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初中信息科技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春季课题 无线通信技术教科书 书 名:信息科技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年12月教学内容与学习对象分析本课是第二单元第4课,本课内容是第7课《传感器的应用》的后续内容,重点是了解常见的数据传输技术,初步掌握物联网的通信方法。本课与第一单元《认识物联网》中的四层架构知识紧密结合,基于相关工作原理,融入相关大概念而辐射展开。在初步掌握物联网通信方法的基础上,网络层的数据需通过第9课《物联网协议》实现数据的准确交换,也为后续物联系统原型搭建做好准备。 本课遵循“数据”“网络”两条逻辑主线,响应课程标准中“物联网实践与探索”模块中内容要求 2、内容要求 3。本课主要内容包括“蓝牙”“Wi-Fi”“NFC应用”“通信的实现”,既有概念性的知识,又有实践性的操作。前面三个部分“蓝牙”“Wi-Fi”“NFC应用”包含蓝牙技术、Wi-Fi技术和NFC技术的相关概念,以及无线通信设备的工作原理。第四部分“通信的实现”重点引导学生利用开源硬件体验物联网中的数据连接与传送,掌握技术使用的过程与方法,熟悉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实现了在不同情况下应用无线通信技术传输数据的过程。 本课学习对象是七年级学生,大部分学生都已经具有一定的归纳分析能力,学习方式已从“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变,具有主动活动的意愿。经过本单元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对物联网如何感知和识别、常见的传感器种类、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已有了初步认识。他们对网络连接已经有了一定了解,但大部分只停留在Wi-Fi网络,对其他的无线通信技术缺乏系统的认知,对物联设备中的数据传输方式并不了解。因此,学生在学习本课知识时,需要从具体的生活案例入手,通过分析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结合实验教学、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来组织本课学习活动。教学目标分析(含核心素养导向)1.通过对物联网中无线通信设备的观察和学习,了解物联网中常见的无线通信技术。 2.通过“校园农场”物联设备联网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了解物联网的无线通信方法。 教学重点:无线通信技术的了解与应用。 教学难点:无线通信设备的连接和配置。教学过程(一)感知 【活动描述】学生观察校园农场物联模型演示视频,师生探讨模型中数据上传的方式和意义。 【学生活动】集体观看大屏中的演示模型操作,猜想传感器中的数据传输到手机的通信方式。 【教师活动】请1-2名观察细致的学生回答,引导其他学生补充。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模型体验,让学生在实践、分析、结论中,联系生活中的无线通信技术,培养学生探索新知的学科实践思维,从而引入本课课题。 (二)建构 活动1:初识无线通信。 【活动描述】学生观看课件,师生共同梳理物联网的网络层功能和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类别。 【学生活动】学生集体观看课件,查看“物联网体系架构图”,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物联网的四层架构中,哪一层负责传递信息实现数据通信? (2)智慧校园农场的物联设备联网,可能利用了这一层的哪些短距离无线通技术? 【教师活动】在学生观看课件时,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并请2-3名学生代表发言和补充。 【设计意图】回顾旧知,在问题中经验猜想、思考交流,并通过师生互动实现对本课内容的初步感知。 活动2:认识蓝牙技术 【活动描述】学生分组实验,连接蓝牙设备并分析数据的流转方式,将结果记录在实验单上。 【学生活动】1.“蓝牙”功能:利用移动终端(平板或手机)、计算机电脑等实验工具,调试记录结果。 实验过程实验现象与设备的蓝牙配对后,将移动终端中的农场图片传输到电脑上数据成功传输/数据传输失败与设备的蓝牙配对后,将电脑中的农场文件传输到移动终端上数据成功传输/数据传输失败断开蓝牙连接,进行数据通信数据成功传输/数据传输失败小组汇报:我们发现,数据成功传输(是/不是) 在“蓝牙配对成功”的基础上。生活中还有 等设备具有蓝牙功能。一部具有蓝牙功能的设备(如笔记本电脑),一般只能支持与一个蓝牙设备相连吗? 