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高考思想政治一轮复习课时突破练57 推动认识发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通用版高考思想政治一轮复习课时突破练57 推动认识发展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通用版高考思想政治一轮复习
课时突破练57 推动认识发展
一、选择题
1.下图漫画《乌鸦喝水》(作者:佚名)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最恰当的是
①要在肯定与否定的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 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敢想敢干 ③要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方法结合起来 ④要打破常规,突破客观条件的限制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为解决当前有效需求不足问题,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可见,坚持辩证思维就必须(  )
①坚持矛盾分析方法,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 ②要在综合基础上进行分析,抓住问题的要害 ③把握事物发展过程,科学反映事物变化趋势 ④坚持否定之否定规律,推动认识的不断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良渚古城先民修建的水利系统,促进了文明的诞生和发展;历经千年的它山堰(一个御咸蓄淡引水灌溉枢纽工程)依然屹立,与洪水猛兽为战,与宁波城相望相守;1997年至2000年建设的千里标准海塘工程,成为沿海人民的生命线和幸福线……数千年来,这片土地上的人民(  )
A.改造水环境,生成了自然界的事物之间的自在联系
B.消除水患,这种否定是对旧事物整体、旧矛盾统一体的否定
C.开展治水实践,劳动促进了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D.守一方水土,证明了劳动就是客观实在的“金山银山”
4.黑格尔曾说,人们总以为肯定和否定具有绝对的区别,其实两者是相同的。我们甚至可以称肯定为否定,也可以称否定为肯定。譬如说一条往东的路同时也是一条往西的路。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肯定和否定没有界限,肯定即否定,否定即肯定
B.有些事物包含着肯定因素,另有一些事物则包含着否定因素
C.肯定与否定互为条件,且只存在于它们的联系中
D.处理复杂问题,既不能持肯定态度,也不能持否定态度
5.细数中国航天项目的高光时刻,脚踏实地的自主创新一次又一次让航天界的梦想成真:载人航天工程首次飞行,中国人首次进入太空,中国人首次太空行走,中国首次实现空间交会对接,中国首次太空授课,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首次航天员乘组在轨轮换……多个“首次”反映出我国航天科技的发展(  )
①把握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 ②运用思维的概括性把握事物共同的表象特征 ③正确认识了事物的阶段性特征,推动了实践创新 ④经历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到思维具体的过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在伽利略时代,人们还无法用物质手段创设真空环境来进行落体实验。伽利略就依靠思维的抽象力,在思想上撇开空气阻力的因素,设想在纯粹形态下的落体运动,从而得出了自由落体定律,推翻了亚里士多德“重物体比轻物体坠落得快”的错误结论。在这里,伽利略依靠的思维抽象力主要是(  )
A.分离 B.简略化 C.提纯 D.理想化
7.M地位于城市边缘,交通便利,拥有丰富的山水资源。该地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以特色农业带动旅游业发展,实现了全民共同富裕。地处大山深处的N地也拥有丰富的山水资源,向M地学习先进经验后,N地把促进农旅融合发展作为工作重点,结果当地农民收入不增反降。N地失败的原因在于(  )
①运用不完全归纳推理的求同法,忽略了两地的差异性 ②进行类比的根据相对较少,只看到两地相同的属性 ③机械照搬异地的发展经验,违背了思维的确定性要求 ④从感性具体上升到思维抽象,忽略了思维具体的重要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自动化与工作的未来》一书的作者、美国雪城大学教授亚伦·贝纳纳夫说:“200年前,人们对自动化技术产生了一波又一波的恐惧,人们看到新技术,就害怕它们会完全取代人类的劳动。”2023年2月初,ChatGPT开启“狂飙”模式,引起新一轮疯狂的技术升级、产业重构、资本狂潮、巨头逐鹿。人们虽未感到恐惧,但仍不免有些担忧。这些观点的不合理之处在于(  )
①没有通过思维抽象上升到思维具体 ②只是看到了自动化技术带来的挑战 ③否认了认识是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 ④没有意识到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①没有通过思维抽象上升到思维具体 ②只是看到了自动化技术带来的挑战 ③否认了认识是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 ④没有意识到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人们初读一本书时,对这本书的认识只是粗浅的、笼统的。当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把这本书的各部分有秩序地加以细细研究,然后再把各部分的研究加以综合,得出对这本书的整体的认识,这时对这本书就有了科学的认识和具体的了解。这一认识过程 (  )
