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讲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热力学问题(选考第15题)——【起飞指南】2026年浙江选考物理二轮复习考点探秘(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6讲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热力学问题(选考第15题)——【起飞指南】2026年浙江选考物理二轮复习考点探秘(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6讲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热力学问题
一、气体压强的求法
1.平衡状态下气体压强的求法
(1)液片法:选取假想的液体薄片(自身重力不计)为研究对象,分析液片两侧受力情况,建立平衡方程,消去面积,得到液片两侧压强相等方程,求得气体的压强.
(2)力平衡法:选取与气体接触的液柱(或活塞)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得到液柱(或活塞)的受力平衡方程,求得气体的压强.
(3)等压面法:在连通器中,同一种液体(中间不间断)同一深度处压强相等.液体内深h处的总压强p=p0+ρgh,p0为液面上方的压强.
2.活塞模型
如图所示是最常见的封闭气体的两种方式。
求气体压强的基本方法:先对活塞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根据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
图甲中活塞的质量为m,活塞横截面积为S,外界大气压强为p0。由于活塞处于平衡状态,所以p0S+mg=pS,则气体的压强为p=p0+。
图乙中的液柱也可以看成“活塞”,由于液柱处于平衡状态,所以pS+mg=p0S,
则气体压强为p=p0-=p0-ρ液gh。
3.连通器模型
如图所示,U形管竖直放置。同一液体中的相同高度处压强一定相等,所以气体B和A的压强关系可由图中虚线联系起来。
则有pB+ρgh2=pA,而pA=p0+ρgh1,
所以气体B的压强为pB=p0+ρg(h1-h2)。
2.加速运动系统中封闭气体压强的求法
选取与气体接触的液柱(或活塞)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
二、气体实验定律的应用
1.气体实验定律
玻意耳定律 查理定律 盖—吕萨克定律
内容 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强与体积成反比 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压强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 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压强不变的情况下,其体积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
表达式 p1V1=p2V2 =或 = =或 =
图象
2.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1)理想气体
①宏观上讲,理想气体是指在任何条件下始终遵守气体实验定律的气体,实际气体在压强不太大、温度不太低的条件下,可视为理想气体.
②微观上讲,理想气体的分子间除碰撞外无其他作用力,即分子间无分子势能.
(2)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或=C.
气体实验定律可看做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特例.
三、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1.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理解
不仅反映了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式改变内能的过程是等效的,而且给出了内能的变化量和做功与热传递之间的定量关系.
2.对公式ΔU=Q+W符号的规定
符号 W Q ΔU
+ 外界对物体做功 物体吸收热量 内能增加
- 物体对外界做功 物体放出热量 内能减少
3.几种特殊情况
(1)若过程是绝热的,则Q=0,W=ΔU,外界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内能的增加量.
(2)若过程中不做功,即W=0,则Q=ΔU,物体吸收的热量等于物体内能的增加量.
(3)若过程的初、末状态物体的内能不变,即ΔU=0,则W+Q=0或W=-Q.外界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放出的热量.
