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有你,真好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通过写作,引导学生感悟身边人物的品质与情感,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中对亲情、友情、师生情等美好情感的珍视,增强对传统文化中“感恩”“温暖”等价值观的认同。语言运用:学习运用典型事例、细节描写(如语言、动作、神态等)和多种修辞手法,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生动性和感染力,使文章能够真实、具体地传递情感。思维能力:在选材构思过程中,培养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学会从不同角度挖掘“有你,真好”的内涵;在修改评价环节,发展批判性思维,提升对文章结构和表达效果的分析能力。审美创造: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用文字创造富有感染力的文学之美,提升审美情趣,体会情感表达与生活细节融合的艺术魅力。教学重难点学习运用典型事例、细节描写(如语言、动作、神态等)和多种修辞手法,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生动性和感染力,使文章能够真实、具体地传递情感。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布置项目任务师:同学们,再过半个月我们将迎来新年元旦。(生笑)师:听到新年元旦,好多同学就笑得特别开心。在这个时候,王老师往往会收到一些问候、一些感谢和一些祝福的话语。有的是寄来了明信片,有的是书信,还有邮件,当然也有微信留言或语音。师:(出示收到的祝福)看,这是前些天王老师收到的一些明信片,有的来自我的学生,也有的来自我的朋友。纸短情长,读着这些问候、感谢和祝福,让人感觉特别温暖。让我特别暖心的是,收到了一封来自毕业好几年的学生的邮件。邮件3000多字,在最后,她这样写道:“王老师,我说了那么多,只想证明两件事情:一是我真的热爱写作,那是一种深入骨髓的记忆;二是我真的很感激您,无论岁月如何变迁,这件事愈发深刻。”我从来没想过,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竟然可以这么深刻地影响着一个人。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收到过别人通过文字写给你的温暖感谢或是祝福?生:三年级我因搬家转学,以前班级的同学都给我写了信,表达了对我的祝福,我十分感动。师:每一位同学都给你写了信,而且信中有着满满的祝福、满满的问候,更有满满的感情。有没有同学因为曾经受到过别人的帮助,感受到别人的温暖,而向他表达过自己的感谢呢?生:我在母亲节的时候送过一封信给我妈妈,在信中表达了对她的爱。生:有一次我和朋友出去玩,脚踩到玻璃碴儿上了,朋友把我背回了家,之后我就给他写了一封感谢信。师:这一幕深深地记在你的心里。脚踩在玻璃碴儿上一定十分痛苦和无助,直到他出现。所以,到现在为止你还记得他。师:很可惜,只有两位同学有过这样的经历和体验。同学们,我们的学习可能会有些紧张,我们的生活可能会有些忙碌,但是,我们似乎也忘记生命中的感谢需要说出口,生命中的温暖和感动也要有回应,人和人之间的真挚情感,更可以真诚地告诉对方。现在离新年元旦还有十多天,我们一起试着来挑战一下这个分享任务。(出示)围绕“有你,真好”,在新年元旦到来之前,向这一年中帮助过自己、影响过自己、给自己带来温暖和感动的那个“你”,通过文字,温情回忆,真情倾诉,表达自己的感谢。二、分享美好事件,定格深刻场景师: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题目。(生读得很急)师:放慢速度,我们慢慢地读。生:有你,真好!师: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在你的心里,一遍遍默念的时候,你想到了谁?生:爸爸妈妈。生:我想到了我妈妈。有一次我骑自行车摔倒了,妈妈心疼地给我的伤口消毒。生:之前在体测训练时我腿抽筋了,倒在地上,十分痛苦。这时,一个其他班的同学跑过来,背着我到边上休息,还帮我按摩舒缓。师:听你的分享和讲述,你到现在都还不知道他的名字,对吗?(生点头)师:但是你却一直记得他,一直记得那幕场景。师:同学们,可能这一年当中有很多人帮助过你,影响过你,温暖过你,就像刚才同学提到的爸爸妈妈和那位叫不出名字的陌生同学。来,把你最想分享的人端端正正地写到“有你,真好”这几个字的下面。师:你毫不犹豫地写下了这个人,你想要很郑重地跟他说一声“有你,真好”。师:我来了解一下。同学,你写的是谁?生:我想到了我原班级的侯晨阳。师:为什么你想跟他说一声“有你,真好”。生:因为在我受伤时,他毫不犹豫地背着我到医务室。师:他在你受伤时帮助过你,这样暖心的一幕,到现在还历历在目,所以今天你想要跟他说一声“有你,真好”。师:这位男生,你想跟谁说?生:我姐姐。师:有姐姐是很幸福的哦。生:我小时候跑到山底下,找不到回家的路了,我姐姐找到了我,并一路把我背回了家。师:我现在终于知道如何让别人牢牢地记住我的好,就是会背人。(生笑)师:如果《青山不老》中的记者梁衡想对种树老人说一句“有你,真好”,你觉得是因为什么?生:结合那位种树老人的事迹,我想梁衡是因为他创造了这片绿洲,保护了当地的环境,让当地人民安居乐业。师:老人带着七位老汉所创造的八条沟、七条防风林带和三千七百亩林瓦,创造出一个奇迹,让他觉得“有你,真好”。师:《少年闰土》中,如果少年时的鲁迅想对少年闰土说一声“有你,真好”,你觉得是因为什么?