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采桑子》课件(共21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采桑子》课件(共21张ppt)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欧阳修
寻找精神上的第二故乡
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
核心素养

诵读诗词,品味词语,欣赏西湖好景,掌握借景抒情的表达技巧。

通过分析景物描写与情感表达的关联,领会词人在自然景致中提炼的生活哲思。
感受词作清新明快的意境美与疏朗闲适的风格美,学习以景传情的笔法。

体悟宋词中江南胜景与闲逸情怀的文化底蕴,传承宋代文人寄情山水的生活智慧。

短视频社团开始营业啦!今天,让我们踏着暮春的暖风,走进颍州西湖的画境里,拍摄一段”爆款vlog”。让观众和我们一起欣赏西湖美景,在这湖光波影间,聆听藏在词句里的闲逸与深情。
情境活动
REC
活动一
诵读入画,
读出“好风景”
走近诗人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欧阳文忠公文集》。
朗读诗歌
注意读音、节奏、语速及语调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活动二
书签画卷,
描绘“好风景”
书签画卷,描绘“好风景”
请结合诗句,说说“西湖好风景”体现在哪里?完成书签画卷的设计
《采桑子》书签主图设计任务单 所选诗句
书签主图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
“轻舟”说明船重量轻体积小,此处“轻”字与李白“轻舟已过万重山”有异曲同工之妙,不仅指船轻,更指心轻。有如此美景作伴,心情自然是轻松愉悦的。
··
“轻舟短棹”有何妙处?
碧绿的湖水绵延不断
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隐隐”,写出了笙歌之悠扬,暗示了水面开阔。
“处处”,写出了歌声若远若近,暗示了游人之多,营造了一幅莺歌燕舞、游人同乐的和谐情景。
听觉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辛弃疾《好事近·西湖》“日日过西湖,冷浸一天寒玉。”与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琉璃或寒玉的晶莹剔透、水润光滑,恰似湖水碧波澄澈平滑之貌,这也正与“无风”一词在逻辑上相呼应。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
··
运用了什么修辞写景,有何妙处?
“掠”字既写出了沙禽贴岸疾飞的情态,也暗示出作者轻松愉悦的心情。
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
“掠”字好在哪里?请简要说明。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
写风平浪静,把水面比作明净平滑的琉璃,更以船的缓慢移动,写出了“静”。
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
下片主要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写涟漪微起,惊动了沙洲上的水鸟,水鸟掠过堤岸飞去,写出了“动”。
动静结合
抒发了词人流连山水的愉快心情
活动三
知人论世
体会不解之缘
25岁,到西京(河南洛阳)赴任
30岁,被贬谪陕州夷陵(湖北宜昌)
39岁,被贬滁州
43岁,被贬颍州
65岁,宋神宗批准欧阳修退休,回颍州。
欧阳修为什么选择退居终老于颍州?请结合欧阳修的人生经历与《思颍诗后序》这则资料,说说他与颍州有何不解之缘?
“予自广陵得请来颍,爱其民淳讼简而物产美,土厚水甘而风气和,于时慨然已有终焉之意也。尔来俯仰二十年间,历事三朝,窍位二府,宠荣已至而忧患随之,心志索然而筋骸惫矣。其思颍之念未尝少忘于心,而意之所存亦时时见于文字也。” —《思颍诗后序》
欧阳修为什么选择退居终老于颍州?请结合欧阳修的人生经历与《思颍诗后序》这则资料,说说他与颍州有何不解之缘?
自43岁贬谪来到颍州,欧阳修就对颍州的民风淳朴、物产丰厚情有独钟。公元1049年(宋仁宗皇祐元年),欧阳修移知颍州,并与梅尧臣相约买田于颍,以便日后退居。65岁晚年多病、身心俱疲的欧阳修离开了政治斗争的冬天,来到颍州寻找他人生的春天,找到了他“精神上的第二故乡”。
欧阳修为什么选择退居终老于颍州?请结合欧阳修的人生经历与《思颍诗后序》这则资料,说说他与颍州有何不解之缘?
课堂总结
··
颠沛流离的一生,精神故乡何处觅?
面对人生中的挫折,勿忘心安,像欧阳修一样,保持一颗积极乐观的心态,投身自然中寻找那一片宁静的精神家园吧!
课堂检测
⑴欧阳修《采桑子》一词中从听觉角度,描绘西湖清丽、恬静、淡远的春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欧阳修《采桑子》一词中写船动惊禽,划破了湖面的平静,为这一趟悠闲之旅平添了一个兴奋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欧阳修《采桑子》一词中把水面比作明净平滑的琉璃,写出风平浪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芳草长堤
隐隐笙歌处处随
微动涟漪
惊起沙禽掠岸飞
无风水面琉璃滑
课堂检测
(4)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以轻松淡雅的笔调,描写泛舟西湖时所见的景色。
B.上片轻舟短棹,春草碧色,绿水清波,长堤掩映,柔和的笙箫随风飘来,描绘的一幅淡远的画面。
C.下片结合“惊起沙禽掠岸飞”以静衬动写涟漪微动难免惊动沙滩上的水鸟,使之掠过湖岸飞去,愈显西湖的幽静。
D.“无风水面玻璃滑”中的“滑”字生动形象的描绘了水面的平滑,更显其晶莹、澄澈。
C
作业布置
背诵并默写《采桑子》。
以“校园秋景”或“家乡暮色”为主题,模仿欧阳修“景中含情”的笔法,写一段150字左右的文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