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写作 语言要连贯 课件(共4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单元写作 语言要连贯 课件(共43张ppt)

资源简介

(共43张PPT)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 四 单 元 写 作





核心素养
1、学会运用关联词、提示语等,让句子衔接紧密,提升书面语言的连贯性与流畅度。
2、能够围绕一个话题展开写作,在组织段落时,依据时间、空间、逻辑等合理顺序编排语句。
3、能够合理安排写作顺序,让文章整体前后连贯、浑然一体。
4、养成善于表达、勤于修改的良好习惯,使其文字通顺、条理清晰。
重点:
1
难点:
2
学习重难点
掌握语言连贯的方法,能够条理清晰地把事情叙述清楚。
运用连贯原则优化文章,养成语言连贯写作习惯。
任务情境
最近我们身边出现了不少“信息碎片”,它们散播在各个角落,各位“信息修复工程师”,需要你们开动脑筋,把这些“信息碎片”拼凑完整,再现这座城市之光!
活动一:
碎片扫描,漏洞排查
读一读下面的语段,你觉得有什么问题吗?
四周的景色非常秀丽。盈盈的湖水一直荡漾到脚边,却又缓缓地退回去了。水里小小的鱼儿,还有调皮的小虾,在眼前游来游去。像慈母拍着将睡未睡的婴儿似的,它轻轻地拍着石岸。
读起来感觉很不连贯!
碎片扫描
漏洞排查
因为句子间的顺序不合理,读起来同样让人感到不连贯。应该将第三句与第四句的顺序对调,这样第四句中的“它”才能指代“湖水”,整个语段读起来才连贯。
碎片修改
四周的景色非常秀丽。盈盈的湖水一直荡漾到脚边,却又缓缓地退回去了。水里小小的鱼儿,还有调皮的小虾,在眼前游来游去。像慈母拍着将睡未睡的婴儿似的,它轻轻地拍着石岸。
改文:四周的景色非常秀丽。盈盈的湖水一直荡漾到脚边,却又缓缓地退回去了。像慈母拍着将睡未睡的婴儿似的,它轻轻地拍着石岸。水里小小的鱼儿,还有调皮的小虾,在眼前游来游去。
技法指导
语言连贯是从句子前后逻辑关系的角度提出的要求。因此,在书面表达中,就要特别讲究句子之间的排列组合,文章段与段之间,都要加强语言之间联系与衔接,从而让句、段、文都能做到连贯。
活动二:
脉络梳理,链条重组
技法指导
交流、感悟:
语言连贯的原则有哪些?
技法指导
一、话题前后一致
作文中的每一句、每一段,都要统一于一个话题,围绕着一个中心,语意才能顺畅。话题往往就是主语,在连续表述中,最好不要轻易改变主语,否则语言的连贯感就会随之减弱。
经典引路
昆明菌子极多。雨季逛菜市场,随时可以看到各种菌子。最多,也最便宜的是牛肝菌。牛肝菌下来的时候,家家饭馆卖炒牛肝菌,连西南联大食堂的桌子上都可以有一碗。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炒牛肝菌须多放蒜,否则容易使人晕倒。青头菌比牛肝菌略贵……还有一种菌子,中看不中吃,叫鸡油菌。都是一般大小,有一块银圆那样大的溜圆,颜色浅黄,恰似鸡油一样。这种菌子只能做菜时配色用,没甚味道。
——《昆明的雨》
快速阅读文段,说说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展开?
经典引路
昆明菌子极多。雨季逛菜市场,随时可以看到各种菌子。最多,也最便宜的是牛肝菌。牛肝菌下来的时候,家家饭馆卖炒牛肝菌,连西南联大食堂的桌子上都可以有一碗。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炒牛肝菌须多放蒜,否则容易使人晕倒。青头菌比牛肝菌略贵……还有一种菌子,中看不中吃,叫鸡油菌。都是一般大小,有一块银圆那样大的溜圆,颜色浅黄,恰似鸡油一样。这种菌子只能做菜时配色用,没甚味道。 ——《昆明的雨》
昆明菌子极多。
整个段落围绕“菌子极多”写了品种多、数量多,从这个段落中,我们可以得到保持话题统一的策略是要有话题,并围绕着话题进行写作。
技法指导
二、话题言之有序
在写作的过程中,说明一个意思,描述一个对象,总要有一个表述的角度,或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的角度,或按照地点转移的空间顺序的角度,或按照人称的角度,一个复句或意思联系紧密的几个句子,只有表述角度前后一致了,语言才会连贯。
话题言之有序
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
写作顺序
以时间先后作为说明顺序。
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由远及近,依次进行说明。
按照事物的内部联系或人们对事物的认知规律来安排说明顺序。
经典引路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济南的冬天》
快速阅读文段,说说这段文字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经典引路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济南的冬天》
空间顺序
经典引路
我寻求爱情,首先是因为爱情给我带来狂喜……我寻求爱情,其次是因为爱情解除孤寂——那是一颗震颤的心,在世界的边缘……我寻求爱情,最后是因为在爱情中......
