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教学素养测评(一)物 理第一章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累分人得分注意事项:共四大题,23小题,满分80分,作答时间80分钟。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2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1.口技是杂技的一种,口技表演者在模仿声音时主要模仿的是声音的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音速2.教师上课时有时会佩戴扩音器,扩音器发出的声音A.不是由振动产生的 B.是由老师的声带振动发出的C.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D 通过空气传入学生耳中3.中考期间,考场附近都会有禁止鸣笛的警示牌,“禁止鸣笛”这种方式控制噪声的方法是在A.传播途中 B.声源处 C.接收处 D.人耳处4.如图所示的是1978年出土于陕西宝鸡太公庙村的春秋时期秦国青铜乐器————秦公铺,现藏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器身的铭文记录了秦武公及其先祖的业绩,对研究秦代先祖的历史、青铜铸造和音乐文化具有重要价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敲击时镈体发出声音但看不到振动,说明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B.敲击秦公铺时发出的乐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C.在月球上敲击铺体,我们仍能听到声音D.敲击秦公铺后仍可听见余音是因为铺体仍在振动5.如图所示的是大课间时学校腰鼓队表演的场景,当学生用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时,鼓声就会消失,这是因为A.手使鼓面停止了振动B.鼓面仍在振动但无法产生声音C.手阻挡了声音使其无法传出D.声音停止了传播6.秦腔作为西北地区的瑰宝,以其高亢激昂的唱腔和质朴豪放的表演风格,深受观众喜爱。而《白蛇传》作为秦腔的经典剧目,更是将这份艺术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2025 年2月8日,秦腔传统剧《白蛇传》西安站在易俗大剧院震撼上演。下列有关秦腔表演中声现象的说法不正【八年级教学素养测评(一)·物理 第 1 页(共6页)】确的是A.演出现场的鼓声是通过空气传到观众耳中的 B.演出现场的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C.现场伴奏人员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音调越高 D.观众是通过音色分辨出鼓声、板胡声的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1中,演奏古筝时,观众能听到优美的乐曲,说明固体能传播声音B.图-2中,用相同的力度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C.图-3中,倒车雷达利用次声波进行回声定位D.图-4中,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是在声音接收处减弱噪声8.五一假期,西安警用机器人开启“硬核”巡逻。该警用机器人挂载扩音设备,能有效开展人员疏导工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分辨机器人的声音是因为音调不同B.扩音设备发出的声音速度为3×13 m/sC.距离机器人越远声音的响度越小,但声源的振幅不变D.机器人通过语音引导路人,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9.如图所示的是在物理制作课上同学们利用各种材料制作的风铃。风铃的坠饰相互碰撞发出动听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风铃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B.不同长度的风铃管也可以发出相同响度的声音C.不同材质的风铃管发出声音的音色相同D.风吹过时风铃发出声音,说明声音具有能量10.站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由于听到起跑的枪声后才开始计时,测得小郑同学百米赛跑的时间是13.00 s,则小郑同学百米赛跑的真实时间是(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A.12.71s B.13.00 s C.13.29 s D.无法确定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60分)得分 评 分人11.(2分)如图所示的是一种陶瓷水鸟口哨,先向口哨灌入适量的水,用力吹口哨,主要是口哨内 (选填“水”“陶瓷”或“空气柱”)振动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请你再举一例利用此振动发声的乐器 。【八年级教学素养测评(一)·物理 第 2 页(共6页)】12.(3分)市场上有一种变声器,可以改变声音的特性。某段声音的波形变化如图所示,变声前是A 段,变声后是B 段,则变声后声音的音调 (选填“变高”“不变”或“变低”),声音的音色 (选填“改变”或“不变”),我们听到变声器发出声音的响度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3.(3分)如图所示的是东晋顾恺之所绘《斫琴图》的局部,展示了古代乐师调整琴弦的情景。演奏时,由于琴弦 而产生美妙的声音。乐师调整琴弦时,将琴弦拧紧,是为了改变琴弦发出声音的 ,该调节方式不会改变声音的 (后两空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14.(3分)如图所示的是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时的情景,一路上动物的很多活动似乎在“悄无声息”中进行,大象之间有时可以发出1 Hz的 波进行交流,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有研究表明,大象可以利用足底组织感受来自远处地面产生的振动,从而“听”到声音,说明 (选填“固体”“液体”或“气体”)可以传播声音。15.(3分)如图所示的是某一段公路,路面上刻有一条条凹槽,每条凹槽就像一个音符,每当汽车驶过这段路面时,一段完整的音乐就奏响了。