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新八校协作体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B)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新八校协作体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B)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湖北省新八校协作体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B试卷
一、单选题
多年来,东北地区的人口流动趋势以人口净迁出为主,其外迁范围呈扩大趋势,并且迁出人口中男性多于女性。下图为2020年东北地区迁出人口流入省份数据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京津冀及山东地区成为东北地区人口迁入主要省份的原因是( )
①就业机会多②环境质量较好③空间距离近④风俗习惯相似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海南成为东北地区人口流入十大省份之一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经济收入 B.医疗教育 C.家庭因素 D.气候条件
3.为缓解东北地区人口外流问题,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
A.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二产业 B.改善投资环境,增加就业机会
C.完善保障制度,提高退休待遇 D.加强科技投入,实现乡村振兴
2025年8月19日,渝昆高铁控制性工程炳辉隧道顺利贯通(下图),该隧道全长21.17公里,横穿云贵高原乌蒙山脉腹地,施工复杂度高。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炳辉隧道建设面临的挑战主要有( )
A.沿线人口稠密,拆迁成本高昂 B.地质构造复杂,地质灾害多发
C.建设资金不足,技术设备落后 D.基础设施落后,工程推进缓慢
5.与普通铁路相比,渝昆高铁的突出优势体现在( )
A.运输成本更低 B.缩短时空距离
C.地形适应性强 D.客货兼顾性好
6.渝昆高铁通车后,对我国西南地区发展的影响是( )
①加剧重庆、昆明等城市的人口外流 ②促进沿线区域产业结构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③促进沿线中小城市服务业比重上升 ④加强成渝城市群与滇中城市群的经济联系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努尔河流域地处新疆和田地区,该河发源于昆仑山北坡,最高峰海拔6413m。努尔河季节性洪水形成的河流自南向北流经努尔乡、达玛沟乡,最终消散于达玛沟乡西北部的戈壁沙漠。努尔水文站以下河道自出山口以后,河床骤然放宽,洪水在广阔的冲积扇上漫流,很快损失殆尽。下图为努尔水文站某时段内洪水流量变化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7.下列关于此次洪水所发生的季节及其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A.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较多 B.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
C.秋季,准静止锋影响降水多 D.冬季,西风迎风坡降水较多
8.洪水自出山口以后很快损失殆尽的主要原因是( )
A.水量较小 B.农业用水量大 C.蒸发下渗严重 D.植物消耗量大
9.近些年西北地区出现了暖湿化的趋势,其对该流域产生不利影响最有可能是( )
A.生物多样性增加 B.河流水质下降
C.大规模洪涝频发 D.高海拔冻土融化
剑湖湿地位于云南西北部,海拔2188m。剑湖海菜花群落由沉水、漂浮、浮叶及湿生类植物构成,不同物种间存在一定的生存竞争(即种间竞争),其中沉水植物海菜花在群落竞争中占有绝对优势地位。海菜花可在4米的深水中生长,要求水体干净,喜温暖,花期一般为5-10月。下图为剑湖湿地海菜花群落种群分布格局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0.据图推测从1977年至2011年海菜花群落发生的变化是( )
A.物种多样性降低,种间竞争增强 B.物种多样性升高,种间竞争增强
C.物种多样性升高,种间竞争减弱 D.物种多样性降低,种间竞争减弱
11.优势物种海菜花的比例逐渐下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水体污染加剧 B.水体温度下降
C.人为投放养殖 D.泥沙淤积严重
12.海菜花盛放时浮于水上随清流荡漾,花期授粉后就沉入水中,影响其沉水的主要因素是( )
A.光照 B.降水 C.热量 D.日温差
黄岩岛(15°07′N、117°51′E)是中国中沙群岛中唯一露出水面的岛礁,由150平方千米的礁盘和约5-7平方米永久性露出水面的礁石构成。黄岩岛周边海域渔业资源丰富,是多种珍稀海洋生物的重要栖息地。2025年9月9日国务院批准设立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独特的珊瑚礁生态系统和海洋生物多样性。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3.黄岩岛的自然带类型及其成因正确的是( )
A.热带季雨林带——处热带季风控制区,降水丰富
B.热带草原带——受信风带和赤道低压带交替控制
C.热带荒漠带——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降水稀少
D.无典型自然带——礁石面积狭小,土壤发育困难
