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物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1. 唐代诗人李白游黄鹤楼时留下了千古名句“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诗人能辨别吹奏的乐器是笛子,是依据声音特性中的( )A. 音调 B. 音色 C. 响度 D. 频率2. 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能够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A. 用音叉接触水面,水花四溅 B. 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空气,闹钟铃声变小C. 堵住和放开特定音孔,长笛发出不同音调 D. 对着蜡烛火焰播放歌曲,火焰会摇晃3.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月亮是光源B. 彩色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合成的C. 早晨洗漱时照镜子,镜中的人是实像D. 色散现象说明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色光混合而成的4. 为了营造健康舒适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环境,我们需控制噪声,下列关于噪声及其控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教室采用双层玻璃是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B. 噪声声波的波形杂乱无章,不能传递信息C. 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有时也会是噪声D. 高速列车车头设计成流线型,与车厢整体密封,可以降低列车行驶时产生的空气噪音5. “禾下乘凉梦”是袁隆平先生的中国梦,意思是水稻下面可乘凉,这是因为水稻下面形成了阴影区域,下列词语描述的现象与该阴影的形成原理不同的是( )A. 日食月食 B. 影子C. 小孔成像 D. 雨后彩虹6. 监测器测出的甲、乙两种声音的特性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声音 声音强弱的等级/dB 频率/Hz甲 50 2000乙 90 500A 甲、乙两种声音一定都属于噪声B. 甲的频率高,能够在真空中传播C. 在监测器处,甲的响度小于乙的响度D. 甲每秒的振动次数小于乙每秒的振动次数7. 《赳赳大秦》是全国首个超大型秦文化主题演艺,剧场通过先进的多媒体技术、灯光设计和舞台机械系统,为观众带来特别的观演体验,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光线是真实存在的直线B. 舞台上演员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C. 舞台发出的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D. 演员在水中的倒影是等大的实像8. 植物能发出声音吗?科学家做了一个相关的实验,实验中发现在切割番茄的植株时,人耳听不到声音,但在靠近切口处放置录音机录音,然后用超大音量、超低速度播放录制的声音,居然能清晰地听到植物发出的声音。这个实验说明,植物能发出( )A. 响度很小的次声 B. 响度很大的次声C. 响度很小的超声 D. 响度很大的超声9. 小安在两端开口的圆筒的一端蒙上橡皮膜,并在橡皮膜的中央贴一块平面镜,将圆筒插入挡光板的圆孔中。当激光笔发出的一束光射向镜面时,在激光笔后方的光屏上会呈现一个亮点。如图所示,小安朝着圆筒开口一侧发出声音,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小安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B. 该实验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C. 圆筒内声音的传播主要是通过固体实现的D. 在月球上做该实验将不能看到光点的晃动10. 小明在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制成了一个水瓶琴,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敲击瓶口发出的声音是由水振动产生的B. 用大小相同的力从左到右依次敲击每个瓶的瓶口,发出声音的音调逐渐升高C. 用相同的力从左到右依次吹每个瓶的瓶口,发出声音的音调变低D. 敲击时瓶子发出不同的声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二、填空与作图题11. 《梦溪笔谈》中记载,“古法以牛皮为矢服(即箭筒),卧则为枕,取其中虚,附地振之,数里内有人马声,则皆闻之”。说的是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时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这说明了____________(选填“固体”“液体”或“气体”)能传播声音且声音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传播要____________(选填“慢”或“快”)。12. 中国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风靡全球,该电影音乐运用了大量的中国民乐器,如二胡、唢呐、鼓、陶埙等,为影片注入了独特的灵魂。观众可以根据____________来分辨不同的乐器发出的声音。拉二胡时,演奏者的手指在琴弦上移动,通过按压不同位置可以改变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__。敲鼓时,改变力的大小可以改变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__(前三空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吹奏唢呐时发出的声音主要是通过唢呐内部的空气柱____________产生的,空气柱越长,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________(选填“高”或“低”)。13. 如图所示是某公园安装的噪声检测装置,该装置显示的数字反映的是声音的____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其单位是____________(用字母符号表示),该装置_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减弱噪声。某同学在逛公园时发现一只蝴蝶从身旁飞过,已知蝴蝶翅膀每分钟振动的次数约为300次,此时该同学_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它的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14. 汽车领域广泛利用AI(人工智能)语音助手实现“人与车”全场景自然交互,司机对着AI智能系统说:“请播放音乐”,系统可以根据用户语音指令完成指定操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若将音乐播放速度调为1.5倍速,则此时声音的音调与正常速度播放的声音的音调相比___________(选填“变高”、“变低”或“不变”)。司机在驾驶汽车进行倒车时,所使用的倒车雷达是通过____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来探测障碍物。15. 星期六的晚上,小丽在家做作业,邻居家电视机的音量特别大,吵得她心烦.她用手堵住耳朵,这是在_____减弱噪声;妈妈起身关上窗户,拉上窗帘,这是在_____减弱噪声;爸爸到邻居家交涉,要求将音量降低,这是在_____减弱噪声.16. 雨过天晴,阳光明媚,天际挂着一条美丽的彩虹,这是光的___________现象,说明太阳光是___________(选填“单色光”或“复色光”);正在放映节目的电视机屏幕___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光源,电视机发出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___传入观众的耳朵的。