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云兴湖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云兴湖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云兴湖高级中学2025年高一10月份月考地理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B D B A B C A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D B A A B C B D C
1.A 2.B
【解析】1.该行星公转周期遵循开普勒第三定律:任何绕同一恒星运行的行星,轨道半长轴立方与周期平方成正比。该行星的宿主恒星质量、体积与太阳相近,且该行星公转周期小于地球公转周期,则该行星与宿主恒星的距离最可能小于日地距离,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该行星质量大,表面重力大,引力就大,对大气的束缚能力强,能吸引更多气体聚集,从而形成厚度更大的大气层,B正确;卫星系统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并非由表面重力决定,A错误;生物躯体的大小演化受生态、进化等复杂因素影响,重力大不利于演化出更大型生物,C错误;重力大会增加生物体运动负担,降低运动效率,D错误。故选B。
3.B 4.D 5.B
【解析】3.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的恒星系统,开普勒—186f围绕其他恒星运行,并非太阳系成员,A错误;河外星系是银河系之外的星系,银河系直径约10万光年,开普勒—186f距离地球500光年,故开普勒—186f属于银河系,不属于河外星系,B正确,D错误;地月系是地球与月球组成的天体系统,与开普勒—186f无关,C错误;故选B。
4.体积、质量影响的是行星的大气条件,并非液态水存在的直接依据,A错误;自转、公转方向与液态水存在无关,B错误;海洋是液态水存在的表现,而非判断依据,C错误;该行星与被环绕的恒星距离适中,这样行星表面能获得适宜的热量,使得水可以以液态形式存在,这是存在液态水的核心依据,D正确;故选D。
5.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开普勒—186f存在高级智慧人类,①错误;地球被浓密的大气包围,根据材料可知,开普勒—186f与地球十分相似,从类比角度推测,它可能也被浓密的大气包围,②正确;地球上构造运动并非频发和剧烈,③错误;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相对安全,有利于生命的产生和发展,开普勒—186f位于宜居带内,其也应具备与地球相似的安全的宇宙环境,这样才更有可能和地球有相似的、有利于潜在生命存在的条件,④正确;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6.A 7.B 8.C
【解析】6.太阳的能量来自内部的核聚变反应,而非外部的核裂变反应,A错误,符合题意;太阳辐射能驱动地球大气、水循环等物质运动,是主要动力,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煤、石油是地质时期生物固定的太阳能,属于太阳辐射能,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单位面积接收的太阳辐射更多,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
7.耀斑发生在色球层,太阳耀斑是太阳大气局部区域突然变亮的活动现象,但与“乌鸦”颜色特征不符,A错误;黑子因温度较低呈现暗黑色,类似“乌鸦”,且位于光球层,B正确;日珥发生在色球层,日冕层主要产生太阳风,与题干描述无关,C错误;太阳风发生于日冕层,但并非“乌鸦”所指现象,D错误。故选B。
8.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是太阳辐射的常规作用,与太阳活动爆发无关,A错误;地震由地球内部能量释放引起,与太阳活动无直接关联,B错误;太阳活动剧烈时,释放的高能带电粒子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C正确;云雨天气发生在对流层,高层大气不具备成云致雨条件,故D错误。故选C。
9.A 10.D 11.A
【解析】9.根据图例,结合图示可看出延边州年太阳辐射由东向西减少,部分区域(如下图)南北方向变化不明显,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0.延边州年太阳辐射空间分布特征是由东向西递减,受季风和地形影响,降水会出现空间差异,不同区域天气状况不同,天气状况直接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D正确;东西方向上,纬度、太阳高度变化不大,植被覆盖率对太阳辐射影响不大,ABC错误。所以选D。
11.近年来延边州社会经济发展,人类活动增多,大气中的尘埃等固体杂质增多,阴雨天增加,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增强,使得年太阳辐射减少,A正确;太阳活动对太阳辐射影响不大,太阳目前比较稳定,BD错误;生态环境改善会使得大气更洁净,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更多,C错误。故选A。
