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祁东县第一中学2025年10月份高一年级月考地 理 答 题 卡学校 班级姓名 考号(第Ⅱ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21题(8分)(1)(2))(22题(14分)(1)(2)(3))(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23题(10分)(1)(2)(3))(24题(18分)(1)(2)(3))祁东县第一中学2025年10月份高一年级月考地理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C B C B C A D C B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A B B C D A C C C B1.A 2.C【解析】1.由题目可知,城市人口多,工业、交通发达,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城市气温高,气流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因此市区与郊区相比,近地面气温高、气压低,A正确、BCD错误。故选A。2.从图中看,甲位于市区,布局火电厂会导致市区大气污染,A错误;图中乙和丁位于城市和郊区的热力环流以内,近地面由郊区吹向城市的风会将火电厂的大气污染带入城市,加剧城市污染,BD错误;图中丙位于城市和郊区的热力环流以外,对城市大气污染小,应选择在丙处,C正确。故选C。3.B 4.C 5.B【解析】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着陆后的嫦娥六号探测器位于月球上,距离其最近的行星是地球,B正确,D错误;太阳是恒星,A错误;月球是卫星,C错误。故选B。4.属于天体的是在环月轨道运行的嫦娥六号探测器,它克服了地球引力,位于地球大气层之外,C正确;将要发射的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降落在我国境内的嫦娥六号探测器都在地球表面,属于地球的一部分,不属于天体,AB错误;升空分离后的长征五号火箭推进器未进入绕行天体的轨道,会坠落回地球表面,不属于天体,D错误。故选C。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月球上没有大气的原因是月球的质量和体积较小,B正确;与月球和地球的距离远近无关,A错误;月球上有太阳辐射,C错误;月球上昼夜温差大,是月球上没有大气导致的结果,D错误。故选B。6.C 7.A 8.D【解析】6.根据所学可知,太阳大气层局部区域突然变亮的太阳活动是耀斑,C正确,黑子是光球层温度较低、亮度较暗的区域;日珥是色球层上向外延伸的红色火焰;日冕物质抛射是日冕层发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ABD错误。故选C。7.耀斑剧烈爆发时,以高能粒子喷发等方式释放辐射能,这种辐射能到达地球,会扰动地球磁场和电离层,产生磁暴、极光等,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会影响信鸽辨别方向的能力,使信鸽迷航事件多发;高纬地区极夜地区能看到极光现象,9月17日,北极圈内出现极夜,极光频现,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与太阳活动关系不大,①②正确,③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8.黑子与耀斑的周期约为11年,它们的发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A错误;流星雨不是由太阳活动引发的,B错误;太阳活动谷年,某些地区农业歉收,但不是全球都歉收,C错误;太阳活动会影响地面无线电短波通信,有可能干扰航天器与地面指挥系统通信,故太阳活动强烈时段不适合航天发射,D正确。故选D。9.C 10.B 11.A【解析】9.根据所学知识,在上述示意图中,甲表示横波,乙表示纵波,丙表示地壳,丁表示莫霍面,戊表示地幔,己表示古登堡面,庚表示外核,辛表示内核,C正确,ABD错误。故选C。10.读图可知,在丁表示的莫霍界面处,乙表示的纵波和甲表示的横波都加速,A错误,B正确。在己表示的古登堡界面处,乙表示的纵波减速,甲表示的横波消失,CD错误。故选B。11.地震产生的地震波有纵波和横波之分,纵波产生上下的振动,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均能传播,横波产生左右的摇晃,只能在固体中传播,因此海上的轮船只感受到上下颠簸,A正确,B错误。岸上的行人既感受到上下颠簸,又感受到左右摇晃,CD错误。故选A。12.B 13.B 14.C【解析】12.桦树为喜冷耐旱植物,由辽宁南部已退缩到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故可推测辽宁南部8000~10000年前的气候特点比现在冷干,B正确,ACD错误。故选B。