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议论文审题立意 课件(共3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议论文审题立意 课件(共33张PPT)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02. Healthy
A wonderful serenity has taken possession
e7d195523061f1c0c2b73831c94a3edc981f60e396d3e182073EE1468018468A7F192AE5E5CD515B6C3125F8AF6E4EE646174E8CF0B46FD19828DCE8CDA3B3A044A74F0E769C5FA8CB87AB6FC303C8BA3785FAC64AF5424764E128FECAE4CC72932BB65C8C121A0F41C1707D94688ED66335DC6AE12288BF2055523C0C26863D2CD4AC454A29EEC183CEF0375334B579
新课导入
我们学过《香菱学诗》,其中,黛玉教她:写文章最关键的是立意。
审题立意是作文的一项基本功。只有对作文题目做一番研究,彻底弄清题目的含义,并按照题目的要求去构思,才有可能写出符合题意的作文。审题正确,是写作成功的前提。审题不准,就会“偏题”“跑题”。
古人云:“意犹帅也。”文章的立意就是确立文章最主要的思想内容,即立意是作者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的集中体现,是作文的统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审题立意。
e7d195523061f1c0c2b73831c94a3edc981f60e396d3e182073EE1468018468A7F192AE5E5CD515B6C3125F8AF6E4EE646174E8CF0B46FD19828DCE8CDA3B3A044A74F0E769C5FA8CB87AB6FC303C8BA3785FAC64AF5424764E128FECAE4CC72932BB65C8C121A0F41C1707D94688ED66335DC6AE12288BF2055523C0C26863D2CD4AC454A29EEC183CEF0375334B579
议论文写作之
审题立意
e7d195523061f1c0c2b73831c94a3edc981f60e396d3e182073EE1468018468A7F192AE5E5CD515B6C3125F8AF6E4EE646174E8CF0B46FD19828DCE8CDA3B3A044A74F0E769C5FA8CB87AB6FC303C8BA3785FAC64AF5424764E128FECAE4CC72932BB65C8C121A0F41C1707D94688ED66335DC6AE12288BF2055523C0C26863D2CD4AC454A29EEC183CEF0375334B579
PPT模板 http:///moban/
学习目标:
1.明确高考作文命题特点,命题结构及命题要求,做到精细审题。
2.掌握各类型作文的审题立意之法,做到精准立意。
02. Healthy
A wonderful serenity has taken possession
e7d195523061f1c0c2b73831c94a3edc981f60e396d3e182073EE1468018468A7F192AE5E5CD515B6C3125F8AF6E4EE646174E8CF0B46FD19828DCE8CDA3B3A044A74F0E769C5FA8CB87AB6FC303C8BA3785FAC64AF5424764E128FECAE4CC72932BB65C8C121A0F41C1707D94688ED66335DC6AE12288BF2055523C0C26863D2CD4AC454A29EEC183CEF0375334B579
议论文
一种阐述观点、分析问题、论证道理的文章,目的是为了讲清某个道理,达到以理服人的效果。
议论文又叫说理文,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等方法,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
议论文是以议论(发表自己的观点)为主要表达方式
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一、审题:要我写什么
能准确全面地理解材料的含义,并确立与之相符的中心主旨。
简单的说就是明确命题者通过材料要我写什么, 确立基本的话题 。 考场作文能准确审题、正确立意,作文也就成功了一半。
审题=审材料+审引导语+审要求(文体、字数、类型(演讲稿、书信等) ①审材料,明确内涵 ②审引导语,明确任务 ③审要求,避免硬伤
二、立意:我要写什么
明确命题者要求之后,自己对要求进行理解并进一步阐发自己想写的观点,在基本框架里,确立我的观点。立意基本的要求是要“立”在题目或给定材料的范围之内,否则就是离题、偏题。在此前提下,立意应当具体、明确,不能大而化之,泛泛而论。一般而言,“审”得清楚,往往也就知道该“立”什么“意”了。
先审题再立意
审题都审什么内容呢?
