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天津市河西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2024高一上·河西期中)2021年8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成功纪念币一套。下图为金质纪念币正面图案,图中八大行星依次排开。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关于纪念币正面图案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没有显示地月系 B.图中的中心天体是地球C.图中包含两级天体系统 D.火星探测器围绕天体B运行2.关于该图案中各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天体B、C之间有小行星带 B.天体F、G、H为远日行星C.天体A、B、C、D为类地行星 D.天体F、G为巨行星【答案】1.C2.D【知识点】天体及天体系统;太阳系与地月系【解析】【点评】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分为不同的级别和层次,最高一级是总星系,总星系包括银河系和河外星系;银河系包括太阳系和其它恒星系;太阳系包括太阳、地月系和其它行星系;地月系包括地球和月球。1.ABC.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纪念币的正面图案显示的是太阳系中心天体为太阳,同时也显示了月球,因此存在地月系,图中包含地月系和太阳系两极天体系统,C正确,AB错误。D.火星探测器应该围绕火星进行探测,图中火星为E,D错误。故答案为:C。2.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距离太阳远近的顺序依次为水星(A),金星(B),月球(C),地球(D),火星(E),木星(F),土星(G),天王星(H),海王星(I),其中ABDE属于类地行星,FG属于巨行星,H、I属于远日行星,E和F之间存在小行星带,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2024高一上·河西期中)2023年6月17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公布将杜鹃座恒星L168-9命名为“丹凤”,将围绕着它公转的行星L168-9b命名为“青鸾”。恒星“丹凤”:0.6倍太阳半径、0.6倍太阳质量、表面温度3800K,是一颗颜色很红的恒星;行星“青鸾”:1.4倍地球大小、4.6倍地球质量、公转周期1.4天,距离恒星0.02天文单位(1天文单位即太阳到地球的平均距离),是个很热的“超级地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下列关于天体“丹凤”的推断,最可能正确的是( )A.以太阳为公转中心 B.与地球体积相当C.表面可能存在生命 D.由炽热气体组成4.与行星“青鸾”相比,地球更适宜生命存在的条件是( )A.与恒星的距离更远 B.大气层更厚C.地表平均温度更高 D.公转周期更短【答案】3.D4.A【知识点】天体及天体系统;地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解析】【点评】地球生命存在的外部条件有:①太阳光照稳定(太阳没有明显变化);②运行轨道安全(大、小行星公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内部条件:③地表温度适宜(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不长不短);④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且原始大气经长期演化);⑤有液态水(地球内部热量产生水汽,地球内部水汽逸出形成水圈)。3.A.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恒星“丹凤”是与太阳同等级的天体,不以太阳为公转中心,A错误。B.恒星“丹凤”为0.6倍太阳半径,体积比地球大的多,B错误。C.该恒星表面温度3800K,不可能存在生命,C错误。D.和太阳相似,由炽热气体组成,D正确。故答案为:D。4.AC.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青鸾”距离恒星0.02天文单位,是个很热的超级地球,说明其距离恒星较近,气温较高,而地球距离恒星太阳更远,使得地球上具有适宜生命存在的温度,故地球地表平均温度更低,A正确,C错误。B.“青鸾”的质量为1.4倍地球大小,其引力更强,能吸附更多的大气,该行星可能比地球大气层更厚,B错误。D.“青鸾”公转周期仅为 1.4天,地球公转周期为一年,地球的公转周期更长,使地球具有更适宜的温度变化,D错误。故答案为:A。(2024高一上·河西期中)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曾出土一幅彩绘帛画,画的右上方是一轮红色的太阳,太阳中间有一只三趾的乌鸦。读“彩绘帛画局部图”,完成下面小题。5.画中“乌鸦”所反映的太阳活动及其发生的位置为( )A.黑子光球层 B.耀斑色球层C.日珥日冕层 D.太阳风日冕层6.该现象剧烈爆发时,对地球的影响是( )A.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 B.干扰有线电短波通信C.全球各地发生强烈地震 D.引起部分地区降水异常【答案】5.A6.D【知识点】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的圈层结构【解析】【点评】太阳活动时,黑子和耀斑发射的电磁波会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5.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太阳中部有一只三趾的乌鸦,颜色较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阳黑子温度比周边略低,因此发出的可见光较少,因此显得暗一点,好似光亮的太阳上出现黑色斑点,因此该乌鸦为太阳黑子,太阳黑子存在于太阳大气最内层的光球层,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6.A.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的是太阳辐射,而不是太阳活动,A错误。B.结合上题可知,该现象为太阳黑子,当太阳黑子增多时,耀斑、太阳风等太阳活动较为活跃,会释放大量的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大气中的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B错误。C.地震是由地球内力作用而成,与太阳活动无关,C错误。D.当太阳活动较为强烈时,可能会导致地球气候异常,部分地区降水增加或减少,D正确。故答案为:D。(2024高一上·河西期中)2024年10月23日,日本御岳火山再次喷发,喷出的火山灰烟柱直冲云霄,高达1500米(左图)。右图为“某学生绘制的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御岳火山喷出的火山灰主要来自右图中的( )A.①圈层 B.②圈层 C.③圈层 D.④圈层8.关于右图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圈层呈液态 B.纵波在②圈层内无法传播C.b界面为莫霍面 D.横波进入③圈层后速度减慢9.喷出的火山灰在地球圈层中迁移,最先影响的是( )A.水圈 B.大气圈 C.岩石圈 D.生物圈【答案】7.C8.C9.B【知识点】地球的内部圈层;地球的外部圈层【解析】【点评】地壳:位于莫霍面以上的岩石部分。特征:①厚度不均(平均厚度17km,大陆39-41km,海洋6km。海拔越高,厚度越大);②硅铝层不连续分布。地幔:位于莫霍面和古登堡面(深度2900km)之间,由铁镁的硅酸盐类物质组成。软流层(深度80km-400km)分布在上地幔的上部,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7.