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湖心亭看雪》课件(共41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湖心亭看雪》课件(共41张PPT)

资源简介

(共41张PPT)




张岱

学习目标
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理解文章大意。(重点)
赏析文中描写雪景文字的妙处,体会白描手法。(难点)
联系作者生平事迹及创作背景,体会作者内心的情思。(难点)
诗句拓展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白居易《春题湖上》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崇祯(zhēn)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gēng)定矣,余/拏(ná)一小舟,拥/毳(cuì)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sōng)沆(hàng)砀(dàng),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jiè),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zhān)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gèng)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qiǎng)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读准字音
文言积累
一词多义

是日更定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

判断动词,是

是日更定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


上下一白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白色
古时罚酒用的酒杯,这里代指酒
文言积累
一词多义

见余大喜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非常
大,与“小”相对

上下一白
长堤一痕
全,都
数量词

余住西湖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其余的
创设情境,完成任务
舟子虽与张岱同行,可他并没读懂张岱,谁又能读懂张岱的痴呢?我们就把今天这堂课的主题定为“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一起去完成“我为痴人寻知己”的任务吧!
任务一:“我为痴人寻知己”
——以画会友
以画会友赏奇景
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
惟长堤一痕,
湖心亭一点,
与余舟一芥,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浑然一体
孤寂渺小
数量词的妙用
“上下一白”之“一”字是状其混茫难辨,使人惟觉其大;而“一痕”“一点”“一芥”之“一”字则是状其依稀可辨,使人惟觉其小。同时由“痕”到“粒”,景物量词自小而更小,直至微乎其微,极尽夸张更显得天地阔大,万物渺小。
以画会友赏奇景
黄永玉如何
画出了张岱
目之所见
心之所感
以画会友赏奇景
黄永玉不仅画出了张岱目之所见,心之所感,还画出了张岱技之精妙。
黄永玉用纯线条勾勒,不加彩色渲染描绘出清净雅致的画面;张岱用俭省的语言,抓住特征,绘其神韵写出了别样的诗情画意,这种绘画技法和写作技法都叫做白描。
以画会友赏奇景
知己证词:
张岱用白描的写作手法写意传神,黄永玉用白描的绘画手法以简驭繁,两人心意贯通,为我们再现了那静谧肃杀、空旷渺远的冰雪世界。
黄永玉读懂了张岱,读懂了他醉情山水的痴迷,读懂了他天人合一的浪漫,读懂了他对天地阔大,万物渺小的感慨。
以画会友赏奇景
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
惟长堤一痕,
湖心亭一点,
与余舟一芥,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朗读的方法:
“轻”——“重”
“缓”——“疾”
“抑”——“扬”
“停”——“连”
任务二:“我为痴人寻知己”
——以酒会友?
思考探究:亭中人读懂了张岱吗?同学们觉得张岱哪种心理活动更合理?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心中亦大喜:“此二人真知己也!”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心中感慨:“此二人怎懂我心也!”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以酒会友识痴人
天启六年十二月,大雪深三尺许。晚霁,余登龙山,坐上城隍庙山门,李岕生、高眉生、王畹生、马小卿、潘小妃侍。
万山载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坐久清冽,苍头送酒至,余勉强举大觥敌寒,酒气冉冉,积雪欱之,竟不得醉。
——《龙山雪》
张岱是一位高雅脱俗,孤傲不羁,纵情山水的人。
张岱
1597年-1689年
以酒会友识痴人
任务三:“我为痴人寻知己”
——以文会友
我为痴人寻知己
崇祯五年十二月,大雪三日,张岱欲往湖心亭看雪,雪湖静心中清冷,不知何人可与之同往?请结合张岱孤傲的性格,高雅的情致,醉情山水的胸怀,为他寻几位文人知已。
要求:结合具体的诗、文说明可以成为知已的理由。
步骤:(1)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交流;
(2)将探究结果形成文字,并分享。
以文会友悟痴情
柳宗元,代表作《小石潭记》
陶弘景,代表作《答谢中书书》
苏轼,代表作《记承天寺夜游》
陶渊明,代表作《饮酒》
陈子昂,代表作《登幽州台歌》
我为痴人寻知己
柳宗元有“伐竹取道”,探索无人之境的兴致……
陶弘景说“山川之美”“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他对山水之美有独到的理解……
苏轼有“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夜游承天寺的闲情雅致……
陶渊明有“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的人生思考……
陈子昂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孤傲……
我们读懂张岱的“痴”了吗?
我是痴人一知己
张岱的痴是痴于行:“大雪三日,湖中人乌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张岱的痴是痴于景:“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张岱的痴是痴于情: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夜游雪湖的高雅脱俗;遗世独立的孤傲不羁;