12.D 13.B 14.A
【解析】12.读图可知,传播同样的距离,W1和W2地震波用时不同,W1用时大于W2,用时短说明传播速度快,即W2传播速度大于W1,因为纵波的传播速度大于横波,因此W1为横波,W2为纵波,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3.由材料可知,此次地震震源深度为7.8公里,而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其中大陆地壳厚度较大,平均为33千米,则此次地震的震源最可能位于地壳,B正确, ACD错误。故选B。
14.为提高震后自救成功率,人们准备地震应急救援包时,应携带高频哨,让救援人员可以快速找到自己的位置,A正确;身份证、手机、银行卡不属于急救包的主要必备物品,BCD错误。故选A。
15.A 16.B 17.C
【解析】15.化石发现于志留纪地层,盔甲鱼类是一种古老鱼类;古生代包括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志留纪属于古生代早期,A正确; 中生代鱼类已进化出更高等类群,B错误;新生代哺乳动物和鸟类繁盛,与古老鱼类无关,C错误;元古代尚未出现脊椎动物,生命以原始海洋生物为主,D错误。故选A。
16.德安县志留纪地层有盔甲鱼类化石,说明当时该地属于水域环境,C、D错误;再结合材料可知,该团队主要目的是寻找植物化石,说明该地水域较浅,不可能是深海盆地,因此该地当时的地理环境最可能是河口浅海,A错误,B正确。故选B。
17.盔甲鱼类是已灭绝的古老鱼类,其形态和生态与现代养殖鱼类差异极大,且化石研究主要聚焦于古生物学领域,与养殖技术无直接关联,A错误;化石研究主要通过古环境重建反映地质历史,但盔甲鱼类化石本身无法直接预测未来海平面变化,B错误;盔甲鱼类属于志留纪的原始鱼类,其化石的形态特征能为早期脊椎动物的演化提供关键证据,填补鱼类从无颌类到有颌类演化的过渡环节,C正确;单一鱼类化石无法直接证明气候变冷,D错误。故选C。
18.B 19.D 20.C
【解析】18.由材料探空气球“最高的升至45km高空”可知,探空气球上升过程中穿过了对流层和平流层,据所学可知,平流层大气的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升高,对流层大气的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因此探空气球上升过程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先降后升,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9.根据所学知识,随着海拔的增加,大气的密度逐渐减小,气压逐渐降低,使得探空气球在上升的过程中,气球内的气压逐渐大于外界大气压,导致探空气球的体积会变大,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0.固体杂质主要集中在对流层,随着高度升高含量迅速减少,在26km处含量极少,A错误;水汽几乎全部集中在对流层,在26km处含量极少,B错误;在22-27千米高度属于平流层,此高度处臭氧含量达到最大值,探空气球飞升至26km处,臭氧含量达最大值,C正确;氧离子主要存在于高层大气(距离地面50千米以上),在26km处氧离子含量较少,D错误。故选C。
21.(1)分布不均匀;西北多,东南少;四川盆地最少。
(2)四川盆地的太阳能资源较柴达木盆地贫乏。四川盆地四周高、中部低,多云雾天气,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少;柴达木盆地海拔高,空气稀薄,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多;柴达木盆地处于大陆内部,受海洋水汽影响小,晴天多,光照充足,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多。
22.(1)流水侵蚀。
(2)含铁的碎屑物在地势低洼处沉积并固结形成红色砂岩岩层;砂岩岩层之上形成砾石沉积层;地势抬升,岩体出露地表;岩体被外力破坏;下部砂岩抗侵蚀能力较弱,被侵蚀的速度快,而上部砾岩相对坚硬,抗侵蚀能力强,最终形成顶盖型石柱。
(3)相同点:温宿大峡谷与龙虎山岩体都呈红色,存在陡崖,两者都属于丹霞地貌。
不同点:温宿大峡谷气候干旱,地貌景观风力作用显著;龙虎山气候湿润,植被覆盖度较高。
23.(1)地面长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距离地面越远,大气吸收地面辐射愈少,温度越低。
(2)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气温较高;夜晚大气对地面的大气逆辐射少,保温作用弱,气温低。故昼夜温差大。
(3)夏季光照强,黑色尼龙网可削弱过强的太阳辐射,避免棚内温度过高;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
24.(1)火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木星冲日时被太阳照亮的一面完全朝向地球;木星距离地球最近,所以特别明亮。
(3)不存在生命。理由:木卫二大气层极其稀薄,含氧量少;表面温度极低,生命难以产生和存活;可能存在的液态水位于冰层深处,压力极大,不适宜生物生存;科学探测并未发现木卫二有生命存在。
存在生命。理由:木卫二存在液态水,水是孕育生命的必要条件;有大气层,而且有氧气存在;其存在内部能量源,可为生命提供能量。云兴湖高级中学2025年高一10月份月考试题