一审题眼
①主旨领悟法/概括中心法 ②文眼把握法/抓关键词句法
③由果溯因法 ④领悟寓意法/由物及人法
⑤倾向揣摩法/明确褒贬法
二审类型
一元思辨、二元思辨、三元思辨
三审任务与要求
体裁:议论文、记叙文
格式:书信体、演讲稿、辩论词等
有无任务、对象限制
立意要立什么?
一立中心,明态度:拟写出中心论点或标题
二立写法,明关系:
①厘清关系,明确论证角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②明确论证结构:并列、递进、对比
整体性原则 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于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跑题等现象。
多向性原则 一般来说,材料作文中的材料所蕴含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筛选性原则 因为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可以有多样性,所以在进入写作时,对提炼出的观点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筛选时要注意三点: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比较新颖;③有理可讲,有话可说。
审题的原则
立意的原则
准 准确、鲜明。立意准确就是准确提炼材料的主旨,做到“思想健康,中心明确”。“思想健康”就是要体现时代正能量,抒发积极健康的感情,“中心明确”就是立意要准确鲜明。
稳 理性、稳妥。所持观点中肯,不走极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来分析问题,行文缜密妥当。
深 深刻、集中。“深刻”指论证触及事物或问题的本质,能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或方法,观点具有启发性。“集中”指作文围绕一个主题深入开掘,不旁敲侧击,不零乱分散。
新 新颖、独到。“新颖”指观点、材料、论证过程新鲜有创意,有个性特点,能给人以新鲜的心灵感受与教益
单则材料审题立意方法
抓关键词句、概括中心、明确褒贬、由果溯因、对比分析 等,最常用也最易上手的是前三种
重点掌握“抓关键词句、概括中心、明确褒贬”三种基本的审题立意方法,并能综合运用。
一、抓关键词句法
抓关键词(关键概念)
抓关键句子,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评议重点对象的词句、反复出现的词句、文末概括总结的词句、抒情议论的词句),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
【例1】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
书画鉴赏大家张伯驹的女儿在《忆父亲二三事》写道:“父亲从小就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他看的书很多:少年时就熟读《古文观止》;三千多卷的《二十四史》,二十多岁时便已读完了两遍;《资治通鉴》也如数家珍;唐诗宋词读记得就更多了。”这就是底子吧。从前的人,不管是写文章的、作书画的、唱戏的,都非常重视打好底子,所以他们的文章、书画、戏,才都样样到家,味道十足,很有面子。
二.明确褒贬法(以材料的情感倾向来作为文章的立意)
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阅读材料时,就得注意材料的情感倾向,顺着材料的情感倾向来审题立意。
【例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一位商人发现并买下一块晶莹剔透、大如蛋黄的钻石。他请专家检验,专家大加赞赏,但为钻石中有道裂纹表示惋惜,并说:“如果沿裂纹切割成两块,能使钻石增值;只是一旦失败,损失就大了。”怎样切割这块钻石呢?商人咨询了很多切割师,他们都不愿动手,说是风险太大。
后来,一位技艺高超的老切刻师答应试试。他设计了周密的切割方案,然后指导年轻的徒弟动手操作。当着商人的面,徒弟一下子就把钻石切成两块。商人捧起两块钻石,十分感慨。老切割师说:“要有经验、技术,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明确褒贬法