(2025·浙江·一模)如图,竖直放置的密闭绝热汽缸被轻质导热活塞分成上下两部分,上部分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气体的温度为,压强为,下部分为真空,活塞与汽缸上壁中央用一根原长为、劲度系数为的轻质弹簧竖直连接。汽缸内壁光滑,弹簧的形变始终在弹性限度内且其体积忽略不计。活塞初始时静止在汽缸正中间,此时弹簧长度为,后因活塞密封不严发生缓慢移动,最后活塞重新达到平衡。(已知该理想气体的内能,其中为该气体摩尔数,为已知的比例系数,形变量为的弹簧弹性势能为)
(1)与初始时相比,上部分气体的分子数密度 ,上部分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 (以上两空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若活塞重新达到平衡时的气体温度为(已知),求此时上部分气体的压强 ;
(3)若活塞重新达到平衡时的气体温度为(未知),求此时上部分气体的温度 。
(2025·浙江·一模)如图所示是某款气压式升降椅及其气缸柱放大结构图,圆柱形气缸固定于底座,内部充有一定量的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气缸内部横截面积为。活塞上端被气缸上端卡环卡住,此刻气缸内部气体柱长,外部大气压为,气缸内部气体压强,活塞、连接杆、凳子面总质量为,,不计任何摩擦。
(1)若椅子上放了一个快递,椅子下降,一段时间后气缸内气体温度不变,此过程中,活塞对气体做功20J,判断整个过程中缸内气体是 (填“吸热”或“放热”),相应的热量为 J;
(2)若椅子上不放任何东西,求活塞对卡环的作用力 ;
(3)某同学坐在椅子(脚始终悬空)上后,经过足够长时间,椅子高度下降后平衡,求该同学的质量 。
(2025·浙江·一模)如图所示,“工”字型支架A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支架上端为一截面积的圆柱形活塞,活塞与质量导热圆柱形汽缸B间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与汽缸壁间无摩擦。已知环境温度,封闭气体的长度,外界大气压强。
(1)环境温度时,求封闭气体的压强p;
(2)当环境温度缓慢变为时,汽缸的机械能减少,气体内能减少,求:
①环境温度;
②判断该过程汽缸内气体是吸热还是放热?求热量的大小Q。
(2025·浙江·一模)如图所示,导热性良好的圆柱形气缸竖直悬挂于天花板,用横截面积为,质量的光滑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下悬挂质量为的重物,此时活塞处在距气缸上底面0.3m的A处(图中未标注),环境温度为。随着环境温度升高,活塞缓慢移动到距离气缸上底面0.36m的B处(图中未标注)。已知大气压为,忽略大气压的变化,则:
(1)求活塞在B处时环境温度;
(2)活塞从A处到B处的过程中气体分子平均动能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气体分子对容器壁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的撞击次数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活塞从A处到B处的过程中气体内能增加了,求此过程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
(2025·浙江温州·一模)如图,上有卡扣的导热性能良好的气缸(不计缸壁厚度)竖直放置,缸内用质量、横截面积的活塞密封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环境温度时,气体高度维持不变,随着环境温度逐渐升高至时,缸内气体压强变为。已知整个过程中缸内气体的内能增加了。取大气压,不计活塞与气缸间的阻力,求:
(1)环境温度逐渐升高,活塞运动至卡口前的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 (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气缸内壁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活塞恰好到达容器卡口处时的环境温度;
(3)缸内气体在整个过程中从外界吸收的热量。
(2025·浙江杭州·三模)舟山渔场有着丰富的渔业资源。为了保护生态,每年的5-10月为“禁渔期”,为了在此期间吃到鲜货,小明想把某种生活在海面下500m深处的鱼类从海里移到如图所示的两层水箱中养殖。为使鱼存活,须给它们创造一个类似深海的压强条件。如图所示,在一层水箱中有一条鱼,距离二层水箱水面的高度h=50m,二层水箱水面上部空气的体积V=10L,与外界大气相通。外界大气压p0=1.0×105Pa,水的密度ρ=1.0×103kg/m3,g取10m/s2(水箱内气体温度恒定)
(1)鱼在深海处的压强为多少?
(2)为使鱼正常存活,须给二层密闭水箱再打进压强为p0、体积为多少的空气?
(3)若此过程外界对二层水箱气体做功1.71×105J,求水箱气体 (“释放”或“吸收”)热量为多少 ?
