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含解析)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一中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第I卷(选择题)
选择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性质属于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白色 B. 难溶于水 C. 可燃性 D. 导电性
2.加油站应贴的标志是( )
A. 当心爆炸 B. 严禁烟火
C. 节能标志 D. 绿色食品
3.正确量取液体,应选用的仪器是( )
量筒; 量筒; 量筒; 胶头滴管.
A. B. C. D.
4.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过滤 B. 倾倒液体
C. 检查气密性 D. 加热液体
5.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 汞 B. 石墨 C. 水 D. 氯化钠
6.氢气是新型清洁能源,但难储运.研究发现,镧音:和镍音:的一种合金可用作储氢材料.镧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原子序数为,下列有关镧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 B. 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C. 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D. 该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7.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常用的方法是( )
A. 分别测定它们的密度 B.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C. 观察颜色并闻它们的气味 D. 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8.已知在常温下,一氧化氮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与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若要收集一瓶一氧化氮,应选用下列收集方法中的( )
A. B.
C. D.
9.对下列四种粒子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们表示四种元素 B. 表示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价
C. 表示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D. 表示的是阳离子
10.只用、、、、稀盐酸五种物质,进行单一或两两反应,可写出生成物中有的化学方程式有( )
A. 个 B. 个 C. 个 D. 个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B. 混合物中可能只含一种元素
C. 某物质不是化合物就是单质 D. 某物质含有氧元素,它一定是氧化物
12.在某化学反应 中,物质的化学式符合( )
A. B. C. D.
13.已知,用足量的和 恰好完全反应,其生成 和 ,若的相对分子质量为,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 B. C. D.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方程式2分,其它每空1分,共21分。
14.写出下列各物质的化学式:
干冰 ______ ;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______ ;
最轻的气体 ______ ;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______ .
15.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下列净水方法中,通常用于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的是______,净水程度最高的是______
A.过滤 煮沸 蒸馏 吸附
自来水厂常用二氧化氯消毒,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自来水中含有少量等可溶性化合物,烧水时发生分解反应,生成难溶性的碳酸钙、水和二氧化碳,这就是壶中出现水垢的原因之一.请写出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6.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在这个反应中,铁、氧气、四氧化三铁的质量比是 ______ .
17.现代社会对能量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化学反应提供的能量已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目前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其他新能源.我能写出其中的两种: ______ 、 ______ 。
我还知道被认为是最清洁的燃料是 ______填化学式。写出这种最清洁的燃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18.学好化学,就要学会归纳和总结,请正确总结下表中的内容并填写在横线上.
安全常识 生活知识
瓦斯爆炸由
______ 引起
煤气中毒由
______ 引起 含有较多可溶性
______ 的水叫做硬水
蜂窝煤易燃烧是与
______ 接触面积增大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物质分类
作高能燃料是因为具有
______ 的化学性质
可用作炼铁是因为具有
______ 的化学性质 河水属于
______ 物
二氧化碳属于
______ 物
实验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9.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图中仪器的名称是______、仪器的名称是______。
用与相连可制取的一种气体是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小明将与相连,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操作有:停止加热。固定试管。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装药品和放棉花。加热,收集氧气。上述过程中缺少的一步操作是______,将该操作编号为,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
查阅资料:相同条件下,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且易溶于水,其水溶液称为氨水;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可制取氨气。根据所查资料,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实验装置是______填序号。
20.竹子是“有节、中空、四季常绿”的植物.同学们对竹子中的气体成分展开了探究,测定其成分.
收集竹子中的气体.
小华提出:将一节竹子浸没在水中,在竹子上钻孔,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小刚提出:可用注射器从竹子中抽取气体.
大家认为两人的想法都可行,于是分为、两组,在相同的条件下,组采用小华的取气方法,组采用小刚的取气方法,分别完成下面的实验.
检验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解释
向所取气体中加入 ______ ______ 有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计算题:本题共1小题,共5分。
21.写出碳在高温时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并计算要使氧化铜完全还原,需要碳的质量至少是多少?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解:、白色,颜色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难溶于水是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D、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等.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要记忆有关物质的性质,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答案】
【解析】解:可燃性的气体与氧气或空气混合后点燃易发生爆炸,加油站内的空气中混有可燃的汽油蒸气,要防止引燃混合气体发生爆炸。
A、图中所示标志是当心爆炸标志,加油站无需张贴,故选项错误。
B、图中所示标志是严禁烟火标志,是加油站必须张贴的安全标志,故选项正确。
C、图中所示标志是中国节能标志,加油站无需张贴,故选项错误。
D、图中所示标志是绿色食品标志,加油站无需张贴,故选项错误。
故选:。
根据图标所表示的含义来考虑,并结合加油站应注意的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个标签所代表的含义、加油站应注意事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答案】
【解析】解:要量取毫升的液体,应选用毫升的量筒和胶头滴管。,观察选项,故选B。
量取液体时要用到量筒和胶头滴管,关键是如何选用量筒.选取量筒时,量筒的最大量程应大于或等于所量取液体的体积.