该题的材料暗含命题者的情感倾向。从人物倾向性来看,材料意在赞扬老切割师和年轻徒弟,从这两人的角度去立意为最佳。从点睛之句“要有经验、技术,但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可以看出,在“经验、技术和勇气、心态”四者之中,命题者是特别强调“勇气”“ 心态”的,因为“勇气”使人“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从而顺利地“把钻石切成了两块”。
特别是在“要有经验、技术,更要有勇气”的递进比照中,作者的情感倾向表达得十分鲜明。因此,该题最切合题意的立意是:做事要敢于冒险;做事要凭借勇气;勇气比技术、经验更重要。
3.概括中心法,以材料中心作为文章立意。(叙事类材料)
概括中心法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之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
概括中心法分三步走:
第一步 概括中心(人物+事件+结果);
第二步 明确材料蕴含的道理,确定立意方向(一般有关键词句提示);
第三步 组织观点句,提炼成中心论点的句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历经几年试验,小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发出一种新式花茶并获得专利。可是批量生产不久,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就充斥市场。小羽意识到,与其眼看着刚兴起的产业这么快就走向衰败,不如带领大家一起先把市场做规范。于是,她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还牵头拟定了地方标准,由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发布推行。这些努力逐渐见效,新式花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小羽则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概括中心法
(1)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
小羽自主研发,获得专利,公布工艺流程,拟定标准,规范市场,不断创新,最终成为致富带头人。
(2)结果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小羽的成功,既有创新开发,又有规则合作,更有共享的时代正能量(责任、担当意识、大度智慧、领袖精神)。
(3)提取关键词, 提炼成中心论点的句子。
分享、规范、创新
用胸襟和眼界开拓市场。
规范的市场,创新的沃土。
2025年高考上海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有学者用“专”“转”“传”概括当下三类文章:“专”指专业文章;“转”指被转发的通俗文章;“传”指获得广泛传播的佳作,甚至是传世文章。他提出,专业文章可以变成被转发的通俗文章,而面对大量“转”文,读者又不免期待可传世的文章。
由“专”到“传”,必定要经过“转”吗?请联系社会生活,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作文审题练习
审题第一步:审材料,明确内涵
本题材料由三句话组成。“有学者用‘专’‘转’‘传’概括当下三类文章:‘专’指专业文章;‘转’指被转发的通俗文章;‘传’指获得广泛传播的佳作,甚至是传世文章。”这句话聚焦核心概念—— 专、转、传,并指出这是某学者认为当下的三类文章,这也符合当下的时代背景。
而“他提出,专业文章可以变成被转发的通俗文章,而面对大量“转”文,读者又不免期待可传世的文章。”这一句将三个关键词置于同一语境中,简单、扼要地阐释三者关系。
审题第二步:审引导语,明确任务
由“专”到“传”,必定要经过“转”吗?请联系社会生活,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
明确抛出写作任务,要不要经过“转”。综上,本作文属于任务驱动型的三元思辨作文。
