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瀚文外国语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瀚文外国语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佛山市南海区瀚文外国语学校九年级第一次核心素养检测
化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并详细介绍了豆腐的制作方法。下列制作豆腐的过程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泡发黄豆 B.黄豆磨浆 C.过滤豆渣 D.燃柴煮浆
2.万众一心齐参与,科学灭蚊护家园。下列预防基孔肯雅热活动不属于化学研究范围的是( )
A.研究灭蚊灯诱蚊光谱的范围 B.研究无毒电热蚊香液的组成
C.研究丁香花驱蚊物质的结构 D.研究人体吸引伊蚊物质的性质
3.感受化学魅力,传承科学精神。最早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 )
A.闵恩泽 B.宋应星 C.道尔顿 D.拉瓦锡
4.装运汽油或乙醇的运输车上,所贴的危险化学品标志为( )
A. B. C. D.
学习实验基本操作,如化学药剂的取用、物质的加热,以便安全和正确进行实验,并获得正确的实验效果。回答5-6题。
5.利用2mL稀盐酸与碳酸钠粉末混合进行实验,无需用到的仪器是( )
A.量筒 B.镊子 C.药匙 D.试管
6.往2mL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后并加热,实验过程中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
A.取液 B.读数 C.滴液 D.加热
7.下列反应既不属于分解反应,也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镁+氧气氧化镁 B.氧化汞汞+氧气
C.蜡烛+氧气二氧化碳+水 D.水氢气+氧气
项目小组用矿泉水瓶、吸管、30%的过氧化氢溶液、MnO 等制作简易供氧器(如题8-10图示)。回答8-10题。
8.有关该供氧器制氧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符号表达式为H2O2→H2+O2
B.加入MnO2越多,产生氧气越多
C.用高锰酸钾替代过氧化氢溶液更适合
D.使用30%的过氧化氢溶液可能导致反应过于剧烈
9.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
A.过氧化氢 B.二氧化锰 C.反应后左瓶内物质 D.氧气
10.使用该供氧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使用前检查装置气密性 B.右瓶产生气泡速度可判断生成氧气纯度
C.控制注射器中液体流速能调节产生氧气速率 D.若右瓶不装水,得到的氧气更干燥
11.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比较二氧化锰与氧化铁的催化效果 B.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C.木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检验集气瓶瓶内氧气是否已收集满
12.题12图是我国“祝融号”火星车测得的火星大气成分的体积百分比(体积分数);火星与地球的大气成分是不同的。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球和火星的大气中均含有氮气
B.假如分别收集一瓶地球和火星上的大气,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
C.地球和火星的大气中均含有二氧化碳
D.假如分别收集一瓶地球和火星上的大气,可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
13.绘就绿美广东多彩画卷,共筑南粤美好生态家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重要成长节点种纪念树 B.宣讲推广一次性用品
C.步行骑行代替短途乘车 D.日常垃圾分类后投放
14.“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是重要的化学观念之一。下列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氮气不能支持燃烧,可用于制氮肥 B.氦气密度大,可用于探空气球
C.氖气通电能发光,可用于霓虹灯 D.氧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
15.用题15图装置进行实验,测定出空气中O 约占1/5(按体积计算)。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白磷的作用是消耗②中瓶内的O2 B.可加热铁丝引燃铜匙中的白磷
C.最终注射器活塞移至约40mL刻度线处 D.②中瓶内空气的体积约为200mL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6小题7分,第17小题8分,第18-21题各10分,共55分。
16.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小组部分实验过程的装置图:
(1)A图为称取一定量的食盐(主要成分为氯化钠),请写出其中所含元素的符号:
钠 ① ;氯 ② 。
(2)若实际操作中食盐与砝码的位置颠倒了,游码显示为A图,则食盐的实际质量为 ③ g。调整正确的位置后,称量的过程中,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向左偏转,此时小明应该 ④ (填字母序号)。
A.增加适量食盐 B.减少适量食盐 C.增加砝码 D.调节天平平衡螺母
(3)如图B所示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⑤ 。
(4)欲量取40mL水,应选用的仪器是50mL的量筒和 ⑥ ,某同学如C图读数,则实际量取的液体 ⑦ 40m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7.【科普阅读】
臭氧(O3)在地面附近的大气层中含量极少,在离地面约25km 处有一个极薄的臭氧层。它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大量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如题17-1图)。在闪电这一自然条件下,氧气可转化为臭氧。臭氧不稳定,一旦受热极易转化成氧气,并放出大量的热。超音速飞机排出废气中的CO、NO等气体,电冰箱中使用的制冷剂“氟利昂”等对臭氧层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会使臭氧层形成空洞,从而降低对太阳辐射中紫外线的吸收。
臭氧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这是雷雨天气后空气清新的原因之一。臭氧可用于污水处理工艺中。
