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高考思想政治一轮复习课时突破练35 走进经济全球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通用版高考思想政治一轮复习课时突破练35 走进经济全球化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通用版高考思想政治一轮复习
课时突破练35 走进经济全球化
一、选择题
1.千百年来,古丝绸之路的文明之光始终熠熠生辉。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唤起历史记忆,赋予古丝绸之路以全新的时代内涵。10年来,“一带一路”倡议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发展为精谨细腻的“工笔画”,成为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平台。这是因为“一带一路”倡议(  )
①促进商品和劳务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 ②搭建链接世界各国的国际贸易和投资平台 ③释放经济增长潜力,增进了区域互补发展 ④沿线国家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差异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全球产业链分工,一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产业分工,二是指跨国公司把产业链中的一些成品和半成品外包给全球加工质量好、效率高、成本低的企业。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贸易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产业链分工的推动下提高了近十个百分点。产业链分工不断深化对全球贸易发展的作用路径是(  )
①产业链分工不断深化 ②各国发挥成本和效率优势 ③降低对外贸易依存度 ④扩大外贸规模、优化外贸结构 ⑤促进全球贸易发展
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④→②→⑤
3.当前,经济全球化积存了不少问题和弊端,出现“回头浪”。比如,“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你输我赢”“赢者通吃”的零和博弈,动辄采取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凌主义,忙着“脱钩断链”,构筑“小院高墙”。但“回头浪”毕竟是“回头”浪,终究改变不了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大潮滚滚向前。这是因为(  )
①新的科技革命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人才基础 ②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体制基础 ③跨国公司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总是发挥积极影响
④根本动因是世界各国对本国、本民族利益的追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在深耕海外的众多中国品牌中,某品牌坚持“在全球造,为全球造”,从不断创新迭代产品到智慧家庭场景的搭建,以自主品牌的优势,逐渐跃身为海外市场的佼佼者,并在全球各国获得多项赞誉。坚持“在全球造,为全球造”(  )
①说明国内市场与世界市场融为一体 ②其根本动因是促进科技的发展进步 ③可以充分发挥不同国家的比较优势 ④表明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24年4月,大众汽车集团宣布,计划在中国投资25亿欧元,以扩大其在中国的生产基地和创新中心。过去5年,奔驰公司在华研发投入已达105亿元人民币,未来将会继续扩大规模。宝马集团在中国建立了除德国之外最大、最完备的研发网络。知名跨国车企投资中国,转型“向东看”的理由是(  )
①中国庞大的市场规模吸引全球资源要素 ②中国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吸引东道国投资 ③跨国公司促进了全球的科技合作与进步 ④对利益的不断追求驱使跨国车企来华投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在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加的形势下,各方都有自己的安全关切。但泛化国家安全,把其当成推行保护主义、遏制打压他国的借口,只会将风险扩大化,造成更多和更大的问题。这是因为,经济全球化(  )
①存在着发展失衡、数字鸿沟、公平赤字等问题 ②使世界各国的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③是历史大势,符合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④正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潮流,一些产品的设计、生产、组装、营销、售后服务等一系列环节,形成了一条紧密相连的跨国性的价值创造与分配链条,链条各个环节的利润率不同,有人以“微笑曲线”(下图)形象地形容这条全球性链条。读图,下列推断合理的有(  )
①发达国家通常处于价值链条的高端,获得了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绝大部分收益 ②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进行贸易时毫无优势而言 ③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品牌效应,可以增强竞争力 ④发挥比较优势,可以消除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弊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当前,经济全球化所依赖的诸多基础设施、国际规则、国际标准等,事实上都掌握在某些国家或国家集团手中。同时,这些国家还掌握了大量的资金、技术、信息等。对这些国家和集团而言,利用优势地位“收割”经济全球化,左右国际政治走向,获取更大利益,是一种巨大的诱惑。由此可见(  )
①应该借助发达国家博弈,引导经济全球化走向 ②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是一个曲折的过程 ③要完善全球治理体系,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 ④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可以推动自身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供应链韧性,指的是在应对潜在突发事件时,供应链通过调整自身产品、组织、技术策略、供应链结构等,以实现事先准备、发生后快速响应和恢复的能力。当经受疫情冲击时,多个商品的生产因零部件短缺而陷入困境,供应链韧性的重要性变得愈加凸显。下列做法中能增强全球供应链韧性的有(  )
①各企业加快建立强大可靠的供应链风险管理体系
②跨国公司充分利用世界各地的优势实行行业垄断
③金砖国家加强数字经济合作,培育供应链创新力
④美国要求接受美方补贴的公司在美本土制造芯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芯片是现代经济的命脉,半导体是量子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发展的驱动力。长期以来,美国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收紧对我国芯片与半导体出口管制,以更加精准的管制与打压措施,进一步掐断我国企业获取高性能芯片的渠道,限制我国自主生产高端芯片的能力。美国的做法(  )