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②圈层位于a古登堡界面以下,为地核的外核,①在②下方,为内核;④位于b莫霍界面以上,应为地壳。由材料可知,火山灰由岩浆形成,而岩浆主要来源于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即来源于③圈层—地幔,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8.A.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圈层为内核,一般认为其呈固态,A错误。B.②圈层为外核,横波不能传播,纵波可以传播,呈液态或熔融状态,B错误。C.b界面位于地壳和地幔之间,是莫霍面,C正确。D.③圈层为地幔,横波波速会明显增加 ,D错误。故答案为:C。9.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喷发出火山口的火山灰首先进入大气圈,之后慢慢沉降下来进入到水圈、生物圈,最终沉积到岩石圈,故最先影响的是大气圈,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2024高一上·河西期中)下面左图为“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图中序号①②③④表示地球的四大圈层。右图示意地球四大圈层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图中甲示意岩石圈,乙、丙和丁示意地球的各外部圈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0.图中圈层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①—丙 B.②一甲 C.③一丁 D.④—乙11.关于四大圈层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一般把距离地球表面2000~3000千米的高空,看作大气的上界B.水圈是地表和近地表的各种形态水体的总称,其主体是陆地水C.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动植物的总和,是各圈层中最活跃的圈层D.岩石圈的上部(包括土壤层),都是地球外部圈层的组成部分【答案】10.C11.A【知识点】地球的内部圈层;地球的外部圈层【解析】【点评】地球内部圈层:地壳(平均厚度17km,大陆地壳33km,海洋地壳6km)、地幔、地核。岩石圈的范围是上地幔上部和地壳,即软流层以上部分。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大气圈:从地表到大气上界依次分为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水圈: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生物圈:生物圈中的生物广泛分布于地壳(岩石圈的上部)、水圈(全部)和大气圈(底部),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10.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圈层向其他圈层提供水、无机盐和水蒸气等,是水圈;②圈层产生降水,是大气圈,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③圈层产生有机物、氧气等,是生物圈,能够进行光合作用;④圈层产生矿物质、无机盐是岩石圈,它的主要特点是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甲位于最底层表示岩石圈;丙圈层分布最高故表示大气圈;丁圈层广泛分布于其它几个圈层,联系了其它几个圈层,主要分布在大气圈(丙圈)的底部,水圈(乙圈)的全部,岩石圈(甲圈)的上部,故代表生物圈;乙圈层介于大气圈和岩石圈之间,代表水圈。综上所述,①-乙、②-丙、③-丁、④-甲,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11.A.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在距离地球表面2000~3000千米的高空,与星际空间的情况很接近,一般把这个高度作为大气圈的上界,A正确。B.水圈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其主体是海洋水,B错误。C.生物圈是地球上动植物和生存环境的总称,主要特点是是四大圈层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圈层,C错误。D.岩石圈上部的地壳属于地球的内部圈层,D错误。故答案为:A。(2024高一上·河西期中)“金钉子”是地质学用来确定和识别不同时代地层界线的唯一标志的俗称。浙江煤山“金钉子”含全球最完整的二叠纪—三叠纪地层界线剖面。图(a)是该地交通位置及局部岩层示意图,图(b)是泥盆纪至白垩纪的地质年代表示意。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2.浙江煤山能成为“金钉子”理想地层的原因是( )①沉积连续且有足够厚度 ②有明显的构造扰动③具备保存较完好的化石 ④交通较便捷以利于研究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3.该“金钉子”剖面( )A.分层不明显 B.反映了古地理环境变化特征C.是中生代与新生代地层分界 D.岩层下新上老【答案】12.C13.B【知识点】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史【解析】【点评】地壳演化史中,动物界发展阶段:元古代为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为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古生代泥盆纪为鱼类时代;古生代石炭纪和二叠纪为两栖动物时代;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为爬行动物时代;新生代第三纪为哺乳动物时代;新生代第四纪为人类时代。植物界发展阶段:元古代至古生代奥陶纪为海生藻类时代;古生代志留纪至石炭纪为陆上孢子植物时代;古生代二叠纪至中生代侏罗纪为裸子植物时代;中生代白垩纪以来为被子植物时代。12.由材料“含全球最完整的二叠纪-三叠纪地层界线剖面”和图片中“该剖面为岩性均一、沉积连续的粉砂质灰岩”可知,浙江煤山沉积连续且有足够厚度,①正确;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剖面为岩性均一、沉积连续的粉砂质灰岩”,且图片信息显示岩层基本呈水平状成层分布,可知其受到的构造扰动和变质作用很少,②错误;由图中信息“其中部发现了可能是已灭绝的海生生物的骨骼或器官所形成的微小牙形石化石”,可知其具备保存较完好的化石,③正确;由图可知,浙江煤山附近有公路、铁路等多条交通线经过,交通便捷,有利于研究,④正确,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13.AD.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剖面岩性均一,连续成层分布,岩层下老上新,AD错误。B.由于“金钉子”含全球最完整的二叠纪-三叠纪地层界线,且中部发现了微小牙形石化石,可知其能反应古地理环境变化特征,B正确。C.二叠纪-三叠纪为古生代与中生代地层的分界,C错误。故答案为:B。(2024高一上·河西期中)2022年8月,贵州省台江县台盘村举办的乡村篮球大赛吸引十里八乡的群众前来围观,因其热烈的氛围而迅速走红网络,火爆出圈,网友亲切地称其为“村BA”。读“台盘村及周边地区景观图”及“台盘村篮球场航拍图”,完成下面小题。14.贵州省台江县台盘村所在区域的典型地貌为( )A.风蚀地貌 B.喀斯特地貌 C.黄土地貌 D.雅丹地貌15.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溶蚀 B.风力沉积 C.流水沉积 D.风力侵蚀16.