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16讲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热力学问题一、气体压强的求法1.平衡状态下气体压强的求法(1)液片法:选取假想的液体薄片(自身重力不计)为研究对象,分析液片两侧受力情况,建立平衡方程,消去面积,得到液片两侧压强相等方程,求得气体的压强.(2)力平衡法:选取与气体接触的液柱(或活塞)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得到液柱(或活塞)的受力平衡方程,求得气体的压强.(3)等压面法:在连通器中,同一种液体(中间不间断)同一深度处压强相等.液体内深h处的总压强p=p0+ρgh,p0为液面上方的压强.2.活塞模型如图所示是最常见的封闭气体的两种方式。求气体压强的基本方法:先对活塞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根据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图甲中活塞的质量为m,活塞横截面积为S,外界大气压强为p0。由于活塞处于平衡状态,所以p0S+mg=pS,则气体的压强为p=p0+。图乙中的液柱也可以看成“活塞”,由于液柱处于平衡状态,所以pS+mg=p0S,则气体压强为p=p0-=p0-ρ液gh。3.连通器模型如图所示,U形管竖直放置。同一液体中的相同高度处压强一定相等,所以气体B和A的压强关系可由图中虚线联系起来。则有pB+ρgh2=pA,而pA=p0+ρgh1,所以气体B的压强为pB=p0+ρg(h1-h2)。2.加速运动系统中封闭气体压强的求法选取与气体接触的液柱(或活塞)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二、气体实验定律的应用1.气体实验定律玻意耳定律 查理定律 盖—吕萨克定律内容 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强与体积成反比 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压强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 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压强不变的情况下,其体积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表达式 p1V1=p2V2 =或 = =或 =图象2.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1)理想气体①宏观上讲,理想气体是指在任何条件下始终遵守气体实验定律的气体,实际气体在压强不太大、温度不太低的条件下,可视为理想气体.②微观上讲,理想气体的分子间除碰撞外无其他作用力,即分子间无分子势能.(2)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或=C.气体实验定律可看做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特例.三、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理解及应用1.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理解不仅反映了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式改变内能的过程是等效的,而且给出了内能的变化量和做功与热传递之间的定量关系.2.对公式ΔU=Q+W符号的规定符号 W Q ΔU+ 外界对物体做功 物体吸收热量 内能增加- 物体对外界做功 物体放出热量 内能减少3.几种特殊情况(1)若过程是绝热的,则Q=0,W=ΔU,外界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内能的增加量.(2)若过程中不做功,即W=0,则Q=ΔU,物体吸收的热量等于物体内能的增加量.(3)若过程的初、末状态物体的内能不变,即ΔU=0,则W+Q=0或W=-Q.外界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放出的热量.(2025·浙江·一模)如图,竖直放置的密闭绝热汽缸被轻质导热活塞分成上下两部分,上部分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气体的温度为,压强为,下部分为真空,活塞与汽缸上壁中央用一根原长为、劲度系数为的轻质弹簧竖直连接。汽缸内壁光滑,弹簧的形变始终在弹性限度内且其体积忽略不计。活塞初始时静止在汽缸正中间,此时弹簧长度为,后因活塞密封不严发生缓慢移动,最后活塞重新达到平衡。(已知该理想气体的内能,其中为该气体摩尔数,为已知的比例系数,形变量为的弹簧弹性势能为)(1)与初始时相比,上部分气体的分子数密度 ,上部分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 (以上两空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2)若活塞重新达到平衡时的气体温度为(已知),求此时上部分气体的压强 ;(3)若活塞重新达到平衡时的气体温度为(未知),求此时上部分气体的温度 。(2025·浙江·一模)如图所示是某款气压式升降椅及其气缸柱放大结构图,圆柱形气缸固定于底座,内部充有一定量的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气缸内部横截面积为。