——《我为什么而活着》
逻辑顺序
技法指导
三、语境和谐一致
保持前后事理相符,情景相宜。尤其写景状物类文章,要注意语境因素,分析景物、情调、写法等方面的特点。比如景物有远近动静之分,色彩有明暗浓淡之别,视角有高低俯仰之异……都必须和谐一致。
经典引路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朱自清《背影》
交代了背景,家庭变故,冬天等渲染了凄惨的氛围,这一句与背影都暗含着沉重深远的怀念。
技法指导
阅读这首小诗,补写第二小节的空缺内容,使之与一、三节保持连贯。
小时候,母爱融在乳液里,吮着它,香香甜甜。
上学后,母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大后,母爱藏在枕头里,枕着它,爱意绵绵。
含在饭菜里
尝着它
幸福满满
技法指导
四、衔接过渡自然
适当地运用关联词、提示用语或过渡句,可以帮助我们衔接句子。如用表示关联的“可是”“比如”“例如”等这样的提示性词语来引出例子,使句子上下衔接自然,过渡流畅。
运用提示语
那天,我先烧水,接着冲洗茶具。我将自己精心制作的玫瑰花茶小心地倒入干净的茶壶,再往茶壶里注入开水,盖上茶壶盖,闷一小会儿。觉得时间差不多了,我便把过滤器放在第二个茶壶上,学着古人的样子,一只手拎着茶壶,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按在茶壶盖上,往第二个茶壶里倒茶水。只见粉中带着些褐色的茶水在空中形成一个漂亮的弧度,稳稳地落入茶壶中。然后,我再提起茶壶依次往各个茶碗中倒茶。
步骤呈现清晰
提示性词语
适当运用关联词
我不记得昆明的雨季有多长,从几月到几月,好像是相当长的。但是并不使人厌烦。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而且并不使人气闷。我觉得昆明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
——《昆明的雨》汪曾祺
适当运用关联词
不客气,这样做了。可是他却不放弃客气,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就一定亲自来,谦虚而恳切地问我,同意不同意恢复。我当然表示同意,并且说:“您看怎么样好就怎么样,千万不要再跟我商量。”他说:“好,就这样。”可是下次还是照样来商量,好像应该做主的是我,不是他。
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例如一些可以算作末节的事……
——张中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引出例子
表示句子间的转折关系
过渡句承上启下
技法指导
五、语言合乎规范
语言合乎规范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体会词义的轻重、词语适用范围的大小、词语的感彩,不生造词语;
二是句子不能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颠倒等毛病;
三是一般不使用方言俚语和乱象纷陈的网络用语等。
我们深情缅怀革命前辈,虽然他们早已离开人世,但他们的恩情我们一直耿耿于怀。
近年来,我们家乡的面貌焕然一新: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鹤立鸡群,蔚为壮观。
乡村旅游,不仅满足着人们对“诗和远方”,也日益成为推动乡村“蝶变”的新引擎。
指人而非建筑物,对象错误
这里用来指“恩情”不恰当
此处补上“的需求”
技法训练
技法指导
六、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1、下笔前,最好先列提纲或打腹稿;
2、下笔时,应当一气呵成,避免断断续续;
3、写完后,要自己多读几遍,凡是读起来拗口、含混、不顺畅的,就应修改。
活动三:
场景还原,成果验收
升格训练
下面这段文字不连贯,试着根据提示重写。
爸爸是一个热爱工作的人。爸爸工作出色,经常在单位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我们家墙上贴的那些奖状有很多都是爸爸的。爸爸单位里有台机器坏了,大家修了一天都找不出问题。爸爸下班回家,吃饭时突然想起了国外有过这方面的材料,就马上查阅了资料,并且连夜赶回单位抢修了,终于把机器修好了。爸爸不仅上班忙工作,下了班都在惦记工作。爸爸花很多时间陪家人。周末,他常会领着全家人去郊游。我们每次郊游,都看到了很美的风景,玩得非常开心。为此,他还专门买了本地郊区旅游攻略的书,研究了好多条路线。
先浏览这段文字,看看写的内容是否保持了话题的统一。可以加写一个中心句来统领整段话。
调整不合理的顺序。比如,可以把具体的例子放在要表达的观点后面,“爸爸单位……把机器修好了”应该放在“爸爸不仅上班忙工作,下了班都在惦记工作”的后面,这就是调整句子顺序。
重写时,可以补充一些关联词、提示性语句、过渡句等,使句子之间衔接自然。
提示
修改展示