地 理
请注意:时量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2.5×20=50分)
2025年6月3日,国际著名科学期刊刊登了由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牵头的国际研究团队,在一颗距太阳系2472光年的,质量、体积都与太阳相近的恒星周围的宜居带发现了“超级地球”。该行星质量约是地球的10倍,绕宿主恒星运行一圈大约需要207.5天,有可能存在与地球上类似的碳基生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行星公转周期遵循开普勒第三定律:任何绕同一恒星运行的行星,轨道半长轴立方与周期平方成正比。据此可推测该行星与其宿主恒星的距离最可能( )
A.小于日地距离 B.大于日地距离 C.等于日地距离 D.无法确定
2.该行星质量约是地球的10倍,若其表面重力大于地球,可能存在的影响是( )
A.难以形成稳定的卫星系统 B.形成厚度更大的大气层
C.会演化出更大型躯体生物 D.提高生物体的运动效率
数百年来,人类一直渴望能够从除地球以外的星球上发现生命存在的痕迹。在不断探寻当中,科学家们发现了一颗与我们地球十分相似的星球,即开普勒—186f,它距离地球约500光年,半径大约是地球的1.1倍。该行星位于其恒星的宜居带内,在宜居带内的行星,水是能以液态形式存在的。如图为地球与开普勒186f图。完成下面小题。
3.开普勒—186f所在的天体系统是( )
A.太阳系 B.银河系 C.地月系 D.河外星系
4.该行星存在液态水的主要依据是( )
A.体积、质量大于地球 B.自转、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C.分布浩瀚无边的海洋 D.与被环绕的恒星距离适中
5.推测该行星与地球的相似点主要有( )
①存在高级智慧人类②被浓密的大气包围③构造运动频发剧烈④所处宇宙环境安全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曾出土一幅彩绘帛画,画的右上方是一轮红色的太阳,太阳中间有一只三趾的乌鸦。《淮南子》中也记载过这一现象,称“日中有踆(cūn)乌”。据此完成小题。
6.关于太阳及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
A.太阳的能量来自太阳外部的核裂变反应
B.太阳辐射能是促进地球上物质运动的主要动力
C.我们使用的煤、石油属于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
D.低纬度比高纬度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能更多
7.实际上,画中的“乌鸦”其实是________,它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________( )
A.耀斑;色球层 B.黑子;光球层 C.日珥;日冕层 D.太阳风;日冕层
8.该现象剧烈爆发时,对地球的影响是( )
A.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 B.全球许多国家发生强烈地震
C.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D.引起高层大气出现云雨天气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我国吉林省管辖的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位于吉林省东部的中朝边境。下图为延边州年太阳辐射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延边州年太阳辐射的空间分布特征为( )
A.由东向西递减 B.由南向北递减
C.由西向东递减 D.由北向南递减
10.影响延边州年太阳辐射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高度 B.植被覆盖率
C.纬度 D.天气状况
11.近年来延边州年太阳辐射呈减少趋势,是由于( )
A.阴雨天增加 B.太阳活动减弱
C.生态环境改善 D.太阳质量锐减
北京时间2025年9月25日,委内瑞拉西北部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7.8公里。下图为此次地震时不同类型的地震波到达与震中距离不同的地震台所需的时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据图推断W1和W2所属地震波的类型及其传播速度正确的是( )
A.W1横波速度快 B.W2横波速度慢
C.W1纵波速度慢 D.W2纵波速度快
13.此次地震震源最可能位于( )
A.地核 B.地壳 C.软流层 D.下地幔
14.为提高震后自救成功率,人们准备地震应急包时,下列物品必备的是( )
A.高频哨 B.身份证 C.手机 D.银行卡
2002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某团队在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志留纪地层(距今约4.38亿年)寻找植物化石时,意外在西坑组中发现了一块保存完好的盔甲鱼类(一种古老鱼类)化石。下图示意该盔甲鱼类化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该盔甲鱼类所生存的地质年代属于( )