题17-2图为研究人员通过实验研究得出臭氧浓度与其杀菌效果的关系。
根据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氟利昂的化学符号为CCl2F2,属于 ① 物(填“纯净”或“混合”)。
(2)氧气通过闪电转化为臭氧属于化学变化,其原因是 ② 。
(3)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盛有臭氧的集气瓶中,可观察到木条复燃,原因是 ③ 。
(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④ (填字母)。
a.CO、NO会导致温室效应 b.臭氧可以吸收紫外线,所以不是空气污染物
c.开发替代氟利昂的冷却剂 d.氧气和臭氧的相互转化,所需的反应条件不同
(5)由题17-2图可知,O3浓度在0-0.08mg/L 的范围内, ⑤ 。
(6)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高效催化剂,可使水和CO在该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H2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⑥ 。
18.【基础实验与跨学科实践】
(1)O2的制取与性质
i.制取O2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O2的符号表达式为 ① 。
组装其发生装置,需选择下图中的仪器有 ② (填字母组合)。
若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已经收集满气体的现象是 ③ 。冒气泡就开始收集,会导致 ④ 。
ii.收集一瓶O2并进行性质检验
操作 现象 性质
铁丝燃烧时, ⑤ 。 氧气具有氧化性
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 ⑥ 。
(2)空气质量检测
同学们利用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对校内空气质量指数进行了检测,形成上述所示的板报。请完善板报中的内容。
19.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过氧化氢的性质进行相关探究。
Ⅰ.利用如图1装置研究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反应,所得结果如图2所示。
(1)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向右拉注射器活塞,若 ① ,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图2中,a点对应的操作是 ② 。
(3)图2中,通过对比c点和e点能得出的结论是:其他条件相同时, ③ 。
Ⅱ.小组同学对硫酸铜(CuSO4)能否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进行了以下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1、 ; 步骤2、产生气泡,溶液变蓝色; 步骤3、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硫酸铜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4)步骤1的实验现象是 ④ ,老师认为大家的实验结论不严谨。若要确定该实验结论正确,还需证明硫酸铜的 ⑤ 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
(5)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补充实验:
C中硫酸铜的质量m= ⑥ g,再将该固体加入5%过氧化氢溶液,并将带火星木条伸入烧杯口,当观察到 ⑦ (填实验现象)且溶液变蓝色,证明该实验结论正确。
(6)实验反思:如果仅为了提高反应速率,还可以采用 ⑧ 方法。比较硫酸铜和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催化效果,需要控制的变量是 ⑨ (填字母)。
A.溶液的起始温度 B.催化剂的质量 C.溶液的浓度 D.反应所需时间
20.氮气具有广泛的用途,某制取氮气的工序如题20-1,其中,碳分子筛可再生,能重复使用。
【查阅资料】①在同等条件下,碳分子筛对不同气体的吸附强度不同,如题20-2图;
②标况下,约为1.25g/L,空气中氮气体积分数为78%。
(1)由题20-2图可知,被吸附的气体最多的是 ① ,要增强碳分子筛的吸附能力,可采取的方法是
② 。
(2)分离液态空气也可制得氮气。据表判断,温度T需控制在 ③ ℃范围内。
物质 H2O CO2 N2 O2
沸点/℃ 0 -56.6 -196 -183
(3)对于该工艺的说法准确的是 ④ (填字母)。
a.碳分子筛再生的方法是降低吸附塔压强,利用N2吹扫,使被吸附气体和碳分子筛分离
b.相比分离液态空气,该工艺的优点是无需将空气液化
c.碳分子筛可重复使用,成本低廉
(4)纳米级铁粉在氧气中能自发燃烧生成黑色固体,其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 ⑤ 。在制备纳米级铁粉的工艺流程中,氮气可保护铁粉,利用氮气的 ⑥ (填性质)。
(5)食品包装中充入氮气以防腐。某食品公司现急需氮气1kg,从空气中获取,则需要标准状况下空气的体积是 ⑦ 升(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1.五氧化二磷有毒,小林同学利用题21图装置代替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室温下,题21表为实验测定的数据(在气球完全干瘪的状态下测量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
题21表
硬质玻璃管的体积 反应前注射器中空气的体积 反应后注射器中气体的体积
50.0mL 20.0mL 6.5mL
【查阅资料】①铜粉(Cu)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生成黑色固体氧化铜(CuO)。
②铁粉在常温下与空气中氧气和水反应生成铁锈(铁不与氮气反应)。
③镁粉能在点燃条件下与空气中氧气和氮气反应,生成两种固体。
(1)实验中需要提供足量的 ① (填“铜粉”或“空气”),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② 。
(2)实验过程中,反复推拉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 ③ 。
(3)根据表中数据,反应消耗的O2的体积是 ④ ,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精确至0.1%) ⑤ 。
(4)相比红磷燃烧测定,该方法的优点是 ⑥ 。
(5)家谦同学认为铜粉可替换其他固体粉末测定氧气含量,下列可代替铜粉的是 ⑦ 。
a.碳粉 b.铁粉 c.硫粉 d.镁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