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象山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象山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象山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一、单选题
1.清朝时,广西巡抚陈元龙向康熙奏报,“桂林山中产有灵芝,时有祥云覆其上”,并引经据典称“王者慈仁则芝生"。康熙在其奏折上批道:“史册所载祥异甚多,无益于国计民生。地方收成好、家给人足,即是莫大之祥瑞。根据材料,合理的推论是( )
①陈元龙奏折犯了客观唯心主义错误
②康熙肯定祥瑞的批语属主观唯心论
③二者价值观重要导向作用的结果迥异
④二者的思想动机均已脱离了社会存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法国哲学家拉美特利明确把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他把唯物主义比作“牢固坚实的橡树”,把唯心主义比作“脆弱的芦苇”。下列选项中,前后两端分别体现哲学两大基本派别的是( )
①存在是主体,思维是宾词——存在即是被感知
②人类历史是理念的展开——思维的发展是历史的动力
③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
④人是一种聪明的机器——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3年春节期间上映的中国科幻影片《流浪地球2》引起热烈反响。影片中的行星发动机与中国环流器二号实验装置具有视觉相似性;运送核聚变燃料的巨车,让人联想到中国生产的巨型矿车;展示太空天梯的长镜头,折射出中国在太空设备上的最新发展。这表明( )
①任何意识包括幻想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②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自觉的和创造性的
③意识来源于客观存在,与客观存在相符合、相一致
④意识反映客观存在的方式是人自由选择的,与意识的内容无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漫画《肯做好事,还要会做好事》(作者:郑辛遥)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全面把握客观实际,是肯做好事达到积极效果的前提
②方法论比世界观更重要,“会做”比“肯做”更不容易
③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会做”是对“肯做”的否定
④正确发挥能动性,才能实现由“肯做”到“会做”的转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1979年,互花米草作为保滩护堤的“卫士”引入我国,对固滩、消浪起到一定作用。然而,互花米草繁殖力强,抢占了盐地碱蓬、海草床等的生存空间;根系发达,将底栖生物困死其中。鸟儿因无处觅食而飞走。2022年,我国启动全国范围内互花米草的防治专项行动。从引入到防治,说明( )
①从量的积累到质的转变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②把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才能正确认识事物
③认识受着客观过程的发展及其表现程度的限制
④真理要经过认识、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获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下图漫画揭示的哲理是( )
①实践与认识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
②认识的真理性要在实践过程中反复检验
③认识都能与实践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实践能把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在“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贵州,落后的交通曾经是长期制约发展的突出瓶颈。而今,“万桥架”突破山水阻隔,覆盖于千沟万壑上的“高速平原”持续铺就,当地生产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由此可见( )
①地理环境是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之一
②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③实践能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观事物
④实践能够突破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将青山唤作“翠微”,“十里楼台倚翠微”;将信使唤作“鸿雁”,“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将日月星辰唤作“曜灵”“望舒”“白榆”……天地万物,草木摇落,飞禽走兽,稚子鱼虫,多有其雅称,富有诗意。这说明( )
A.人们的精神世界归根到底是由语言文字塑造的
B.雅称是人们想象出来的观念,是一种个体意识
C.事物的美感来自于自然界本身,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雅称呈现了意境之美,蕴含着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
9.农村,这个曾被一些人视为“穷困”“闭塞”“落后”的地方,如今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去创业。据统计,2012年至2022年底,全国返乡入乡创业人员累计达1220万人。从过去“争相跳农门”变成“我要回农村”,说明( )
①任何价值观和价值判断都是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映
②正确的价值观和价值判断源于主体的知识和能力
③价值观和价值判断对人们的行为选择发挥着重要作用
④价值观和价值判断正确与否取决于其对主体的实践能否发挥导向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在基诺族口耳相传的神话中,创世女神开天辟地、创造了人类后,便将一把茶籽撒在基诺山上让他们以种茶为生。从此,基诺人开始了栽培种植茶叶的历史。这表明( )
①生产劳动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
②神话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③古代基诺人正确回答了世界本原问题
④先进的社会意识会推动社会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恩格斯指出:“在历史上出现的一切社会关系和国家关系,一切宗教制度和法律制度,一切理论观点,只有理解了每一个与之相应的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且从这些物质条件中被引申出来的时候,才能理解。”可见( )
①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②任何社会意识都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社会政治法律制度受生产方式制约
④意识形态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2024年4月24日,执行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集体亮相。担任乘组指令长的叶光富表示:“我非常热爱我的飞行事业,能够投身到祖国航天事业,本身就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情……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现在的自己做好,把需要执行太空任务的能力练就好。”这段话对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启示是(  )
①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②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③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要用价值观指引人生
④要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国发展的根本目的,我国在社会领域改革中,始终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作为重要任务,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将更多群体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同时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调整养老金、低保标准等,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为人民群众的生活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这反映了( )
①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公平、友善等理念得到践行
③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④我国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下图漫画《想,全是问题;做,才有答案》从哲学上启示我们( )
A.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实践基础上推动发展
B.真理具有客观性,需要在思考中把握事物本质
C.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因人而异,要承认差异性
