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阶段练习试题初三物理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学号:______ 考场号:______ 座位号:______(满分70分,时间4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4分,每题2分)1. 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 )A. 安培(A) B. 伏特(V) C. 焦耳(J) D. 瓦特(W)2. 唐代诗人于良史在《春山夜月》中写道“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从物理学角度看,“弄花香满衣”现象说明( )A.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B. 分子之间存在斥力C.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3. 下列实例中,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温度升高B. 双手互相搓一搓,手的温度升高C. 用气筒给自行车胎打气,气筒壁温度升高D. 煮熟的面条浸泡在冷水中,温度降低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油罐车尾部安装接地导静电拖地带,是为了通过摩擦产生静电B. 化纤类衣服穿在身上不断摩擦时,容易出现静电现象C. 汽油机比柴油机笨重些,效率更高,常用在拖拉机、坦克、载重汽车上D. 给手机电池充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5. 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A. 电路中只要有电源,就一定会有电流B. 只有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C. 干木柴比焦炭的热值小,干木柴燃烧后放出的热量更少D. 某种燃料燃烧不充分,该种燃料的热值不会发生变化6. 很多小区安装了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的门禁系统,若人脸识别成功,开关S1自动闭合,电动机启动打开门;若人脸识别不成功,则需要人工按动开关S2,才能控制电动机打开门,在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能正确模拟此类门禁系统内部控制电路的是( )A. B. C. D.7. 在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接法都正确的是( )A. B.C. D.8. 如图所示实物图,与其一致的电路图是( )A. B. C. D.9. 如图所示是具有报警功能的文物展示台,该展示台由木板、弹簧、金属片A、B、C和报警电路组成。当小偷把物品搬离展示台时,金属片B在弹力作用下与金属片A、C分开。关于这个展示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品在展示台上时,灯不亮,电铃不响B. 物品在展示台上时,灯不亮,电铃响C. 物品不在展示台上时,灯亮,电铃不响D. 物品不在展示台上时,灯亮,电铃响10. 下表是常温常压下一些常见物质的比热容,结合表中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一些常见物质的比热容[]水 4.2 水银 0.14 玻璃 0.84 干泥土 0.84冰 2.1 酒精 2.4 木材 2.4 铜 0.39煤油 2.1 砂石 0.92 铝 0.88 铅 0.13A. 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同B. 水和砂石吸收相同的热量,砂石温度升高得多C. 质量相同的铜块和铝块,降低相同的温度,铜块放出的热量少D. 吸收相同热量铜块和铅块,升高相同温度,铜块与铅块的质量之比为11. 关于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图两个底面削平的铅块紧压在一起,抽成真空也不会掉落,表明分子间存在引力B. 乙图A、B两个轻质小球相互吸引,A小球带正电,则B小球一定带负电C. 丙图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说明上面瓶中的空气密度较大D. 丁图半杯黄豆和半杯小米装满茶杯,混合后杯子空出一截是由于分子间有空隙12.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a、b、c是三只相同的小灯泡,则( )A. 当断开,闭合时,c灯不发光,a、b灯发光B. 当、都闭合时,a、b、c三灯均发光C. 当闭合,断开时,a灯不发光,b、c灯发光D. 当、都断开时,a灯不发光,b、c灯发光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共6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13. 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20℃的水可能比98℃的水内能多B. 物体的温度不变,它的内能一定不变C. 物体的温度降低,它的内能减少,一定放出了热量D. 物体的内能增加,它可能吸收了热量,可能温度不变14. 如图所示,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甲和乙,使甲带正电,乙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甲和乙连接起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中的两金属箔张开一定的角度,是因为两片金属箔带有同种电荷B. 甲中的正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乙,甲金属箔的张角减小C. 乙中的负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甲,甲金属箔的张角减小D. 金属棒接触两验电器的瞬间,电流的方向从甲流向乙15. 图甲、乙是两个演示实验的示意图,图甲所示的是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用力把活塞迅速下压,棉花燃烧起来;图乙所示的是给试管里的水加热,水沸腾后,水蒸气推动塞子迅速冲出试管口。图丙、丁所示的是内燃机的两个工作冲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图甲下压活塞的过程中,筒内气体内能不变B. 图乙塞子冲出试管口的过程中,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C. 图丙内燃机的工作冲程与图甲下压活塞的过程,能量转化是一致的D. 图丁内燃机工作冲程与图乙塞子冲出管口的过程,能量转化是一致的三、实验解答题(共30分。每空2分)。16. 如图甲所示,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V,如图乙所示,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A。17. 按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图乙中的实物图。18. 按要求完成下列填空:(1)如图为微风吊扇,通电后扇叶转动,此过程中电能转化为______能。