依据材料推断,该地貌对篮球场修建产生的有利条件有( )①顶部封闭,篮球场地不受雨水影响②坡面较倾斜,可以顺势修砌为看台③底部排水便利,可减少篮球场地积水④地形较为平坦,便于修建平整的场地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答案】14.B15.A16.B【知识点】喀斯特地貌;外力作用【解析】【点评】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地面上往往崎岖不平,岩石绚丽,奇峰林立,地表常见有石芽、石林、峰林、溶沟、漏斗、落水洞、溶蚀洼地等形态;而地下则发育着地下河、溶洞。溶洞内有多姿多彩的石笋、钟乳石和石柱等。14.AD.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贵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较少存在风蚀地貌和雅丹地貌,AD错误。B.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贵州省台江县台盘村位于我国西南云贵地区,该地区多喀斯特地貌,因此,该地区典型地貌类型为喀斯特地貌,B正确。C.贵州地区多石灰岩分布,少有黄土分布,C错误。故答案为:B。15.结合上题可知,该地区地貌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形成主要是通过流水溶蚀和淀积作用而成,该地区主要是地面喀斯特地貌,主要是通过流水溶蚀作用形成,地下喀斯特地貌主要是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16.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喀斯特地貌当中,喀斯特漏斗区可以修建篮球场。喀斯特漏斗区是露天的,顶部不封顶的,可以减少工程量的建造,①错误;喀斯特漏斗区四周倾斜,结合图中信息可以看出,坡面可以砌成层层的看台,变身观众席,②正确;喀斯特地貌主要是由石灰岩构成,多裂隙,排水性较好,因此篮球场地不易积水,③正确;喀斯特地貌的漏斗区底部并不平坦,需要平整之后才能修建篮球场,④错误,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2024高一上·河西期中)2022年8月,极端天气使鄱阳湖水位急速下降,在湖床上留下了“大地之树”景观(如左图所示)。类似的景观在沿海的滩涂中较为常见,在海水涨潮和落潮的过程中发育形成,我们称之为“潮汐树”(如右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7.鄱阳湖的湖床出现“大地之树”景观的诱因是( )A.持续高温干旱的天气 B.流水向湖底输送泥沙C.周边环境的污染加剧 D.流水侵蚀作用的增强18.关于沿海地区潮汐对“潮汐树”景观形成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①涨潮时,泥沙在滩涂沉积②涨潮时,侵蚀滩涂形成冲沟③落潮时,泥沙在滩涂沉积④落潮时,侵蚀滩涂形成冲沟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答案】17.A18.D【知识点】外力作用;海水运动及影响【解析】【点评】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的热能,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它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现为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它将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其结果往往使地表趋于平坦。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是在内力和外力长期作用下形成的,在不同的地点和时期往往以某一种作用占主导。17.A.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持续的高温干旱天气会使湖水水位不断下降,是湖床裸露,露出湖底水系情况,A正确。B.流水向湖底输送泥沙会使湖底平缓,不会出现“大地之树”的情况,B错误。C.周边环境污染加剧污染湖水,不会出现“大地之树”的情况,C错误。D.湖床裸露,说明湖水水位下降,流水侵蚀作用应减弱,D错误。故答案为:A。18.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涨潮时海水流速较慢,落潮时海水流速较快,涨潮时泥沙在滩涂堆积,落潮时侵蚀滩涂形成冲沟,①④正确,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2024高一上·河西期中)天津市气象台于2023年3月7日7时30分继续发布雾霾黄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12小时内城市中心区域将出现重度雾霾。下图是天津市2023年3月7日15时实时空气质量指数(指数越大,表示空气质量越差)数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2023年3月7日天津市大气( )A.干洁空气比重增加 B.大气空气质量较优C.水汽所占大气比重下降 D.固体杂质数量较多20.雾霾现象可能导致天津市( )①大气能见度变差②呼吸系统疾病增多③来津旅行人数增多④用水环境改变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答案】19.D20.A【知识点】大气的组成【解析】【点评】雾霾出现时,大气成分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固体杂质和颗粒物的增加,水汽增加,干洁空气比重下降。19.A.结合材料和图示可知,2023年3月7日天津市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现象,大气中固体杂质和水汽含量增加,干洁空气比重下降,A错误。B.雾霾产生时,大气空气质量较差,故B错误。C.雾霾产生时,大气中水汽含量较多,水汽比重会增多,故C错误。D.雾霾产生时,大气中固体颗粒物质数量明显较多,D正确。故答案为:D。20.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雾霾产生时,大气中固体颗粒物质增多,大气能见度变差,①正确;雾霾中的有害颗粒,会导致呼吸系统病变,呼吸系统疾病增多,②正确;雾霾天气能见度较差,大气质量差,来津旅行人数减少,故③错误;雾霾对天津市的用水环境影响较小,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21.(2024高一上·河西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2023年10月,经有关部门审批后,几名大学生前往辽宁阜新和内蒙古通辽交界处,用氮气球将一只玩具熊送上了高空,并用运动相机将整个过程记录了下来。在距离地球约2.8万米的高空与地球拍下了合影后(左图),玩具小熊在26分钟后落地。材料二:右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1)玩具小熊在上升过程中经历的温度变化是 ,空气密度变化为 。(2)合影时,玩具小熊到达了 (填“甲/乙/丙”)层,该层 (单选)。A.空气对流压盛 B.水汽杂质较多 C.大气高度电离 D.大气相对稳定(3)如果由你设计此项目,请你说出两种氮气球可能携带的仪器设备,并解释其用途。【答案】(1)先降低后升高;持续减小(2)乙;D(3)温度测量记录设备,测量并记录温度变化;高度测量记录设备,测量并记录高度变化;定位装置,便于找回从太空返回的小熊和仪器等;运动相机,记录过程等。【知识点】大气的组成;大气的垂直分层【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玩具小熊到达约28000米高空,即28千米,对流层平均厚度12千米,平流层位于对流层顶部到50千米的区域,故玩具小熊到达了乙(平流层),对流层温度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平流层温度随海拔升高而升高,因此玩具小熊上升过程中温度先降低后升高;空气密度随着海拔升高而逐渐降低。(2)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合影时玩具小熊到达约28000米高空,即28千米,对流层平均厚度12千米,平流层位于对流层顶部到50千米的区域,故玩具小熊到达了乙(平流层),对流旺盛与杂质较多是对流层的特征,AB错误;大气高度电离是高层大气的特征,C错误;大气相对稳定是平流层的特征,D正确;故选D。