(2025·浙江宁波·模拟预测)为了测量一些形状不规则而又不便浸入液体的固体体积,可用如下图所示装置。操作步骤和实验数据如下。
a、打开阀门K、使管A、容器C、容器B和大气相通。上下移动D,使左侧水银面到达刻度n的位置;
b、关闭K,向上举D,使左侧水银面达到刻度m的位置。这时测得两管水银面高度差为19.0cm,该过程封闭气体向外界放热为;
c、打开K,把被测固体放入C中,上下移动D,使左侧水银面重新到达位置n,然后关闭K;
d、向上举D,使左侧水银面重新到达刻度m处,这时测得两管水银面高度差为38.0cm,该过程封闭气体向外界放热为;
已知容器C和管A的总体积为,外界大气压强为,环境温度不变,实验装置导热性能良好。求:
(1)b过程中,被阀门K封闭的这部分气体,气体分子动能 (选填“均不变”、“均增大”、“均减小”或“增大和减小均有”),单位时间撞击单位面积容器壁的分子数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被测固体的体积;
(3)比较b与d两个过程中的放热与的大小关系,并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与定量的分析过程加以证明。
(2025·浙江·二模)如图所示,一导热良好的圆柱形汽缸竖直放置于水平地面上,横截面积,用质量m=2kg厚度不计的活塞密封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初始时活塞与汽缸底部距离,与汽缸底部距离处有一固定卡环,外界大气压,初始气体状态1温度。现缓慢加热气体,加热至气体状态2温度时停止。忽略活塞与汽缸间摩擦,重力加速度。
(1)如图乙所示两条曲线为气体状态1和2的分子速率分布曲线,状态2对应的曲线为_______(填A或B),气体温度从300K至400K过程中,单位时间撞击单位面积汽缸壁的分子数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求状态2的气体压强。
(3)若从状态1到状态2过程中气体吸收热量Q=120J,求外界对气体做的功W及气体内能变化。
(2025·浙江湖州·三模)如图是某超重报警装置示意图,它由导热性能良好的密闭汽缸、固定有平台活塞、报警电路组成,当活塞下移两触点接触时,电路发出超重报警。已知活塞与平台的总质量为m,活塞横截面积为S,弹簧长为l,大气压为。平台不放物体,在环境温度为时,活塞距汽缸底高为2l。不考虑活塞与汽缸间摩擦,忽略上触点与活塞之间的距离,汽缸内气体视为理想气体。
(1)平台下移过程中气体分子间作用力为 (选填“引力”、“斥力”或“零”),单位面积汽缸壁受到气体分子的撞击力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轻放重物,活塞缓慢下移,求刚好触发超重预警时所放重物的质量M;
(3)不放重物,若外界温度缓慢降低,从图示位置到刚触发超重预警过程,气体向外界放出热量Q。求气体内能的变化。
(2025·浙江金华·三模)如图1所示,一质量为m=1kg、导热性能良好的汽缸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右端开口,汽缸壁内设有卡口,用一质量不计、面积为S=100cm2的活塞,密封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厚度可忽略且能无摩擦滑动。开始时气体处于温度T1=300K、体积V1=500cm3的状态A。现用一细线竖直悬挂活塞,待稳定至如图2所示状态B,此时活塞恰好到达汽缸内的卡口处,活塞与卡口无相互作用力。随后将汽缸内气体加热至温度为T3=330K的状态C,从状态A到状态B的过程中气体吸收热量0.5J,从状态A到状态C的过程中气体内能共增加了12.6J,大气压p0=1.01×105Pa,求:
(1)气体从状态A到状态B过程,分子平均动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器壁单位面积所受气体分子的平均作用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在状态C的压强p3;
(3)由状态A到状态C过程中一共从外界吸收热量Q。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6讲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热力学问题
一、气体压强的求法
1.平衡状态下气体压强的求法
(1)液片法:选取假想的液体薄片(自身重力不计)为研究对象,分析液片两侧受力情况,建立平衡方程,消去面积,得到液片两侧压强相等方程,求得气体的压强.
(2)力平衡法:选取与气体接触的液柱(或活塞)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得到液柱(或活塞)的受力平衡方程,求得气体的压强.
(3)等压面法:在连通器中,同一种液体(中间不间断)同一深度处压强相等.液体内深h处的总压强p=p0+ρgh,p0为液面上方的压强.
