 速度先均匀增大,然后增大得越来越慢,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
C. 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
D. 位移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
3、某火车从车站由静止开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最初一分钟内行驶540m,那么它在最初10s行驶的距离是 (  )
A.90m B.45m C.30m D.15m
4.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以速度v1行驶了2/3的路程,接着又以速度v2=20 km/h行驶完其余1/3的路程,如果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28 km/h,那么汽车在前2/3路程上速度的大小是(  )
A.25 km/h B.34 km/h C.35 km/h D.38 km/h
(
图1
)5、在一次常规体检中,某运动员心电图记录仪的出纸速度纸带移动的速度是2.0cm/s,图1中每格边长是0.5cm,由此可知他的心率为:
A. 约100次/分 B. 约75次/秒 C. 约80次/秒 D. 约60次/分
6、一个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为x=t+0.5t2(m),从t=0时开始,运动了t1时间时,它的速度大小为5 m/s,则t1为(  )
A.1 s B.2 s C.4 s D.8 s
7、图中甲、乙、丙是中学物理课本必修1中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所用的速度图像,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2
)
A.这种用面积表示位移的方法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B.甲图用矩形面积的和表示位移大小比丙图用梯形面积表示位移大小更接近真实值
C.若丙图中纵坐标表示运动的加速度,则梯形面积表示加速度的变化量
D.推导中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8、如图所示,已知O、A、B、C为同一直线上的四点,OA间的距离为l1 = 4 m,BC间的距离为l2 = 24 m,一物体自O点静止起出发,沿此直线做匀加速运动,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物体通过OA段与通过BC段所用时间相等。则A点与B点的距离为(  )
(
图3
)
A.12 m B.14 m C.18 m D.21 m
9.某登山队成功登上珠峰的线路如图4所示,根据此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起点到终点登山队所走线路的总长度等于位移
B.线路总长度与登山队所走时间的比值等于登山队的平均速度
C.在计算登山队的速度时可以把登山队当作质点
(
图4
)D.线路总长度与登山队所走时间的比值等于登山队的平均速率
10、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它的加速度大小为a,初速度大小为v0,经过时间t速度减小到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可以用下列哪些式子表示(  ) A.v0t+at2 B. C. D.
11、a和b两个小球沿同一直线运动,其位置坐标x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分别为图5中的直线和曲线,球b的加速度恒定,曲线过点(1,0),且与直线在点(3,4)相切,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m/s
B.b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加速度大小为1m/s2
C.t=3ss时a和b相遇,此时两球速度相同
(
图5
)D.t=0s时a和b的距离为4.5m
12、如图6所示,木块A、B、C并排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可视为质点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0射入木块A,子弹在木块A、B、C中运动的时间相等,子弹在木块中运动时加速度恒定,子弹刚好射出木块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6
)A.子弹刚射出木块A时的速度大小为
B.木块A、B、C的长度之比为3∶2∶1
C.子弹在木块A中运动的平均速度是在木块C中运动的平均速度的3倍
D.若子弹射入木块A的初速度变为,则子弹将停留在木块A中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6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段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把答案填在答案卷的横线上)
(
图7
)13、(6分)光电门是由门一样的外形和光学传感器组成的,当物体通过光电门时光被挡住,计时器开始计时,当物体离开时停止计时,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以近似认为是该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为了测定斜面上小车下滑的加速度,某实验小组进行如下实验,如图7所示。当装有宽度为d=2cm的遮光条的小车经过光电门时,系统就会自动记录挡光时间,并由相应软件计算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来表示瞬时速度。某次实验中,小车从遮光条距光电门中心为L处由静止释放,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为T=0.04s。
(1)本实验利用光电门测滑块的速度,所应用的物理方法是_______。
A.等效替代法 B.理想实验法 C.极限思维法
(2)计算经过光电门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 (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3)试写出计算小车下滑时加速度的表达式: (用和L表示)。
(4)测量计算出来的加速度比真实的加速度 (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14、(8分)(1)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实验室提供了以下器材:电火花计时器、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铝板、小车、纸带、细绳、钩码。其中在本实验中还需要的器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8所示,是某同学用电火花计时器得到的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电火花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T=0.02 s,将纸带上一点标记为A点,然后按打点顺序每隔四个点(图上没画出)依次标为B、C、……,其中x1=7.05 cm,x2=7.68 cm,x3=8.33 cm,x4=8.95 cm,x5=9.61 cm,x6=10.26 cm。
(
图8
)
下表列出了打点计时器打下B、C、E、F时小车的瞬时速度,请在表中填入打点计时器打下D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结果保留3位小数)
位置 B C D E F
速度/(m/s) 0.737 0.801 0.928 0.994
(3)以A点为计时起点,在坐标图9中画出小车的速度—时间关系图线。
(
图9
)(4)根据你画出的小车的速度—时间关系图线计算出的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 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15、(8分)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先后经过相距x=30m的A、B两点所用的时间t=2s,汽车经过B点时的速度比A点增加了4m/s。求。
⑴该汽车的加速度大小;
⑵该汽车经过A点时的速度大小。
16、(10分)以18m/s的速度行驶的汽车,制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3s内前进36m.(1)求汽车的加速度;(2)汽车制动后5s内发生的位移.