审题第三步:审要求,避免硬伤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e7d195523061f1c0c2b73831c94a3edc981f60e396d3e182073EE1468018468A7F192AE5E5CD515B6C3125F8AF6E4EE646174E8CF0B46FD19828DCE8CDA3B3A044A74F0E769C5FA8CB87AB6FC303C8BA3785FAC64AF5424764E128FECAE4CC72932BB65C8C121A0F41C1707D94688ED66335DC6AE12288BF2055523C0C26863D2CD4AC454A29EEC183CEF0375334B579
立意:抓关键词句
专:专业文章的学术性与封闭性特征是专业性强,高门槛、垂直领域深耕、面向特定读者(如学术论文、行业报告)。其价值在于承载专业智慧,推动学科发展,但易陷入自说自话、曲高和寡的困境。
转:通俗文章的传播性与碎片化 特征是语言通俗、形式活泼、依赖社交媒体传播(如科普短视频、热点评论)。其价值在于打破专业壁垒,实现知识普及,使知识民主化,但易流于浅表化、娱乐化。
传:传世文章的永恒性与人文性 特征是超越时代的精神滋养、价值引领,能够传承智慧、启迪思想。其价值在于承载文明基因,塑造集体记忆,但需经历时间的检验。
本题的关键是讨论当下的三类文章及其之间的关系,核心任务——由“专”到“传”,必定要经过“转”吗?作文时必须正视和面对。解决了文章之间的关系问题,可以拓展到“文明”“文化”层面,探讨文明传承的深层逻辑,深入到“文明基因如何传递”的哲学命题。
确定文章立意
在立意方面,考生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
角度一:专业文章需借助“转”实现破圈,走向大众。
角度二:过度依赖“转”可能导致专业失真,消解专业价值。
角度三:从“专—转—传”的动态关系看文明演进。
多则材料审题立意方法
审题立意步骤:
(1)弄清每则材料的内涵。命题者往往提供二至三则材料,如果是事件或现象类材料,首先要弄清其主旨或意图;如果是论断或名言类材料,则要提炼出思想观点。
(2)辨析材料间的关系。命题者提供的这些材料往往不是同一层面的,材料内涵丰富。辨析材料间的关系是审题立意的关键,只有关系清楚了,审题立意的方法才能确定下来。
(3)确定立意。性质相同的材料容易找到共同点;性质相对的材料容易从互补叠加角度立意;性质相异的既可以从共同点角度立意,也可以从相异点角度多向立意。总结起来就是要根据材料本身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立意。
e7d195523061f1c0c2b73831c94a3edc981f60e396d3e182073EE1468018468A7F192AE5E5CD515B6C3125F8AF6E4EE646174E8CF0B46FD19828DCE8CDA3B3A044A74F0E769C5FA8CB87AB6FC303C8BA3785FAC64AF5424764E128FECAE4CC72932BB65C8C121A0F41C1707D94688ED66335DC6AE12288BF2055523C0C26863D2CD4AC454A29EEC183CEF0375334B579
PPT模板 http:///moban/
1.求同求异法
①异中求同法
针对多则材料作文,要确定最佳立意,就必须“异中求同”,或者采用“合并同类项”的方法,由其中的“同”的内涵生发开去,从而进行立意,如此这样,立意很难跑偏,且往往是准确的。
【例1】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
材料一: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
材料二:彼多珍异夸眩世俗者,此童心儿态(“蛮荒”之人),切不可为其所移,戒之戒之!——陆游《放翁家训》
材料三:在古代社会,只有统治阶级才过着奢华的生活,广大劳动人民只能过着简朴的生活。现代资本主义则激励所有人追求奢华、反对简朴。全球几十亿人对奢华生活的追求会使地球的生态系统不堪重负,人类只有放弃对奢华生活的追求,重新回到简朴生活之中,才能安全地生活在地球上。——清华大学教授卢风
异 中 求 同 第一则

第二则

第三则

孔子夸赞颜回品质高尚。颜回不仅能够忍受穷困清苦的生活,而且没有改变自己好学的本质
陆游将骄奢淫逸视作低俗的小儿心态,要将节俭家风世世代代传下去
从历史发展和保护地球生态系统的角度,号召人们重回简朴生活之中。
确定立意

从材料的整体出发进行立意。
可以立意为:生活至简,即为幸福;成由简朴败由奢;奢侈不可取,简朴为正道......
