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陕西省西安市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陕西省西安市金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近代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与经济。请完成下列小题。
1.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美国多次对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实施关税霸凌。回顾中国近代史,使中国首次丧失关税自主权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2.近代某条约中有这样的内容:清政府除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外,又增开天津为通商口岸,割九龙半岛南端给英国,赔款额也大幅增加。该条约是( )
A.《马关条约》 B.《黄埔条约》 C.《北京条约》 D.《望厦条约》
3.某历史公众号推送的文章内容如下表所示。据此可知,该公众号推送的文章主要研究的历史事件是( )
直接原因 “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
时间 1856年10月-1860年10月
结果 清政府战败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旅顺大屠杀 D.威海卫战役
4.1860年秋季,狡猾的俄国外交人员为了自身的利益,两面讨好;既替入侵的联军献计,又替中国卫国者出谋划策。俄国最终从中国得到的“利益”是( )
A.勒索巨额赔款 B.强租大连港湾
C.割占大片领土 D.划分“势力范围”
5.如下图反映了( )
①鸦片战争激起太平天国运动 ②西方列强利用清政府侵略中国
③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性质④中外势力勾结联合镇压太平天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洋务运动。他们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军事工业,以及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等民用企业。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A.发展资本主义 B.维护清朝统治 C.实现国家富强 D.引进西方技术
7.根据下列三幅图片可以构建的学习主题是( )
A.中国边疆危机严重 B.中国早期现代化的探索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农民起义迅速发展
8.下图是中国近代史上被迫开放的部分通商口岸方位示意图。它反映出西方列强的侵华特点是( )
部分通商口岸方位示意图
A.由内地扩大到沿海地区 B.由沿海地区深入到内地
C.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 D.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
9.1885年6月,李鸿章与法国驻中国公使签订了一项正式条约,承认越南受法国“保护”,同意在中越边境开埠通商。该条约的签订标志着( )
A.洋务运动的失败 B.东南海防的削弱
C.西南门户被打开 D.抗法战争的胜利
10.《马关条约》的内容中,对中国民族工业产品的销售市场冲击最大的是( )
A.大量赔款 B.开放口岸
C.割让领土 D.日本可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11.下图为甲午中日战争后广东人谢缵泰创作的时政漫画《时局全图》,漫画左上方题诗一首:“沉沉酣睡我中华,那(哪)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作者旨在( )
A.披露严重的边疆危机 B.反映中国开始丧失领土主权
C.唤醒国民的爱国意识 D.倡导国民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12.张謇认为中国要振兴,必须以棉、铁两种工业为中心。1910年,他正式提出“棉铁政策”,认为“至柔惟棉,至刚惟铁”。这表明他主张( )
A.“实业救国” B.加强海防 C.禁运鸦片 D.改革内政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A 《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 图B 圆明园大水法遗址
材料二 参与威海卫之役的外籍人士肯宁咸说:“中国人在鸭绿江上(指黄海海战)是可以得胜的,假使他们的炮弹不是实着泥沙。这不是海军提督的过错,而是军需局的坏蛋官吏的罪恶。”东北前线战事紧迫,军费告急,却同各地一样收到必须“报效”慈禧太后六十庆典银两的谕旨。将军长顺为讨好慈禧,硬从入不敷出的军费中开销一万两“报效”银,迅速上交。
——摘编自《甲午战争的历史教训》
列强在华强租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情况表
国别 强租租借地 “势力范围”
① 胶州湾租借地 山东
俄国 旅大租借地 长城以北、新疆、东北
法国 广州湾租借地 广东、广西、云南
英国 九龙租借地、威海卫租借地 长江流域
日本 福建
(1)材料一图A条约签订于 年8月,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图A中①处是 (地点);1843年中英签订 ,英国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等权利;导致图B建筑遭受毁灭性破坏的罪魁祸首是 联军。
(2)依据材料二,概括黄海海战中北洋水师战败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二表格中①代表的国家。面对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美国提出了什么主张?