17、(12分)四分之一英里赛程(1英里=1.6 km)的直线加速赛车比赛,不仅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车赛,而且是最能体现纯机械性能的比赛之一。在一次比赛中,某赛车在完成整个赛程时车速达到540 km/h。现将该赛车在整个赛程中的运动简化为长度相等的两段匀加速运动,若前、后两段的加速度大小之比是25:11,求该赛车:
(1)到达赛程中点的速度大小;
(2)完成整个赛程所用时间。
18、(16分)如图11甲所示,小球从固定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做加速度大小为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定沿斜面向下为正方向,小球在时刻运动到点与挡板发生碰撞(碰撞时间忽略不计),然后沿着斜面向上做加速度大小为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在时刻到达点,此时速度正好为0,接着从点向下运动到点,到达点的时刻为,以上过程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与时间的图像平行,与大小的差值为。计算结果可保留根式,求:
(1)小球与挡板碰撞过程的速度变化量大小;
(2)时刻小球的速度大小;
(3)时间内小球的平均速度大小。
(
图11
)
郓城一中2025级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物理试题
参考答案
1、答案 D
2、【答案】B【解析】【详解】AB.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同向,速度应增大,当加速度不变时,速度均匀增大;当加速度减小时,速度仍增大,但增大得越来越慢;当加速度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保持不变,选项B正确,A错误;
CD.因质点速度方向不变化,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最终做匀速运动,所以位移一直在增大,选项CD错误。故选B。
3、 D
4、答案 C 解析 设全程的路程为x,由平均速度公式可以计算出汽车行驶全程和后的路程所用时间分别为t=,t2==,则行驶前路程所用时间为t1=t-t2=-==x,所以v1==35 km/h,C正确。
5、【答案】D 【解析】由题图可知,心跳一次纸带移动,所用时间 ,即每分钟跳动60次,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6、答案C 解析由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x=t+0.5t2(m)得物体的初速度v0=1 m/s,加速度a=1 m/s2,则由v1=v0+at1解得t1=4 s,故选项C正确。
7、【答案】D 【详解】A.这种用面积表示位移的方法只适用于任何直线运动,故A错误;B.位移等于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大小,可知,丙图用梯形面积表示位移大小比甲图用矩形面积的和更接近真实值,故B错误;
C.若丙图中纵坐标表示运动的加速度,则由知,梯形面积表示速度的变化量,故C错误;
D.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推导位移公式采用了微元法,故D正确。故选D。
8、【答案】D【详解】设物体的加速度为a,到达B点的速度为vB,通过OA段和BC段所用的时间为t,则有 可得
设O与B的距离为sOB,则有
联立可得
故A点与B点的距离为。故选D。
8、CD
9、答案 CD 解析:A、位移是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是运动轨迹的实际长度;由于轨迹是曲线,故起点到终点火炬手所走线路的总长度大于位移,故A错误;B、D、线路总长度与火炬手所走时间的比值是平均速率,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由于路程与位移不等,故平均速率与平均速度不等,故B错误,D正确;C、在计算登山的速度时,火炬手的大小可以忽略不计,故可以简化为质点,故C正确。
10、答案BCD 解析因为是减速运动,所以初速度和加速度中必有一个为负,故A错误;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x得x=,选项B正确;平均速度,故位移x= t=t,选项C正确;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a、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可看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末速度为v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故有x=at2,选项D正确。
11、【答案】BCD 【详解】A.根据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则a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大小为,故A错误;
a、b在点(3,4)相切,即在s时a和b相遇,此时两线斜率相同,所以此时二者速度相同,故C正确;
b的加速度恒定,所以其位置时间关系、速度时间关系分别为