爸爸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也很爱家。(添加中心句:有了中心句,就能统领整段,保证话题的统一)
首先,爸爸是一个热爱工作的人。(“首先”一句,领起下文对爸爸热爱工作的描述,照应中心句的前半句)爸爸工作出色,在单位经常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我们家墙上贴的那些奖状有很多都是爸爸的。爸爸不仅上班忙工作,下了班都在惦记工作。(调整句子顺序:把“爸爸不仅……下了班都……“调到了前面,使句子顺序合理)
修改展示
记得有一次,爸爸单位里有台机器坏了,大家修了一天都找不出问题。爸爸下班回到家里,吃饭时突然想起了国外有这方面的材料,就马上查阅了资料,并且连夜赶回单位抢修机器,终于把机器修好了。(运用具体事例表明“爸爸不仅上班忙工作,下了班都在惦记工作”)
修改展示
其次,爸爸还是一个非常爱家的人。(“其次”一句,领起下文对爸爸爱家的描述,照应中心句的后半句)爸爸会花很多时间陪家人。周末,他常会领着全家人去郊游。为此,他还专门买了本地郊区旅游攻略的书,研究了好多条路线。所以我们每次郊游,都看到了很美的风景,玩得非常开心。(增加关联词“所以”,使上下文衔接更连贯)
收获点评
思路清晰,过渡自然。改后的文段由一个中心句统领整段话,然后分别用“首先”“其次”两个词语加以连缀,使得行文条理清楚,结构完整。
中心明确,内容充实。改后的文段在开头点明中心,使得中心明确。分别叙述时,运用具体事例,使内容显得很充实。
课堂小结
叶圣陶说:“一篇文章怎样才算得‘通’?‘词’使用得适合,‘篇章’组织得调顺,便是‘通’。反过来,词使用得乖谬,篇章组织得错乱,便是不通。”愿同学们仔细揣摩让文章连贯、通顺的的技法,希望每个同学都能写出通顺、连贯的文章!
作业布置
新时代的青少年应该更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具有一定的劳动技能。自己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是培养劳动意识、增强劳动能力的常见做法。请就你某次劳动的经历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作业布置
提示:
1、可以选择相对简单的家务劳动,如做饭、洗衣服、打扫屋子等,也可以选择相对复杂的劳动,如制作修理、助残扶弱、种植养殖等。
2、要把劳动的过程写出来,让人了解你是怎样做的。写清楚做事的顺序,保持前后叙述的连贯性。
3、为了避免将文章写成简单的程序介绍,可以在叙事、说明过程中适当穿插描写自己的内心活动或感受。
思路指引
题目要求“试就你某次劳动的经历写一篇作文。”因此,必须要扣住“经历”二字,写出事情的过程,做到语言连贯有条不紊。
提示说的非常明白了。可以写“做饭”,也可以写“制作修理”等等。因此,要挖掘你的生活经历,选择你最有话可说的事。
另外,提示还告诉我们,“要把劳动的过程写出来,让人了解你是怎么做的。”“写清楚做事的顺序,保持前后叙述的连贯性。”“可以在叙事、说明过程中适当穿插描写自己的内心活动或感受。”
作文展示
我帮妈妈做年夜饭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每逢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要吃年夜饭,年夜饭是团圆饭,也是喜庆饭,俗话说得好,打一千,骂一万,三十晚上吃顿饭。
饭要一口口吃,菜得一道道做,三十的早上,爸爸妈妈匆匆忙忙去超市买了许多菜,有活蹦乱跳的鱼虾,有横行霸道的大闸蟹,有金灿灿的小南瓜,有神气活现的大公鸡,有碧绿的橄榄菜,还有凉拌菜,看着这一堆的菜,就知道年夜饭够丰盛了。我在家可是小小艺术家,有着丰富的想象力,摆凉菜可是我拿手的,我把同一种凉菜摆在一个盘子里,每一盘尽量摆出新颖的造型。我把竹笋摆成一排排,起名叫“小小竹排”;把蒸好的小南瓜放在盘子中央,上面盖上妈妈切好的鸡蛋饼,四周放上香菜,一朵
作文展示
八宝饭是年夜饭中必不可少的一道菜,我把从超市买来的半成品直接放在碗里蒸上半小时就行了,蒸汽腾腾,象征着来年的蒸蒸日上。厨房飘来一阵阵肉香,哇!是妈妈在炖我最爱吃鸡肉!掀开锅盖,就想拿筷子夹,可妈妈说:“现在还不行,鸡得慢慢地炖,平时随便做做,烧糊了也无所谓,但年夜饭讲究的就是过年的那份虔诚的心呐!烧到最恰到好处才好!”我也只好咽咽口水,等待神圣的时刻到来。
向日葵就盛开了;把妈妈炸好的小黄鱼摆在盘子的右下方,把豆腐干切成细条,摆成一座龙门,哈,鲤鱼跳龙门了。最后把妈妈事先调好的汁子浇上,看着这一道道菜,红的红,绿的绿,黄的黄,不仅色彩搭配和谐,而且造型也很美,真让人垂涎三尺!
作文展示
听,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啊,年夜饭在每个人的心中永远是甜蜜的!
【点评】
这是描写作者帮妈妈做年夜饭的记叙文,文章脉络清晰可见,团圆饭是过年的主旋律,对做饭时作者丰富的想象力的描写生动具体,语言活泼明快,富有童趣,大量采用生活中的口语,使文章更显自然亲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