13. 通过孢粉化石,人们能判断出其所处地质年代的植被类型和植被数量的多少,结合植被的生长习性,从而分析出当时的气候特征,①④正确;通过孢粉化石不能判断植物的年龄,但可以判断地层所处的地质年代,②错误;通过地质构造可以推测古地貌,不能通过孢粉化石来判断,③错误。综上,B正确,排除ACD。故选B。14.煤是地质史上的植物遗体经复杂的地质作用 形成的,石炭—二叠纪既然是地质史上最重要的成煤时期,那就可以推知当时地球上存在大量的森林植被,森林适宜生长的地理环境为气候较为湿润,C符合题意;干燥、寒冷不适宜森林大量存在,不利于形成煤层,AD错误;炎热且岩浆活跃的环境也不利于森林大面积存在,不利于形成煤层,B错误。故选C。15.D 16.A 17.C【解析】15.臭氧层位于平流层中,其主要作用是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从而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紫外线对生物体具有较强的破坏性,臭氧层的这一功能是其被称为“地球的保护伞”的主要原因,D正确,和太阳风、红外线、可见光无关,ABC错,故选D。16.臭氧主要分布在平流层中,近地面大气中含量较低。结合材料“近地面臭氧主要由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在太阳光照射下经光化学反应生成,高温低湿有利于臭氧的生成。”和长沙市2015-2024年平均臭氧浓度季节变化情况示意图可知,夏季气温高、光照强,有利于臭氧的生成,而冬季气温低、光照弱,臭氧浓度相对较低。因此,夏季臭氧浓度较高的主要原因是气温高,A正确,风力大,空气流动性大,不利于臭氧的形成,B错误;夏季降水多、湿度大,C错误;夏季光照强,D错误,故选A。17.地理信息技术包括遥感(R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虚拟现实(VR)。其中,GIS用于空间数据的分析与预测,能够整合多种数据,预测臭氧浓度的空间分布趋势,C正确;遥感主要功能是获取信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VR虚拟现实具有可视性,都没有预测功能,故ABD错,故选C。18.C 19.C 20.B【解析】18.结合所学知识,沙丘为风力堆积地貌,广泛分布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但是各个地区均有分布,AB错误;沙丘由风力携带沙粒物质堆积,颗粒一般较小,C正确;沙丘外部形态并不单一,如新月形沙丘,抛物线状沙丘,D错误。故选C。19.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迎风坡凹进,背风坡凸出,两个翼角指向迎风方向,该地的风向为西北风,所以沙丘朝着下风向东南方向移动,C正确,ABD错误。故选C。20.结合上题可知,迎风坡凹进,背风坡凸出,两个翼角指向迎风方向,甲与丁处于沙脊线的迎风一侧,以风力侵蚀为主,B正确;乙丙位于背风一侧,以风力堆积作用为主,ACD错误。故选B。21.(1)地势较高,白昼时间较长;东侧山地阻挡海洋水汽,降水少,晴天多。(2)趋势:自西北向东南递减。原因:多山地,可利用土地面积广;年太阳总辐射量大;靠近北京、天津,输电距离短。22.(1)②:到达地表(车内)的太阳辐射;③:地面(长波)辐射;④:大气逆辐射。(2)天窗玻璃透光率高,大量太阳短波辐射进入车内;车内座椅,仪表台等吸收短波辐射后升温,释放长波辐射,使车内空气升温,天窗玻璃对长波辐射的透过率低,故热量难以向车外散失;车内空气流动受限,热量流失少,因此温度较高。(3)在天窗玻璃内侧加装高反射率遮阳天幕,直接阳挡太阳短波辐射进人车内(降低透光率);使用智能变色玻璃,根据光照强度自动调节玻璃透光率,动态控制太阳辐射的输入量,避免持续暴晒。23.(1)水汽和杂质多,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上冷下热,对流(上升)运动显著;近地面的水汽和杂质通过对流运动向上输送,在上升过程中随着气温降低,易成云致雨,因此天气现象复杂多变。(2)该层大气主要靠臭氧(层)吸收太阳紫外线增温(3)抑制了空气对流的发生,导致近地面污染物不易扩散,加重近地面大气污染,影响人类健康;可能造成大雾天气,使能见度降低,给人们出行带来不便,还会引发交通事故等.24.(1)石灰岩厚度大,分布广,岩性纯;地壳运动活跃,岩石裂隙发育好;为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沛;暖湿气候植被茂盛,腐烂发酵有机酸多,水的溶蚀力强;地表起伏较大,水的流动性强。(2)地质历史时期,该地为温暖的浅海环境,形成石灰岩层;地壳抬升,岩层隆起为石灰岩高原;外力风化和流水侵蚀石灰岩高原,形成锋利的石林。(3)有利影响:喀斯特地貌多奇峰异洞等奇特的自然景观,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溶洞冬暖夏凉,为居住、防空、储藏提供便利。不利影响:喀斯特地形区地表崎岖,交通不便;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贫瘠,岩层保水性能差,地表水缺乏,不利于农业发展;地面塌陷给城市建设及水利工程建设带来不利影响。