第一则:点出“嘴上无毛,办事不牢”的出处及含义
第二则:先指出一些人对当代青年的质疑,再列举出新一代青年通过自身的努力,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从材料所呈现的内核去立意:青年一代,办事到底牢不牢,不是以嘴上有没有毛来断定的,而是看实力或者成绩。如此一来,就可以逆向思维立意:嘴上无毛,办事也牢;或者嘴上有毛,办事也不牢
②同中存异,凸显逆向思维
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材料作文亦是如此。所以,对于多则材料来讲,要想作文写出新意,大可在“同”中求“异”,逆向思维,反向审题立意。
材料一:“嘴上无毛,办事不牢”,语出清代李宝嘉的《官场现形》,书中写道:“俗语说道,‘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像你诸位一定是靠得住,不会冤枉人的了?”其意思是说年轻人由于涉世未深、没有经验,办事不老练、不牢靠。
材料二:今天,也有很多人对新一代年青人产生了质疑:含着“金钥匙”长大的他们办事可靠吗?他们能顶得住、扛得下吗?而今,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在“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天问”“嫦娥”等重大科技攻关任务中担重任、挑大梁,北斗卫星团队核心人员平均年龄36岁,量子科学团队平均年龄35岁,中国天眼FAST研发团队平均年龄仅30岁。
③异同偕行,体现思辨特性
“异”与“同”本来就是一对矛盾统一体,二者偕行,方能行而成辨证。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错误,同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为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习近平
材料二:古训所教的就是这样的生活法,教人不要动。不动,失错当然就较少了,但不活的岩石泥沙,失错不是更少么?我以为人类为向上,即发展起见,应该活动,活动而有若干失错,也不要紧。惟独半死半生的苟活,是全盘失错的。因为他挂了生活的招牌,其实却引人到死路上去!——鲁迅
第一则:引习近平的话,主要讲的是要将探索中的失误与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意在激励干部积极探索,推进改革
第二则:引鲁迅的话,主要讲的是人要活动,活动即使犯错了,也没关系,意在鼓励人们去行动。两则材料对待做事犯错的态度,有一致之处,即要宽容探索中犯的错,希望人们不因为在探索中犯错而止步不前,而要在犯错中继续探索。
可以把“异同”结合起来进行立意。比如,在犯错中反思错误,在反思中不断向前;
e7d195523061f1c0c2b73831c94a3edc981f60e396d3e182073EE1468018468A7F192AE5E5CD515B6C3125F8AF6E4EE646174E8CF0B46FD19828DCE8CDA3B3A044A74F0E769C5FA8CB87AB6FC303C8BA3785FAC64AF5424764E128FECAE4CC72932BB65C8C121A0F41C1707D94688ED66335DC6AE12288BF2055523C0C26863D2CD4AC454A29EEC183CEF0375334B579
2.互补叠加法
这种材料的特点是几则材料的内涵既不相同,也不相反,而是针对某问题各有偏执,带有片面性。只有将它们叠加起来,才是科学合理的,也只有这样才能提炼出正确的观点。方法是将各材料的内涵加以分析综合,找出它们之间的对立统一点,进而归纳出一个全面正确的观点来。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2020年5月,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指导委员会正式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推广大使”,袁隆平、李子柒等六人受聘担任首批推广大使。其中,袁隆平和李子柒“同框”引发了网友热议。
材料二 2020年6月,李子柒被写入小学语文考卷,再次和袁隆平“同框”,引起家长热议,冲上微博热搜榜。
[注] 李子柒:中国知名短视频博主,以录制制茶造酒、养蚕缫丝、做竹子家具、展示活字印刷等富含文化韵味的网络短视频迅速走红网络。她所展现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令人向往,火遍全球。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哪些感受、认识和思考?请联系时代和生活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相异点
相同点 第一则

第二则
确定关系