活塞上端被气缸上端卡环卡住,此刻气缸内部气体柱长,外部大气压为,气缸内部气体压强,活塞、连接杆、凳子面总质量为,,不计任何摩擦。(1)若椅子上放了一个快递,椅子下降,一段时间后气缸内气体温度不变,此过程中,活塞对气体做功20J,判断整个过程中缸内气体是 (填“吸热”或“放热”),相应的热量为 J;(2)若椅子上不放任何东西,求活塞对卡环的作用力 ;(3)某同学坐在椅子(脚始终悬空)上后,经过足够长时间,椅子高度下降后平衡,求该同学的质量 。(2025·浙江·一模)如图所示,“工”字型支架A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支架上端为一截面积的圆柱形活塞,活塞与质量导热圆柱形汽缸B间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与汽缸壁间无摩擦。已知环境温度,封闭气体的长度,外界大气压强。(1)环境温度时,求封闭气体的压强p;(2)当环境温度缓慢变为时,汽缸的机械能减少,气体内能减少,求:①环境温度;②判断该过程汽缸内气体是吸热还是放热?求热量的大小Q。(2025·浙江·一模)如图所示,导热性良好的圆柱形气缸竖直悬挂于天花板,用横截面积为,质量的光滑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下悬挂质量为的重物,此时活塞处在距气缸上底面0.3m的A处(图中未标注),环境温度为。随着环境温度升高,活塞缓慢移动到距离气缸上底面0.36m的B处(图中未标注)。已知大气压为,忽略大气压的变化,则:(1)求活塞在B处时环境温度;(2)活塞从A处到B处的过程中气体分子平均动能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气体分子对容器壁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的撞击次数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活塞从A处到B处的过程中气体内能增加了,求此过程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2025·浙江温州·一模)如图,上有卡扣的导热性能良好的气缸(不计缸壁厚度)竖直放置,缸内用质量、横截面积的活塞密封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环境温度时,气体高度维持不变,随着环境温度逐渐升高至时,缸内气体压强变为。已知整个过程中缸内气体的内能增加了。取大气压,不计活塞与气缸间的阻力,求:(1)环境温度逐渐升高,活塞运动至卡口前的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 (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气缸内壁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活塞恰好到达容器卡口处时的环境温度;(3)缸内气体在整个过程中从外界吸收的热量。(2025·浙江杭州·三模)舟山渔场有着丰富的渔业资源。为了保护生态,每年的5-10月为“禁渔期”,为了在此期间吃到鲜货,小明想把某种生活在海面下500m深处的鱼类从海里移到如图所示的两层水箱中养殖。为使鱼存活,须给它们创造一个类似深海的压强条件。如图所示,在一层水箱中有一条鱼,距离二层水箱水面的高度h=50m,二层水箱水面上部空气的体积V=10L,与外界大气相通。外界大气压p0=1.0×105Pa,水的密度ρ=1.0×103kg/m3,g取10m/s2(水箱内气体温度恒定)(1)鱼在深海处的压强为多少?(2)为使鱼正常存活,须给二层密闭水箱再打进压强为p0、体积为多少的空气?(3)若此过程外界对二层水箱气体做功1.71×105J,求水箱气体 (“释放”或“吸收”)热量为多少 ?(2025·浙江宁波·模拟预测)为了测量一些形状不规则而又不便浸入液体的固体体积,可用如下图所示装置。操作步骤和实验数据如下。a、打开阀门K、使管A、容器C、容器B和大气相通。上下移动D,使左侧水银面到达刻度n的位置;b、关闭K,向上举D,使左侧水银面达到刻度m的位置。这时测得两管水银面高度差为19.0cm,该过程封闭气体向外界放热为;c、打开K,把被测固体放入C中,上下移动D,使左侧水银面重新到达位置n,然后关闭K;d、向上举D,使左侧水银面重新到达刻度m处,这时测得两管水银面高度差为38.0cm,该过程封闭气体向外界放热为;已知容器C和管A的总体积为,外界大气压强为,环境温度不变,实验装置导热性能良好。求:(1)b过程中,被阀门K封闭的这部分气体,气体分子动能 (选填“均不变”、“均增大”、“均减小”或“增大和减小均有”),单位时间撞击单位面积容器壁的分子数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被测固体的体积;(3)比较b与d两个过程中的放热与的大小关系,并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与定量的分析过程加以证明。(2025·浙江·二模)如图所示,一导热良好的圆柱形汽缸竖直放置于水平地面上,横截面积,用质量m=2kg厚度不计的活塞密封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初始时活塞与汽缸底部距离,与汽缸底部距离处有一固定卡环,外界大气压,初始气体状态1温度。现缓慢加热气体,加热至气体状态2温度时停止。忽略活塞与汽缸间摩擦,重力加速度。(1)如图乙所示两条曲线为气体状态1和2的分子速率分布曲线,状态2对应的曲线为_______(填A或B),气体温度从300K至400K过程中,单位时间撞击单位面积汽缸壁的分子数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2)求状态2的气体压强。