祁东县第一中学2025年10月份高一年级月考试题地 理请注意:时量7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2.5×20=50分)城市人口多,工业、交通发达,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从而引起城市和郊区之间的小型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风。读城市风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与郊区相比,市区近地面( )A.气温高,气压低 B.气温高,气压高C.气温低,气压低 D.气温低,气压高2.如果要在图中布局火电厂,为了减少城市风对市区空气的污染,应选择在( )A.甲 B.乙 C.丙 D.丁2024年5月3日,搭载嫦娥六号探测器的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准确进入地月转移轨道。5月8日10时12分,顺利进入环月轨道飞行。6月2日6时23分,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的预选着陆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距离着陆后嫦娥六号探测器最近的行星是( )A.太阳 B.地球 C.月球 D.土星4.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A.将要发射的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 B.降落在我国境内的嫦娥六号探测器C.在环月轨道飞行的嫦娥六号探测器 D.升空分离后的长征五号火箭推进器5.月球上没有大气的原因是( )A.月球与地球的距离较近 B.月球的质量和体积较小C.月球上没有太阳辐射 D.月球上昼夜温差较大下图示意北京时间2024年9月17日13:22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拍摄的太阳影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图示线框中突然增亮的太阳活动最可能是( )A.黑子 B.日珥 C.耀斑 D.日冕物质抛射7.若该日图示线框中的太阳活动剧烈爆发,则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①北极圈内极光频现 ②信鸽迷航事件多发 ③全球各地地震频繁 ④长波通信中断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目前人类对太阳活动的认识,正确的是( )A.太阳活动的发生没有规律性 B.太阳活动会引发流星雨、磁暴等C.太阳活动谷年全球农业都歉收 D.太阳活动强烈时段不适合航天发射2023年10月31日,智利中部沿岸近海发生6.7级地震。下图为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图中代码表示的地理事物,正确的是( )A.甲表示纵波 B.丙为岩石圈 C.己为古登堡面 D.庚表示内核10.此次地震产生的地震波向下传播时( )A.在丁界面处,纵波加速,横波却减速 B.在丁界面处,横波加速,纵波也加速C.在己界面处,纵波减速,横波也减速 D.在己界面处,横波减速,纵波则消失11.此次地震产生的地震波向上传播时( )A.海上的轮船只感受到上下颠簸 B.海上的轮船只感受到左右摇晃C.岸上的行人只感受到上下颠簸 D.岸上的行人只感受到左右摇晃植物孢粉是植物在繁殖期间撒出的孢子和花粉的总称。当孢粉离开母体撒落在地面,就会被一层层地掩埋在土层或泥炭层中。孢粉数量巨大(例如,一棵山毛榉树一年可撒出4亿粒花粉), 在与空气隔绝的情况下,一部分孢粉可长期存留下来。在我国辽宁南部距今10000~8000年的泥炭层中,桦属花粉占优势,而现在桦木林已退缩到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桦树为喜冷耐旱植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推测我国辽宁南部8000~10000年前的气候特点是( )A.冷湿 B.冷干 C.暖湿 D.暖干13.考古专家可以从含有孢粉化石的地层中了解到当时的( )①植被类型 ②植被年龄 ③地貌特征 ④气候特征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4.石炭—二叠纪是地质史上最重要的成煤时期, 由此可推知当时的环境特点为( )A.干燥,冷热多变 B.炎热,岩浆活跃C.湿润,森林茂密 D.寒冷,冰雪广布臭氧主要分布在平流层中,近地面大气中含量较低。近地面臭氧主要由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在太阳光照射下经光化学反应生成,高温低湿有利于臭氧的生成。如图示意长沙市2015-2024年平均臭氧浓度季节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臭氧层被誉为“地球的保护伞”,原因是臭氧吸收( )A.