袁隆平,中国著名科学家。李子柒,中国知名短视频博主。
袁隆平、李子柒等六人受聘担任首批中国农民丰收节推广大使。
李子柒被写入小学语文考卷,再次和袁隆平“同框”。
对立统一关系。不宜肯定一方否定一方,“网红”与院士的“同框”体现了职业无贵贱的思想认知。
确定立意
①贡献有大小,职业无贵贱;②前浪后浪同助力;③摒弃成见,携手发展;④新老“同框”,共逐时代巨浪。
2025高考全国Ⅰ卷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他想要给孩子们唱上一段,可是心里直翻腾,开不了口。——老舍《鼓书艺人》(见全国一卷阅读 II)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艾青《我爱这土地》
我要以带血的手和你们一一拥抱,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穆旦《赞美》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 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作文审题练习
e7d195523061f1c0c2b73831c94a3edc981f60e396d3e182073EE1468018468A7F192AE5E5CD515B6C3125F8AF6E4EE646174E8CF0B46FD19828DCE8CDA3B3A044A74F0E769C5FA8CB87AB6FC303C8BA3785FAC64AF5424764E128FECAE4CC72932BB65C8C121A0F41C1707D94688ED66335DC6AE12288BF2055523C0C26863D2CD4AC454A29EEC183CEF0375334B579
PPT模板 http:///moban/
审题:关键字词句
(一)他想要给孩子们唱上一段,可是心里直翻腾,开不了口
这段文字描绘了一个艺人内心的挣扎和矛盾。他想通过自己的艺术为孩子们带来欢乐,但内心却充满了复杂情绪而开不了口。反映了艺人在动荡时代中的无奈和责任感。
(二)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艾青通过鸟的意象,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责任感。即使声音嘶哑,也要为祖国歌唱,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情和担当。“应该”是“必须”“不得不”“义不容辞”的意思。“嘶哑”说明过度使用、生病或者经历了痛苦,声音变得沙哑、不流畅,甚至有点难听,象征在巨大的苦难和疲惫之下,依然坚持发出充满痛苦但饱含深情的呐喊或歌唱。鸟的喉咙都嘶哑了还在唱,这“歌唱”肯定不是普通的唱歌,这是在表达对土地(祖国)深沉的热爱。明知环境极端艰难,明知自身早已疲惫不堪,也要坚持为祖国发声。
(三)我要以带血的手和你们一一拥抱,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穆旦通过“带血的手”这一强烈意象,表达了对民族觉醒的赞美和对同胞的深情。他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去拥抱每一个同胞,体现了诗人对民族的热爱和责任感。“带血的手”说明经历了苦难和牺牲,象征着经历过的战斗、创伤,或者辛勤的劳作。手是带血的,说明过程非常艰难、痛苦,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你们”,指的是那些在民族危亡时刻奋起抗争、建设家园的人们,甚至是整个民族。“民族已经起来”是说民族觉醒、抗争。“拥抱”是认同、致敬和庆祝,是民族觉醒后的团结、鼓励和抗争的象征,哪怕受伤也要和大家在一起。
三段材料之间的联系
(1)都表达了抗战时期对祖国、对民族的深沉情感。
(2)都希望通过自己的行为表达,激励和唤醒更多的人们。
艺人想通过唱一段鼓书给孩子们带来希望,尽管想唱却开不了口,尽管痛苦到说不出话;艾青想通过喉咙歌唱,唤醒人们的爱国情感,尽管喉咙是嘶哑的;穆旦则希望通过双手拥抱同胞,表达民族的觉醒和团结,尽管双手带血。
抗战时期,人们在苦难中用歌唱、写作、行动等方式表达爱国、抗争的情感;今天,我们虽然生活在和平年代,但也有属于我们的“时代课题”,比如面对国家发展、社会问题,我们该如何表达自己的责任和担当?这里的“表达”不一定是歌唱、写诗,也可以是行动、选择,比如青年投身乡村振兴、科技工作者攻关核心技术,这都是在“歌唱”“拥抱”这个时代。
核心立意角度:
无论身处什么时代,每个人心里对国家、民族的热爱、责任和担当等深厚情感,都值得用自己的方式勇敢表达,为国家和民族贡献力量。真正的表达往往伴随着困难、代价,甚至痛苦,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用各种方式去表达,哪怕过程艰难,因为这种表达本身就是力量,它连接着人与人、人与世界,并赋予生命以重量和价值。
漫画图文类
