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高考思想政治一轮复习课时突破练3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通用版高考思想政治一轮复习课时突破练3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通用版高考思想政治一轮复习
课时突破练3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一、选择题
1.“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歌曲《春天的故事》中的这句歌词表达的是(  )
①邓小平对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贡献
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
③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勾勒出了深化改革开放的蓝图
④中国经济的崛起要发挥南部沿海城市的独特优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二四年新年贺词中强调,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提振发展信心,增强经济活力,以更大力度办教育、兴科技、育人才。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要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这表明改革开放能够(  )
①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 ②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③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力
④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下列左图为改革开放前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同心县旱天岭村,当时该地生态环境脆弱、生存条件艰苦、发展基础薄弱;右图为2017年12月,借助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引黄河水、发展种养殖业等措施实现脱贫增收的旱天岭村。
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改革开放使民族地区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②中国的减贫实践为人类减贫探索了新的路径 ③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落后地区的社会发展方向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植根中国大地的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23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5周年。以下是广东省改革开放进程中的3个时光片段。这些时光片段启示我们(  )
1984年,当时中国第一高楼——深圳国贸大厦主体建设速度,创造了“三天一层楼”的新纪录。 1993年,顺德在全国率先推行产权制度改革,广东省在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中再次先行一步。 2007年,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改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由单一出口平台变为进出口双向交易平台。
A.要推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
B.要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
C.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D.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一以贯之
5.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这是因为(  )
①改革开放顺应时代潮流,把握了历史规律 ②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 ③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④解放思想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6.“我们的方针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走一步,看一步。我们的政策是坚定不移的,不会动摇的,一直要干下去,重要的是走一段就要总结经验。因为改革涉及人民的切身利益问题,每一步都会影响成亿的人。”这反映出(  )
①改革开放是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②改革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③改革开放是人民追上时代步伐的法宝 ④党和国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继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落地后,2024年1月2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7年)》,上海浦东与深圳一起,为推进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根据材料可知(  )
A.改革开放永无止境,我们的国门全面敞开
B.综合改革试点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由之路
C.改革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注入不竭动力
D.党的建设始终贯穿综合改革试点全过程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与优势不是自封的,是在比较中得出来的,只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放在世界的大背景中,放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的大背景中,用历史的、唯物的、辩证的方法才能认识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与优势”在哪里 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
①道路特色: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了巨大成功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②理论特色:在理论创新的基础上扎实推进当代中国实践 ③制度特色:能确保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 ④文化特色: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全面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 “须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坚持推进“两个结合”是基于(  )
①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虽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着眼于应对全球共同挑战、维护人类共同利益 ③其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根基,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适应时代发展,符合世界各国发展的共同要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制度稳则国家稳,制度强则国家强。”从鸦片战争后的山河破碎、民不聊生,到今日的民富国强、复兴在望,沧海桑田的历史巨变,昭示的是国之兴衰系于制的历史逻辑,可谓“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 ②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集中体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回顾历史的时刻,一定也是展望未来的时刻。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事实证明,那个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天的中国是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明天的中国必然是一个蒸蒸日上、未来可期的中国。明天的中国“未来可期”是因为(  )
①中国的历史经验能够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的发展提供智慧借鉴
④中华传统文化既能立足时代前沿也能与时俱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
12.(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我们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知识,分析我国能走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原因。
参考答案
1.C 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①排除。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主旨不是发挥南部沿海城市的独特优势,④排除。
2.C 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这一说法错误,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①排除。习近平主席强调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提振发展信心,增强经济活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从中可以体现出改革开放可以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②符合题意。习近平主席强调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以更大力度办教育、兴科技、育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要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从中可以看到改革开放可以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力,③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改革开放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项。
3.A 改革开放前后旱天岭村的发展变化,表明改革开放使民族地区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①符合题意。旱天岭村借助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引黄河水、发展种养殖业等措施实现脱贫增收,这表明中国的减贫实践为人类减贫探索了新的路径,②符合题意。改革改变了落后地区的发展面貌,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落后地区的社会发展方向,③表述错误。题干强调改革的作用,没有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植根中国大地的制度,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项。
4.B 材料体现的是广东省的改革开放持续深入发展,并带动经济社会进步,故A、C、D三项不符合题意。
5.B ②强调不断推进改革开放,但与题干构不成因果关系,故排除。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④错误。
6.D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①说法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改革开放的作用,而是强调我们对待改革开放的态度与做法,③不符合题意。
7.C 上海浦东与深圳一起,为推进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表明改革永无止境,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注入不竭动力,C项正确。材料体现了上海浦东为推进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国门全面敞开”的说法错误,且与材料不符,A项排除。综合改革试点,有利于构建新发展格局,但不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由之路,B项排除。材料体现了党总揽全局,领导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但未体现出党的建设贯穿综合改革试点全过程,D项排除。故本题选C项。
8.A 实践是理论创新的基础,②错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④错误。
9.A 坚持推进“两个结合”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存在高度的契合性,坚持推进“两个结合”筑牢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基,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①③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着眼于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而不是维护人类共同利益,②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适应时代发展,符合我国发展要求,而不是符合世界各国发展的共同要求,④说法错误。
10.A 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③错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④错误。
11.C 中国的历史经验能够提供借鉴,而不是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①错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能立足时代前沿也能与时俱进,④错误。
12.答案 我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立足国情,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新发展理念,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指导作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