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报告查询:登录或扫描二维码下载App(用户名和初始密码均为准考证号)九年级物理第一阶段测试三、实验21(1)(2)(3)姓名:班级:考场/座位号:(4)考号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将姓名、班级、考场、准考证号填写清楚。[0][0][0][0三、实验222.客观题答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修[1][1][1][1]改时用橡皮擦干净。2[2][2[2(1)(2)3.必须在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3[3][3]横线书写无效。[4][4][4][5][[51[5三、实验23[[6][[6]正确填涂■缺考标记 [](7][][7J(1)(2)(3)3)一、单选题(3)I[A][B][C][D]4[A][B][C][D]7[A][B][C][D]10[A][B][C][D]13[A][B][C][D]四、计算242[A][B][C][D]5[A][B][C][D]8[A][B][C][D]11[A][B][C][D]14[A][B][C][D]3[A][B][C][D]6[A][B][C][D]9[A][B][C][D]12[A][B][C][D]15[A][B][C][D]二、填空17.18.19三、实验20(1)(2)(3)(4)(5)ㄖ囚■囚囚■口a四、计算25口四、计算260、11I■ㄖ■囚囚■囚■九年级物理第一阶段测试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1.饮用温水可以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帮助身体吸收营养物质。适合人喝的温水的温度范围是()A.-10~0CB.0~10CC.30~40CD.90~100C2.如图是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的示意图,其中操作正确的是()A.煲汤时汤汁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不变B.砂锅煲汤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的C.饭菜冷却后,饭菜的内能不为零D.刚出锅的饭菜很烫,是因为此时饭菜含有的热量多8.有甲、乙两种物质,质量之比是2:1,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之比是3:1,那么,甲、乙两种AD物质的比热容之比是()3.如图所示,在北方的冬天,屋檐处常常会出现冰溜子。原来是屋顶上的积雪,在太阳照射下部分雪A.2:1B.1:2C.3:2D.2:3化成水,水从屋顶流下时又遇冷结成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9.汽车己经成为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汽车多数采用汽油机作为发动机。如图所示,是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雪化成水需要放热B.雪化成水是熔化C.水冷却成冰需要吸热D.水冷却成冰是凝华4.实施人工降水的一种方法是通过飞机在高空云层中播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使云层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晶或小水滴,小冰晶、小水滴增多形成降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工作循环的正确顺序是:丁甲丙乙A.干冰在云层中要放出大量热量B.若此汽油机曲轴的转速为1800r/min,汽油机每秒内对外做功30次B.干冰在云层中汽化成二氧化碳C.只有丙冲程获得动力,其他冲程都是靠惯性运转的C.云层中的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D.丁冲程是吸气冲程,吸入的是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D.云层中的水蒸气凝固成小水滴10.下列对能量转化过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5.小夏同学在一本书里读到一首完整的古诗“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A.发电机工作:机械能→电能架蔷薇一院香”。她反复读着,陶醉在中国古诗优美的意境,丰富的内涵韵味中,探寻着每一句诗词B.蓄电池放电:电能→化学能隐含的物理元素,其中能反映“扩散”这一物理现象的是(C.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光能→化学能A.绿树阴浓夏日长B.楼台倒影入池塘D.内燃机工作:化学能→内能→机械能C.水晶帘动微风起D.满架蔷薇一院香11.《晋书五行志》中记载的“衣中忽有火,众威怪之”,讲的是人在脱衣服时出现了火光。该过程中还6.日常生活中,物体内能的改变,通过做功方式实现的是(经常伴有衣服吸引头发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火取暖B.摩擦生热C.冰敷降温D.暴晒加热A.衣服与身体摩擦,电荷发生了转移7.小华在母亲节为妈妈做了一桌美食,如图所示。下列对美食制作过程说法正确的是()B.衣服与身体摩擦,产生了新的电荷C.衣服与身体摩擦后,两者带同种电荷D.衣服吸引头发是因为同种电荷相互吸引12.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九年级物理第一阶段测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九年级物理第一阶段测试答题卡.pdf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第三中学(五四制)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