2.活塞模型
如图所示是最常见的封闭气体的两种方式。
求气体压强的基本方法:先对活塞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根据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
图甲中活塞的质量为m,活塞横截面积为S,外界大气压强为p0。由于活塞处于平衡状态,所以p0S+mg=pS,则气体的压强为p=p0+。
图乙中的液柱也可以看成“活塞”,由于液柱处于平衡状态,所以pS+mg=p0S,
则气体压强为p=p0-=p0-ρ液gh。
3.连通器模型
如图所示,U形管竖直放置。同一液体中的相同高度处压强一定相等,所以气体B和A的压强关系可由图中虚线联系起来。
则有pB+ρgh2=pA,而pA=p0+ρgh1,
所以气体B的压强为pB=p0+ρg(h1-h2)。
2.加速运动系统中封闭气体压强的求法
选取与气体接触的液柱(或活塞)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
二、气体实验定律的应用
1.气体实验定律
玻意耳定律 查理定律 盖—吕萨克定律
内容 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强与体积成反比 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压强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 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压强不变的情况下,其体积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
表达式 p1V1=p2V2 =或 = =或 =
图象
2.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1)理想气体
①宏观上讲,理想气体是指在任何条件下始终遵守气体实验定律的气体,实际气体在压强不太大、温度不太低的条件下,可视为理想气体.
②微观上讲,理想气体的分子间除碰撞外无其他作用力,即分子间无分子势能.
(2)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或=C.
气体实验定律可看做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特例.
三、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1.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理解
不仅反映了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式改变内能的过程是等效的,而且给出了内能的变化量和做功与热传递之间的定量关系.
2.对公式ΔU=Q+W符号的规定
符号 W Q ΔU
+ 外界对物体做功 物体吸收热量 内能增加
- 物体对外界做功 物体放出热量 内能减少
3.几种特殊情况
(1)若过程是绝热的,则Q=0,W=ΔU,外界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内能的增加量.
(2)若过程中不做功,即W=0,则Q=ΔU,物体吸收的热量等于物体内能的增加量.
(3)若过程的初、末状态物体的内能不变,即ΔU=0,则W+Q=0或W=-Q.外界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放出的热量.
(2025·浙江·一模)如图,竖直放置的密闭绝热汽缸被轻质导热活塞分成上下两部分,上部分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气体的温度为,压强为,下部分为真空,活塞与汽缸上壁中央用一根原长为、劲度系数为的轻质弹簧竖直连接。汽缸内壁光滑,弹簧的形变始终在弹性限度内且其体积忽略不计。活塞初始时静止在汽缸正中间,此时弹簧长度为,后因活塞密封不严发生缓慢移动,最后活塞重新达到平衡。(已知该理想气体的内能,其中为该气体摩尔数,为已知的比例系数,形变量为的弹簧弹性势能为)
(1)与初始时相比,上部分气体的分子数密度 ,上部分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 (以上两空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若活塞重新达到平衡时的气体温度为(已知),求此时上部分气体的压强 ;
(3)若活塞重新达到平衡时的气体温度为(未知),求此时上部分气体的温度 。
【答案】(1) 变小 变大
(2)
(3)
【详解】(1)[1]当活塞密封不严时气体有一部分漏气到下半部分,所以上半部分气体的分子数密度减小。
[2]下方真空处有气体时,活塞会受到下部分气体的压力,使得上半部分弹簧变短,在绝热条件下弹簧弹性势能转化为内能,所以内能增大,故温度升高,上部分气体的分子平均速率增大。
(2)由于是轻质活塞,当活塞再次平衡时,上下部分气体压强相等,弹簧弹力为0。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
解得
(3)末状态下弹簧恢复原长,弹性势能转化为内能,初始时弹性势能为
所以内能的变化量
解得
(2025·浙江·一模)如图所示是某款气压式升降椅及其气缸柱放大结构图,圆柱形气缸固定于底座,内部充有一定量的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气缸内部横截面积为。活塞上端被气缸上端卡环卡住,此刻气缸内部气体柱长,外部大气压为,气缸内部气体压强,活塞、连接杆、凳子面总质量为,,不计任何摩擦。
(1)若椅子上放了一个快递,椅子下降,一段时间后气缸内气体温度不变,此过程中,活塞对气体做功20J,判断整个过程中缸内气体是 (填“吸热”或“放热”),相应的热量为 J;
(2)若椅子上不放任何东西,求活塞对卡环的作用力 ;
(3)某同学坐在椅子(脚始终悬空)上后,经过足够长时间,椅子高度下降后平衡,求该同学的质量 。
【答案】(1) 放热 20J
(2)550N,活塞对卡环的力方向竖直向上
(3)
【详解】(1)[1][2]由题知,椅子下降的过程,气缸内气体温度不变,则气体的内能不变,即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有