凹槽之间留有不同的间距,目的是使轮胎发声的 不同,这是通过改变轮胎振动的 来实现的。我们能听到奏出的音乐,说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16.(4分)(1)如图-1所示,在某课外活动中,小明从左至右用同样的力吹3个瓶子,发现发出的声音音调逐渐变高,请分别用直线画出图中另外两个瓶子中水位线的大致位置。(2)如图—2甲所示的是某一声波图像,请在图—2乙中画出另一响度是原来两倍、音调是原来一半的声波图像。得分 评 分人17.(4分)请完成下列填空。(1)如图一1所示,在8个完全相同的水杯中倒入不同深度的水,敲击它们,可以发出“1、2、3、4、5、6、7、i”的声音来,从右到左敲击,音调越来越 。(2)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进行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敲击右边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如果在月球表面进行该实验,乒乓球 (选填“会”或“不会”)被弹开。(3)如图—3所示,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相同,并按住与桌边接触的位置,用更大的力势【八年级教学素养测评(一)·物理 第 3页(共6页)】动钢尺使其发出声音,我们会看到钢尺振动的幅度 ,听到声音的响度 。(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8.(4分)如图所示的是小明做“探究真空是否能传声”的实验装置。(1)为了使实验效果更好,我们应该选择图 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原因是 。(2)当不断地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时,我们听到闹钟的声音 (选填“越来越大”“保持不变”或“越来越小”)。(3)当停止抽气,打开气阀,我们会发现听到的闹钟声音恢复了原样,则可知声音 (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19.(7分)吉他是由两端固定的琴弦振动而发声的,如图1所示。为了研究同一根钢制琴弦发声音调与哪些因素有关,可利用图2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一块厚木板上有 A、B两个楔支撑着琴弦,其中A 楔固定,B楔可沿木板左右移动以改变琴弦振动部分AB 的长度L。将钢制琴弦的末端固定在木板O点,另一端通过滑轮悬挂不同个数的相同重物,重物个数越多,琴弦绷得越紧。轻轻拨动琴弦,在AB 间产生振动,并用仪器测出发声频率。实验序号 长度L/m 重物/个数 频率f/ Hz1 0.4 2 3752 0.8 2 1703 4(1)在保持重物数量不变的情况下,改变A、B的间距,可以探究琴弦发声音调与 的关系。(2)在保证A、B间距离不变的情况下,要想探究琴弦发声音调与琴弦松紧程度的关系,你的做法是 。(3)分析表中 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发现:同一根弦在松紧程度相同时,弦越 ,振动时弦的音调越低。(4)若想探究音调与琴弦松紧程度的关系,则第3 次实验中长度一栏最方便的长度值是 cm。(5)在上述探究的基础上,又选用一根与钢制琴弦粗细相同的长为0.4m的尼龙弦,来探究音调与琴弦材料的关系,则需悬挂重物个数为 个。(6)该实验探究过程中用到的主要科学探究方法是 法。20.(7分)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声音的特性”。[实验一]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八年级教学素养测评(一)·物理 第 4 页(共6页)】(1)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该装置还可以探究 (填选项)。A.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B.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C.音色与材质的关系[实验二]如图乙所示,有4支材料和厚度均相同的玻璃量筒,其中a、b、c等高,a、b粗细相同,c、d粗细相同。各量筒内装的水如图乙所示。某同学利用上述装置探究音调与哪些因素有关,他做出了如下猜想:猜想 A:音调可能与空气柱的长短有关。猜想 B:音调可能与量筒的粗细有关。猜想C:音调可能与水柱的长度有关。(2)若想探究发声的音调与量筒粗细的关系,应选量筒 (填字母代号)。(3)当使用敲击的方式进行实验时,选择量筒a 和b,可以探究猜想 (填字母代号)。(4)小明用同样大小的力在 c 和d 的量筒口上吹气,使它们发声,所发出的声音音调 (选填“c高”“d高”或“一样高”)。(5)如果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c和d 使它们发声, 所发出的声音音调较高,发声体为 (选填“量筒”“水柱”“空气柱”或“量筒和量筒内的水”)。得分 评 分人21.(4分)如图所示的是对某海岭进行勘测的情景,勘探船停在该海岭底部的A 处正上方并通过声呐向海底发出声波,4s后收到回波信号。之后勘探船沿直线行驶到达海岭最高点B处正上方时,该船再次向海底发出声波。已知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 m/s。(1)海底A 处的深度是多少 (2)若B 处比A 处高1500 m,勘探船向 B 处发出信号后收到回波信号的时间是多少 【八年级教学素养测评(一)·物理 第 5 页(共6页)】22.(7分)为了测定声音在某金属中的传播速度,取一根长1020 m的金属管,在其一端用铁锤沿金属管方向敲击了一下,可以听到两次声响,两次声响相隔2.25 s。(空气中的声速为340 m/s)(1)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为多少 (2)声音在金属管中传播的时间为多少 (3)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 23.(9分)有一山谷宽度为L=1700m,,两旁都是竖直峭壁,在山谷内敲打石块,2s后听到从左边峭壁反射回来的第一次回声,声音传播的路径如图所示,当时的声速为340m/s。(1)敲石处距左、右两边峭壁的距离分别是多少 (2)敲打石块后听到第二次回声的时间是多少 (3)若敲打发出的声音最多可以传播3500 m,则一共可以听到的回声次数是多少 【八年级教学素养测评(一)·物理 第 6 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 当前文档不提供在线查看服务,请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