生:我觉得可能是因为闰土告诉了鲁迅许多他不知道的新鲜事,让他了解到了不一样的世界。师:所以鲁迅在文章的最后是这样说的,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示)啊!你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你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生齐读)师:就是这样美好的事情,你可能会一直记得,每次想到它的时候,你会美美地笑。让我们在四人小组中简单地交流一下。师:刚刚我在听两个小组分享的时候,看到有同学眼睛红了,谁来分享一下?生:我想到了我的妈妈。有一天晚上,我发烧到40多度,床都下不来,当时大概是半夜12点左右的样子,妈妈急忙把我抱到车上,送我去医院,我特别感动。(发言中带着哽咽)师:其实你在小组讨论时还说到了送医院后好多动人的场景。生:我想到了我爸爸。小时候我学自行车,骑一次摔一次,他就一直鼓励我。我觉得当时如果没有爸爸的鼓励,我可能到现在还没学会。师:是的,爸爸的一声声鼓励一直让你暖在心里,直到现在还有那么一两个场景让你觉得记忆犹新。是第一次摔的时候,还是第二次摔的时候,还是最后学会的那一刻?生:最后学会的那一刻,我非常感动,觉得有爸爸真好。师:就像这位女生说的,当我们想起一件件事情的时候,你会发现触动心弦的便是这些事情当中那一个个场景。师:这是我们学过的《慈母情深》,如果梁晓声要跟他的母亲说一声“有你,真好”,你觉得是哪一幕场景?生:我认为是母亲掏出一卷皱皱的毛票,用皲裂的手指数着。生:他用那些钱买了水果罐头之后,他妈妈又给了他钱买书。生:母亲把钱给他后,就立刻投入工作的那个画面让我一直记忆犹新。(师出示)您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您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生读)师: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如果那位黄包车夫想跟鲁迅说一声“有你,真好”,我相信,此时此刻你一定对一个场景历历在目,哪个场景?生:鲁迅拿着一些药去给黄包车夫包扎伤口,还给黄包车夫钱的场景。师:鲁迅当时是怎样的姿势呢?生:父亲和鲁迅先生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三、练写场景片段,点拨情感表达师:同学们,回到我们自己,回到刚刚我们选择分享的对象,你的脑海当中一定也会有一些让人印象深刻、打动你的场景。请你选择一个最打动人的场景,那个你到现在为止仍然牢牢地记着、让你觉得暖心的场景,来试写一个片段。(生试写片段,师巡视指导。)师:接下来我们在小组内进行分享。交换阅读的时候你可以用红笔画一画从他的哪些语句当中感受到了“有你,真好”。(生小组交流,推荐分享。)生:我坐在路边的石坎上,腿痛得不行。你的面容十分焦急,冒着汗一边给我压腿,一边又不停地询问,加油打气,“疼吗?“”精神点儿!“”马上就好了,没事的,实在不行我送你去学校医务室。”一段段关心的话语和你认真的样子,让我重新体会到友情的温暖。或许我有千言万语,但我把它们去掉了,只留下四个字,“有你,真好”。师:刚才你在听他分享的时候,从哪里感受到他的情感?大家可以根据一系列的表情和动作,特别是对焦急的询问进行思考。生:我从一连串关切的问句和语言里感受到焦急和关爱。师:显然,只有真正关心的人才会那样表达,我们再来听一听。生“:疼吗?“”精神点儿!“”马上就好了,没事的,实在不行我送你去学校医务室。”师:在神态里、动作里、语言里,所有的感情都融在细节中。师:下一位分享的是胡婉宁同学,她想感谢的对象是我们班的张馨予。我们来听听她想说些什么。生:当时我们在西溪湿地的博物馆里……(一下子哽咽而读不下去了)师:要不要我帮你读?(生点头,师出示学生片段,并代读。)当时我们在西溪湿地的博物馆里,我的头发热,眼前晕乎乎的,连路也走不稳。你没有和班级里的其他同学一起进博物馆参观,而是扶着我,找了一个阴凉的地方坐下来,一会儿拿矿泉水问我渴不渴,一会儿又拿出冷水冲湿餐巾纸,敷在我的头上降温,还时不时地换一块,问我舒服一点儿没有。我十分感动。我生病了,打乱了大家的春游,你却留下来照顾我,放弃了自己玩的时间。感谢你,谢谢你对我的照顾,让我不再那么难受,不再留下遗憾。感谢你!师:我觉得这里可以有一个拥抱,要不你去和张馨予拥抱一下吧!把心中想说的话表达出来。(胡婉宁下台拥抱张馨予)师:也感谢胡婉宁的分享。大家发现没有,当我在读她的文字的时候,不仅仅是动作,还有好多话、好多情感是直接表达给对方的。四、结合情境任务,树立作品意识我们的分享要有情感,将感情融入在细节当中,在具体的场景当中,在那件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忘掉的事情当中。我们生命当中的很多感谢需要说出口,生命当中很多的温暖和感动需要有回应,所以接下来就试着通过你选择的事情和那些动人的细节,将你的感谢倾诉给你脑海中的人吧。师:分享的方式可以是多样的,明信片、书信、邮件、微信等都行。看,这是王老师在全国校园核心报刊开设的“写作项目坊”专栏,这次的主题就是“有你,真好”,我们可以结合评价标准,一起来参与一下。(出示评价标准)◎写出这个人的“好”了吗?()◎事例中印象深刻的场景是否写具体了?()◎是否融入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师:期待着大家的真情表达。这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板书设计有你,真好运用典型事例细节描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