14.黄岩岛珊瑚礁生态系统脆弱性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海水盐度常年偏低,珊瑚生长受限 B.海域水温年较差大,珊瑚易白化
C.台风频繁扰动海水,破坏礁体结构 D.位于寒暖流交汇处,营养盐过度富集
15.设立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区域发展的主要意义是( )
①巩固海洋国土权益以强化管辖②促进深海矿产资源大规模开发
③为海洋生态研究提供实验样本④完全禁止渔业活动以恢复资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综合题
1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苏州古城位于太湖之滨,城内的水系与京杭大运河相连,由“三横四直”(图1)作为骨架,再通过各条支河遍布全城,形成庞大的水网体系。随着苏州工业化迅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展,这给古城的风貌保护、交通建设和环境保护带来一系列考验。政府为保护古城风貌,采用了人口疏散政策,但同时也导致老龄化加剧、人口素质偏低、居住品质下降和经济缺乏活力等问题。图2为苏州古城景观图。
(1)分析苏州古城形成庞大水网体系的地理原因。
(2)说明苏州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对古城的保护带来哪些考验。
(3)请为苏州人口疏散政策带来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西瓜为一年生藤本植物,是人们喜爱的常见水果。河南省中牟县地处黄河故道,西瓜种植历史悠久,是全国有名的“西瓜之乡”。近年来,中牟县改良西瓜种植技术,从传统露天大瓜种植到温室大棚小瓜吊种(利用支架、绳索等将西瓜藤蔓吊起,使西瓜悬挂生长),走出了一条西瓜种植、销售、技术培训、乡村采摘游等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西瓜成为中牟县亮丽的特色农产品名片,有力推动了当地乡村振兴。下图为西瓜大棚照片。
(1)推测中牟县西瓜传统种植业发展可能面临的困难。
(2)分析小瓜吊种的好处。
(3)列举西瓜产业发展对当地乡村振兴的作用。
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南极A23a冰山是目前世界最大冰山,我国气象卫星监测显示这座冰山正迅速解体,下图为自2023年1月以来该冰山的漂移路径图。2025年4月,该冰山漂至南乔治亚岛,并在大陆架浅海区搁浅一段时间,随后沿着岛屿继续向东和向西北漂移。
材料二:研究发现,2023年A23a冰山面积减小很少,进入2024年3月后,冰川融化速度明显加快。下表为A23a冰山2023年1月-2025年9月间部分月份的面积数据。
年 2023年 2024年 2025年
月 1 4 7 11 1 4 7 11 1 4 7 9
面积/km 4035 4030 4023 3997 3910 3757 3647 3608 3536 3092 2443 1403
(1)描述A23a冰山的面积变化特征。
(2)说明A23a冰山2024年3月后崩解速度加快的自然原因。
(3)运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分析A23a冰山崩解融化对周边海洋环境的影响。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B B B C B C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C D C B
16.(1)苏州位于太湖平原,地势低平,有利于开凿运河;苏州商业重镇,开挖运河为城市发展提供水源和交通条件;苏州位于季风气候区,多水患,开挖沟渠,利于城市排水。
(2)现代化高层建筑可能破坏古城背景风貌;城市建设可能会破坏文物古迹;人口产业增加,对交通需求增大,而古城街道一般较为狭窄,容易引发古城交通拥堵;工业生产排放的污染物,破坏古城水路生态;城市建筑面积扩大,加剧热岛效应;城市用地侵占河湖湿地,降低环境的生态服务功能。
(3)提供人才住房补贴,完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方便居民生活,吸引高素质人才入驻;发展文创产业吸引年轻人,改善人口年龄结构,激发经济发展活力;对老旧住宅合理修缮,提高居住品质。
17.(1)自然灾害(旱涝、风沙、病虫害)频繁,西瓜产量波动大;西瓜产量小,经济效益低;西瓜品质差,市场竞争力低;西瓜品种单一,难以适应市场变化;长期种植导致土壤盐渍化等问题。
(2)温室大棚可调节温度,提前(西瓜育秧及)上市的时间(或进行反季节种植),(提高经济效益);大棚内可实现对温度、湿度、土壤肥力的精准控制,提高西瓜产量,减少环境破坏;(西瓜藤蔓吊起)增加种植密度,提高单位面积的土地利用率,增加产量;有效改善植株间的通风透气性,减少病虫害;使西瓜均匀接受光照,形状更规整,品质更高。
(3)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率;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村生活环境。
18.(1)面积总体呈加速减少趋势;2023年至2024年初,面积减少较慢;2024年3月后,融化加速,面积减小加快;2025年面积发生锐减。
(2)2024年3月,冰山进入西风带,受强力西风和西风漂流冲击,加速冰山边缘碎块脱落;温暖的西风加速冰山表面冰层蒸发与消融;西风漂流海域较威德尔海水温更高,热量传导加快冰山内部冰体融化,易发生大规模崩裂;2025年在南乔治亚岛大陆架浅海区搁浅,浅滩摩擦、碰撞引发冰体断裂。
(3)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构成有机整体;冰山崩解融化释放大量淡水,导致周边海域盐度降低、密度下降;表层海水密度减小,抑制海水对流,营养盐上泛减少,附近海域磷虾、鱼类等海洋生物数量减少;企鹅、海豹等食物短缺,生物多样性受到影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