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南京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江苏省南京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
一、单选题
1.很多高层建筑都会安装减震阻尼器,当大楼摆动时,悬挂在大楼上方的阻尼器跟随摆动来消减强风或地震导致的振动,阻尼器振动时会减小大楼振动的(  )
A.固有频率 B.固有周期 C.振动周期 D.振动幅度
2.某单摆由1m长的摆线连接一个直径2cm的铁球组成,关于单摆周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大球替代小球,单摆的周期不变
B.摆角从5°改为3°,单摆的周期会变小
C.用等大的铜球替代铁球,单摆的周期不变
D.将单摆从赤道移到北极,单摆的周期会变大
3.一位质量为m的运动员从下蹲状态向上跳起,经时间,身体伸直并刚好离开地面,速度为v,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为g)(  )
A.地面对他的冲量为,地面对他做的功为
B.地面对他的冲量为,地面对他做的功为零
C.地面对他的冲量为mv,地面对他做的功为
D.地面对他的冲量为,地面对他做的功为零
4.如图所示,虚线和实线分别为甲、乙两个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任意时刻,甲振子的位移都比乙振子的位移大
B.t=0时,甲、乙两振子的振动方向相反
C.前2s内,甲、乙两振子的加速度均为正值
D.第2s末,甲的加速度达到其最大值,乙的速度达到其最大值
5.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一小滑块与一端固定的轻弹簧相连,现将滑块推至M点由静止释放,滑块运动的周期为T,O点为平衡位置,N是的中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块从M运动到O的时间为
B.滑块从M运动到N的时间为
C.若改变滑块的质量,周期不变
D.若将滑块推至N点由静止释放,周期不变
6.如图所示,A、B两物体质量分别为mA、mB,且mA>mB,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相距较远.将两个大小均为F的力,同时分别水平作用在A、B上,经过相同时间后撤去两个力,两物体发生碰撞并粘在一起后将(  )
A.停止运动 B.向左运动
C.向右运动 D.运动方向不能确定
7.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系在水平放置的左端固定的轻质弹簧的右端,构成一弹簧振子,物块可沿光滑水平面在BC间做简谐运动,振幅为A。在运动过程中将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轻轻地放在M上,第一次是当M运动到平衡位置O处时放在上面(有机械能损失),第二次是当M运动到最大位移处C时放在上面,观察到第一次放后的振幅为A1,第二次放后的振幅为A2,则(  )
A.A1=A2=A B.A18.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质量分别为3m和m的A、B两滑块,它们中间夹着(不相连)一根处于压缩状态的轻质弹簧,由于被一根细绳拉着而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剪断细绳,在两滑块脱离弹簧后,A、B两滑块的动量大小之比pA:pB=3:1
B.剪断细绳,在两滑块脱离弹簧后,A、B两滑块的速度大小之比vA:vB=3:1
C.剪断细绳,在两滑块脱离弹簧后,A、B两滑块的动能之比EkA:EkB=1:3
D.剪断细绳到两滑块脱离弹簧过程中,弹簧对A、B两滑块做功之比WA:WB=1:1
9.如图,质量为M的小车静止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小车上AB部分是半径R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BC部分是粗糙的水平面.今把质量为m的小物体从A点由静止释放,m与BC部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最终小物体与小车相对静止于B、C之间的D点,则B、D间距离x随各量变化的情况是( )
A.其他量不变,R越大x越大 B.其他量不变,μ越大x越大
C.其他量不变,m越大x越大 D.其他量不变,M越大x越大
10.如图,质量均为1kg的木块A和B并排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上固定一竖直轻杆,轻杆上端系一长为0.22m的细线,细线另一端系一质量为0.1kg的球C,现将球C拉起使细线水平,并由静止释放,当球C摆到最低点时,木块A恰好与木块B相撞并粘在一起,不计空气阻力,则(  )
A.球C摆到最低点的速度是m/s
B.木块A、B原先间距0.04m
C.球C通过最低点后向左摆动上升最大高度为0.21m
D.球C开始下落到A、B、C三者相对静止,系统产生的热量为0.005J
二、实验题
11.同学们分组进行碰撞的实验研究。
(1)第一组同学用图甲所示的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步骤如下:先不放球2,使球1从斜槽上某一固定点S处由静止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落点痕迹,重复操作10次。再把2球静置于槽的水平末端边缘处,让球1仍从S处由静止滚下,球1和球2碰撞后分别落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操作10次。M、P、N为三个落点的平均位置,O点是槽水平末端边缘在记录纸上的竖直投影点。
Ⅰ.实验室提供编号为①、②、③的三个小球:
①直径2cm、质量12g ②直径2cm、质量24g ③直径3cm、质量36g
为了能较好的完成该实验,入射小球和被碰小球分别选取 (填写小球的编号)
Ⅱ.球1滚下时与斜槽间有摩擦,这对实验验证 (选填“有”或“没有”)影响。
Ⅲ.实验中发现M、P、N三点各自周围落点的痕迹过于分散,若器材选择与装置调整均无误,而可能存在未按实验步骤中要求的操作,那么可能的错误操作是 。
(2)第二组同学也用图甲所示的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将斜槽固定好后,用闪光频率一定的频闪照相机拍照(镜头固定,正对小球轨迹所在平面,且镜头倍率不变)。先只让球1(质量为)从斜槽上距离水平末端高度为的处由静止开始释放,球1离开槽末端后,连续拍摄球1的两个位置,照片如图乙所示。再将球2(质量为)放在槽的水平末端边缘处,让球1仍从处由静止释放。连续拍摄两个小球碰后离开槽末端后在空中的位置,照片如图丙所示。图乙与图丙中,、为水平方向在照片上测得的长度,为竖直方向在照片上测得的长度。两球系统在碰撞过程中若动量守恒,则相关物理量满足的关系式为 (选用以上图中标出的质量或长度等物理量表示)。
(3)第三组同学研究水平气垫导轨上滑块的碰撞。碰撞前滑块静止,滑块匀速向滑块运动并发生碰撞,利用频闪照相连续4次拍摄得到的照片(闪光频率一定)如下图所示。在这4次闪光的过程中,两滑块均在0到80cm的范围内,且第1次闪光时,滑块恰好位于处,若两滑块的碰撞时间及闪光持续的时间极短,均可忽略不计,则两滑块的质量之比 。
三、解答题
12.汽车的安全气囊是有效保护乘客的装置。如图1所示,在安全气囊的性能测试中,可视为质点的头锤从离气囊表面高度为H处做自由落体运动。与正下方的气囊发生碰撞。以头锤到气囊表面为计时起点,气囊对头锤竖直方向作用力F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可近似用图2所示的图像描述。已知头锤质量,重力加速度大小取。求:
(1)碰撞过程中F的冲量IF的大小;
(2)以头锤到气囊表面为计时起点,t2=0.2s时头锤的速率v2
13.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小钢珠,用长为l的细丝线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上(l远大于小钢球的半径),初始时,摆线和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θ<5°)。静止释放小球后,求:(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1)释放时小球回复力的大小;
(2)从小球释放到第一次运动到最低点过程中重力的冲量。
14.质量分别为的A、B两物体按图示放置在水平面上,其中A紧靠墙壁,A、B由质量不计的轻弹簧相连。现对B物体缓慢施加一个向左的推力,使A、B之间弹簧被压缩,该力做的功,之后突然撤去向左的推力解除压缩。不计一切摩擦。求:
(1)解除压缩后,墙对A的冲量大小;
(2)A离开墙壁之后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3)A、B都运动后,B的最小速度。
15.一轻质弹簧直立在水平地面上,其劲度系数为k=400N/m,弹簧的上端与盒子A连接在一起,盒子内装物体B,B的上、下表面恰与盒子接触,如图所示。A和B的质量mA=mB=1kg,g取10m/s2,不计阻力。先将A向上抬高使弹簧伸长5cm,后由静止释放A,A和B一起沿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已知弹簧的弹性势能取决于弹簧的形变大小,试求:
(1)盒子A的振幅;
(2)物体B的最大速率;
(3)当A、B的位移为正的最大和负的最大时,A对B的作用力的大小分别是多少?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D B D A B C A C
11.(1) ②① 没有 入射小球释放时每次不在同一位置或释放时有速度
(2)
(3)
【详解】(1)[1]两球的体积(大小)相同,但入射球的质量应该大些,故应②是入射球,①球是被碰球;
[2]研究的是两球碰撞前后的动量是否守恒,跟斜面是否有无摩擦无关;
[3]入射球每次必须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实验过程中,各落点的痕迹过于分散,可能就是没有控制好入射球每次释放的位置
(2)由于每次小球平抛运动的高度相同,故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相同,由题可知
若两球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则有
化简可得
(3)由图像知,两个滑块碰撞后到第4次闪光,滑块A从x=60cm匀速直线运动到x=55cm处,滑块B从x=60cm匀速直线运动到x=65cm处,两滑块在相等时间内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碰撞后A与B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碰撞后A与B的速度大小之比为1:1,可知碰撞前A的速度大小是碰后A速度大小的2倍,碰后A、B速度大小又相等。设碰前A的速度为,则碰后A的速度为,B的速度为,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得
解得
12.(1)
(2)
【详解】(1)图像面积表示冲量,由图2可得