(3)氮气球上升过程中温度不断变化,携带温度测量记录设备可以测量并记录温度变化;携带高度测量记录设备可以测量并记录高度变化;携带定位装置,便于找回从太空返回的小熊和仪器等;携带运动相机可以记录气球上升和下落过程等。【点评】对流层: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部,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平流层:自对流层顶到50-55千米;下层随高度变化很小,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大气稳定,利于高空飞行。高层大气:自平流层顶以上到大气上界2000-3000千米;80-500千米高空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通信;有广阔的空间,有利于卫星的运行。(1)由材料可知,玩具小熊到达约28000米高空,即28干米,对流层平均厚度12干米,平流层位于对流层顶部到50干米的区域,故玩具小熊到达了乙(平流层),对流层温度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平流层温度随海拔升高而升高,因此玩具小熊上升过程中温度先降低后升高;空气密度随着海拔升高而逐渐降低。(2)由材料可知,合影时玩具小熊到达约28000米高空,即28干米,对流层平均厚度12干米,平流层位于对流层顶部到50干米的区域,故玩具小熊到达了乙(平流层),对流旺盛与杂质较多是对流层的特征,AB错误;大气高度电离是高层大气的特征,C错误;大气相对稳定是平流层的特征,D正确;故选D。(3)氮气球上升过程中温度不断变化,携带温度测量记录设备可以测量并记录温度变化;携带高度测量记录设备可以测量并记录高度变化;携带定位装置,便于找回从太空返回的小熊和仪器等;携带运动相机可以记录气球上升和下落过程等。22.(2024高一上·河西期中)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据图描述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的总体特征。(2)与纬度大致相当的重庆相比,说明拉萨的年太阳总辐射量状况,并分析原因。某款房车的车顶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如下图),可通过太阳能发电满足房车旅行日常需求。(3)请从地理视角,说出两项影响该款房车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效率的因素。【答案】(1) 分布不均;大致自东向西呈增大趋势;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附近。(2) 状况:拉萨的年太阳总辐射量更大。原因:拉萨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晴天多,日照时间长。(3) 纬度位置、海拔高度、天气状况、日照时间、大气透明度等。【知识点】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解析】【分析】(1)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年太阳辐射量分布不均,大致自东向西呈增加趋势(或自东南向西北呈现递增趋势),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高值出现在青藏高原,最低值出现在四川盆地附近。(2)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拉萨地处青藏高原,海拔较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少,同时,该地区晴天较多,阴雨天气较少,日照时间较长,因此,全年获得太阳辐射总量多于重庆。(3)纬度位置是影响太阳辐射的最基本因素,纬度低则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短,被大气削弱得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多;反之,则少;天气状况也是影响太阳辐射的重要因素,晴朗的天气,由于云层少且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阴雨的天气,由于云层厚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弱;地势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日照时间长短,日照时间长,获得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短,获得太阳辐射弱;大气透明度,大气透明度越好,太阳辐射越强。【点评】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主要包括太阳高度角、大气透明度、云量、海拔高度和地理纬度。太阳高度角越大,辐射强度越高;大气透明度高时,辐射损失少;云量多会削弱辐射;海拔越高,大气层薄,辐射增强;低纬度地区太阳辐射较强,高纬度地区较弱。23.(2024高一上·河西期中)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罗布泊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东南部,气候极为干旱,冬春季节多大风天气,植被稀疏,雅丹地貌发育典型。下左图为“罗布泊雅丹地貌景观图”,右图为“罗布泊内部某区域雅丹单体的空间分布图”,雅丹单体背风侧普遍较细小且矮。(1)根据所学知识及相关材料,说明罗布泊地区自然条件对雅丹地貌发育的影响。(2)据图文材料,判断右图所示区域的主导风向,并说明理由。【答案】(1)气候干旱,温差大,风化作用较强;冬春季节多大风天气,风力侵蚀作用较强;植被稀疏,固沙和阻风能力较弱。(2)东北风雅丹单体走向应和主导风向一致,图示中垄槽走向基本为东北一西南走向;图示雅丹单体西南侧较细小且矮,说明为背风侧,东北侧即为迎风侧,该地盛行风向为东北风。【知识点】风沙地貌【解析】【分析】(1)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丹地貌是风成地貌,其发育条件主要从风力强劲的角度进行分析。结合材料可知,该地冬春季节多大风天气,风力强劲,风力的侵蚀作用较强,该地气候干旱,植被稀疏,植被阻滞风沙固土作用弱,干旱的气候,导致基岩的风化作用强,裂隙增多,较易被风力侵蚀。(2)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单个雅丹体,背风面小而低矮,结合图示,雅丹群的单个雅丹体均是西南方向较细小且矮,说明西南方向为背风侧,东北方向为迎风侧,因为最高点位于东北端,东北端陡峭,被风力侵蚀强,为迎风面,西南面相对较缓,为背风坡,所以盛行风向为东北风。同时,雅丹群的垄槽走向为东北-西南走向,进一步说明该地的盛行风向为东北风。【点评】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的热能,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它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现为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1)结合所学知识,雅丹地貌是风成地貌,其发育条件主要从风力强劲的角度进行分析。结合材料可知,该地冬春季节多大风天气,风力强劲,风力的侵蚀作用较强,该地气候干旱,植被稀疏,植被阻滞风沙固土作用弱,干旱的气候,导致基岩的风化作用强,裂隙增多,较易被风力侵蚀。(2)结合材料可知,单个雅丹体,背风面小而低矮,结合图示,雅丹群的单个雅丹体均是西南方向较细小且矮,说明西南方向为背风侧,东北方向为迎风侧,因为最高点位于东北端,东北端陡峭,被风力侵蚀强,为迎风面,西南面相对较缓,为背风坡,所以盛行风向为东北风。同时,雅丹群的垄槽走向为东北-西南走向,进一步说明该地的盛行风向为东北风。1 / 1天津市河西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2024高一上·河西期中)2021年8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成功纪念币一套。