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高考思想政治一轮复习课时突破练24 探索认识的奥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通用版高考思想政治一轮复习课时突破练24 探索认识的奥秘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通用版高考思想政治一轮复习
课时突破练24 探索认识的奥秘
一、选择题
1.2023年11月初,《植物通讯》发表了一项引人注目的研究。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团队利用合成生物学手段将水稻种子油脂含量从2.3%提升至11.7%,为水稻、玉米、马铃薯、木薯等高产淀粉类粮食作物转换为油料用途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和思路。这一研究表明(  )
①完备的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 ②感性认识通过实践活动上升为理性认识 ③人类能通过实践活动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④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农作物在种子成熟期,如连遇阴雨不能及时收获,常会出现部分籽粒在穗上发芽的现象,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我国科研人员经过研究,找到了调控水稻、小麦穗发芽问题的两个“开关”,有望为避免穗发芽导致的大规模农业损失提供解决方案。材料表明(  )
A.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B.任何认识都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统一
C.实践中产生的新问题是认识的基础
D.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之一
3.群雄逐鹿,创新者胜。创新这件事,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创新不仅撬动了“上天入地”的科研奇迹,更点燃了“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想象。创新动能不竭,创新脚步不歇,逐梦筑梦的漫漫征程必会“行者常至为者常成”。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
A.实践有直接现实性、能动性、客观物质性
B.量的积累必然促进质的飞跃实现科技腾飞
C.必须抓住矛盾主要方面预判事物发展趋势
D.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
4.达克效应是指:身份、地位、知识程度越高的人往往越谦和,反之,越没有见识的人,往往越狂妄,目空一切,无知的人往往不知道自己的无知,却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人在成长的过程会经过这样几个阶段:愚昧山峰、绝望之谷、开悟之坡、认知高原。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达克效应告诉我们(  )
①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 ②实践延伸了人的认识器官,推动人的认识发展 ③人类认识是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④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不同的认知水平、思维能力等条件的限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1979年,互花米草作为保滩护堤的“卫士”引入我国,对固滩、消浪起到一定作用。然而,互花米草繁殖力强,抢占了盐地碱蓬、海草床等的生存空间;根系发达,将底栖生物困死其中。鸟儿因无处觅食而飞走。2022年,我国启动全国范围内互花米草的防治专项行动。从引入到防治,说明(  )
①从量的积累到质的转变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②把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才能正确认识事物 ③认识受着客观过程的发展及其表现程度的限制 ④真理要经过认识、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获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下图漫画揭示的哲理有(  )
①实践与认识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 ②认识的真理性要在实践过程中反复检验 ③认识都能与实践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实践能把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2023年4月3日新华社报道,瑞士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微型燃料电池,能用血液中多余的葡萄糖(血糖)发电,便捷可靠地为植入式医疗器械供电,无须外部电源。目前这种电池在动物实验中已经取得成功,但要将该技术应用于人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体现了(  )
①燃料电池的问世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③研发燃料电池发电技术具有主体差异性 ④燃料电池发电技术的发展前景是有限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为解决业内普遍存在的技术“堵点”,2024年1月,我国某研究员牵头承担的“天然石墨高效球化成套工艺技术及装备”通过技术成果鉴定,在天然石墨球化理论的研究领域作出了重大突破。运用该技术成果可以大幅降低天然石墨负极材料的生产成本,有力推动我国石墨球化工艺装备的升级换代。由此可见(  )
①科学发现来源于认识的不断深化和积累 ②新的认识推动人们进行新的实践和研究 ③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需要 ④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长期以来,乘坐自动扶梯“右侧站立、左侧通行”被视为素质高的表现。然而,实行“左行右立”会增加电梯发生故障的风险和后期维护成本,容易引发客伤事故。后来,上海地铁公布最新版《自动扶梯乘梯须知》,明确要求乘坐自动扶梯“禁止行走或奔跑”“必须握住扶手带”。上海地铁公布最新版《自动扶梯乘梯须知》(  )
①反映了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推动认识不断深化和发展 ②体现了从认识到实践、从实践到认识的循环永无止境 ③说明了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都对社会发展发挥促进作用 ④印证了认识具有反复性,客观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
10.(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各地扎实推进科普教育,推动科普资源走进中小学、鼓励学生走进校外科普基地、完善科普教育效果评价引导,让广大青少年走近科学、爱上科学。
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做科普,效果才好。
用泡沫点火、用“意念”让矿泉水瓶变扁、利用特斯拉线圈自制“雷电法杖”……最近,在短视频网站上,一些会“仙术”的老师引起了上百万网民的围观。不同于在黑板上讲解科学实验,这些老师的课堂很有“仪式感”,他们能用常见物品演示各种各样的有趣实验,把课堂气氛推向顶峰,并在学生们欢呼之后“邪魅一笑”,将背后的原理娓娓道来。
在互联网的另一端,这些“仙界”老师有了更多的“野生”学生,有人在评论里称赞:“这个讲课方式太好了,让学生参与实验环节,学生肯定记得住,也爱上课。”也有人说:“真羡慕这个班级的孩子,如果我的孩子也能遇见这样的老师该多好。”
