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沛县实验学校联盟学区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实验学校联盟学区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第一学期学情调研八年级物理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36分)
1.“舞狮”是中国的民间艺术,“狮子”随鼓声在梅花桩上表演,以下关于鼓声说法错误的是(  )
A.鼓声主要是由鼓面的振动产生 B.鼓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的
C.鼓声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D.鼓声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2.如图,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乒乓球被弹开。弹开的幅度越大,音叉发出声音的(  )
A.音调越高 B.响度越大 C.音色越好 D.速度越大
3.如图是八个相同的玻璃瓶,装有高度不同的水.用筷子分别敲击瓶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主要是由瓶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B.声音主要是由玻璃瓶振动产生的
C.a瓶的音调最低 D.d瓶的音调最低
4.用力敲鼓,鼓面振动发声。为了显示鼓面的振动情况,我们可以在鼓面上撒一些泡沫球。下列关于敲鼓这一情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泡沫球的振动就是鼓面的振动 B.我们听到的鼓声是泡沫球振动产生的
C.我们听到的鼓声是通过鼓槌传播到耳朵的 D.泡沫球振动可以用来说明鼓面在振动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5.中考期间,为了给考生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各地纷纷“禁噪”。“禁噪”是(  )
A.防止噪声的产生 B.使噪声变成乐音
C.阻断噪声的传播 D.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6.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超声波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下列事例中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是(  )
A.用超声波电动牙刷刷牙 B.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C.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 D.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7.地震预警系统可以监测地震产生的地震波,并向广大民众发出了预警信息,地震预警系统监测到地震波是( )
A.超声波 B.次声波 C.电磁波 D.引力波
8.手机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在手机屏幕上呈现的彩色画面是由三种色光混合组成的,这三种色光是( )
A.红、黄、绿 B.红、黄、蓝 C.红、白、蓝 D.红、绿、蓝
9.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光比声音传播速度慢
C.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D.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10.如下图所示,某人晚上从远处走近一盏路灯又远离路灯的过程中,他的影子长度的变化情况是(  )
A.先变长后变短 B.先变短后变长 C.一直在变长 D.一直在变短
11.测量视力时,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节省空间,如图所示,让被测者面对着镜子背对视力表,此人看到视力表的像离他的距离是( )
A.3m B.4m C.5m D.6m
12.如图,物体AB直立于足够大的平面镜前,若分别在平面镜前、后插入不透光的木板CD、MN。则(  )
A.因为CD阻挡,AB不成完整的像 B.因为MN阻挡,AB的像会被挡住部分
C.两种情况下镜前观察到像的范围相同 D.两种情况下AB都能成完整的像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二、填空题(除21题2分外,每空1分,共26分)
13.如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发声喇叭前方,可以看到烛焰随着声音晃动,喇叭的纸盆由于 产生声音,声音通过 传播到烛焰处,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具有 。
14.声音以 的形式进行传播,声音传入话筒中,能变为电信号,通过示波器能直观地显示出声波的波形。如图所示,先后在话筒前敲响两个音叉,示波器显示出波形,可判断甲音叉发出声音的音调比乙音叉发出声音的音调更 (选填“高”或“低”)一些,甲、乙两种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选填“甲快”、“乙快”或“甲、乙一样快”)。
15.如图所示是小明用吸管和棉签制作的“鸟鸣器”,从管口吹气,能发出类似鸟叫的声音,这是模仿鸟发声的     ,拉动棉签可以改变声音的     ,安静的自习课上班长制止小明吹“鸟鸣器”,是在     处减弱噪声。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16.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可以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让牙齿刷得更干净,这是因为超声波具有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超声波的频率______(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20000Hz;核爆炸时会产生______波。
17.唐朝的张志和在《玄真子》中记载了的“人工虹”实验:“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人工虹”是光的 现象。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将红、 、蓝三种色光按照不同比例混合,能产生任何一种其它颜色的光。如图所示,漫画中的小孩按图中的方法 喷水时可以看到彩虹。
18.如图是小孔成像的原理图,通过小孔在光屏上成的烛焰的像是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这个现象说明小孔成像的原理是 ,烛焰和小孔位置不变,当光屏远离小孔时,烛焰在光屏上形成的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第17题 第18题
19.如图所示,通过三个小孔去观察烛焰,若要看到烛焰,应满足的条件是三个小孔需要在同一 ,人看到烛焰是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此时从小孔中看见的 (选填“是”或“不是”)蜡烛通过小孔成的像;
20.“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唐]张志和《渔歌子》)。图是白鹭在如镜的水面上飞行的情形。水中的“白鹭”是平面镜所成的 (选填“实”或“虚”)像。若水深3m,当白鹭距离水面5m时,它的像距离水面 m,它与像关于水面 。
第19题 第20题
校运会百米跑比赛中,发令员发令枪响时,发令枪就产生两种信号:声音与大量烟雾,那么终点计时人员是以什么信号开始计时?为什么?