下图为金质纪念币正面图案,图中八大行星依次排开。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关于纪念币正面图案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没有显示地月系 B.图中的中心天体是地球C.图中包含两级天体系统 D.火星探测器围绕天体B运行2.关于该图案中各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天体B、C之间有小行星带 B.天体F、G、H为远日行星C.天体A、B、C、D为类地行星 D.天体F、G为巨行星(2024高一上·河西期中)2023年6月17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公布将杜鹃座恒星L168-9命名为“丹凤”,将围绕着它公转的行星L168-9b命名为“青鸾”。恒星“丹凤”:0.6倍太阳半径、0.6倍太阳质量、表面温度3800K,是一颗颜色很红的恒星;行星“青鸾”:1.4倍地球大小、4.6倍地球质量、公转周期1.4天,距离恒星0.02天文单位(1天文单位即太阳到地球的平均距离),是个很热的“超级地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下列关于天体“丹凤”的推断,最可能正确的是( )A.以太阳为公转中心 B.与地球体积相当C.表面可能存在生命 D.由炽热气体组成4.与行星“青鸾”相比,地球更适宜生命存在的条件是( )A.与恒星的距离更远 B.大气层更厚C.地表平均温度更高 D.公转周期更短(2024高一上·河西期中)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曾出土一幅彩绘帛画,画的右上方是一轮红色的太阳,太阳中间有一只三趾的乌鸦。读“彩绘帛画局部图”,完成下面小题。5.画中“乌鸦”所反映的太阳活动及其发生的位置为( )A.黑子光球层 B.耀斑色球层C.日珥日冕层 D.太阳风日冕层6.该现象剧烈爆发时,对地球的影响是( )A.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 B.干扰有线电短波通信C.全球各地发生强烈地震 D.引起部分地区降水异常(2024高一上·河西期中)2024年10月23日,日本御岳火山再次喷发,喷出的火山灰烟柱直冲云霄,高达1500米(左图)。右图为“某学生绘制的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御岳火山喷出的火山灰主要来自右图中的( )A.①圈层 B.②圈层 C.③圈层 D.④圈层8.关于右图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圈层呈液态 B.纵波在②圈层内无法传播C.b界面为莫霍面 D.横波进入③圈层后速度减慢9.喷出的火山灰在地球圈层中迁移,最先影响的是( )A.水圈 B.大气圈 C.岩石圈 D.生物圈(2024高一上·河西期中)下面左图为“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图中序号①②③④表示地球的四大圈层。右图示意地球四大圈层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图中甲示意岩石圈,乙、丙和丁示意地球的各外部圈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0.图中圈层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①—丙 B.②一甲 C.③一丁 D.④—乙11.关于四大圈层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一般把距离地球表面2000~3000千米的高空,看作大气的上界B.水圈是地表和近地表的各种形态水体的总称,其主体是陆地水C.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动植物的总和,是各圈层中最活跃的圈层D.岩石圈的上部(包括土壤层),都是地球外部圈层的组成部分(2024高一上·河西期中)“金钉子”是地质学用来确定和识别不同时代地层界线的唯一标志的俗称。浙江煤山“金钉子”含全球最完整的二叠纪—三叠纪地层界线剖面。图(a)是该地交通位置及局部岩层示意图,图(b)是泥盆纪至白垩纪的地质年代表示意。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2.浙江煤山能成为“金钉子”理想地层的原因是( )①沉积连续且有足够厚度 ②有明显的构造扰动③具备保存较完好的化石 ④交通较便捷以利于研究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3.该“金钉子”剖面( )A.分层不明显 B.反映了古地理环境变化特征C.是中生代与新生代地层分界 D.岩层下新上老(2024高一上·河西期中)2022年8月,贵州省台江县台盘村举办的乡村篮球大赛吸引十里八乡的群众前来围观,因其热烈的氛围而迅速走红网络,火爆出圈,网友亲切地称其为“村BA”。读“台盘村及周边地区景观图”及“台盘村篮球场航拍图”,完成下面小题。14.贵州省台江县台盘村所在区域的典型地貌为( )A.风蚀地貌 B.喀斯特地貌 C.黄土地貌 D.雅丹地貌15.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溶蚀 B.风力沉积 C.流水沉积 D.风力侵蚀16.依据材料推断,该地貌对篮球场修建产生的有利条件有( )①顶部封闭,篮球场地不受雨水影响②坡面较倾斜,可以顺势修砌为看台③底部排水便利,可减少篮球场地积水④地形较为平坦,便于修建平整的场地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2024高一上·河西期中)2022年8月,极端天气使鄱阳湖水位急速下降,在湖床上留下了“大地之树”景观(如左图所示)。类似的景观在沿海的滩涂中较为常见,在海水涨潮和落潮的过程中发育形成,我们称之为“潮汐树”(如右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7.鄱阳湖的湖床出现“大地之树”景观的诱因是( )A.持续高温干旱的天气 B.流水向湖底输送泥沙C.周边环境的污染加剧 D.流水侵蚀作用的增强18.关于沿海地区潮汐对“潮汐树”景观形成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①涨潮时,泥沙在滩涂沉积②涨潮时,侵蚀滩涂形成冲沟③落潮时,泥沙在滩涂沉积④落潮时,侵蚀滩涂形成冲沟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2024高一上·河西期中)天津市气象台于2023年3月7日7时30分继续发布雾霾黄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12小时内城市中心区域将出现重度雾霾。下图是天津市2023年3月7日15时实时空气质量指数(指数越大,表示空气质量越差)数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2023年3月7日天津市大气( )A.干洁空气比重增加 B.大气空气质量较优C.水汽所占大气比重下降 D.固体杂质数量较多20.雾霾现象可能导致天津市( )①大气能见度变差②呼吸系统疾病增多③来津旅行人数增多④用水环境改变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21.(2024高一上·河西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2023年10月,经有关部门审批后,几名大学生前往辽宁阜新和内蒙古通辽交界处,用氮气球将一只玩具熊送上了高空,并用运动相机将整个过程记录了下来。在距离地球约2.8万米的高空与地球拍下了合影后(左图),玩具小熊在26分钟后落地。材料二:右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1)玩具小熊在上升过程中经历的温度变化是 ,空气密度变化为 。(2)合影时,玩具小熊到达了 (填“甲/乙/丙”)层,该层 (单选)。A.空气对流压盛 B.水汽杂质较多 C.大气高度电离 D.大气相对稳定(3)如果由你设计此项目,请你说出两种氮气球可能携带的仪器设备,并解释其用途。22.