(3)若从状态1到状态2过程中气体吸收热量Q=120J,求外界对气体做的功W及气体内能变化。(2025·浙江湖州·三模)如图是某超重报警装置示意图,它由导热性能良好的密闭汽缸、固定有平台活塞、报警电路组成,当活塞下移两触点接触时,电路发出超重报警。已知活塞与平台的总质量为m,活塞横截面积为S,弹簧长为l,大气压为。平台不放物体,在环境温度为时,活塞距汽缸底高为2l。不考虑活塞与汽缸间摩擦,忽略上触点与活塞之间的距离,汽缸内气体视为理想气体。(1)平台下移过程中气体分子间作用力为 (选填“引力”、“斥力”或“零”),单位面积汽缸壁受到气体分子的撞击力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2)轻放重物,活塞缓慢下移,求刚好触发超重预警时所放重物的质量M;(3)不放重物,若外界温度缓慢降低,从图示位置到刚触发超重预警过程,气体向外界放出热量Q。求气体内能的变化。(2025·浙江金华·三模)如图1所示,一质量为m=1kg、导热性能良好的汽缸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右端开口,汽缸壁内设有卡口,用一质量不计、面积为S=100cm2的活塞,密封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厚度可忽略且能无摩擦滑动。开始时气体处于温度T1=300K、体积V1=500cm3的状态A。现用一细线竖直悬挂活塞,待稳定至如图2所示状态B,此时活塞恰好到达汽缸内的卡口处,活塞与卡口无相互作用力。随后将汽缸内气体加热至温度为T3=330K的状态C,从状态A到状态B的过程中气体吸收热量0.5J,从状态A到状态C的过程中气体内能共增加了12.6J,大气压p0=1.01×105Pa,求:(1)气体从状态A到状态B过程,分子平均动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器壁单位面积所受气体分子的平均作用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在状态C的压强p3;(3)由状态A到状态C过程中一共从外界吸收热量Q。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16讲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热力学问题一、气体压强的求法1.平衡状态下气体压强的求法(1)液片法:选取假想的液体薄片(自身重力不计)为研究对象,分析液片两侧受力情况,建立平衡方程,消去面积,得到液片两侧压强相等方程,求得气体的压强.(2)力平衡法:选取与气体接触的液柱(或活塞)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得到液柱(或活塞)的受力平衡方程,求得气体的压强.(3)等压面法:在连通器中,同一种液体(中间不间断)同一深度处压强相等.液体内深h处的总压强p=p0+ρgh,p0为液面上方的压强.2.活塞模型如图所示是最常见的封闭气体的两种方式。求气体压强的基本方法:先对活塞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根据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图甲中活塞的质量为m,活塞横截面积为S,外界大气压强为p0。由于活塞处于平衡状态,所以p0S+mg=pS,则气体的压强为p=p0+。图乙中的液柱也可以看成“活塞”,由于液柱处于平衡状态,所以pS+mg=p0S,则气体压强为p=p0-=p0-ρ液gh。3.连通器模型如图所示,U形管竖直放置。同一液体中的相同高度处压强一定相等,所以气体B和A的压强关系可由图中虚线联系起来。则有pB+ρgh2=pA,而pA=p0+ρgh1,所以气体B的压强为pB=p0+ρg(h1-h2)。2.加速运动系统中封闭气体压强的求法选取与气体接触的液柱(或活塞)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二、气体实验定律的应用1.气体实验定律玻意耳定律 查理定律 盖—吕萨克定律内容 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强与体积成反比 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压强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 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压强不变的情况下,其体积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表达式 p1V1=p2V2 =或 = =或 =图象2.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1)理想气体①宏观上讲,理想气体是指在任何条件下始终遵守气体实验定律的气体,实际气体在压强不太大、温度不太低的条件下,可视为理想气体.②微观上讲,理想气体的分子间除碰撞外无其他作用力,即分子间无分子势能.(2)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或=C.气体实验定律可看做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特例.三、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理解及应用1.