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统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3课 “开元盛世”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历史统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3课 “开元盛世”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开元盛世”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唯物史观:理解唐玄宗前期治国举措与开元盛世之间的因果关系,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性。 (2)时空观念:掌握开元盛世的时间背景和空间特征,特别是长安城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地位。 (3)史料实证:通过分析唐前期户数统计表等史料,实证开元盛世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 (4)历史解释:结合唐玄宗的政治、经济、文化改革,解释开元盛世形成的原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5)家国情怀:感悟唐玄宗作为杰出帝王的历史贡献,体会劳动人民在创造盛世中的重要作用,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重点
(1)理解唐玄宗前期的治国举措与 “开元盛世” 之间的因果关系,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2)通过分析长安城作为国际大都市的特点,理解其在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全球视野。
教学难点
(1)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唐玄宗的治国举措与 “开元盛世” 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举措如何从核心素养的角度提升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2)引导学生从历史与文化的双重视角,探究长安城作为国际大都市的特点及其在唐朝经济繁荣中的地位,进而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国际视野。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引言和问题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同学们,唐朝是一个繁荣昌盛的朝代,特别是在唐玄宗时期,国力达到了鼎盛。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唐玄宗开创的 “开元盛世”,了解当时国家是如何达到如此繁荣的。首先,请问大家听说过 “开元盛世” 吗? (生:听说过但不太清楚。) 教师:那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深入了解这个辉煌的时代吧。 二、讲授新课 (一)唐玄宗登基后的治国举措 教师: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唐玄宗登基以后施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请大家先阅读教材第 3 课的相关部分。 (学生阅读教材) 教师:唐玄宗实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改革,这些改革措施最终促成了 “开元盛世”。接下来,我们来具体分析这些措施。 【材料摘录】唐玄宗即位后,任用贤能,裁汰冗官,精简机构,加强中央集权。他重视农业生产,鼓励垦荒,并推行新的赋税制度,减轻了农民负担。同时,他还在文化教育上进行了革新,重视科举制度,选拔人才。 政治改革 任用贤能:唐玄宗非常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使用,提拔了一批有才能的大臣。 举例:姚崇、宋璟等贤臣被重用,他们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裁汰冗官,精简机构:唐玄宗大力整顿官僚体系,减少了不必要的官员,提高了行政效率。 举例:通过裁撤多余的官职,减少了腐败现象,提升了政府的运作效率。 加强中央集权:唐玄宗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稳固了政权。 举例:通过设置节度使等职位,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控制。 经济改革 重视农业生产:唐玄宗认识到农业是国家的根本,积极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 举例:鼓励开垦荒地,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如曲辕犁、筒车等。 鼓励垦荒:唐玄宗采取措施鼓励人们开垦荒地,增加耕地面积。 举例:通过减免新开垦土地的税收,激励农民开垦更多的土地。 推行新的赋税制度,减轻农民负担:唐玄宗推行的租庸调制度,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举例:通过减税降费,农民的收入得到了提高,生活条件有所改善。 文化改革 重视科举制度:唐玄宗重视文教,大力发展科举制度,选拔优秀人才。 举例:通过严格的科举考试,选拔了一批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进入官场。 选拔人才:唐玄宗不仅重视科举,还通过其他途径选拔人才,充实官僚队伍。 举例:通过地方推荐、自荐等方式,吸引了一批有能力的人才。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方面进行总结,然后汇报你们的发现。 (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 教师:通过同学们的讨论和汇报,我们可以看到唐玄宗在各方面都采取了有力的措施,这些措施为国家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开元盛世的具体表现 教师:接下来,我们来看看 “开元盛世” 的具体表现,特别是经济的繁荣。请大家阅读教材中关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情况。 (学生阅读教材) 农业的发展 教师:农业是国家的根本,唐玄宗时期农业有了显著的发展。请看这段材料: 【材料摘录】农业主要讲述了垦田面积的扩大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如曲辕犁、筒车等)。垦田面积的扩大使得粮食产量大幅增加,而新的农具和技术的应用则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教师:从这段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到,农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生:垦田面积扩大、农业生产技术改进) 教师:很好!农业的发展还包括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如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保证了农作物的灌溉。这使得粮食产量大幅增加,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 手工业的发展 教师:手工业也是当时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请大家看下面这段材料: 【材料摘录】手工业发展体现在手工业生产部门多、生产水平高等方面。许多手工业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在当时世界领先。 教师:手工业的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 (生:生产部门多、生产水平高) 教师:很好!手工业的发展还表现在工艺技术的进步,如丝绸、陶瓷等手工业产品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这些高质量的产品不仅满足了国内的需求,还远销海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商业的繁荣 教师:商业繁荣也是 “开元盛世” 的一个重要标志。请大家看这段材料: 【材料摘录】商业繁荣介绍了水陆交通发达、国内贸易兴盛和海外贸易频繁。长安城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规模宏伟,商业活动和居民日常生活在时空上逐渐突破坊市制度的严格规定。 教师:商业繁荣的表现有哪些? (生:水陆交通发达、国内贸易兴盛、海外贸易频繁) 教师:很好!商业的繁荣还表现在市场的繁荣,如长安城内的东市、西市等市场非常繁华,各种商品琳琅满目。此外,长安城还设有外商聚居区,吸引了许多外国商人前来贸易,促进了文化的交流。 (三)国际大都市长安 教师:我们知道,长安城是当时的国际大都市,它的特点是什么呢?请大家阅读下述材料: 【材料摘录】长安城分为宫城、皇城和外郭城,规划井然有序。坊是居民居住区,市为商品交易区,便于管理。后来坊市制度逐渐松弛,商业活动和居民日常生活在时间和空间上都逐渐突破坊市制度的严格规定。长安城既是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也是闻名中外的国际大都市。 教师:长安城的特点有哪些? (生:宫城、皇城和外郭城规划井然有序;坊市制度严整;后来坊市制度逐渐松弛;既是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也是国际大都市) 教师: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当时的长安城是什么样子?是不是非常繁华和热闹呢? (生:想象中的长安城很壮观,人很多,街道宽敞) 教师:非常好!长安城不仅是政治中心,还是经济和文化交流的中心。它不仅吸引了各国的商人,还有许多外国使节、学者和艺术家前来交流。这种繁荣的景象一直延续到今天,成为历史上的一个亮点。 三、课堂总结 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唐玄宗时期的 “开元盛世” 是由于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所带来的。这些改革不仅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还使长安城成为了闻名中外的国际大都市。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开元盛世” 的背景 唐玄宗登基后实施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的改革。 “开元盛世” 的表现 经济繁荣体现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农业:垦田面积扩大、农业生产技术改进。 手工业:生产部门多、生产水平高。 商业:水陆交通发达、国内贸易兴盛、海外贸易频繁。 国际大都市长安 宫城、皇城和外郭城规划井然有序。 坊市制度逐渐松弛,商业活动和居民日常生活逐渐突破严格的坊市制度。 既是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也是国际大都市。 教师:同学们,希望大家通过今天的课程能够深刻理解 “开元盛世” 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课后向老师提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