本题主要考查如何用量筒和胶头滴管量取一定量的液体,可以依据仪器选择的原则进行.
4.【答案】
【解析】解:、过滤要有玻璃棒引流液体,不能直接倒入漏斗内,漏斗的下端紧靠接受的烧杯,故A错误;
B、取用液体时: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故错误;
C、连接好装置,将导管的另一端伸入水中,用手捂住试管出现气泡,操作正确、气密性良好,故C正确;
D、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体积的三分之一,手指不能按在试管夹的短柄上,图中操作错误,故D错误。
故选C
A、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漏斗的下端紧靠接受的烧杯;
B、取用液体时:注意瓶口、标签的位置,瓶塞的放置等;
C、实验室制取气体前一定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正确的操作为:连接好装置,将导管的另一端伸入水中,用手捂住试管看是否出现气泡;
D、根据用试管加热液体的注意事项回答。
化学基本实验操作的考查,侧重基础和实验操作能力,注重培养学生严格的实验态度。
5.【答案】
【解析】解:、汞由汞原子构成;
B、石墨由碳原子直接构成;
C、水由水分子直接构成;
D、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故选D.
由题意可知,“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而“物质由阴、阳离子构成”则应考虑由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存在的化合物.
本题考查物质的构成,学生应熟悉常见的物质及它们的构成微粒,并能进行归纳总结来掌握物质的构成.
6.【答案】
【解析】解:、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说法正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故A正确;
B、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说法正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故B正确;
C、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说法正确,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故C正确;
D、该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说法错误,因为不知中子数,所以相对原子质量不可知,况且,一定不是,故D错误。
故选:。
由已知“镧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原子序数为”,结合“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则可知: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等信息,因为不知中子数,所以相对原子质量不可知.
了解原子的定义和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其中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了解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7.【答案】
【解析】解:、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气体的密度不同,但我们若要用此方法来鉴别时,却很难操作,因为要用密度来鉴别必须在相同条件下来进行,所以此法一般不用。
B、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木条立即熄灭的是二氧化碳气体,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气,木条不变化的是空气。所以能用来鉴别这三种气体。
C、这三种气体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所以不能用观察颜色和闻气味的方法来鉴别。
D、这三种气体中,只有二氧化碳是酸性气体,所以不能用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的方法来鉴别。
故选:。
我们在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时,可以利用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不同性质来鉴别.空气和氧气都有助燃的性质,而二氧化碳没有.
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所以二氧化碳是一种酸性气体.我们在鉴定二氧化碳时,可以用澄清的石灰水来进行.
8.【答案】
【解析】解:由资料提示,一氧化氮难溶于水,密度略大于空气,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分析得,一氧化氮不可用排气法收集只能选用排水法。图中、向上排空气法,是排水法收集气体,是向上排气法收集气体。
A、一氧化氮能与空气中的氧迅速反应,故不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不可选;
B、只有排水法正确,故可选;
C、一氧化氮难溶于水,排水法收集;但一氧化氮能与空气中的氧迅速反应,故不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故不可选;
D、一氧化氮难溶于水,排水法收集;一氧化氮能与空气中的氧迅速反应,故不可用排空气法收集。故不可选。
故选:。
气体不溶于水,且不能与水发生反应,可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密度大于空气,且不与氧气发生反应的无毒气体,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密度小于空气,且不与氧气发生反应的无毒气体,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同学们要熟悉收集气体的方法和适用范围。并且知道排水法收集的气体较为纯净,是最理想的收集方法。
9.【答案】
【解析】解:、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四种微粒质子数相同,所以属于同种元素,它们表示三种元素,故A错误;
B、表示的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容易失去,在化合物中通常显价,说法正确,故B正确;
C、表示的元素是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C错误;
D、粒子中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是阴离子,粒子中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属于阳离子,故D错误;
故选:。
根据元素的定义及原子和离子的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分析. 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相对稳定结构是指最外层电子数为,只有一个电子层时为的结构.
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和联系;掌握核外电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和得失电子的规律特点;掌握元素的概念.
10.【答案】
【解析】解:由题意可知,能产生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有:与反应;与反应;高温加热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所以能产生二氧化碳的反应由个。
故选:。
由题意,“只用、、、、稀盐酸五种物质,进行单一一种反应物或两两反应,可产生”的化学反应有:与反应;与反应;高温加热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
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与技巧;掌握碳的化学性质;掌握置换反应的概念及其应用.
11.【答案】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单质和混合物的概念,单质是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至少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通过该题需要掌握对化学定义进行否决的方法,注意在平时的学习语言的严密性.
【解答】
A、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所以纯净物不一定是化合物,也可能是单质,故A错误;
B、金刚石和石墨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只有碳元素,故B正确;
C、除了化合物、单质外,还有混合物,故C错误;
D、氧气含有氧元素,是单质,不是氧化物,故D错误;
故选:。
12.【答案】
【解析】解:由可知,每个中含有个和个,的化学式是.