①是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由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的过程 ②坚持辩证思维,用全面的观点研究事物,推动了认识的深化 ③坚持了在综合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在分析的指导下进行综合 ④运用思维抽象,从整体中抽取部分,发挥了分离的关键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嫦娥石”是一块直径接近7厘米、质量近40克的月球样品。研究人员对“嫦娥石”的矿物成分和结构进行了详细研究,发现其富含斜方辉石、铁橄榄石等成分;又对“嫦娥石”的放射性同位素进行测量,了解到岩石的衰变历史和岩石形成的地质环境,并确定“嫦娥石”年龄约为37亿年,从而揭示了地月系统在很早的时期就已经形成。据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运用了辩证思维,着眼于“嫦娥石”各个部分的成分和结构 ②通过分离和提纯环节,完成了对“嫦娥石”的思维抽象认识 ③研究“嫦娥石”来揭示地月系统的形成,体现了思维的间接性 ④从思维具体发展到思维抽象,形成了对“嫦娥石”本质的认识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11.(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使用“现代化”或“近代化”等概念来分析和研究中国的社会发展问题;新中国成立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启了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历程,为后人继续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制度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概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带领人民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的过程中,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重大意义、领导力量、依靠力量、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实现路径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都进行了深入探索和理论概括。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和《逻辑与思维》“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的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过程。
参考答案
1.B 老一代乌鸦善于动脑筋,用向水瓶中投放石子抬升水位的方式喝到水;而新一代乌鸦(甲)用吸管喝水,新一代乌鸦(乙)则直接用石块打破水瓶来喝水,这启示我们对待老办法既要肯定又要否定,在肯定和否定的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推动事物的发展,①符合题意,当选;新老一代乌鸦喝水的方式都体现了要善假于物,求真务实,把创新热情与科学的方法有机结合,③符合题意,当选;新老一代乌鸦喝水的方式都体现了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创新热情与科学的方法有机结合,而不仅仅是“敢想敢干”,②不符合题意,排除;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条件制约,应该依据客观条件,而不是超越客观条件的限制,④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B项。
2.B 辩证的分析与综合是客观事物的矛盾在思维中的反映。坚持辩证思维就必须认识矛盾,坚持矛盾分析方法,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①符合题意,当选;要在分析的基础上解释事物的整体,在综合得到的整体中指导分析,②认识错误,排除,动态性是辩证思维的重要特征,坚持辩证思维就必须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科学把握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③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强调推动认识发展的要求,④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项。
3.C 改造水环境,生成了自然界的事物之间的人为事物的联系,不是自在联系,A项说法错误,排除;消除水患说法过于绝对,B项错误,排除;数千年来,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开展治水实践,体现了劳动促进了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C项符合题意,当选;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D项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C项。