其中活塞对气体做功为
解得
负号表示缸内气体放热;相应的热量为20J
(2)活塞静止不动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平衡条件有
解得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到
活塞对卡环的力方向竖直向上
(3)根据玻意耳定律有
解得,
活塞静止不动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平衡条件有
解得
(2025·浙江·一模)如图所示,“工”字型支架A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支架上端为一截面积的圆柱形活塞,活塞与质量导热圆柱形汽缸B间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与汽缸壁间无摩擦。已知环境温度,封闭气体的长度,外界大气压强。
(1)环境温度时,求封闭气体的压强p;
(2)当环境温度缓慢变为时,汽缸的机械能减少,气体内能减少,求:
①环境温度;
②判断该过程汽缸内气体是吸热还是放热?求热量的大小Q。
【答案】(1)
(2)①;②气体对外放热;
【详解】(1)分析汽缸的受力得
解得
(2)①汽缸机械能减少,由
解得
封闭气体做等压变化,由盖-吕萨克定律得
解得
②汽缸对气体做的功为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
联立,解得
所以,气体对外放热,热量的大小。
(2025·浙江·一模)如图所示,导热性良好的圆柱形气缸竖直悬挂于天花板,用横截面积为,质量的光滑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下悬挂质量为的重物,此时活塞处在距气缸上底面0.3m的A处(图中未标注),环境温度为。随着环境温度升高,活塞缓慢移动到距离气缸上底面0.36m的B处(图中未标注)。已知大气压为,忽略大气压的变化,则:
(1)求活塞在B处时环境温度;
(2)活塞从A处到B处的过程中气体分子平均动能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气体分子对容器壁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的撞击次数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活塞从A处到B处的过程中气体内能增加了,求此过程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
【答案】(1)
(2) 变大 变小
(3)
【详解】(1)对活塞进行受力分析,活塞处于平衡状态,气体压强保持不变,气体发生等压变化,由盖-吕萨克定律
其中,
代入数据得
(2)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只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变大;气体压强不变,温度升高使分子平均速率增大,但体积增大导致分子数密度减小,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的撞击次数变小。
(3)对活塞和重物受力分析,气体压强
代入数据
气体对外做功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已知

(2025·浙江温州·一模)如图,上有卡扣的导热性能良好的气缸(不计缸壁厚度)竖直放置,缸内用质量、横截面积的活塞密封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环境温度时,气体高度维持不变,随着环境温度逐渐升高至时,缸内气体压强变为。已知整个过程中缸内气体的内能增加了。取大气压,不计活塞与气缸间的阻力,求:
(1)环境温度逐渐升高,活塞运动至卡口前的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 (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气缸内壁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活塞恰好到达容器卡口处时的环境温度;
(3)缸内气体在整个过程中从外界吸收的热量。
【答案】(1) 增加 不变
(2)(或)
(3)
【详解】(1)[1]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由题知环境温度逐渐升高,且气缸的导热性能良好,故气体的温度也逐渐升高,所以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
[2]对活塞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有
可知压强是一个定值,即在活塞到达卡扣前气体做等压变化;
根据
可知圆筒内壁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不变。
(2)在初始状态,对活塞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有
解得
可知在活塞到达卡扣前,气体做等压变化,则有
到达卡扣处后,气体做等容变化,由查理定律得
解得(或)
(3)活塞从初始状态到卡扣处的过程中,做等压变化,则有
解得
因气体做等压变化,则外界对气体做功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有
解得
(2025·浙江杭州·三模)舟山渔场有着丰富的渔业资源。为了保护生态,每年的5-10月为“禁渔期”,为了在此期间吃到鲜货,小明想把某种生活在海面下500m深处的鱼类从海里移到如图所示的两层水箱中养殖。为使鱼存活,须给它们创造一个类似深海的压强条件。如图所示,在一层水箱中有一条鱼,距离二层水箱水面的高度h=50m,二层水箱水面上部空气的体积V=10L,与外界大气相通。外界大气压p0=1.0×105Pa,水的密度ρ=1.0×103kg/m3,g取10m/s2(水箱内气体温度恒定)
(1)鱼在深海处的压强为多少?