故选:.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13.【答案】
【解析】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的质量
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故选:。
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的质量,然后根据与的质量关系求出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答此题的关键要明确各物质间的质量比实际是各化学式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乘积之比.
14.【答案】;;;
【解析】解:干冰即二氧化碳的固体,根据氧化物的命名及化学式书写方法氧元素在右,另一种元素在左,右下角标出各元素原子个数,因此表示为:;故答案为:;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化学式为:;故填:;
最轻的气体是氢气,由双原子构成,化学式为:;故答案为:;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由双原子构成,化学式为:;故答案为:.
干冰即二氧化碳的固体,根据氧化物的命名及化学式书写方法氧元素在右,另一种元素在左,右下角标出各元素原子个数,进行解答;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最轻的气体是氢气,由双原子构成,正确书写化学式即可;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由双原子构成,正确书写化学式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
15.【答案】;;


【解析】解:过滤是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的一种方法,蒸馏是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可得到蒸馏水;
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总和为,二氧化氯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价,所以氯元素的化合价是价;
发生分解反应,生成难溶性的碳酸钙、水和二氧化碳,方程式是:;
故答案为:
;;;
过滤是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的一种方法,蒸馏是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
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总和为解答;
依据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书写方程式.
蒸馏可以得到几乎纯净的水,净化程度很高;根据化合物中各种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可以求出二氧化氯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充分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16.【答案】::
【解析】解:铁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此反应中铁、氧气和氧化镁的质量比为::::.
故答案为:::。
首先正确写出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利用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和的比,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和的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7.【答案】太阳能;风能等;;
【解析】解:新能源是指无污染、可以持续利用的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等。
氢气作为原料,来源广、放热量高、无污染,被认为是最清洁的燃料是氢气,其化学式为:。
氢气燃烧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太阳能、风能等;;。
由常见新能源的种类、最清洁的燃料是氢气,氢气燃烧生成水,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常见的新能源范畴与种类、最清洁的燃料、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8.【答案】甲烷;一氧化碳;钙、镁化合物;氧气;燃烧的发热量高;还原性;混合;化合
【解析】解:如表:
安全常识 生活知识
瓦斯爆炸由
甲烷引起
煤气中毒由
一氧化碳引起 含有较多可溶性
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硬水
蜂窝煤易燃烧是煤与氧气接触面积增大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物质分类
作高能燃料是因为具有
燃烧的发热量高的化学性质
可用作炼铁是因为具有
还原性的化学性质 河水属于
混合物
二氧化碳属于
化合物
A、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
B、硬水是含有较多钙、镁化合物的水,蜂窝煤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C、氢气燃烧的发热量高,根据的还原性考虑,
D、河水中含有多种成分,属于混合物,二氧化碳属于化合物.
本题考查了化学基础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9.【答案】酒精灯 锥形瓶 二氧化碳或氧气 或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解析】解:依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认识来解答,为酒精灯,为锥形瓶;
装置与装置连接可制取由固体和液体反应,生成的气体比密度大的气体,如二氧化碳、氧气等,制取氧气可用过氧化氢分解,不需加热,反应方程式是: ,制取二氧化碳用大理石和稀盐酸混合制取,反应方程式是:;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装入药品加热,收集气体,实验完成后要先撤导管,再停止加热;
根据题意可知,制取氨气需要用加热固体的方法,故选择装置,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且易溶于水,故收集方法为向下排空气法;
故答案为:酒精灯;锥形瓶;
二氧化碳或氧气;或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依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认识解决此题;
依据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来判断能制取的气体,并据反应原理书写方程式;
根据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分析解答;
依据制取气体的反应特点和气体的性质来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本道题主要考查了实验室制取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取、反应原理和实验步骤等,发生装置主要由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决定,收集装置主要由气体的密度和溶水性决定,另外还要考虑气体是否与水反应、是否与空气反应、是否有毒等等。
20.【答案】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或产生白色沉淀;
【解析】解:检验二氧化碳的常用办法一般是澄清石灰水,现象是石灰水变浑浊,故答案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解释
向所取气体中加入澄清石灰水 石灰水变浑浊或产生白色沉淀 有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一般用澄清石灰水,根据变浑浊的现象分析;
此题是对竹子内气体的验证实验,涉及到二氧化碳的鉴定,是一道结合课本知识的综合性实验探究题.
21.【答案】解:根据反应物是碳和氧化铜,反应条件是高温,可知化学反应式是:;
设:使氧化铜完全还原,需要碳的质量至少是.


答:使氧化铜完全还原,需要碳的质量至少是.
【解析】根据碳在高温时还原氧化铜的反应物和反应条件写出化学反应式即可;根据化学反应式计算碳的质量.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式的书写和相关计算,属于基础知识,很好解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