用久了风扇扇叶上布满灰尘主要是由于风扇旋转与空气发生静电现象,带电体具有______的性质;(2)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玻璃棒带正电,丝绸带负电,摩擦起电过程,______(选填“创造”“转移”)了电荷。19. 科技小组选择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做“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用铁夹将盛有两种不同的液体A和液体B的两个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两试管中均装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探头与试管内的液体A和液体B接触良好,两只温度传感器通过数据采集线与计算机相连接。用同一红外加热器对盛有液体A和液体B的试管进行加热,在计算机上可以得到液体A和液体B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1)为了便于探究,应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加入质量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液体A和液体B;(2)实验中用选择同一红外加热器给液体A和液体B加热,可以通过比较______来反映液体吸热的多少。(3)在这个实验中,根据图乙可判断:A物质吸热能力较______(填“强”或“弱”);判断依据是______;20. 小东利用铜片、锌片、柠檬制作了水果电池,并用导线把发光二极管和水果电池连接起来,如图所示,他看到二极管发光,然后增加每个铜片、锌片插入柠檬的深度,发现二极管发光的亮度增强。请你根据小东的实验步骤及现象,写出他所探究的科学问题:______。21. 小明同学做“比较两种材料保温性能”的实验,他取①和②两种保温材料,两支相同的温度计,两个相同的大玻璃烧杯,钟表和初温相同、质量相等的热水,以及细线、硬纸片、剪刀等,做了两个外形相同的保温装置,其中一个装置如图甲所示,然后在相同环境的房间里同时开始做实验。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绘得图乙所示“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像。实验过程中室温基本不变。(1)保温材料宜选用导热性能______(选填“好”或“差”)的物质制造;(2)①和②哪种材料的保温性能好?______(选填“①”或“②”)(3)在整个实验过程中,①内的水放出的热量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②内的水放出的热量;(4)根据图像可知,小明做上述实验时的环境温度(即室温)在______℃左右。四、科普阅读题(共4分)22. 请阅读《固态电池》并回答题。固态电池为了应对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电动汽车的研究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电池技术是电动汽车的关键核心技术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安全性和经济性。目前,大多数电动汽车使用的是液态锂电池。它的核心组成包括由锂离子氧化物材料制成的正极、石墨充当的负极、含有锂盐的液态电解质以及隔膜。隔膜材料能使锂离子通过但不导电,能把电池的正、负极分隔开来,防止两极接触而短路。图甲、乙分别为液态锂电池充电和放电时的情景。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材料中出来(该过程称为脱嵌),穿过液态电解质和隔膜进入石墨负极中(该过程称为嵌入),实现电能向化学能的转化;放电时,锂离子的运动过程与充电时相反,储存起来的化学能被重新转化为电能。能量密度是衡量锂电池储能能力的关键指标,它表示单位质量可存储的能量。目前液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约为250W·h/kg,进一步提升遭遇瓶颈。为此,研究人员提出将液态电解质部分或全部替换为固态电解质,这类电池被称为固态电池。固态电池可分为半固态、准固态和全固态3种类型。以全固态电池为例,其整个电解质都变成了固态,没有液态电解质,不需要隔膜,不会发生因隔膜穿破而导致的短路自燃,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使用全固态电解质后,可直接使用锂作为负极,减少了负极材料的用量,去掉隔膜可使正负极之间的距离缩短至几到十几微米,电池的能量密度能提高到500W·h/kg,这使得电动汽车在续航里程上更接近甚至超越传统燃油车,这无疑会加速电动汽车替代传统燃油车的进程。固态电解质具有更高的离子电导率,使固态电池能承受更高的电压,充电速度得到大幅提升。(1)传统的液态锂电池在放电过程中,其电池内部的电流方向是______。(选填“正极流向负极”或“负极流向正极”)(2)某新型电动汽车配有500kg的全固态电池,电池参数与文中的数据一致。当该汽车以10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牵引力约为500N,其电动机的能量转化效率约为80%。求该车充满电后以10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最远路程,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五、计算题(共6分)23. 周末,小苏全家一起外出露营,妈妈用卡式炉为大家烧水泡茶。如图所示为某品牌卡式炉,采用丁烷气体作为燃料。水壶中装入2.5kg初温为20℃的水,用卡式炉加热至100℃,消耗了25g丁烷气体。已知水的比热容为,丁烷的热值为4.8×107J/kg。求:(1)水吸收的热量为多少焦 (2)25g丁烷气体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多少焦 (3)卡式炉的加热效率为多少 阶段练习试题初三物理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学号:______ 考场号:______ 座位号:______(满分70分,时间4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4分,每题2分)【1题答案】【答案】A【2题答案】【答案】C【3题答案】【答案】D【4题答案】【答案】B【5题答案】【答案】D【6题答案】【答案】B【7题答案】【答案】C【8题答案】【答案】B【9题答案】【答案】D【10题答案】【答案】C【11题答案】【答案】A【12题答案】【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共6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13题答案】【答案】AD【14题答案】【答案】ACD【15题答案】【答案】BCD三、实验解答题(共30分。每空2分)。【16题答案】【答案】 ①. 2.2 ②. 0.28【17题答案】【答案】【18题答案】【答案】(1) ①. 机械 ②. 吸引轻小物体(2)转移【19题答案】【答案】(1)相同 (2)加热时间(3) ①. 弱 ②. 见解析【20题答案】【答案】连接在水果电池的发光二极管的亮度与水果电池极片插入水果中的深度是否有关【21题答案】【答案】(1)差 (2)①(3)等于 (4)20四、科普阅读题(共4分)【22题答案】【答案】(1)负极流向正极 (2)见详解五、计算题(共6分)【23题答案】【答案】(1)8.4×105J(2)1.2×106J(3)7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