D.正确的价值判断应该以正确的价值选择为前提
15.在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被表彰的2426名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来自全国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这说明( )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②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③社会意识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直接转化为物质生产力
④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具有主体差异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近年来,成都博物馆围绕馆藏文物研发了上千款文创产品。为了让陌生文物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设计师以石犀为原型和灵感来源,把石犀与熊猫、火锅、变脸等四川文化元素相融合,设计出了石犀盲盒这一文创“爆款”,并累计创收300余万元。这表明( )
①文化具有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
②传统文化是文化产品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实现创造性转化
④文创产品赋予了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原创歌舞剧《北魏长歌》唱响大同黄花丰收活动月。该剧在内容上,再现北魏民族融合、改革创新的历史,展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向心力;在形式上,将本地传统音乐结合西方歌剧进行大胆创新,深受群众欢迎。这表明(  )
①只有赢得市场,优秀传统文化才有价值
②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
③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要以开发创新为目的
④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8.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推出抗战家书主题展览,“夫今死矣!是为时代而牺牲”,这是抗日英雄吉鸿昌就义前留给妻子的遗书;赵一曼视死如归,在狱中写下“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这些抗战家书( )
①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它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
②为中国人民奋勇向前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③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和创新性
④饱含着捍卫民族尊严、视死如归的爱国情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202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联合国成立80周年。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诸多复杂动荡的因素不断累积,人类和平与发展的进程再次来到关键当口,面对团结还是分裂、对话还是对抗、共赢还是零和的抉择。历史和现实启示我们( )
①不公平、不合理的国际规则和机制是国家间分裂对抗的根本原因
②发展是和平的基础,推动世界经济持续发展才能避免分裂与对抗
③国际形势越是复杂动荡,越要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
④要团结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025年9月3日,我国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抗战中,唐淮源、寸性奇、王甲本、陈钟书和李忍涛五位滇军将领牺牲,滇军在台儿庄战役中的英勇表现,鼓舞全国抗战,滇军抗战事迹被后人铭记和传承。伟大抗战精神的锻造形成,凝聚着滇军将士的血性担当。这告诉我们( )
①滇军英勇抗战佐证民族精神是在战火中淬炼而不断发展的
②滇军血性担当可被视为鼓舞全国人民英勇抗战的一面旗帜
③爱国主义流淌在民族血脉中,是锻造抗战精神的物质载体
④抗战精神已经融入大滇传统文化忠诚与担当的优良品格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主观题
21.随着航天实践的不断发展,我国科研人员对空间环境的认识日益深化。从神舟飞船到天舟货运飞船,通过一次次在轨实验,逐步掌握了微重力环境下材料制备、生命生长的规律。天舟八号搭载的人多能干细胞3D生长研究,将进一步揭示太空环境对细胞发育的影响,为人类长期太空生存提供理论支持。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知识,分析航天实践对太空认知的作用。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居民收入总量、预期、增速、差距均与消费存在客观的内在关联。
当前我国外贸形势复杂严峻、国内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力……基于这些困难和挑战,为推动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也要求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完善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说明党中央、国务院相关要求的科学性。
23.2025年7月25日上映的电影《南京照相馆》,讲述了1937年的南京沦陷,几名普通市民拼死将日本侵略者的罪证照片公之于众的故事,血泪交织的情节直击人心,让很多观众坚定了“铭记历史,吾辈当自强”“保家卫国”的决心。然而有部分(不明国籍的)网友打着“艺术批评”的旗号,污蔑该片是在进行“仇恨教育”“扭曲儿童心理”。导演申奥说:“除了硝烟弥漫的战场,还有一场看不见的战争——舆论战、宣传战和文化战。时至今日,这场战争依然没有结束。”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这些观众的决心所体现出的民族精神的主题及作用。
(2)结合“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对那些以“艺术批评”的旗号污蔑《南京照相馆》的网友进行反驳。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A B C A B D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A A A A B C D C
21.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通过一次次航天实验,科研人员获得了对微重力环境的直接认识。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航天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出新课题,推动对太空环境的研究不断深化。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航天实践验证了关于太空环境的各种理论假设。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对太空的认知最终用于支持人类长期太空生存和月球基地建设。
22.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等要求,正是对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困境的积极回应,体现了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可以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错误的社会意识会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等要求,是基于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和把握,属于正确的社会意识。这一要求的贯彻落实,有利于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体现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
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有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更好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3.(1)这些观众的决心体现出爱国主义这一主题。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2)①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对同一部电影,人们可能会因社会地位和需要的不同而作出不同评价,正常的艺术批评是允许的。②但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必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该影片真实反映了日本军国主义侵华以及中国人民英勇斗争的历史,所谓的“仇恨教育”“扭曲儿童心理”的借口,都是违背历史真实的,这一站到中国最广大人民对立面的观点是错误的,用心是险恶的,理应遭到中国人民的唾弃。(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