(2)为使鱼正常存活,须给二层密闭水箱再打进压强为p0、体积为多少的空气?
(3)若此过程外界对二层水箱气体做功1.71×105J,求水箱气体 (“释放”或“吸收”)热量为多少 ?
【答案】(1)
(2)
(3) 释放
【详解】(1)鱼在深海处的压强
(2)为使一层水箱压强达到p,二层水箱中气体压强为
将外界压强为,体积为的空气注入一层水箱,
解得
(3)由于水箱内气体温度恒定,故内能不变,此过程外界对二层水箱气体做功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
即水箱气体释放热量
(2025·浙江宁波·模拟预测)为了测量一些形状不规则而又不便浸入液体的固体体积,可用如下图所示装置。操作步骤和实验数据如下。
a、打开阀门K、使管A、容器C、容器B和大气相通。上下移动D,使左侧水银面到达刻度n的位置;
b、关闭K,向上举D,使左侧水银面达到刻度m的位置。这时测得两管水银面高度差为19.0cm,该过程封闭气体向外界放热为;
c、打开K,把被测固体放入C中,上下移动D,使左侧水银面重新到达位置n,然后关闭K;
d、向上举D,使左侧水银面重新到达刻度m处,这时测得两管水银面高度差为38.0cm,该过程封闭气体向外界放热为;
已知容器C和管A的总体积为,外界大气压强为,环境温度不变,实验装置导热性能良好。求:
(1)b过程中,被阀门K封闭的这部分气体,气体分子动能 (选填“均不变”、“均增大”、“均减小”或“增大和减小均有”),单位时间撞击单位面积容器壁的分子数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被测固体的体积;
(3)比较b与d两个过程中的放热与的大小关系,并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与定量的分析过程加以证明。
【答案】(1) 增大和减小均有 增大
(2)500cm3
(3)
【详解】(1)[1][2]b过程中,被阀门K封闭的这部分气体,气体温度不变,则分子平均动能不变,但单个分子动能增大和减小均有;气体压强变大,体积减小,气体分子数密度增加,则单位时间撞击单位面积容器壁的分子数增大;
(2)设C以及管内气体的体积为V,根据玻意耳定律,则
b过程有
d过程有
联立解得
(3)步骤b与步骤d两个过程中气体的体积变化量相同,均为
步骤b中气体压降从76cmHg变化到95cmHg,而步骤d中气体压降从76cmHg变化到114cmHg,根据可知步骤d中外界对气体做功较大,而气体温度不变,内能不变,则步骤b中气体放热Q1,比步骤d过程中气体放热Q2的小,即。
(2025·浙江·二模)如图所示,一导热良好的圆柱形汽缸竖直放置于水平地面上,横截面积,用质量m=2kg厚度不计的活塞密封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初始时活塞与汽缸底部距离,与汽缸底部距离处有一固定卡环,外界大气压,初始气体状态1温度。现缓慢加热气体,加热至气体状态2温度时停止。忽略活塞与汽缸间摩擦,重力加速度。
(1)如图乙所示两条曲线为气体状态1和2的分子速率分布曲线,状态2对应的曲线为_______(填A或B),气体温度从300K至400K过程中,单位时间撞击单位面积汽缸壁的分子数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求状态2的气体压强。
(3)若从状态1到状态2过程中气体吸收热量Q=120J,求外界对气体做的功W及气体内能变化。
【答案】(1)B,减少
(2)
(3)-21J,99J
【详解】(1)[1]状态2温度高,分子平均速率大,对应曲线B;
[2]对活塞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可得