(2024高一上·河西期中)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据图描述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的总体特征。(2)与纬度大致相当的重庆相比,说明拉萨的年太阳总辐射量状况,并分析原因。某款房车的车顶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如下图),可通过太阳能发电满足房车旅行日常需求。(3)请从地理视角,说出两项影响该款房车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效率的因素。23.(2024高一上·河西期中)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罗布泊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东南部,气候极为干旱,冬春季节多大风天气,植被稀疏,雅丹地貌发育典型。下左图为“罗布泊雅丹地貌景观图”,右图为“罗布泊内部某区域雅丹单体的空间分布图”,雅丹单体背风侧普遍较细小且矮。(1)根据所学知识及相关材料,说明罗布泊地区自然条件对雅丹地貌发育的影响。(2)据图文材料,判断右图所示区域的主导风向,并说明理由。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C2.D【知识点】天体及天体系统;太阳系与地月系【解析】【点评】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分为不同的级别和层次,最高一级是总星系,总星系包括银河系和河外星系;银河系包括太阳系和其它恒星系;太阳系包括太阳、地月系和其它行星系;地月系包括地球和月球。1.ABC.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纪念币的正面图案显示的是太阳系中心天体为太阳,同时也显示了月球,因此存在地月系,图中包含地月系和太阳系两极天体系统,C正确,AB错误。D.火星探测器应该围绕火星进行探测,图中火星为E,D错误。故答案为:C。2.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距离太阳远近的顺序依次为水星(A),金星(B),月球(C),地球(D),火星(E),木星(F),土星(G),天王星(H),海王星(I),其中ABDE属于类地行星,FG属于巨行星,H、I属于远日行星,E和F之间存在小行星带,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答案】3.D4.A【知识点】天体及天体系统;地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解析】【点评】地球生命存在的外部条件有:①太阳光照稳定(太阳没有明显变化);②运行轨道安全(大、小行星公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内部条件:③地表温度适宜(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不长不短);④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且原始大气经长期演化);⑤有液态水(地球内部热量产生水汽,地球内部水汽逸出形成水圈)。3.A.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恒星“丹凤”是与太阳同等级的天体,不以太阳为公转中心,A错误。B.恒星“丹凤”为0.6倍太阳半径,体积比地球大的多,B错误。C.该恒星表面温度3800K,不可能存在生命,C错误。D.和太阳相似,由炽热气体组成,D正确。故答案为:D。4.AC.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青鸾”距离恒星0.02天文单位,是个很热的超级地球,说明其距离恒星较近,气温较高,而地球距离恒星太阳更远,使得地球上具有适宜生命存在的温度,故地球地表平均温度更低,A正确,C错误。B.“青鸾”的质量为1.4倍地球大小,其引力更强,能吸附更多的大气,该行星可能比地球大气层更厚,B错误。D.“青鸾”公转周期仅为 1.4天,地球公转周期为一年,地球的公转周期更长,使地球具有更适宜的温度变化,D错误。故答案为:A。【答案】5.A6.D【知识点】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的圈层结构【解析】【点评】太阳活动时,黑子和耀斑发射的电磁波会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5.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太阳中部有一只三趾的乌鸦,颜色较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阳黑子温度比周边略低,因此发出的可见光较少,因此显得暗一点,好似光亮的太阳上出现黑色斑点,因此该乌鸦为太阳黑子,太阳黑子存在于太阳大气最内层的光球层,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6.A.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的是太阳辐射,而不是太阳活动,A错误。B.结合上题可知,该现象为太阳黑子,当太阳黑子增多时,耀斑、太阳风等太阳活动较为活跃,会释放大量的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大气中的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B错误。C.地震是由地球内力作用而成,与太阳活动无关,C错误。D.当太阳活动较为强烈时,可能会导致地球气候异常,部分地区降水增加或减少,D正确。故答案为:D。【答案】7.C8.C9.B【知识点】地球的内部圈层;地球的外部圈层【解析】【点评】地壳:位于莫霍面以上的岩石部分。特征:①厚度不均(平均厚度17km,大陆39-41km,海洋6km。海拔越高,厚度越大);②硅铝层不连续分布。地幔:位于莫霍面和古登堡面(深度2900km)之间,由铁镁的硅酸盐类物质组成。软流层(深度80km-400km)分布在上地幔的上部,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7.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②圈层位于a古登堡界面以下,为地核的外核,①在②下方,为内核;④位于b莫霍界面以上,应为地壳。由材料可知,火山灰由岩浆形成,而岩浆主要来源于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即来源于③圈层—地幔,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8.A.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圈层为内核,一般认为其呈固态,A错误。B.②圈层为外核,横波不能传播,纵波可以传播,呈液态或熔融状态,B错误。C.b界面位于地壳和地幔之间,是莫霍面,C正确。D.③圈层为地幔,横波波速会明显增加 ,D错误。故答案为:C。9.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喷发出火山口的火山灰首先进入大气圈,之后慢慢沉降下来进入到水圈、生物圈,最终沉积到岩石圈,故最先影响的是大气圈,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答案】10.C11.A【知识点】地球的内部圈层;地球的外部圈层【解析】【点评】地球内部圈层:地壳(平均厚度17km,大陆地壳33km,海洋地壳6km)、地幔、地核。岩石圈的范围是上地幔上部和地壳,即软流层以上部分。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大气圈:从地表到大气上界依次分为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水圈: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生物圈:生物圈中的生物广泛分布于地壳(岩石圈的上部)、水圈(全部)和大气圈(底部),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10.