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通用版高考思想政治一轮复习课时突破练19 时代精神的精华选择题1.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是因为它( )①做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②构建了涵盖所有领域的理论体系 ③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 ④完成了对当代中国新情况新问题的探索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在广阔无垠的大千世界里,存在着千姿百态的事物和现象。在这些事物和现象中,有没有共同的本原 共同的本原是什么 不同哲学派别有不同的回答。以下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的是( )①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②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③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④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3.英国哲学家罗素在《哲学问题》中写道:“哲学和别的学科一样,其目的首先是要获得知识。哲学所追求的是可以提供一套科学统一体系的知识,以及由于批判人们的成见、偏见和信仰的基础而得来的知识。”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有( )①哲学是批判成见、偏见和信仰的具体方法 ②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汇集 ③哲学是对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④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形神之辩是中国哲学史中关于人的形体与人的精神之间相互关系的争论,如庄子提出“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而万物以形相生”,而荀子则明确提出“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臧焉”。“形”和“神”的关系体现了( )①各派哲学争论的基本问题 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③哲学基本问题的全部内容 ④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无论哪个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下列选项能体现哲学基本派别对立的有( )①“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与“我思故我在” ②“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与“天地成于元气,万物成于天地” ③“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与“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④“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与“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6.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下列能同时体现这两个对子的一组成语是( )A.防微杜渐与刻舟求剑,瑕不掩瑜与坐井观天B.画龙点睛与对牛弹琴,城门失火与杀鸡取卵C.审时度势与掩耳盗铃,釜底抽薪与断章取义D.对症下药与看相知命,水滴石穿与竭泽而渔7.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成果,都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无论是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无不源自于人民的智慧、人民的探索、人民的创造。”其中蕴含的道理有 ( )①马克思主义是为人民实现自身解放创立的思想体系 ②只有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才能实现强国之梦 ③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在人民的实践中谱新篇 ④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竭源泉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第二个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它不是“第二次结合”,不是“第二种结合”,它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紧密关联,是我们党认识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创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同一进程的不同维度。之所以称之为“第二个结合”,是因为它( )①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备了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元素 ②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 ③形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④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参考答案1.B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是因为它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做到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符合中国国情,①③符合题意。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不是因为构建了涵盖所有领域的理论体系,而是因为这些理论体系能够与时俱进,与中国国情相适应,起到了行动指南作用,②错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对当代中国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探索,及时正确地指导中国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无止境,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也无止境,④错误。故本题选B项。2.D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意思是人的精神(神)依赖于人的肉体(形),肉体存在则精神存在,肉体消亡则精神也随之消亡,属于唯物主义观点,①正确;“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意思是我们的仁义礼智信不是由外在的东西获得的,而是本身就有的,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②不符合题意;“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属于唯物主义观点,③正确;“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认为在没有物之前,已经有理了,把理念看成世界的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④不符合题意。3.D 哲学不是具体方法,哲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①错误。哲学与具体科学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②错误。4.B “形”和“神”的关系体现了物质和意识、思维和存在谁先谁后、谁决定谁的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的内容,是各派哲学争论的基本问题,①④符合题意。5.B 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体现辩证法的观点,“我思故我在”体现唯心主义,①排除。“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体现的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体现的是唯物主义观点,④排除。6.C A、B、D三项都只涉及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没有涉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故排除。7.D ①强调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是为人民实现自身解放创立的思想体系,而材料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符合题意。②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在实现中国梦中的重要性,而材料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符合题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成果,都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这表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竭源泉,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不断发展的理论、与时俱进的,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项。8.D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表明党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②④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原因,①③说法不构成因果关系,不选。故本题选D项。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