①扭曲了市场供需关系,改变了经济全球化发展方向 ②意图打压中国高科技产业,也给全球的繁荣制造了障碍 ③警示我们要正视和妥善处理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冲击 ④警示我们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11.(12分)结合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间品”是指用于生产其他商品和服务的产品。一种商品很难在一个国家实现完整生产,往往需要经过多层次、多个国家的流通制造而成。随着全球化和国际分工深入发展,中间品作为链接产业上下游的纽带,日益成为全球贸易的主体,占全球货物贸易的比重超过一半。
当前形势下,拓展中间品贸易已经成为我国加快建设贸易强国的重要抓手。2023年,我国进出口中间品25.53万亿元,占整体进出口总值的61.1%,保持在历史高位。2023年,我国出口中间品11.24万亿元,占我国出口总值的47.3%。其中,机电类中间品6.37万亿元,增长1.9%;我国对日本、墨西哥出口汽车零配件类,对美国、德国出口锂电池类,对越南、印度尼西亚出口平板显示模组类中间品,都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2023年,我国进口中间品14.29万亿元,占我国进口总值的79.4%,其中,机电类中间品4.41万亿元,能源产品3.2万亿元,金属矿砂1.67万亿元。2023年前11个月,中国对RCEP成员国的中间品出口,比2021年同期增长17.4%,是RCEP区域内最大的中间品贸易国。其中,越南近三分之一的进口中间品来自中国,其出口增加值有14.4%来源于中国,接近欧美日韩的总比例。
事实证明,某些国家与中国“脱钩”却无法与中国的中间品脱钩。结合材料并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中“经济全球化”的知识对此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
1.A “一带一路”倡议搭建链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贸易和投资平台,②说法错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差异大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实际情况,不是“一带一路”成为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平台的原因,④不符合题意。
2.B 该题考查的是产业链分工不断深化对全球贸易发展的作用路径,这意味着“产业链分工不断深化”是逻辑起点,“促进全球贸易发展”是逻辑终点,①排首位,⑤排尾位。“产业链分工不断深化”意味着各国优化完善自己的产业体系,这使得对外贸易中,各国会发挥成本和效率优势,②排①后。分工不断细化,各国发挥比较优势,使得各国联系日益密切,会提高对外贸易依存度,③排除。各国发挥成本和效率优势,这会扩大外贸规模、优化外贸结构,④排②后。
3.D 新的科技革命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①排除。“回头浪”毕竟是“回头”浪,终究改变不了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大潮滚滚向前,这是因为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体制基础,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根本动因是世界各国对本国、本民族利益的追求,②④正确。跨国公司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既有积极影响,也会带来负面影响,③错误。
4.D 某品牌的成功说明坚持“在全球造,为全球造”,可以充分发挥不同国家的比较优势,也表明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③④符合题意。坚持“在全球造,为全球造”说明国内市场与世界市场紧密相连,而不是融为一体,①错误。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根本动因是世界各国对本国、本民族利益的追求,某品牌坚持“在全球造,为全球造”的根本动因是对本企业利益的追求,②错误。
5.B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持续增长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吸引跨国车企加速在中国的布局,①正确。一般把投资来源国称为母国,接受国称为东道国,②表述错误。跨国车企作为跨国公司促进了全球资源配置和全球的科技合作和进步,但不是跨国车企“向东看”的理由,③逻辑错误。为了实现最大利益,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从事对外直接投资,④正确。
6.C 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国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所以推行保护主义、遏制打压他国,只会将风险扩大化,②符合题意。经济全球化符合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各方利益,所以应顺应经济全球化,③符合题意。①④与题干构不成因果关系,排除。
7.B “微笑曲线”形象地形容了这条全球性链条,发达国家通常处于获利高位,获得了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绝大部分收益,①正确。发展中国家通常处于价值链条的低端,但不能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进行贸易时毫无优势而言,②错误。由“微笑曲线”可知,在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地体现在两端,启示我们要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品牌效应,增强竞争力,③正确。发挥比较优势不能消除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弊端,④错误。
8.C 材料强调的是某些发达国家可能经不住利益诱惑而破坏经济全球化进程,未涉及应该借助发达国家博弈引导经济全球化走向,也未体现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可以推动自身发展,故①④排除。
9.B 金砖国家加强数字经济合作,培育供应链创新力,各企业加快建立强大可靠的供应链风险管理体系,有利于增强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增强相关国家和企业的密切合作,增强全球供应链韧性,①③入选。跨国公司实行行业垄断,会造成供应链紧张,会让商品的生产零部件陷入困境,不利于增强全球供应链的韧性,②不选。美国要求接受美方补贴的公司在美本土制造芯片,这是美国垄断芯片制造的表现,也不利于增强全球供应链的韧性,④不选。
10.C 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美国的做法并不能改变经济全球化发展方向,①错误。美国收紧对我国芯片与半导体出口管制,限制我国自主生产高端芯片的能力。美国的做法意图打压中国高科技产业,也给全球的繁荣制造了障碍,警示我们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②④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美国对中国科技产业的打压和限制,没有体现全球产业结构调整,③排除。
11.答案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世界大势。中间品贸易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在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国际分工日益深化的背景下,某些国家与中国“脱钩”的逆全球化举措,既不现实,也不明智。各国应当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拓展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