解得
气体先做等压变化,根据盖-吕萨克定律可知
解得
接下来气气体温度从300K至400K过程为等压变化,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汽缸壁受到撞击力不变,但每次分子撞击力变大,故撞击次数减少。
(2)气体先发生等压变化,接下来气体做等容变化,根据查理定律可得
解得
(3)外界对气体所做的功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
(2025·浙江湖州·三模)如图是某超重报警装置示意图,它由导热性能良好的密闭汽缸、固定有平台活塞、报警电路组成,当活塞下移两触点接触时,电路发出超重报警。已知活塞与平台的总质量为m,活塞横截面积为S,弹簧长为l,大气压为。平台不放物体,在环境温度为时,活塞距汽缸底高为2l。不考虑活塞与汽缸间摩擦,忽略上触点与活塞之间的距离,汽缸内气体视为理想气体。
(1)平台下移过程中气体分子间作用力为 (选填“引力”、“斥力”或“零”),单位面积汽缸壁受到气体分子的撞击力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轻放重物,活塞缓慢下移,求刚好触发超重预警时所放重物的质量M;
(3)不放重物,若外界温度缓慢降低,从图示位置到刚触发超重预警过程,气体向外界放出热量Q。求气体内能的变化。
【答案】(1) 零 增大
(2)
(3)
【详解】(1)[1][2]因气体视为理想气体,则平台下移过程中气体分子间作用力为零,气体体积变小,因活塞导热性良好,可知气体温度不变,则气体压强变大,则单位面积汽缸壁受到气体分子的撞击力增大;
(2)气体进行等温过程,则根据玻意耳定律:
可得

(3)等压变化,外界对气体做功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解得
(2025·浙江金华·三模)如图1所示,一质量为m=1kg、导热性能良好的汽缸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右端开口,汽缸壁内设有卡口,用一质量不计、面积为S=100cm2的活塞,密封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厚度可忽略且能无摩擦滑动。开始时气体处于温度T1=300K、体积V1=500cm3的状态A。现用一细线竖直悬挂活塞,待稳定至如图2所示状态B,此时活塞恰好到达汽缸内的卡口处,活塞与卡口无相互作用力。随后将汽缸内气体加热至温度为T3=330K的状态C,从状态A到状态B的过程中气体吸收热量0.5J,从状态A到状态C的过程中气体内能共增加了12.6J,大气压p0=1.01×105Pa,求:
(1)气体从状态A到状态B过程,分子平均动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器壁单位面积所受气体分子的平均作用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在状态C的压强p3;
(3)由状态A到状态C过程中一共从外界吸收热量Q。
【答案】(1) 不变 变小
(2)1.1×105Pa
(3)13.1J
【详解】(1)[1][2]气体从状态A到状态B过程,气体温度不变,体积增大,压强减小,则分子平均动能不变,器壁单位面积所受气体分子的平均作用力变小;
(2)对汽缸,根据平衡条件可得,
解得
气体由状态B到状态C,体积不变,则
代入数据解得
(3)气体由状态A到状态B的过程中,有,
气体由状态B到状态C的过程中,有,
代入数据解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