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夏日绝句【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领略李清照借古讽今的爱国情怀,感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精神,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语言运用:认识生字“杰”,会写“杰、亦”等4个生字。思维能力: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自己的体会;能借助课外资料,体会项羽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审美创造:从爱国诗词中感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教学重难点】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自己的体会;能借助课外资料,体会项羽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1.根据教师描述猜人物。他是一位将军,“拔山盖世”“破釜沉舟”这两个成语都是从他的英雄事迹中衍生而来的。(项羽)她是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后世给予她“千古第一才女”的美誉。(李清照)一个是千年前的英雄,一个是千年后的才女,他们之间会有什么故事发生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夏日绝句》。2.板书诗题和诗人,齐读。介绍创作背景。二、同伴互助,读通古诗1.自由朗读,读正确、流利,读好停顿。2.指名朗读,请同学评价,从是否做到读准字音、读出节奏两个方面进行评价。3.同桌互读互听,相互评价、完善。三、借助典故,读懂古诗1.默读古诗,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是怎么读懂的。2.反馈交流读懂的方法。3.品读第一句诗。(1)这首诗的第一句对仗很工整。(生———死,人杰———鬼雄)(板书提示:“雄”,横画之间的距离要匀称。)(2)理解“人杰”“鬼雄”。从字面上怎么理解这两个词?①“人杰”:汉高祖刘邦称他的三个开国功臣张良、韩信、萧何为人杰。那么在诗人的笔下“人杰”是指什么呢?补充诗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指导学生朗读,引导学生发现,这些人杰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保家卫国,为国家建功立业。②什么是“鬼雄”?补充诗句:“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楚辞·九歌·国殇》。弄清“鬼雄”这个典故的来历。补充光绪皇帝给邓世昌将军的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引导学生发现“鬼雄”的特点:为国牺牲。(3)此时,在你眼中这是一位怎样的诗人?她的理想是什么?无论是当人杰,做鬼雄,其目的都是什么?读出诗人的这种感受。(4)在这首诗中,“人杰”和“鬼雄”指的是谁呢?4.品读第二句诗。(1)借助资料,了解项羽其人。①在项羽所写的《垓下歌》中,对自己有这样的评价“力拔山兮气盖世”,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项羽是个怎样的人?②出示: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从司马迁的话中,你了解到项羽是个什么样的人?③项羽没有渡江,也没有投降,最终在江边自刎。此时你又觉得项羽是个什么样的人?(2)从项羽死去,到李清照驻足江边,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为什么人们还在思念项羽?(3)补充资料,顺势引读:当时金兵大举入侵,铁蹄之下,山河破碎,南宋皇室仓皇南逃,此等变故,令李清照心痛不已。不仅如此,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曾任建康知府。面对城中叛乱,赵明诚竟选择临阵脱逃,此等行为,更令李清照深感失望与痛心。李清照对项羽的英雄气概,向来敬仰有加。她多么希望朝廷中能有一位像项羽一样的将军,宁死不屈,她多么希望自己的丈夫具有项羽一样的英雄气节,于是她写下了这霸气凛然的千古绝唱。(4)这一江之隔,是生死之界;这一念之间,是存亡之决。项羽不是“不能”渡江,而是“不肯”,为了无愧于江东父老所托,最终以死相报。(5)同样是国破家亡,当年项羽宁死“不肯过江东”,如今的南宋朝廷却苟且偷生。从对比中你发现了什么?这种写法叫———(板书:借古讽今)(6)读着读着,又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浮现在你的脑海里?四、拓展延伸,体悟情怀在古代有这么多人杰,这么多鬼雄。在中国近代,也有许多这样的人补充资料:1928年初,由于叛徒告密,夏明翰同志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行刑前他写了一首诗:砍头不要紧,_____。杀了夏明翰,_____。请试着补充诗句。五、小结升华,情感内化1.国家存亡,离不开英勇无畏的将领———(引读《出塞》)百姓安宁,离不开视死如归的士兵———(引读《凉州词》)危难面前,需要永不退缩的气概———(引读《夏日绝句》)2.不只是诗中这群征战沙场的将士,不只是王昌龄、王翰这样的文人志士,还有很多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们,包括李清照这样的弱女子,都心系国家安危,要为国家兴盛贡献自己的力量。3.小结:国家的兴盛、衰亡,不是一个人的使命,而是每个人的责任,这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又能为祖国做什么呢?是的,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板书设计夏日绝句人杰鬼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