(2)下落未接触气囊的过程,由自由落体公式可得
从释放到t2=0.2s的过程,以向上为正方向,由动量定理
解得
13.(1)
(2),方向竖直向下
【详解】(1)小球重力沿切线方向的分力提供回复力,所以刚释放时小球回复力的大小
(2)小球做简谐运动,周期为
则小球从释放到最低点所用的时间为
可得重力的冲量为
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同,竖直向下。
14.(1)
(2)
(3)
【详解】(1)依题意,压缩弹簧时,推力做的功全部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

撤去推力后,物体在弹力的作用下做加速运动
对弹簧和B物体,在弹簧恢复原长的过程中,系统能量守恒
设弹簧恢复原长时,B物体的速度为,由能量守恒定律

此过程中,对物体A、B和弹簧,由动量定理

解得;
(2)物体离开墙壁后,当、共速时,弹簧弹性势能最大
对物体A、B和弹簧,以水平向右为正,由动量守恒定律

由能量守恒定律

解得;
(3)当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时,物体的速度为零,物体离开墙后,弹簧被拉长, A物体在弹簧的作用下速度逐渐增大,物体的速度逐渐减小,当弹簧第二次恢复原长时,达到最大速度,的速度减小到最小值
在此过程中,对物体A、B和弹簧,由动量守恒定律

由能量守恒定律

解得。
15.(1)10cm;(2);(3)10N,30N
【详解】(1)A、B在平衡位置时,所受合力为零,设此时弹簧被压缩Δx,则
解得
开始释放时A处在最大位移处,故振幅
(2)由于开始时弹簧的伸长量恰好等于A、B在平衡位置时弹簧的压缩量,故两时刻弹簧的弹性势能相等,设B的最大速率为v,物体B从开始运动至到达平衡位置时,由动能定理得
可得
(3)在最高点,A、B受到的重力和弹力方向相同,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a1=20m/s2,方向向下
A对B的作用力方向向下,且

在最低点,由简谐运动的对称性得
a2=20m/s2,方向向上
A对B的作用力方向向上,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