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理解不仅反映了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式改变内能的过程是等效的,而且给出了内能的变化量和做功与热传递之间的定量关系.2.对公式ΔU=Q+W符号的规定符号 W Q ΔU+ 外界对物体做功 物体吸收热量 内能增加- 物体对外界做功 物体放出热量 内能减少3.几种特殊情况(1)若过程是绝热的,则Q=0,W=ΔU,外界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内能的增加量.(2)若过程中不做功,即W=0,则Q=ΔU,物体吸收的热量等于物体内能的增加量.(3)若过程的初、末状态物体的内能不变,即ΔU=0,则W+Q=0或W=-Q.外界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放出的热量.(2025·浙江·一模)如图,竖直放置的密闭绝热汽缸被轻质导热活塞分成上下两部分,上部分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气体的温度为,压强为,下部分为真空,活塞与汽缸上壁中央用一根原长为、劲度系数为的轻质弹簧竖直连接。汽缸内壁光滑,弹簧的形变始终在弹性限度内且其体积忽略不计。活塞初始时静止在汽缸正中间,此时弹簧长度为,后因活塞密封不严发生缓慢移动,最后活塞重新达到平衡。(已知该理想气体的内能,其中为该气体摩尔数,为已知的比例系数,形变量为的弹簧弹性势能为)(1)与初始时相比,上部分气体的分子数密度 ,上部分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 (以上两空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2)若活塞重新达到平衡时的气体温度为(已知),求此时上部分气体的压强 ;(3)若活塞重新达到平衡时的气体温度为(未知),求此时上部分气体的温度 。【答案】(1) 变小 变大(2)(3)【详解】(1)[1]当活塞密封不严时气体有一部分漏气到下半部分,所以上半部分气体的分子数密度减小。[2]下方真空处有气体时,活塞会受到下部分气体的压力,使得上半部分弹簧变短,在绝热条件下弹簧弹性势能转化为内能,所以内能增大,故温度升高,上部分气体的分子平均速率增大。(2)由于是轻质活塞,当活塞再次平衡时,上下部分气体压强相等,弹簧弹力为0。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解得(3)末状态下弹簧恢复原长,弹性势能转化为内能,初始时弹性势能为所以内能的变化量解得(2025·浙江·一模)如图所示是某款气压式升降椅及其气缸柱放大结构图,圆柱形气缸固定于底座,内部充有一定量的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气缸内部横截面积为。活塞上端被气缸上端卡环卡住,此刻气缸内部气体柱长,外部大气压为,气缸内部气体压强,活塞、连接杆、凳子面总质量为,,不计任何摩擦。(1)若椅子上放了一个快递,椅子下降,一段时间后气缸内气体温度不变,此过程中,活塞对气体做功20J,判断整个过程中缸内气体是 (填“吸热”或“放热”),相应的热量为 J;(2)若椅子上不放任何东西,求活塞对卡环的作用力 ;(3)某同学坐在椅子(脚始终悬空)上后,经过足够长时间,椅子高度下降后平衡,求该同学的质量 。【答案】(1) 放热 20J(2)550N,活塞对卡环的力方向竖直向上(3)【详解】(1)[1][2]由题知,椅子下降的过程,气缸内气体温度不变,则气体的内能不变,即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有其中活塞对气体做功为解得负号表示缸内气体放热;相应的热量为20J(2)活塞静止不动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平衡条件有解得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到活塞对卡环的力方向竖直向上(3)根据玻意耳定律有解得,活塞静止不动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平衡条件有解得(2025·浙江·一模)如图所示,“工”字型支架A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支架上端为一截面积的圆柱形活塞,活塞与质量导热圆柱形汽缸B间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与汽缸壁间无摩擦。已知环境温度,封闭气体的长度,外界大气压强。(1)环境温度时,求封闭气体的压强p;(2)当环境温度缓慢变为时,汽缸的机械能减少,气体内能减少,求:①环境温度;②判断该过程汽缸内气体是吸热还是放热?求热量的大小Q。【答案】(1)(2)①;②气体对外放热;【详解】(1)分析汽缸的受力得解得(2)①汽缸机械能减少,由解得封闭气体做等压变化,由盖-吕萨克定律得解得②汽缸对气体做的功为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联立,解得所以,气体对外放热,热量的大小。(2025·浙江·一模)如图所示,导热性良好的圆柱形气缸竖直悬挂于天花板,用横截面积为,质量的光滑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下悬挂质量为的重物,此时活塞处在距气缸上底面0.3m的A处(图中未标注),环境温度为。随着环境温度升高,活塞缓慢移动到距离气缸上底面0.36m的B处(图中未标注)。