。 【教师活动】 1.在学生连接设备时,教师巡视指导,归纳展示课件中关于蓝牙技术在生活中的多种应用实例,如蓝牙耳机、智能手环等,以及蓝牙技术的发展历程。 2.在学生测试设备时,根据学生在蓝牙配对中产生的问题,顺势追问:“两个蓝牙设备配对成功后,不小心关闭了其中一个,再次开启时,是否需要重新配对?” 3.在学生反馈时,结合学生回答归纳蓝牙连接的正确步骤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深度体验蓝牙连接的方式,认识蓝牙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落实本课的重点。 活动3:认识Wi-Fi技术 【活动描述】小组协作,运用Wi-Fi技术获取光照数据并模拟调控。 【学生活动】1.连接实验板,打开信息科技实验板编程工具程序,导入代码农场智能光照样例代码,并运行(如图所示)2.根据测试并记录两种实验现象:光照数据的传输、LED灯数据的传输。 小组汇报:我们发现,实验板中的光照数据(有/无) 传输到“物联数据中台”平台上。当光照强度不足时,“物联数据中台”通过“Button”控制命令,实验板的LED灯(有/无) 打开。说明实验板通过“Wi-Fi”(成功/没有) 与“物联数据中台”相连接。 【教师活动】 1.在学生连接实验设备时,教师巡视指导,适时解答疑惑。顺势展示课件归纳Wi-Fi技术连接速度快、可靠性高、覆盖范围广等特点。 2.选择最快完成的小组汇报,顺势追问拓展问题:“Wi-Fi和蓝牙工作的频段是相同的吗?如果是一样的,会产生干扰吗?”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对比探究,深入剖析Wi-Fi技术的基本知识,进一步呈现Wi-Fi技术的功能和特点,突破本课的难点。 活动4:认识NFC技术 【活动描述】学生体验手机识别NFC标签贴,师生共同梳理NFC技术的功能与原理。 【学生活动】1.打开移动终端(例如手机)中的“NFC”功能,将手机与三张“NFC标签贴”依次近距离贴近(如图所示) 观察手机接收到哪些数据,将结果填写在表中,记录实验现象并汇报: 实验方式对象实验现象下滑屏幕,打开NFC功能。将“手机”与“标签贴”进行近距离通信标签一标签二标签三2.经过小组协作探究,我们发现NFC技术的通讯距离大概为 (厘米)。NFC技术可以应用到 (等生活场景)。在移动终端中,NFC功能一般是 (自动开启/手动开启)。 【教师活动】教师巡视指导,结合学生回答,归纳展示PPT课件,包括NFC技术的概念、实验现象和推广方式,以及生活应用场景。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对NFC的好奇心,并在实践中逐步深化对NFC技术的认识,理解NFC的概念和生活应用,落实本课的重点。 活动5:畅想未来技术 【活动描述】学生查阅资料,了解生活中其他类型的无线通信技术,并分享学习收获。 【学生活动】结合网页链接、文本、视频资料等学习支架,小组讨论完成以下问题: 1.生活中的物联网还应用了哪些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2.为什么我国科技公司会研发星闪技术? 3.随着我国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今后我国的无线通信技术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 【教师活动】 1.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时,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总结。 2.在小组代表分享时,教师认真倾听,对学生的梳理成果进行点评和补充。 【设计意图】发散学生思维,从智慧校园农场走向未来社会。通过认识星闪技术,树立构建自主可控技术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渗透信息社会责任感。 (四)梳理 【活动描述】 学生根据板书内容主动思考,师生共同交流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 【学生活动】 学生根据板书内容进行学习回顾,然后以个人形式汇报学习的收获和感悟。 【教师活动】 请2-3个小组(各1名)的学生回答本课学习的收获,教师并适当补充与归纳。 【设计意图】 帮助学生完成知识建构,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学习任务单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春季课题 无线通信技术教科书 书 名:信息科技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年12月学习目标1.了解物联网中常见的无线通信技术。 2.了解物联网的无线通信方法。