太阳风 B.红外线 C.可见光 D.紫外线16.与冬季相比,夏季长沙市臭氧浓度特点的主要成因是( )A.气温高 B.风力大 C.湿度低 D.光照弱17.预测长沙市未来几年平均臭氧浓度空间分布的变化趋势,主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 B.GNSS C.GIS D.VR抛物线状沙丘形态表现为迎风坡凹进,背风坡凸出,两个翼角指向迎风方向,平面轮廓呈抛物线状。下图为科尔沁沙地某抛物线形沙丘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8.下列关于沙丘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沙丘一定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 B.沙丘一定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C.沙丘的颗粒一般较小 D.沙丘的外部形态比较单一19.图示抛物线沙丘移动的方向为( )A.西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东北方向20.图示抛物线沙丘以风力侵蚀为主的部位为( )A.甲、乙 B.甲、丁 C.丙、丁 D.乙、丙二、综合题(共50分)2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材料一 下图为京津冀地区略图。下表为图中各行政区域光伏发电适宜度评价表,值越大,越适宜光伏发电。行政区 北京 天津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适宜度 2 2 1 4 7 8 9 10 6 5 1 1 1材料二 2021年京津冀地区煤炭消费占该地区能源消费总量的70%以上。为响应碳减排,京津冀地区大力发展光伏产业。(1)从地形角度,说出甲地年太阳总辐射量较多的原因。(4分)(2)说出京津冀地区光伏发电适宜度的空间分布趋势。与①市相比,分析⑥市更适宜大规模光伏发电的原因。(4分)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为提升驾乘体验,新能源汽车普遍采用全景天窗设计。有实验表明,全景天窗设计的汽车在夏季车内最高温度可达50℃以上,远高于车外气温。全景天窗透光率高(约80%),但隔热性能受天窗玻璃材质和附加设施(如遮阳天幕)影响显著。图1示意大气受热过程,图2示意汽车全景天窗设计。(1)指出汽车全景天窗影响了图1中的哪些大气受热环节。(写序号+名称)(4分)(2)从大气受热过程角度,解释夏季全景天窗设计的汽车车内最高温度远高于车外的原因。(6分)(3)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为新能源汽车全景天窗设计改进提出建议。(4分)23.读“大气垂直分层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大气垂直分层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对流层,该层大气天气现象复杂多变,请说明原因。(4分)(2)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B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的主要原因。(2分)(3)在某些特殊条件下,对流层下部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增加的现象,这种现象叫做逆温。分析对流层大气出现逆温现象时,其对近地面人类活动可能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4分)2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我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深刻影响了人类活动。云南石林位于板块活跃区,石林节理发育,经长期的地质变迁和气候作用,形成多姿多彩的形态,是中国南方喀斯特地貌的经典样板。下图为云南昆明路南石林喀斯特地貌景观图。(1)我国云贵高原等地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且分布范围广的主要自然条件。(6分)(2)请解释云南路南石林地质形成过程。(6分)(3)简述喀斯特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6分)试卷第6页,共6页答案第6页,共7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地理 答题卡.docx 祁东县第一中学2025年10月份高一年级月考地理答案.docx 祁东县第一中学2025年10月份高一年级月考地理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