已知大气压为,忽略大气压的变化,则:(1)求活塞在B处时环境温度;(2)活塞从A处到B处的过程中气体分子平均动能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气体分子对容器壁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的撞击次数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活塞从A处到B处的过程中气体内能增加了,求此过程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答案】(1)(2) 变大 变小(3)【详解】(1)对活塞进行受力分析,活塞处于平衡状态,气体压强保持不变,气体发生等压变化,由盖-吕萨克定律其中,代入数据得(2)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只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变大;气体压强不变,温度升高使分子平均速率增大,但体积增大导致分子数密度减小,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的撞击次数变小。(3)对活塞和重物受力分析,气体压强代入数据气体对外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已知则(2025·浙江温州·一模)如图,上有卡扣的导热性能良好的气缸(不计缸壁厚度)竖直放置,缸内用质量、横截面积的活塞密封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环境温度时,气体高度维持不变,随着环境温度逐渐升高至时,缸内气体压强变为。已知整个过程中缸内气体的内能增加了。取大气压,不计活塞与气缸间的阻力,求:(1)环境温度逐渐升高,活塞运动至卡口前的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 (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气缸内壁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活塞恰好到达容器卡口处时的环境温度;(3)缸内气体在整个过程中从外界吸收的热量。【答案】(1) 增加 不变(2)(或)(3)【详解】(1)[1]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由题知环境温度逐渐升高,且气缸的导热性能良好,故气体的温度也逐渐升高,所以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2]对活塞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有可知压强是一个定值,即在活塞到达卡扣前气体做等压变化;根据可知圆筒内壁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不变。(2)在初始状态,对活塞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有解得可知在活塞到达卡扣前,气体做等压变化,则有到达卡扣处后,气体做等容变化,由查理定律得解得(或)(3)活塞从初始状态到卡扣处的过程中,做等压变化,则有解得因气体做等压变化,则外界对气体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有解得(2025·浙江杭州·三模)舟山渔场有着丰富的渔业资源。为了保护生态,每年的5-10月为“禁渔期”,为了在此期间吃到鲜货,小明想把某种生活在海面下500m深处的鱼类从海里移到如图所示的两层水箱中养殖。为使鱼存活,须给它们创造一个类似深海的压强条件。如图所示,在一层水箱中有一条鱼,距离二层水箱水面的高度h=50m,二层水箱水面上部空气的体积V=10L,与外界大气相通。外界大气压p0=1.0×105Pa,水的密度ρ=1.0×103kg/m3,g取10m/s2(水箱内气体温度恒定)(1)鱼在深海处的压强为多少?(2)为使鱼正常存活,须给二层密闭水箱再打进压强为p0、体积为多少的空气?(3)若此过程外界对二层水箱气体做功1.71×105J,求水箱气体 (“释放”或“吸收”)热量为多少 ?【答案】(1)(2)(3) 释放【详解】(1)鱼在深海处的压强(2)为使一层水箱压强达到p,二层水箱中气体压强为将外界压强为,体积为的空气注入一层水箱,解得(3)由于水箱内气体温度恒定,故内能不变,此过程外界对二层水箱气体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即水箱气体释放热量(2025·浙江宁波·模拟预测)为了测量一些形状不规则而又不便浸入液体的固体体积,可用如下图所示装置。操作步骤和实验数据如下。a、打开阀门K、使管A、容器C、容器B和大气相通。上下移动D,使左侧水银面到达刻度n的位置;b、关闭K,向上举D,使左侧水银面达到刻度m的位置。这时测得两管水银面高度差为19.0cm,该过程封闭气体向外界放热为;c、打开K,把被测固体放入C中,上下移动D,使左侧水银面重新到达位置n,然后关闭K;d、向上举D,使左侧水银面重新到达刻度m处,这时测得两管水银面高度差为38.0cm,该过程封闭气体向外界放热为;已知容器C和管A的总体积为,外界大气压强为,环境温度不变,实验装置导热性能良好。求:(1)b过程中,被阀门K封闭的这部分气体,气体分子动能 (选填“均不变”、“均增大”、“均减小”或“增大和减小均有”),单位时间撞击单位面积容器壁的分子数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被测固体的体积;(3)比较b与d两个过程中的放热与的大小关系,并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与定量的分析过程加以证明。