课前学习任务第( )小组负责人姓名设计哪些方法解决农场远程“光照调控”问题?可能涉及哪种无线通信技术?组长观察员记录员汇报员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1.“蓝牙”功能:利用移动终端(平板或手机)、计算机电脑等实验工具,调试记录结果。 实验过程实验现象与设备的蓝牙配对后,将移动终端中的农场图片传输到电脑上数据成功传输/数据传输失败与设备的蓝牙配对后,将电脑中的农场文件传输到移动终端上数据成功传输/数据传输失败断开蓝牙连接,进行数据通信数据成功传输/数据传输失败小组汇报:我们发现,数据成功传输(是/不是) 在“蓝牙配对成功”的基础上。生活中还有 等设备具有蓝牙功能。一部具有蓝牙功能的设备(如笔记本电脑),一般只能支持与一个蓝牙设备相连吗? 。【学习任务二】1.连接实验板,打开信息科技实验板编程工具程序,导入代码农场智能光照样例代码,并运行(如图所示)2.根据测试并记录两种实验现象:光照数据的传输、LED灯数据的传输。 小组汇报:我们发现,实验板中的光照数据(有/无) 传输到“物联数据中台”平台上。当光照强度不足时,“物联数据中台”通过“Button”控制命令,实验板的LED灯(有/无) 打开。说明实验板通过“Wi-Fi”(成功/没有) 与“物联数据中台”相连接。 【学习任务三】 1.打开移动终端(例如手机)中的“NFC”功能,将手机与三张“NFC标签贴”依次近距离贴近(如图所示) 观察手机接收到哪些数据,将结果填写在表中,记录实验现象并汇报: 实验方式对象实验现象下滑屏幕,打开NFC功能。将“手机”与“标签贴”进行近距离通信标签一标签二标签三2.经过小组协作探究,我们发现NFC技术的通讯距离大概为 (厘米)。NFC技术可以应用到 (等生活场景)。在移动终端中,NFC功能一般是 (自动开启/手动开启)。 【学习任务四】 畅想无线通信:我国华为公司开发了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星闪技术,具有更低功耗、更快速度、更低时延、更稳连接、更广覆盖、更大组网等优势。 (1)为什么华为公司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研发星闪技术? (2)发挥你的想象,随着我国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今后我国的无线通信技术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产生哪些变化?推荐的学习资源1.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教学指南 物联网实践与探索 第8课 巧用蓝牙做工具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作业练习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春季课题 无线通信技术教科书 书 名:信息科技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年12月作业练习1.物联网中广泛应用各种无线通信技术,以下不属于无线通信技术的是:( )。 A.Wi-Fi B.宽带 C.蓝牙 D.NFC 2.在下图智能农场的物联系统原型中,移动终端(手机)与设备实现实时通信的技术是:( )。 A.人工智能技术 B.云计算技术 C.无线通信技术 D.有线网络技术 3.下列与无线通信技术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物联网中,网络层的传送方式只有无线传输 B.蓝牙设备使用前通常需要配对,NFC和 Wi-Fi也需要配对 C.蓝牙的传输速率高于 Wi-Fi D.NFC是一种短距离的无线通信技术 4.在物联网的架构中,无线通信技术主要应用在( )。 A.感知层 B.网络层 C.平台层 D.应用层 5.以下属于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是( )。 ①ZigBee ②星闪 ③Wi-Fi ④NFC A.①③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1:B;2:C;3:D;4.B;5:D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8课 无线通信技术 作业练习 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浙教版.docx 第8课 无线通信技术 学习任务单 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浙教版.docx 第8课 无线通信技术 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浙教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