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圈层向其他圈层提供水、无机盐和水蒸气等,是水圈;②圈层产生降水,是大气圈,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③圈层产生有机物、氧气等,是生物圈,能够进行光合作用;④圈层产生矿物质、无机盐是岩石圈,它的主要特点是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甲位于最底层表示岩石圈;丙圈层分布最高故表示大气圈;丁圈层广泛分布于其它几个圈层,联系了其它几个圈层,主要分布在大气圈(丙圈)的底部,水圈(乙圈)的全部,岩石圈(甲圈)的上部,故代表生物圈;乙圈层介于大气圈和岩石圈之间,代表水圈。综上所述,①-乙、②-丙、③-丁、④-甲,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11.A.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在距离地球表面2000~3000千米的高空,与星际空间的情况很接近,一般把这个高度作为大气圈的上界,A正确。B.水圈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其主体是海洋水,B错误。C.生物圈是地球上动植物和生存环境的总称,主要特点是是四大圈层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圈层,C错误。D.岩石圈上部的地壳属于地球的内部圈层,D错误。故答案为:A。【答案】12.C13.B【知识点】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史【解析】【点评】地壳演化史中,动物界发展阶段:元古代为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为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古生代泥盆纪为鱼类时代;古生代石炭纪和二叠纪为两栖动物时代;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为爬行动物时代;新生代第三纪为哺乳动物时代;新生代第四纪为人类时代。植物界发展阶段:元古代至古生代奥陶纪为海生藻类时代;古生代志留纪至石炭纪为陆上孢子植物时代;古生代二叠纪至中生代侏罗纪为裸子植物时代;中生代白垩纪以来为被子植物时代。12.由材料“含全球最完整的二叠纪-三叠纪地层界线剖面”和图片中“该剖面为岩性均一、沉积连续的粉砂质灰岩”可知,浙江煤山沉积连续且有足够厚度,①正确;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剖面为岩性均一、沉积连续的粉砂质灰岩”,且图片信息显示岩层基本呈水平状成层分布,可知其受到的构造扰动和变质作用很少,②错误;由图中信息“其中部发现了可能是已灭绝的海生生物的骨骼或器官所形成的微小牙形石化石”,可知其具备保存较完好的化石,③正确;由图可知,浙江煤山附近有公路、铁路等多条交通线经过,交通便捷,有利于研究,④正确,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13.AD.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剖面岩性均一,连续成层分布,岩层下老上新,AD错误。B.由于“金钉子”含全球最完整的二叠纪-三叠纪地层界线,且中部发现了微小牙形石化石,可知其能反应古地理环境变化特征,B正确。C.二叠纪-三叠纪为古生代与中生代地层的分界,C错误。故答案为:B。【答案】14.B15.A16.B【知识点】喀斯特地貌;外力作用【解析】【点评】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地面上往往崎岖不平,岩石绚丽,奇峰林立,地表常见有石芽、石林、峰林、溶沟、漏斗、落水洞、溶蚀洼地等形态;而地下则发育着地下河、溶洞。溶洞内有多姿多彩的石笋、钟乳石和石柱等。14.AD.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贵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较少存在风蚀地貌和雅丹地貌,AD错误。B.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贵州省台江县台盘村位于我国西南云贵地区,该地区多喀斯特地貌,因此,该地区典型地貌类型为喀斯特地貌,B正确。C.贵州地区多石灰岩分布,少有黄土分布,C错误。故答案为:B。15.结合上题可知,该地区地貌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形成主要是通过流水溶蚀和淀积作用而成,该地区主要是地面喀斯特地貌,主要是通过流水溶蚀作用形成,地下喀斯特地貌主要是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16.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喀斯特地貌当中,喀斯特漏斗区可以修建篮球场。喀斯特漏斗区是露天的,顶部不封顶的,可以减少工程量的建造,①错误;喀斯特漏斗区四周倾斜,结合图中信息可以看出,坡面可以砌成层层的看台,变身观众席,②正确;喀斯特地貌主要是由石灰岩构成,多裂隙,排水性较好,因此篮球场地不易积水,③正确;喀斯特地貌的漏斗区底部并不平坦,需要平整之后才能修建篮球场,④错误,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答案】17.A18.D【知识点】外力作用;海水运动及影响【解析】【点评】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的热能,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它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现为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它将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其结果往往使地表趋于平坦。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是在内力和外力长期作用下形成的,在不同的地点和时期往往以某一种作用占主导。17.A.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持续的高温干旱天气会使湖水水位不断下降,是湖床裸露,露出湖底水系情况,A正确。B.流水向湖底输送泥沙会使湖底平缓,不会出现“大地之树”的情况,B错误。C.周边环境污染加剧污染湖水,不会出现“大地之树”的情况,C错误。D.湖床裸露,说明湖水水位下降,流水侵蚀作用应减弱,D错误。故答案为:A。18.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涨潮时海水流速较慢,落潮时海水流速较快,涨潮时泥沙在滩涂堆积,落潮时侵蚀滩涂形成冲沟,①④正确,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答案】19.D20.A【知识点】大气的组成【解析】【点评】雾霾出现时,大气成分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固体杂质和颗粒物的增加,水汽增加,干洁空气比重下降。19.A.结合材料和图示可知,2023年3月7日天津市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现象,大气中固体杂质和水汽含量增加,干洁空气比重下降,A错误。B.雾霾产生时,大气空气质量较差,故B错误。C.雾霾产生时,大气中水汽含量较多,水汽比重会增多,故C错误。D.雾霾产生时,大气中固体颗粒物质数量明显较多,D正确。故答案为:D。20.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雾霾产生时,大气中固体颗粒物质增多,大气能见度变差,①正确;雾霾中的有害颗粒,会导致呼吸系统病变,呼吸系统疾病增多,②正确;雾霾天气能见度较差,大气质量差,来津旅行人数减少,故③错误;雾霾对天津市的用水环境影响较小,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21.