结合材料,运用“探索认识的奥秘”知识分析科普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的原因。
参考答案
1.D 团队利用合成生物学手段提高水稻种子油脂含量,为高产淀粉类粮食作物转换为油料用途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和思路,体现了人类能通过实践活动建立新的具体联系,也体现了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③④认识正确,当选;材料没有涉及认识工具和认识器官的问题,①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没有涉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②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项。
2.A 农作物在雨季不能及时收获,会出现穗发芽现象,影响农作物生产,我国科研人员经过研究攻关,找到解决方法,体现了实践中产生的新问题推动认识的发展,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A项符合题意,当选;认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正确的认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统一,B项说法错误,排除;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并不是新问题是认识的基础,C项说法错误,排除;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项。
3.D 材料强调“群雄逐鹿,创新者胜”,强调创新的重要性,和实践的特征没有直接关系,A项排除;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B项说法错误,排除;材料强调创新的重要性,要促进创新,突出的是事物的主要矛盾,未体现抓住矛盾主要方面,且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C项排除;材料强调“群雄逐鹿,创新者胜”强调创新在国家、企业中的重要性,强调我们要抓住主要矛盾,重视创新,D项认识正确,当选。故本题选D项。
4.D 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属于辩证法范畴,不属于认识论,①不符合题意,排除;达克效应未体现实践延伸了人的认识器官,②不符合题意,排除;“人在成长的过程会经过这样几个阶段:愚昧山峰、绝望之谷、开悟之坡、认知高原”,启示我们人类认识是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③符合题意,当选;“身份、地位、知识程度越高的人往往越谦和,反之,越没有见识的人,往往越狂妄,目空一切”告诉我们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不同的认知水平、思维能力等条件的限制,④符合题意,当选。故本题选D项。
5.C 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定会战胜旧事物。材料没有体现从量变到质变,而且前进的上升的质变才是发展,“从量的积累到质的转变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的说法错误,①排除;我国启动全国范围内互花米草的防治专项行动,从引入到防治,说明把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才能正确认识事物,②认识正确,当选;从引入到防治,说明认识受着客观过程的发展及其表现程度的限制,③认识正确,当选;真理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获得,④认识错误,排除。故本题选C项。
6.A “道理是直的,道路是弯的”,实践和认识是对立统一的,两者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①认识正确,当选;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的真理性要在实践过程中反复检验,在弯曲的道路中,验证认识的真理性,②认识正确,当选;正确的认识才能与实践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说法错误,排除;实践能把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但是漫画未涉及,④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项。
7.A 瑞士研究人员研制出微型燃料电池,体现了燃料电池的问世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①认识正确,当选;目前这种电池在动物实验中已经取得成功,这体现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②认识正确,当选;材料强调的是微型燃料电池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未涉及“主体差异性”,③不符合题意,排除;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燃料电池发电技术作为新事物,其发展前景是光明的,④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A项。
8.D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①说法错误,排除。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推动人们进行新的研究,且认识具有两面性,只有正确的认识才能推动实践的发展,②说法错误,排除。我国某研究员牵头承担的“天然石墨高效球化成套工艺技术及装备”通过技术成果鉴定,在天然石墨球化理论的研究领域作出了重大突破。运用该技术成果可以大幅降低天然石墨负极材料的生产成本,有力推动我国石墨球化工艺装备的升级换代。由此可见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需要,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③④符合题意,当选。故本题选D项。
9.B 材料反映人们对于乘坐自动扶梯的认识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发展变化,最终形成了正确的认识,发布最新版《自动扶梯乘梯须知》,体现了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推动认识不断深化和发展,也印证了认识具有反复性,客观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①④符合题意,当选;应该是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②表述错误,排除;只有经过实践检验是正确的认识才能发挥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③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B项。
10.答案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和主观能动性。老师的科普方式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反映了教育规律与认识发展的规律,得到了学生及短视频观众的认可。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一些老师通过演示各种有趣的科学实验,帮助学生获得了正确的认识,使短视频观众的认识发生变化。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借助常见物品,通过短视频授课的方式延伸了人们的认识器官,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促进学生和短视频观众认识的发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