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高考思想政治一轮复习课时突破练4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通用版高考思想政治一轮复习课时突破练4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通用版高考思想政治一轮复习
课时突破练4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选择题
1. 二○二四年年新年贺词中,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我们一起回顾了“2023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坚实”“我们走得很有力量”“我们走得很见神采”“我们走得很显底气”。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有(  )
①我们走得很坚实——改革措施更有力,中国经济在风浪中强健了体魄和筋骨 ②我们走得很有力量——国家治理能力不断提升,中华民族的逐梦脚步更铿锵 ③我们走得很见神采——新时代精神风貌充分展现,以伟大复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④我们走得很显底气——坚定文化自信,为深入建设文化强国注入强大的物质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5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4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如下图)。
这一切成绩的取得(  )
①佐证了改革开放是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②得益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接续努力奋斗 ③体现了新时代我国社会基本矛盾已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④在于以接续推进的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对毛泽东同志的最好纪念,就是把他开创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务。”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  )
①毛泽东同志带领人民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②毛泽东同志带领人民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 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革命先辈和当代中国人民共同的伟大梦想 ④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随新时代主要矛盾和基本国情的变化而变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同志就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壮志豪情,立下拯救民族于危难的远大志向,投身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为了找到中国的出路,毛泽东同志“向大本大源处探讨”,在反复比较和鉴别中,毅然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选择了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崇高理想,从此一生追寻,矢志不移。这说明(  )
①党在总结中国革命经验中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②要坚持把小我融入大我,敢于有梦勤于追梦 ③要坚持道路自信,选择与众不同的发展道路 ④要坚持科学理论指导,积极投身强国富民事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过去10年,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丰硕成果,共同绘就联结世界、美美与共的壮阔画卷。一座座水电站、风电站,一条条输油、输气管道,让发展中国家绿色低碳发展的梦想得以点亮,成为新时代可持续发展的绿洲、灯塔。由此可见(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B.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各国发展带来的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C.中国梦是奉献世界的梦,它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关
D.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
6.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
①伴随着新时代主要矛盾的改变,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国际地位发生巨大改变 ②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③进入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依然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 “两个结合”(  )
①为马克思主义创立与发展提供了实践依据和文化底蕴 ②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 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导的结果 ④为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明了路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十四个坚持”系统阐述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这个基本方略表述高度凝练、内涵十分丰富,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理论指导性。这是因为“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  )
①涵盖了党的领导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②从实践层面回答了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 ③创造了社会发展规律,是世界各国发展的根本遵循 ④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必须长期坚持的制度安排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最好的营养剂、最好的清醒剂。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以下简称“四史”教育),对于我们开启新征程、创造新奇迹、夺取新胜利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可见,重视“四史”教育有助于(  )
①汲取奋进力量,增强行动自觉,坚定道路方向 ②理清历史脉络,认清历史事实,确保不走弯路 ③了解历史必然,坚定历史自信,推动自我革命 ④掌握历史规律,提高斗争意识,推广中国范式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0.守正创新是我们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中的重要思维方法。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就是一个在继承中发展、在守正中创新的历史过程。下列选项能体现这一历史过程的有(  )
①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又不断推动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 ②既坚持中国现代化的正确方向,又不断变更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 ③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④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又不断调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11.(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长久以来,因占据现代化发展早期红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控制了现代化话语霸权。国际学术界很多人将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甚至认为现代化只能在西方文化土壤中发生。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证明,现代化不是单选题,历史条件的多样性决定了各国选择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各国选择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又决定了现代化理论的多样性。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推进和拓展,为形成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提供了良田沃土。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请你驳斥“现代化就是西方化”这一荒谬观点。
参考答案
1.A “我们走得很坚实”,是因为改革措施更有力,中国经济在风浪中强健了体魄和筋骨,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我们化危机、闯难关、应变局,创造了新机遇,赢得了战略主动,步伐走得愈发坚实,①正确。“我们走得很有力量”,是因为中国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奋力攀登,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创造,国家治理能力不断提升,中华民族的逐梦脚步更铿锵,②正确。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③错误。坚定文化自信,能为文化强国建设注入强大精神力量,而不是物质力量,④错误。故本题选A项。
2.D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①说法错误。这一切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接续努力奋斗,在于以接续推进的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②④符合题意。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我国的基本矛盾没有变,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项。
3.B “对毛泽东同志的最好纪念,就是把他开创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说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革命先辈和当代中国人民共同的伟大梦想,毛泽东同志带领人民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①③正确。俄国十月革命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②排除。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仍然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涉及中心工作的变化,④排除。故本题选B项。
4.D 材料未强调毛泽东思想的创立,①不符合题意。毛泽东同志“向大本大源处探讨”,在反复比较和鉴别中,毅然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选择了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崇高理想,坚持把小我融入大我,从此一生追寻,矢志不移,②符合题意。坚持道路自信不意味着要选择与众不同的发展道路,③表述错误。为了找到中国的出路,毛泽东同志毅然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坚持科学理论指导,积极投身强国富民事业,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项。
5.C 材料强调中国梦与世界梦的关系,A、D两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中国梦给世界各国发展带来的机遇,没有涉及挑战,B项排除。
6.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改变,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国际地位没有发生改变,①错误。进入新时代,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③错误。
7.C “两个结合”为马克思主义创新与发展提供了实践依据和文化底蕴,不是“创立”,①错误。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两个结合”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②正确。“两个结合”推动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导的结果,③错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表明“两个结合”为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明了路径,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项。
8.A 社会发展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被创造,且各国国情不同,“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不是世界各国发展的根本遵循,③错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必须长期坚持的制度安排,④错误。
9.C 重视“四史”教育有助于我们理清历史脉络,认清历史事实,但是“确保不走弯路”的表述过于绝对,②错误。④中“推广中国范式”的表述错误,排除。
10.B ②说法错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没有变。④说法错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的奋斗目标,没有被调整。
11.答案 各国国情不同,选择的发展道路不同。所以,各国的现代化也有本质区别。我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西方是资本主义现代化。我国现代化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我国现代化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正确处理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关系,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有机结合,展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总之,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形态,使人民真正成为新文明形态的创造者和共享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