以漫画(含标题、图文元素)为素材,通过解读画面内容、符号隐喻和对比关系,提炼社会现象或人生哲理,并展开思辨性议论的写作形式。其核心特征是“观察—解码—关联—升华”,要求考生兼具图像解读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和现实批判意识。
漫画特点:
1、漫画作文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讽刺、批评、表扬某些人和事。
2、高考漫画多取材于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
3、漫画的构成:画面主体、标题、注释
漫画作文审题立意
(一)要读懂漫画的意思
这是漫画作文写作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只有读懂了画意,明确了画旨,才不至于偏题跑题。漫画的构成主体是画面各“因素”构成的情景;标题即题目,往往告知或暗示漫画的主题思想;文字材料是对画面情景的提示与注解。
(二)要抓住漫画的形象特征
具体说来,在分析画面时,要注意画面突出了什么,夸张了什么。只有抓住了漫画的形象特征,才能把握住漫画的本质所在,正确地构思立意、谋篇布局。
(三)要善于联想和想象
在写作时,要联系自己生活周围的人和事,运用联想和想象加深对画意的理解,并获得大量写作材料。
【知识储备】
图文分析——抓取漫画中的夸张、对比、象征等手法;
寓意提炼——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
现实观照——联系社会问题或人生哲学进行论证。
作文审题练习
【审题思路】
第一步:看——观察漫画这道漫画类作文题由漫画和文字组成。漫画图中正面刻画的是戴着眼镜、略微秃顶的老师形象,老师注视着学生,对学生说着话;男女两名学生在听老师讲话。漫画文字的第一句是“毕业前最后一节课”,第二句是老师说的一句话:“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
第二步:想——发挥想象 “毕业前最后一节课”是漫画设置的情境,漫画中老师的神情和言语饱含着对即将毕业的学生的期待与希望、眷恋与不舍。很显然,老师说的“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这句话是关键句,考生需抓住这句关键句,悟透其中的“再”字:对过去而言,“再”字隐含着长期、经常、频繁等意思;而对现在而言,“再”字则包含着期待、眷念、不舍等意味。可以说,这句话从老师的角度看充满了深情,有老师对学生的期待和希望,还有老师对学生的眷念和不舍;从学生的角度看,有对师生情的深情回忆,还有对老师过去给予的关爱的无限感激。
第三步:悟——把握寓意 ①从学生的角度:亲其师而信其道,感恩老师。毕业不是学业的结束,而是另一个学习阶段的开始。②从老师的角度:守望学生,期许学生能够实现梦想,不负青春。每当毕业季,看着朝夕相伴的学生即将踏上人生新的征途,老师都会百感交集。③从老师和学生的综合角度:师生关系应和谐发展。老师春风化雨,唱响“爱的奉献”;学生“负命”前行,演绎“青春精彩”。写作时,要将二者结合起来考量:一方面要肯定老师的无私付出、对学生的爱和栽培,另一方面要突出学生如何回应老师的爱,毕业后如何走向更好的未来。
02. Healthy
A wonderful serenity has taken possession
e7d195523061f1c0c2b73831c94a3edc981f60e396d3e182073EE1468018468A7F192AE5E5CD515B6C3125F8AF6E4EE646174E8CF0B46FD19828DCE8CDA3B3A044A74F0E769C5FA8CB87AB6FC303C8BA3785FAC64AF5424764E128FECAE4CC72932BB65C8C121A0F41C1707D94688ED66335DC6AE12288BF2055523C0C26863D2CD4AC454A29EEC183CEF0375334B579
综合思考立好意:
1.教师角度:社会呼唤有温度的教师;知识传播者,人生摆渡人。
2.学生角度:在款款深情下扬鞭远行;铭记师恩,勿负韶华。
3.师生角度:师恩难忘,师爱情长;师生情,一生相伴;师生情,前行的动力;爱心,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款款爱心助力学生成长:真情相伴,助你我成长。
审题都审什么内容呢?
一审题眼
①主旨领悟法/概括中心法 ②文眼把握法/抓关键词句法
③由果溯因法 ④领悟寓意法/由物及人法
⑤倾向揣摩法/明确褒贬法
二审类型
一元思辨、二元思辨、三元思辨
三审任务与要求
体裁:议论文、记叙文
格式:书信体、演讲稿、辩论词等
有无任务、对象限制
立意要立什么?
一立中心,明态度:拟写出中心论点或标题
二立写法,明关系:
①厘清关系,明确论证角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②明确论证结构:并列、递进、对比
综合回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