【答案】(1) 增大和减小均有 增大(2)500cm3(3)【详解】(1)[1][2]b过程中,被阀门K封闭的这部分气体,气体温度不变,则分子平均动能不变,但单个分子动能增大和减小均有;气体压强变大,体积减小,气体分子数密度增加,则单位时间撞击单位面积容器壁的分子数增大;(2)设C以及管内气体的体积为V,根据玻意耳定律,则b过程有d过程有联立解得(3)步骤b与步骤d两个过程中气体的体积变化量相同,均为步骤b中气体压降从76cmHg变化到95cmHg,而步骤d中气体压降从76cmHg变化到114cmHg,根据可知步骤d中外界对气体做功较大,而气体温度不变,内能不变,则步骤b中气体放热Q1,比步骤d过程中气体放热Q2的小,即。(2025·浙江·二模)如图所示,一导热良好的圆柱形汽缸竖直放置于水平地面上,横截面积,用质量m=2kg厚度不计的活塞密封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初始时活塞与汽缸底部距离,与汽缸底部距离处有一固定卡环,外界大气压,初始气体状态1温度。现缓慢加热气体,加热至气体状态2温度时停止。忽略活塞与汽缸间摩擦,重力加速度。(1)如图乙所示两条曲线为气体状态1和2的分子速率分布曲线,状态2对应的曲线为_______(填A或B),气体温度从300K至400K过程中,单位时间撞击单位面积汽缸壁的分子数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2)求状态2的气体压强。(3)若从状态1到状态2过程中气体吸收热量Q=120J,求外界对气体做的功W及气体内能变化。【答案】(1)B,减少(2)(3)-21J,99J【详解】(1)[1]状态2温度高,分子平均速率大,对应曲线B;[2]对活塞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可得解得气体先做等压变化,根据盖-吕萨克定律可知解得接下来气气体温度从300K至400K过程为等压变化,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汽缸壁受到撞击力不变,但每次分子撞击力变大,故撞击次数减少。(2)气体先发生等压变化,接下来气体做等容变化,根据查理定律可得解得(3)外界对气体所做的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2025·浙江湖州·三模)如图是某超重报警装置示意图,它由导热性能良好的密闭汽缸、固定有平台活塞、报警电路组成,当活塞下移两触点接触时,电路发出超重报警。已知活塞与平台的总质量为m,活塞横截面积为S,弹簧长为l,大气压为。平台不放物体,在环境温度为时,活塞距汽缸底高为2l。不考虑活塞与汽缸间摩擦,忽略上触点与活塞之间的距离,汽缸内气体视为理想气体。(1)平台下移过程中气体分子间作用力为 (选填“引力”、“斥力”或“零”),单位面积汽缸壁受到气体分子的撞击力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2)轻放重物,活塞缓慢下移,求刚好触发超重预警时所放重物的质量M;(3)不放重物,若外界温度缓慢降低,从图示位置到刚触发超重预警过程,气体向外界放出热量Q。求气体内能的变化。【答案】(1) 零 增大(2)(3)【详解】(1)[1][2]因气体视为理想气体,则平台下移过程中气体分子间作用力为零,气体体积变小,因活塞导热性良好,可知气体温度不变,则气体压强变大,则单位面积汽缸壁受到气体分子的撞击力增大;(2)气体进行等温过程,则根据玻意耳定律:可得得(3)等压变化,外界对气体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解得(2025·浙江金华·三模)如图1所示,一质量为m=1kg、导热性能良好的汽缸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右端开口,汽缸壁内设有卡口,用一质量不计、面积为S=100cm2的活塞,密封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厚度可忽略且能无摩擦滑动。开始时气体处于温度T1=300K、体积V1=500cm3的状态A。现用一细线竖直悬挂活塞,待稳定至如图2所示状态B,此时活塞恰好到达汽缸内的卡口处,活塞与卡口无相互作用力。随后将汽缸内气体加热至温度为T3=330K的状态C,从状态A到状态B的过程中气体吸收热量0.5J,从状态A到状态C的过程中气体内能共增加了12.6J,大气压p0=1.01×105Pa,求:(1)气体从状态A到状态B过程,分子平均动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器壁单位面积所受气体分子的平均作用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在状态C的压强p3;(3)由状态A到状态C过程中一共从外界吸收热量Q。【答案】(1) 不变 变小(2)1.1×105Pa(3)13.1J【详解】(1)[1][2]气体从状态A到状态B过程,气体温度不变,体积增大,压强减小,则分子平均动能不变,器壁单位面积所受气体分子的平均作用力变小;(2)对汽缸,根据平衡条件可得,解得气体由状态B到状态C,体积不变,则代入数据解得(3)气体由状态A到状态B的过程中,有,气体由状态B到状态C的过程中,有,代入数据解得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6讲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热力学问题(选考第15题)(原卷版).docx 第16讲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热力学问题(选考第15题)(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