4.C 肯定方面是事物保持自身存在的方面,否定方面是促使该事物灭亡的方面。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是对立的,因此肯定与否定有界限,A项说法错误,排除;任何事物都包含着肯定性因素和否定性因素,B项说法错误,排除;“我们甚至可以称肯定为否定,也可以称否定为肯定”,这说明肯定的东西与否定的东西在本质上是彼此互为条件的,并且只存在于它们的相互联系中,C项说法正确,当选;我们看待事物、解决问题不能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能简单地否定一切,要坚持辩证的否定观,D项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C项。
5.A 多个“首次”反映出我国航天科技的发展,说明我国航天科技的发展把握住了量变和质变的统一,有了渐进性与连续性的积累,才产生了飞跃性与间断性;同时多个“首次”反映出我国航天科技的发展正确认识事物的阶段性特征,推动了实践创新,①③符合题意,当选。运用思维的概括性把握事物共同的本质特征,而不是表象特征,②表述错误,排除。材料没有体现认识的发展历程是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到思维具体的过程,④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项。
6.C 提纯是在思想中排除那些干扰人们认识的因素,以便在某种单一的状态下研究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和规律。伽利略就依靠思维的抽象力,在思想上撇开空气阻力的因素,设想在纯粹形态下的落体运动,从而得出了自由落体定律,体现了提纯,C项符合题意,当选。
7.C N地的发展模式选择是通过与M地进行类比得出的,没有运用不完全归纳推理的求同法,①不符合题意,排除。N地将自身与M地进行类比,只看到两地相同的属性(丰富的山水资源),但类比的根据过少,从而导致失败,②认识正确,当选。材料体现了机械照搬他人经验,没有涉及思维的同一律要求,即没有违背思维的确定性,③不符合题意,排除。N地看到自身和M地都拥有丰富的山水资源,于是向M地学习先进经验,确立了农旅融合发展的思路,这体现了从感性具体上升到思维抽象的过程。但N地没有从整体上把握自身与M地的异同,没有综合考虑自身的发展条件,忽略了思维具体的作用,④认识正确,当选。故本题选C项。
8.D 200年前人们对自动化技术的恐惧,现在的ChatGPT开启“狂飙”模式,人们虽未感到恐惧,但仍不免有些担忧,对自动化的认识已经由思维抽象上升到思维具体,①说法错误,排除;材料中《自动化与工作的未来》一书,强调了200年前人们对自动化技术的恐惧,现在的ChatGPT开启“狂飙”模式,人们虽未感到恐惧,但仍不免有些担忧,这说明材料中的观点只看到了自动化技术带来的挑战,没有意识到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②④认识正确,当选;材料中对自动化技术的认识不断深化,未否认认识是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③认识错误,排除。故本题选D项。
9.A 初读一本书时,对这本书的认识只是粗浅的、笼统的,当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把这本书的各部分有秩序地加以细细研究,然后再把各部分的研究加以综合,得出对这本书的整体的认识,这是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由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的过程,①认识正确,当选;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把这本书的各部分有秩序地加以细细研究,然后再把各部分的研究加以综合,得出对这本书的整体的认识,这时对这本书就有了科学的认识和具体的了解,这是坚持辩证思维,用全面的观点研究事物,推动认识的深化,②认识正确,当选;应该是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在综合的指导下进行分析,③认识错误,排除;思维抽象的关键环节是提纯,而不是分离,④认识错误,排除。故本题选A项。
10.B 研究人员对“嫦娥石”的矿物成分和结构进行了详细研究,发现其富含斜方辉石、铁橄榄石等成分;又对“嫦娥石”的放射性同位素进行测量,了解到岩石的衰变历史和岩石形成的地质环境,并确定“嫦娥石”年龄约为37亿年左右,这里运用辩证分合的方法,形成了对“嫦娥石”相对完整的认识,①分析错误,不选。研究人员对“嫦娥石”的矿物成分和结构进行了详细研究,发现其富含斜方辉石、铁橄榄石等成分;又对“嫦娥石”的放射性同位素进行测量,了解到岩石的衰变历史和岩石形成的地质环境,并确定“嫦娥石”年龄约为37亿年左右,这是通过分离和提纯环节,完成了对“嫦娥石”的思维抽象认识,②分析正确,当选。“嫦娥石”是一块月球样品,研究人员通过对“嫦娥石”的详细研究揭示了地月系统在很早的时期就已经形成,这体现了思维的间接性,③分析正确,当选。认识发展是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而不是从思维具体发展到思维抽象,④说法错误,不选。故本题选B项。
11.答案 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中国式现代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几十年的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不断深化对现代化的认识。②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是一个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的过程。从早期的“现代化”到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概念,再到不断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认识,经历了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的飞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