,b线过点(1,0),且与直线在点(3,4)相切,则有
解得m,,b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加速度大小为,故B正确;
s时a和b的距离为,故D正确。故选BCD。
【答案】AD【详解】A.将子弹穿过三个木块的逆过程看做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设总时间为3t,则v0 = 3at,则子弹刚射出木块A时的速度大小为,选项A正确;
根据相等时间的位移关系可知,木块A、B、C的长度之比为5∶3∶1,选项B错误;
子弹在木块A中运动的平均速度与在木块C中运动的平均速度之比,选项C错误;
根据,若子弹射入木块A的初速度变为,则
解得x = 4l < 5l,即子弹将停留在木块A中,选项D正确。故选AD。
【答案】(1)C (2)0.50 (3) (4)偏小
【详解】(1)在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时刻的瞬时速度,采用的方法为极限思维法。故选C。
测速时,用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来表示瞬时速度,则
小车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式有
其中,解得
(4)由于光电门测速度只是测量平均速度,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相等,却又小于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而在测量位移L时,测的是光电门中间位置到遮光条之间的距离,大于中间时刻所在位置到遮光条之间的距离,所以测量计算出来的加速度比真实的加速度偏小。
14、答案 (1)交流电源 刻度尺 (2)0.864 (3)见解析图 (4)0.64(0.63~0.65均可) (每小题2分)
解析 (1)测量的是位移等运动学量,与力无关,故不需要弹簧测力计;时间可以由纸带上的点数和打点频率算出,故不需要秒表。
(2)vD===0.864 m/s。
(3)小车的速度—时间关系图线如图所示。
(4)在“v -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
则a==(0.64±0.01) m/s2。
15、【答案】⑴2m/s 2 ⑵13 m/s
解:⑴设汽车的加速度为a,经过A、B两点时的速度分别为vA和vB,历时为t。A、B间的距离为s。
由速度公式得:vB=vA+at ……………… (2分)
汽车的加速度……………… (2分)
⑵由 得: ……………………… (2分)
vA= 13m/s ……………………… (2分)
16、(8分)答案:⑴4 m/s 2 ,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⑵40.5 m,位移方向与汽车前进方向相同
解析:初速度v 0 =18 m/s,时间t=3 s,位移x=36 m。若汽车减速到停止,则最大位移为x max =(v 0 +0)t /2=v 0 t /2 ………………………… (1分)
代入数据得x max =27 m<36 m,即汽车在3 s内还未停止。
根据x=v 0 t+at 2/2 得,
汽车减速的加速度a= 2(x-v 0t)/t 2 ……………………… (2分)
代入数据得a=-4 m/s 2 。 ……………………… (2分)
若汽车减速到停止,所用时间t'=(0-v 0)/a=4.5 s<5 s, ………… (1分)
故5 s内发生的位移为x'=(v 0 +0) t'/2 ……………………… (2分)
代入数据得x'=40.5 m。 …………………… (2分)
在刹车问题中,求某段时间内的位移或求某个时刻速度时,首先要判断汽车有没有停下,即确定汽车的实际运动时间。
17、【答案】((1)答案:125 m/s(2)答案:4.65 s
解析:(1)设该赛车前、后两段的加速度分别为,到达赛程中点的速度为,最终速度为,总位移为x,则
对前半程: ① …………………… (2分)
对后半程: ② …………………… (2分)
联立①②得③ …………………… (1分)
即,解得 …………………… (1分)
设该赛车前、后两段的运动时间分别为、,
则对前半程: ,即t1=x/v1
解得…………………… (2分)
对后半程: 即t2=x/(v1+v2)
解得 …………………… (2分)
完成整个赛程所用时间…………………… (2分)
18、(16分)【答案】(1);(2);(3)
【详解】(1)由加速度的定义可得,.………… (2分)
由题意可知.
解得. …………………… (2分)
小球与挡板碰撞过程的速度变化量.…………………… (1分)
解得.…………………… (1分)
即小球与挡板碰撞过程的速度变化量大小为。
(2)设时间内,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又与时间内的图像平行,则有.…………………… (1分)
由加速度的定义有.…………………… (1分)
分析可知时间内,小球由点运动到点再回到点,则此过程小球的位移为0
图像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小球的位移,
则有…………………… (2分)
解得,.…………………… (2分)
(3)时间内小球的位移为0,则时间内小球的位移等于时间内小球的位移,则有.…………………… (1分)
时间内,小球的平均速度大小.…………………… (1分)
解得.…………………… (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