我是痴人一知己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问其姓氏,不答姓名答籍贯。张岱写错了吗 还是另有深意?请结合材料思考。
材料一:“湖心亭看雪”事件发生于崇祯五年(1632);崇祯十七年(1644)明朝灭亡,清顺治帝登基,清军入关;顺治元年(1644),张岱反清复明失败逃入山中著书;647年左右,张岱写《湖心亭看雪》。
材料二:“金陵”即南京,明太祖朱元璋定其为国都,后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
痴情中有故国之思
我是痴人一知己
张岱的痴是痴于行:“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张岱的痴是痴于景:“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张岱的痴是痴于情: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夜游雪湖的高雅脱俗;遗世独立的孤傲不羁;追忆往事的故国之思。
《自为墓志铭》: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量,好花鸟……
《陶庵梦忆序》:“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
在回忆“湖心亭看雪”这件往事并将其记录下来的时候,作者已经五十岁上下,不再年轻,也不再是一位有纨绔习气和名士风度的公子。
《自为幕志铭》:“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帜,缺砚一方而已,布衣蔬食,常至断炊。
知人论世
课文小结
本文通过对西湖梦幻雪景的描写以及湖心亭奇遇的记叙、描写,抒发了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逸致,表达了作者孤芳自赏的感情和淡淡愁绪,同时含蓄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之情。
湖心亭看雪
张岱
文题——交代时间、地点及天气情况
景 全景—广袤(大)
特写—渺小(小)
人 炉旺 酒沸 拉余同饮
对比 冷——孤独
热——巧遇知己
引舟子语,点明题旨——“痴”
天人合一 清高脱俗
板书设计
你还从哪些诗句中读出了“痴人”们孤独的身影?
(1)柳宗元一个人寒江钓雪: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杜甫一个人登高作啸: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3)陈子昂一个人登台长吟: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4)王维一个人弹琴长啸: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5)李白一个人对月饮酒: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痴”是更定时分独往湖心亭看雪,看繁华落尽后天地茫茫的西湖,当时的张岱或许怀着闲情雅致,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而当明亡入山时回忆起当年的这一场雪,也许更多的是对故国的怀念与痴恋,巧遇来自明朝旧都的“金陵人”则加深了作者的这份痴恋和愁思。
《湖心亭看雪》记叙了 一次超脱世俗的冬夜赏雪的痴行,描写了一片如梦似幻,令人痴迷的雪景 ,又借舟子之口点出“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抒发了幸逢知己,惺惺相惜的痴情,全文所记事、景、情皆可由“痴”统摄,故文眼为“痴”。
一词多义
必考字词梳理
是金陵人( )
是日更定矣( )
这,指示代词
表判断,动词
1. 是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
是日更定矣 ( )
ɡēnɡ,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量词
ɡènɡ,还,副词
2. 更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
上下一白( )
白色
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
3. 白
必考字词梳理
余拏一小舟( )
上下一白( )
全,副词
一,数词
4. 一
佛印绝类弥勒( )
湖中人鸟声俱绝( )
消失,动词
极,副词
5. 绝
必考字词梳理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
见余大喜( )
表程度,非常,副词
跟“小”相对,形容词
6. 大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
哪,疑问代词
啊,语气助词
7. 焉
古今异义
必考字词梳理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强:
白:
古义:竭力,尽力;今义:勉强。
古义: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
今义:像霜或雪的颜色,跟“黑”相对。
词类活用
必考字词梳理
1. 大雪三日( )
2. 是金陵人,客此( )
名词用作动词,下雪
名词用作动词,客居
特殊句式
必考字词梳理
1. 判断句
是金陵人( )
2. 省略句
见余大喜(

3. 倒装句
更有痴似相公者(

用“是”作判断动词,表判断
省略主语“他们”,即湖心亭上“铺毡对坐”的两人
状语后置,现代汉语中正常语序应为“更有似相公痴者”
江 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赏析《湖心亭看雪》和《江雪》写作手法上的不同?
2、《湖心亭看雪》和《江雪》表达感情上的不同?
课外拓展
柳宗元的《江雪》描写的也是雪景,也写到人的活动,体会它和本文在描写手法和表达感情上的不同之处。
江雪
作者: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描写手法
表达的情感
《湖心亭看雪》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超凡脱俗的感情
《江雪》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感。
《湖心亭看雪》主要使用白描,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相互映照。
《江雪》主要使用烘托手法,景为人设。
江 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赏析《湖心亭看雪》和《江雪》写作手法上的不同?
2、《湖心亭看雪》和《江雪》表达感情上的不同?
在描写手法上,《湖》主要使用白描,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相互映照。《江雪》主要使用烘托手法,景为人设。
在表达的情感上,《湖》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江雪》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感。
课外拓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