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高考思想政治一轮复习课时突破练16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通用版高考思想政治一轮复习课时突破练16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通用版高考思想政治一轮复习
课时突破练16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一、选择题
1.
1949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颁布,开启法治建设新纪元
1954年 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初步奠定我国法治建设的基础
1982年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奠定依法治国的基础
1999年 “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
2012年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2020年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上述法治建设历程表明(  )
①立法的民主化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共同意志得到充分体现 ②法律体系不断完善,推动国家治理有法可依 ③新时代法治建设取得重大成果,全面依法治国扎实推进 ④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更为坚实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法治建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予以有力推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下列关于新中国法治建设取得的成就,说法正确的有(  )
①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②法治国家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完全形成 ③司法体制改革取得重大成就,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更加坚实 ④中国共产党提高执法水平,为人权法治化保障提供了坚强保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在古代社会,特权阶层常常凌驾于法律之上,近代以来法治代替了人治。当法制与人治结合时,法律权威是第二位的,政府权威(封建社会是皇权)是第一位的,而当法制与法治结合时,法律权威才是第一位的。由此可以推断(  )
①在阶级社会,法律权威永远不可能处于第一位 ②法治作为国家治理方式,是伴随着法制出现的 ③有法制不一定是法治国家,但法治国家一定有法制 ④在法治国家,宪法法律是社会治理的最高准则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4.2024年3月19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全票通过《维护国家安全条例》,顺利完成香港基本法第23条立法,这标志着香港特别行政区履行维护国家安全宪制责任取得重大进展。根据香港基本法有关规定,《维护国家安全条例》将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该条例的制定(  )
①彰显宪法的最高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②旨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③表明高度自治权唯一来源是中央授权 ④是维护香港繁荣稳定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创造性地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领导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这表明习近平法治思想(  )
①源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实践 ②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 ③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科学性 ④是中国梦实现的根本法治保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报告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实施情况。报告指出,自2016年种子法修订特别是2021年修订后健全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以来,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地方各级政府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认真贯彻实施种子法,扎实推进种业振兴行动,推动现代种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这 (  )
①是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决定权发展我国种业 ②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我国的最高监察机关 ③有利于促使相关各级国家机关严格依法办事 ④说明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此次修订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与安全,对于推动保密工作高质量发展,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法的颁布实施(  )
①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 ②有助于增强法治观念,形成自觉保守国家秘密的良好社会风尚 ③意味着法治已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④完善了法律体系,以法治方式推进国家保密法治建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为回应人民关切,最高人民法院总结司法实践经验,制定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自2024年2月1日起施行。《规定》旗帜鲜明地反对借婚姻索取财物,弘扬健康、节俭、文明的婚嫁新风;通过明确裁判规则,统一案件法律适用标准。发布该《规定》(  )
A.规范了政府权力的运行
B.建立了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
C.确保了司法结果的公正性
D.弘扬了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9.新时代以来,党中央就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在联动细化了百余部法律法规中关于爱国主义要求的基础上,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爱国主义教育法的通过 (  )
①体现了全国人大坚持开门立法、科学立法 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领导立法 ③有利于坚持核心价值观,弘扬时代精神 ④有利于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大闸蟹礼品卡、快递丢失赔付、航班取消陷阱……电信网络诈骗花样翻新,披上“新马甲”。中国消费者协会时常提示公众,不要上当受骗,防止财产损失。这启示国家应(  )
①发挥法的社会职能,打击诈骗犯罪活动 ②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合法权益 ③增强权利义务意识,自觉尊法守法护法 ④完善法律实施机制,凝聚社会治理合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1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正式实施。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根据党中央立法工作的安排,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2023年10月24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这将以法治力量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走深走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规定了爱国主义教育的领导体制、工作原则和教育内容;规定了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以及各有关方面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任务;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在规定面向全体公民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突出学校和家庭对青少年和儿童的教育,并对不同群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分别作出相应规定。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如何以法治力量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走深走实。