17. 市场上有一种变声器,可以改变声音的特性。使用变声器后,某段声音的波形变化如图所示,变声前是A段,变声后是B段,则变声后声音的音调___________(选填“变高”“变低”或“不变”),响度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音色____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发生变化。18. 请按要求作图。(1)井底之蛙,所见甚小,请在图1中画出没有水的枯井底部A点处的青蛙看到天空范围的光路图。(2)请在图2中画出烛焰AB通过小孔后,在白纸中央所成的像A'B'的光路图。(3)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3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三、实验探究题19. 请完成下列填空。(1)如图甲,激光笔照射在墙面出现一个光斑,在激光笔发出的光束下方点燃酒精灯后,火焰晃动时,墙面上光斑也随之跳动,这是因为空气被酒精灯加热后变得____________(选填“均匀”或“不均匀”),此时光____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沿直线传播。(2)如图乙,用硬纸片在梳子梳齿上划动,划动速度越小,硬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________,说明音调是由声源的振动____________决定的;20. 晴天正午,小明与同学从树荫下走过时,发现地面上有许多大小、形状不同的光斑,如图1所示,光斑是如何形成的呢?于是他们找到一个空的易拉罐,用钉子在易拉罐底部的中央敲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这样就制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如图2,马上进行了探究。(1)小明看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留下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形光斑是_______(填“太阳”、“树叶的缝隙”或“树叶”)的_____(选填“像”或“影子”);(2)烛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_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其成像的原理是___________;(3)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A. 三角形光斑B. 圆形光斑C. 烛焰的倒立像D. 烛焰的正立像(4)若只将三角形小孔改为小圆孔,则像的形状______(选填“改变”或“不变”);(5)若将蜡烛向下移,则人眼看到的塑料薄膜上的像是向_____移(选填“上”或“下”);若将蜡烛靠近易拉罐,像的大小将会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1. 如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在实验中将平板玻璃____________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如果有3mm厚和1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用______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2)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蜡烛B____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他可以将蜡烛B和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像与物大小____________。小明在此处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法(选填“控制变量”“等效替代”或“理想模型”)。(3)小明取走蜡烛B,把光屏放在像位置,这时应该____________(选填“透过”或“不透过”)玻璃板观察,发现光屏上没有像,这说明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____________像。(4)如图乙所示,将玻璃板与水平桌面成45°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让蜡烛A沿着桌面向右做直线运动,将看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的像会向 运动(选填序号)。A. 水平向右 B. 水平向左 C. 竖直向下 D. 竖直向上四、综合题22. 夏天常会出现雷暴天气,小明在阳台观察到远处闪电后2.5s后听到雷声,请问小明距离雷电发生处的距离约为多少米?(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23. “激光测距”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和光速已知的特点,精准测量距离的技术,在天文观测、工程建设等领域广泛应用,请完成计算。(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1)工程师使用激光测距仪测量一座山峰与观测点之间的距离。测距仪向山峰发射一束激光,经山峰反射后,测距仪接收到反射光的时间为。若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近似等于真空中的光速,求这座山峰与观测点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米?(2)地球与月球之间的平均距离约为3.84×108m,我国“嫦娥”系列探测器曾多次实现月球探测。若从地球向月球发射一束激光信号,忽略信号在传播过程中的损耗,求激光信号从地球到达月球表面所需的时间。24. 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正对山崖以一定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汽车在离山崖700m的A处鸣笛,当汽车行驶至离山崖660m的B处时刚好听到山崖对鸣笛的回声,请结合图示,通过计算回答:(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取340m/s)(1)汽车从鸣笛到听到回声,笛声传播的距离是多少米?(2)汽车从鸣笛到听到回声,所用时间为多少秒?(3)汽车行驶的速度为多少米/秒?物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1题答案】【答案】B【2题答案】【答案】A【3题答案】【答案】D【4题答案】【答案】B【5题答案】【答案】D【6题答案】【答案】C【7题答案】【答案】B【8题答案】【答案】C【9题答案】【答案】C【10题答案】【答案】D二、填空与作图题【11题答案】【答案】 ①.固体 ②.快【12题答案】【答案】 ①.音色 ②.音调 ③.响度 ④.振动 ⑤.低【13题答案】【答案】 ①. 响度 ②. dB ③. 不能 ④. 不能【14题答案】【答案】 ①.信息 ②.变高 ③.超声波【15题答案】【答案】 ①. 人耳处 ②. 传播过程中 ③. 声源处【16题答案】【答案】 ①.色散 ②.复色光 ③.是 ④.空气【17题答案】【答案】 ① 不变 ②. 变大 ③. 有【18题答案】【答案】(1) (2)(3)三、实验探究题【19题答案】【答案】(1) ①. 不均匀 ②. 不是(2) ①. 低 ②. 频率【20题答案】【答案】(1) ①. 太阳 ②. 像(2) ①. 倒立 ②. 实像 ③. 光的直线传播(3)C (4)不变(5) ①. 上 ②. 变大【21题答案】【答案】(1) ①. 便于确定像位置 ②. 竖直 ③. 1(2) ①. 不需要 ②. 相等 ③. 等效替代(3) ①. 不透过 ②. 虚(4)C四、综合题【22题答案】【答案】小明距离雷电发生处的距离约为850米。【23题答案】【答案】(1)1.5×105m (2)1.28s【24题答案】【答案】(1)1360m;(2)4s;(3)10m/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