(3)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带给你的启示。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前处于封闭状态的中国,通过瓷器及茶叶贸易每年都有大量的贸易顺差,而西方廉价的纺织品、工艺品却无法进入中国市场,这显然无法满足西方列强(英国)对中国市场的需要,因此鸦片战争无法避免地发生了。
——摘编自李事明《鸦片战争对沿海居民生活的影响》
材料二
(1)依据材料一,指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
(2)指出材料二的时间轴中属于中国早期现代化初步探索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此事件前期和后期的口号。
(3)请从下列两个观点中任选一个(用序号表示),并从材料二时间轴中选择相互关联的史事对所选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规范)
观点:①近代列强侵略加剧中国民族危机。 ②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重要原因。 我选择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史事:____________________ 阐述或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八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一场相关历史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鸦片祸害——英雄除弊】
材料一 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君知火箭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炮子谣》
【领土主权——英雄守护】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新疆出现危机,左宗棠建议立即出兵新疆,收复失地,并得到清朝最高统治者的支持……左宗棠对阿古柏势力主要是立足于“打”,对俄罗斯立足于“谈”。左宗棠制订了“缓进急战”“先北后南”等切合实际的战略战术,进军中注重民心所向和严明部队纪律。……1880年4月,抬棺出征的左宗棠誓死要从俄国手中夺回伊犁。1882年,经历艰苦卓绝的斗争,伊犁终于回归祖国。1884年,新疆省正式建立。
——摘编自《浅谈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整体谋略》
图B 冯子材(1818-1903)
【忠将殉国——英雄永铭】
材料三
【时代呼唤——英雄精神】
材料四 全社会尊崇英雄、学习英雄、争做英雄,胸怀强国之志,锤炼强国之技,勇建强国之功,团结奋进、砥砺前行,必将汇聚起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磅礴力量。
——摘编自《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群像》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的危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A事件的主导者,并分析该事件能成为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内容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左宗棠能够成功收复新疆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朝在新疆建省的历史意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B人物在中法战争中的贡献。
(3)选取材料三中任意一位英雄将领,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该英雄人物反侵略的主要事迹。你认为他们共同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应如何汇聚起民族复兴伟业的磅礴力量。综合上述探究,请用一句话为本次探究活动拟定一个主题名称。
参考答案
1.A 2.C
3.B
4.C
5.D
6.B
7.A
8.B
9.C
10.D
11.C
12.A
13.(1) 1842年 广州 《虎门条约》 英法
(2)原因:官场腐败,军备废弛(或北洋舰队未得到应有的军事物资);本就告急的军费因给慈禧祝寿而被部分挪用;清政府的腐朽落后。
国家:德国。
主张:“门户开放”。
(3)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
14.(1)目的: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
革命任务: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以争取民族独立,反对封建主义压迫以实现人民解放(答“反帝反封建或反西方列强侵略反封建”均可得分)。
(2)历史事件:洋务运动。
口号:
前期:“自强”。后期:“求富”。
(3)示例一:
我选择的观点:①
选择史事:鸦片战争爆发、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阐述或说明:1840年,英国挑起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传统的小农经济逐步瓦解,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长江中下游地区,俄国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之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不断加剧。
综上所述,近代随着帝国主义列强的不断侵略,中国的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示例二:
我选择的观点:②
选择史事: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天京事变
阐述或说明:近代农民阶级无法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虽然太平天国提出《天朝田亩制度》,但其中的绝对平均主义脱离社会实际,难以落实,无法真正指导革命。太平天国起义初期以“平等”“均富”为口号,但定都天京后,领导集团迅速模仿封建王朝的等级制度,修建宫殿、广纳妃嫔、争夺权力,背离了起义初衷,失去了民众的信任和支持。1856年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内部分裂事件,暴露了农民阶级在权力分配、组织管理上的短视和局限性,即农民阶级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和统一的领导核心。天京事变严重削弱了革命力量,最终太平天国未能抵御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走向失败。
综上所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阶级虽然具有强烈的革命愿望,但由于自身阶级属性的制约,无法承担起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历史任务,这也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深层原因。
15.(1)危害: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许多官员、士兵吸食鸦片,体质被严重摧残,同时导致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削弱。
主导者:林则徐。
原因: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原因:清政府的支持;采取了正确的作战方法;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决心特别坚定;制订了正确的战略战术;注重民心所向,部队纪律严明;收复新疆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历史意义:巩固了西北边防;加强了中央对新疆的管辖;维护了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
贡献:在中法战争中,冯子材率守军英勇抵抗,取得镇南关大捷,并收复谅山等地,扭转了战局。
(3)主要事迹:
选择图C:1841年,英军进攻虎门炮台,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督率将士殊死抵抗,终因弹尽援绝,壮烈殉国。
选择图D:1842年6月,英军进犯长江门户吴淞。江南提督陈化成虽年近七旬,仍率众抵抗,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挥旗督战,力竭牺牲。
选择图E:1894年9月,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在舰身严重受损、弹药将尽之际,下令鼓轮怒驶,欲撞击日舰与其同归于尽,最后因敌炮丛集,未至而与全舰官兵壮烈殉国。
精神品质:不怕牺牲;百折不挠;英勇无畏;热爱祖国的民族精神等。
(4)做法: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培养全社会尊崇英雄、学习英雄精神的氛围;勇敢地承担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重任。
主题名称:弘扬英雄精神,汲取奋进力量;让英雄精神照亮奋进之路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