参考答案
1.B 材料不涉及立法的民主化,①不符合题意,排除;宪法的制定和完善以及民法典的通过说明,我国法律体系不断完善,民法典的通过是新时代我国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全面依法治国扎实推进,②③符合题意,当选;材料不涉及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④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项。
2.A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不是完全形成,②说法错误,排除;依法行政的主体是政府,中国共产党提高执政水平而不是执法水平,④说法错误,排除;我国法治建设已取得的成就是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的法治保障取得巨大成就,①③说法正确,当选。故本题选A项。
3.D 而当法制与法治结合时,法律权威是第一位的,①表述错误,排除;有法制不一定是法治国家,②不符合题意,排除;当法制与人治结合时,法律权威是第二位的,政府权威(封建社会是皇权)是第一位的,而当法制与法治结合时,法律权威才是第一位的,这说明有法制不一定是法治国家,但法治国家一定有法制,宪法法律至上是法治的首要内容,在法治国家宪法法律是社会治理的最高准则,③④符合题意,当选。故本题选D项。
4.B 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全票通过《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这标志着香港特别行政区履行维护国家安全宪制责任取得重大进展,可见,该条例的制定彰显了宪法的最高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①认识正确,当选;香港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该条例的制定不是为了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而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香港的稳定,②认识错误,排除;根据香港基本法有关规定,《维护国家安全条例》将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这表明高度自治权唯一来源是中央授权,③认识正确,当选;“根本保证”的说法夸大了该条例的作用,④认识错误,排除。故本题选B项。
5.B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创造性地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领导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这说明习近平法治思想源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科学性,①③符合题意,当选。材料没有强调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理论化过程,②不符合题意,排除。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中国梦实现的有力法治保障,宪法是根本法治保障,④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项。
6.D 材料反映的是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执法检查,体现的是监督权而非决定权,①认识错误,排除;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不是我国的监察机关,②认识错误,排除;促使相关各级国家机关严格依法办事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的意义,③符合题意,当选;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体现了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④符合题意,当选。故本题选D项。
7.C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原则不是由该法的颁布实施明确的,①说法错误,排除;《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对于推动保密工作高质量发展,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增强法治观念,形成自觉保守国家秘密的良好社会风尚,②符合题意,当选;改革开放40多年来,依法治国已经成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法治成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而不是该法的颁布实施“意味着”法治已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③认识错误,排除;《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的修订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与安全,体现了我国不断完善法律体系,以法治方式推进国家保密法治建设,④符合题意,当选。故本题选C项。
8.D 该《规定》为人民法院正确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提供了依据,未涉及规范政府权力运行,A项认识错误,排除;该《规定》有利于完善相关裁判规则,但“确保了司法结果的公正性”“建立了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均夸大了其作用,这一《规定》也不属于法律服务体系,B、C两项认识错误,排除;最高人民法院总结司法实践经验,制定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旗帜鲜明地反对借婚姻索取财物,对于弘扬健康、节俭、文明的婚嫁新风,推动文明乡风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有重要意义,D项认识正确,当选。故本题选D项。
9.D 材料没有体现全国人大开门立法,①不符合题意,排除;党中央就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领导立法,②符合题意,当选;爱国主义教育法的通过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不是时代精神,③不符合题意,排除;爱国主义教育法的通过有利于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④符合题意,当选。故本题选D项。
10.A 大闸蟹礼品卡、快递丢失赔付、航班取消陷阱……电信网络诈骗花样翻新,披上“新马甲”,这启示国家应发挥法的社会职能,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打击诈骗犯罪活动,应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合法权益,①②认识正确,当选;公民增强权利义务意识,自觉尊法守法护法,不属于国家的做法,③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侧重的是严格执法,不是完善法律实施机制,④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项。
11.答案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立法,将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保证爱国主义教育立法的正确方向。②全国人大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法律依据。依法明确各方主体责任。③政府依法履行职能,积极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开展。学校应当将爱国主义教育与课堂教学、课外实践等相结合。④父母应主动承担责任,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家庭教育中。全社会应积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宣传,为爱国主义教育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