三、解答题(除22题6分外,每题2分,共32分)
22.(1)如图甲所示为青蛙“坐井观天”的示意图,设点A为青蛙的眼睛,请画出它能看到天空的范围。
(2)在图甲中的光屏M上画出蜡烛AB经小孔所成的像A'B'。
(3)在图中作出物体ABC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

23.某小组同学利用一些长短、粗细、材料不同的琴弦,进行探究“音调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粗细、材料在图(a)中已标出(其中琴弦a、c、d的粗细相同,琴弦b最粗;琴弦a、b、c的长度相同,琴弦d最短),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
(1)若他选择a、d两弦线做实验,则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音调与弦线 的关系;
(2)小明研究后得出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弦线越长,发出的音调越低;弦线越粗,发出的音调越低。这是因为当琴弦的长短、粗细发生变化时,会改变琴弦振动的 (选填“振幅”或“频率”),从而改变音调;
(3)实验中用到的实验方法是 ;
(4)如图(b)所示,是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振幅与时间关系的波形,声音响度相同的两图是 。
24.如图所示,小明制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其实就是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
(1)烛焰在半透明膜上所成的像是 选填(选“实像”或“虚像”);
(2)如果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
A.三角形光斑 B.圆形光斑 C.烛焰的正立像 D.烛焰的倒立像
(3)将半透明膜靠近小孔时,则人眼看到的半透明膜上的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请根据本实验探究过程分析,晴天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大小不一的原因是 。
第25题 第26题
25.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某同学用茶色玻璃板、两个相同的棋子A和B、刻度尺、白纸、平面镜支架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1)用茶色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不仅能观察到棋子A的像,还能透过玻璃板观察到棋子B,这样就便于确定     和比较像和物的大小。
(2)在寻找棋子A的像时,眼睛应该在棋子     (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移动茶色玻璃板后面的棋子B,使它与棋子A在茶色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若发现棋子A的像不够明亮,此时应将光源照向     (选填“A”或“B”)。
(3)将一块木板紧贴玻璃板背面放置,人眼在玻璃板前     (选填“能”或“不能”)看见棋子A的像。
26.阅读短文,完成问题:(同学们,答案在材料中,经过推理可得正确答案)
捉迷藏
捉迷藏是很多人小时候喜欢玩的游戏,如图甲所示,蒙住双眼,利用“双耳效应”来分辨出声音是由哪个方向传来的,从而大致确定声源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在人的右前方有一个声源,由于右耳离声源较近,声音就首先传到右耳,然后才传到左耳,产生了“时间差”,声源距两耳的距离差越大,时间差就越大。两耳之间的距离虽然很近,但由于头颅对声音的阻隔作用,声音到达两耳的音量就可能不同,产生了“声级差”,不同波形的声波绕过人头部的能力是不同的,频率越高的声波衰减就越大,于是人的双耳听到的音色就会出现差异,也就是“音色差”。
(1)根据文中的描述可知,单耳失聪的残障人士仅凭听觉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准确地判断声源的位置;
(2)听声音时,若右耳听到声音的声级比左耳听到声音的声级大,则声源可能在人的______(选填“右”或“左”)后方;
(3)在捉迷藏时,蒙住眼睛的人能通过声音辨别不同的人,这是因为不同的人声音的______不同;
(4)频率越______的声波衰减就越大,产生的音色差就越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