【答案】(1)先降低后升高;持续减小(2)乙;D(3)温度测量记录设备,测量并记录温度变化;高度测量记录设备,测量并记录高度变化;定位装置,便于找回从太空返回的小熊和仪器等;运动相机,记录过程等。【知识点】大气的组成;大气的垂直分层【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玩具小熊到达约28000米高空,即28千米,对流层平均厚度12千米,平流层位于对流层顶部到50千米的区域,故玩具小熊到达了乙(平流层),对流层温度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平流层温度随海拔升高而升高,因此玩具小熊上升过程中温度先降低后升高;空气密度随着海拔升高而逐渐降低。(2)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合影时玩具小熊到达约28000米高空,即28千米,对流层平均厚度12千米,平流层位于对流层顶部到50千米的区域,故玩具小熊到达了乙(平流层),对流旺盛与杂质较多是对流层的特征,AB错误;大气高度电离是高层大气的特征,C错误;大气相对稳定是平流层的特征,D正确;故选D。(3)氮气球上升过程中温度不断变化,携带温度测量记录设备可以测量并记录温度变化;携带高度测量记录设备可以测量并记录高度变化;携带定位装置,便于找回从太空返回的小熊和仪器等;携带运动相机可以记录气球上升和下落过程等。【点评】对流层: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部,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平流层:自对流层顶到50-55千米;下层随高度变化很小,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大气稳定,利于高空飞行。高层大气:自平流层顶以上到大气上界2000-3000千米;80-500千米高空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通信;有广阔的空间,有利于卫星的运行。(1)由材料可知,玩具小熊到达约28000米高空,即28干米,对流层平均厚度12干米,平流层位于对流层顶部到50干米的区域,故玩具小熊到达了乙(平流层),对流层温度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平流层温度随海拔升高而升高,因此玩具小熊上升过程中温度先降低后升高;空气密度随着海拔升高而逐渐降低。(2)由材料可知,合影时玩具小熊到达约28000米高空,即28干米,对流层平均厚度12干米,平流层位于对流层顶部到50干米的区域,故玩具小熊到达了乙(平流层),对流旺盛与杂质较多是对流层的特征,AB错误;大气高度电离是高层大气的特征,C错误;大气相对稳定是平流层的特征,D正确;故选D。(3)氮气球上升过程中温度不断变化,携带温度测量记录设备可以测量并记录温度变化;携带高度测量记录设备可以测量并记录高度变化;携带定位装置,便于找回从太空返回的小熊和仪器等;携带运动相机可以记录气球上升和下落过程等。22.【答案】(1) 分布不均;大致自东向西呈增大趋势;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附近。(2) 状况:拉萨的年太阳总辐射量更大。原因:拉萨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晴天多,日照时间长。(3) 纬度位置、海拔高度、天气状况、日照时间、大气透明度等。【知识点】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解析】【分析】(1)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年太阳辐射量分布不均,大致自东向西呈增加趋势(或自东南向西北呈现递增趋势),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高值出现在青藏高原,最低值出现在四川盆地附近。(2)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拉萨地处青藏高原,海拔较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少,同时,该地区晴天较多,阴雨天气较少,日照时间较长,因此,全年获得太阳辐射总量多于重庆。(3)纬度位置是影响太阳辐射的最基本因素,纬度低则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短,被大气削弱得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多;反之,则少;天气状况也是影响太阳辐射的重要因素,晴朗的天气,由于云层少且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阴雨的天气,由于云层厚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弱;地势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日照时间长短,日照时间长,获得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短,获得太阳辐射弱;大气透明度,大气透明度越好,太阳辐射越强。【点评】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主要包括太阳高度角、大气透明度、云量、海拔高度和地理纬度。太阳高度角越大,辐射强度越高;大气透明度高时,辐射损失少;云量多会削弱辐射;海拔越高,大气层薄,辐射增强;低纬度地区太阳辐射较强,高纬度地区较弱。23.【答案】(1)气候干旱,温差大,风化作用较强;冬春季节多大风天气,风力侵蚀作用较强;植被稀疏,固沙和阻风能力较弱。(2)东北风雅丹单体走向应和主导风向一致,图示中垄槽走向基本为东北一西南走向;图示雅丹单体西南侧较细小且矮,说明为背风侧,东北侧即为迎风侧,该地盛行风向为东北风。【知识点】风沙地貌【解析】【分析】(1)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丹地貌是风成地貌,其发育条件主要从风力强劲的角度进行分析。结合材料可知,该地冬春季节多大风天气,风力强劲,风力的侵蚀作用较强,该地气候干旱,植被稀疏,植被阻滞风沙固土作用弱,干旱的气候,导致基岩的风化作用强,裂隙增多,较易被风力侵蚀。(2)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单个雅丹体,背风面小而低矮,结合图示,雅丹群的单个雅丹体均是西南方向较细小且矮,说明西南方向为背风侧,东北方向为迎风侧,因为最高点位于东北端,东北端陡峭,被风力侵蚀强,为迎风面,西南面相对较缓,为背风坡,所以盛行风向为东北风。同时,雅丹群的垄槽走向为东北-西南走向,进一步说明该地的盛行风向为东北风。【点评】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的热能,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它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现为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1)结合所学知识,雅丹地貌是风成地貌,其发育条件主要从风力强劲的角度进行分析。结合材料可知,该地冬春季节多大风天气,风力强劲,风力的侵蚀作用较强,该地气候干旱,植被稀疏,植被阻滞风沙固土作用弱,干旱的气候,导致基岩的风化作用强,裂隙增多,较易被风力侵蚀。(2)结合材料可知,单个雅丹体,背风面小而低矮,结合图示,雅丹群的单个雅丹体均是西南方向较细小且矮,说明西南方向为背风侧,东北方向为迎风侧,因为最高点位于东北端,东北端陡峭,被风力侵蚀强,为迎风面,西南面相对较缓,为背风坡,所以盛行风向为东北风。同时,雅丹群的垄槽走向为东北-西南走向,进一步说明该地的盛行风向为东北风。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天津市河西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学生版).docx 天津市河西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