A.古生代 B.中生代 C.新生代 D.元古代
16.德安县志留纪时期的古地理环境最可能是( )
A.深海盆地 B.河口浅海 C.沙漠绿洲 D.高山冰川
17.盔甲鱼类化石的研究价值主要体现在( )
A.为养殖业提供技术指导 B.预测未来海平面变化
C.揭示早期鱼类演化路径 D.证明志留纪气候变冷
气象气球携带探空仪器升空,就像是一个“CT扫描仪”,从低空到高空进行逐层扫描,把不同高度的温度、气压、空气湿度、风向、风速等数据通过信号发回地面。2024年10月,某科考队在赤道某地区放飞的探空气球中,最高的升至45km高空。下图为刚放飞的氦气探空气球和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探空气球升空过程中温度变化过程是( )
A.先升后降 B.先降后升 C.一直降低 D.一直升高
19.探空气球升空过程中体积的变化情况及原因是( )
A.先变大再变小,大气压强先升再降 B.一直变大,大气湿度升高
C.先变小再变大,大气温度先降后升 D.一直变大,大气密度降低
20.探空气球飞升至26km处时,下列物质含量达最大值的是( )
A.固体杂质 B.水汽 C.臭氧 D.氧离子
二、综合题(共50分)
2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我国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近年来,政府着力推进太阳能光伏发电建设。柴达木盆地中的格尔木市太阳能资源丰富,拥有大量的未利用荒漠化土地,地势平坦开阔。如图示意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图1)和柴达木盆地降水、积温分布图(图2)。
(1)简述图1中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特点。(4分)
(2)对比柴达木盆地与四川盆地太阳能资源数量差异并分析主要原因。(6分)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温宿大峡谷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托尔木县境内,是中国西部最美的丹霞地质奇景,当地发育了方山、石墙、陡崖、石柱等次级地貌景观,其中顶盖型石柱最具特色(如图左),柱体为红色砂岩,上方覆盖着灰紫色砾岩。
材料二龙虎山(如图右)位于江西省鹰潭市,由软硬相间的岩层组成,以侵蚀残余的平顶型和圆顶型峰丛为标志,有众多的孤峰、石柱、石峰等,形态相对较为圆润、柔和。红色的山体,墨绿色的植被,展现出其生生不息的生命之力,独特的风景让人流连忘返。
(1)说出形成图中两处地貌共同的主要外力作用。(2分)
(2)简述顶盖型石柱的形成过程。(6分)
(3)简析温宿大峡谷和龙虎山地貌景观的异同。(4分)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有研究认为,如果没有大气对近地面的保温作用,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会下降到-18℃。近年来,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大力发展大棚蔬菜种植。拉萨本地蔬菜夏季供应量达到市场的80%,冬季供应量在48%左右。为了促进西藏大棚发展,山东寿光派出技术员到拉萨指导蔬菜种植。寿光技术员到拉萨后感觉昼夜温差比较大。图1为拉萨某处温室大棚实景图,图2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1)解释材料中“高处不胜寒”的原因。(4分)
(2)试用大气的受热过程原理解释拉萨昼夜温差比较大的原因。(6分)
(3)夏季,南方地区的蔬菜大棚上会覆盖一层黑色尼龙网(下图),试从温度和水分的角度分析其目的。(4分)
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冲日是指行星在绕日公转过程中运行到与地球、太阳成直线,而地球位于二者之间的一种天文现象。2022年9月27日的木星冲日现象,是59年来木星最接近地球的时刻,此时,在地球上观测到木星特别明亮。木卫二是木星的天然卫星,组成类似类地行星。木卫二表面因低温形成永久冰冻层。因有内部能量源,冰下存在液态海洋,深度比地球最深海洋深96公里,表面还包裹含氧气的极稀薄大气。下图为木星冲日示意图。
(1)推测除木星以外的太阳系各行星中,可能出现冲日现象的行星。(4分)
(2)分析2022年9月27日木星冲日时木星特别明亮的原因。(4分)
(3)木卫二上是否存在生命是长期争论的话题。就木卫二是否存在生命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6分)试卷第1页,共3页
答案第1页,共2页云兴湖高级中学2025年高一10月份月考
地 理 答 题 卡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


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21
题(
10
分)
(1)
(2)
)
(
22
题(1
2
分)
(1)
(2)

3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23
题(1
4
分)
(1)
(2)
(3)
)
(
2
4
题(1
4
分)
(1)
(2)

3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