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苏州园林 课件2025-2026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共3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 苏州园林 课件2025-2026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共33张ppt)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20.苏州园林
语文八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 初读课文,概括说明特征。(重点)
2. 再读课文,明确说明结构。(重难点)
3. 研读课文,理解文章难点。(难点)
课前导入-苏州园林
苏州城历史悠久,私家园林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至明代建园之风尤盛,清末时城内外有园林170多处。宋、元、明、清历代园林各具自然的、历史的、文化的、艺术的特色,为苏州赢得了“园林之城”的称号。
课前导入-苏州园林
苏州也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重点风景旅游城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自古以来被人们誉为“园林之城”,其盛名享誉海内外。苏州古典园林历史绵延2000余年,在世界造园史上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价值,她以写意山水的高超艺术手法,蕴含浓厚的传统思想文化内涵,展示东方文明的造园艺术典范。实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在199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将苏州古典园林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19.苏州园林
了解苏州园林
作者简介
学习课文
课堂小结
Part 1
苏州园林的历史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州之所以获得“人间天堂”的美称,是因为“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处处呈现诗情画意,充满人文思想。这些园林,美在静谧、美在清新、美在动感、美在质朴。早在1997年“拙政园”“留园”等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苏州园林
作者介绍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圣陶,现代作家、教育家、编辑家。他的创作态度严肃认真,所写作品构思缜密,结构严谨,风格朴实,语言精练,他被称为 “优秀的语言艺术家”。
代表作有《倪焕之》《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
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几幅画,看一下苏州园林美丽的画面,体会美丽的不同内涵……
看到这几幅画,你会怎么形容他们呢??
懒云仙,蓬莱深处恣高眠。 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本文是叶圣陶为一本苏州园林图片册写的序。1979年初,香港有一家出版社打算出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约叶圣陶写一篇序文。叶老22岁以前,一直生活在苏州,常和好友游览苏州园林,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写作这篇序文时又参阅了陈从周教授编撰的《苏州园林》一书。序文写好后交给了香港那家出版社,但图片册一直不见出版。
写作背景
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
举例子:是通过列举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事例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举例说明的好处是使文章更加具体,更有说服力,更客观地说明事物。使比较抽象、复杂的事理或事物变得通俗易懂,让人信服。
学习课文前,先来学习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back
作比较:作比较是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对说明对象有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打比方:打比方是通过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说明事物特征的一种说明方法。是将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以突出某一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用这个方法,可以使文章更具体、准确、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第一部分(1-2)
总的概括苏州园林的地位、价值以及总特点。
第二部分(3-9)
抓住苏州园林图画美的共同特征,分别从各个角度介绍说明。
第三部分(10)
尾声写苏州园林还有不少其他特点,回味无穷。
结构层次梳理
19.




初学课文
文章是从哪些角度介绍苏州园林的特征的?
文章是从哪些角度介绍苏州园林的特征的?
初学课文
·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
·文章语句及短语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初学课文
back
初学课文
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文章是围绕哪句话展开说明的
初学课文-思考问题
Q1.苏州园林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说明了这个特征?
Q2.作者是按怎样的说明顺序来说明事物的?
初学课文
苏州园林的主要特征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文章先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四个主要方面进行说明,再从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等细微方面来进一步说明这个特点。
Q1.苏州园林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说明了这个特征?
Q2.作者是按怎样的说明顺序来说明事物的?
初学课文
《苏州园林》一文,先从整体上说明苏州园林处处如画,后从局部介绍如何处处如画;先概括写“四个讲究”,后具体介绍这“四个讲究”;先说这“四个讲究”是从大处着眼的,然后说角落、门窗、色彩是从细节说明的。因此这篇文章综合运用了从整体到部分、从概括到具体、从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极有条理地说明了苏州园林具有图画美这一特征。
第二课时:重点品析第一、二段
Q4.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句中的“据说”一词能否去掉?
不能,“据说”是听说的意思,表明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只是作者听说而已,并不确定。删去则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Q5.哪个词最能说明苏州园林的重要地位?
标本。
Q6.“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典范、代表的意思。(这个词形象地表明它继承了古代园林艺术传统,浓缩了中国园林艺术精华,具有典范性。)
第二课时:重点品析第一、二段
Q7.“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句中的“大多”一词有何作用?
“大多”起限制作用,表明苏州园林中的池沼绝大部分引用的是活水,而并非是全部,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
第二课时:重点品析第一、二段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入画
“鱼戏莲叶间”
初学课文
重点品析第5段: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Q8. 本段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1)作比较:与松柏、道旁树比较。
(2)举例子:“古老的藤萝”。
(3)打比方:把藤萝比作一幅画。
每个角落的图画美
门和窗的图案美
我们在写作中“都应当斟酌尽善,做到再不能更动一个字”。
——叶圣陶
back
·课文概括了苏州园林的地位、价值以及总特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图画美。第二段用排比句,概括出苏州园林的特点,四个“讲究”领起后文。
·苏州园林的特点,是从游览者的感受方面侧面烘托了苏州园林之美,园林是供人游览的,从游人的角度说明园景的特色,并用“没有一个不”的双重否定,突出苏州园林讲究一幅画的特点,语气更加强烈。
课堂小结
·综合运用了说明、记叙、议论、抒情。“俯仰生姿”从空间的角度写出了高树与低树种植在一起,上下相望的风姿,“花时不同的各种花树相间”从时间的角度描述了各种花木错落有致的精心安排,符合自然美的原则。
·语言运用准确生动,如“盘曲嶙峋”写藤萝的古老,“珠光宝气”显示出藤萝开花时的典雅风韵,构成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烘托出整个园林的繁华气氛,像一幅光彩夺目、浓彩重笔的中国画,这些都紧扣“着眼在画意”这一特点。
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富有艺术性的说明文。文章通过介绍苏州园林景色如画的特点,再现了它的美丽精巧,显示了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水平,赞颂了设计者和匠师们杰出的艺术创造能力。
天净沙·苏州园林
水亭 船榭 皱石 曲沼
蔷薇 翠竹 枯藤 荷花
芭蕉 睡莲 朱梅 兰石
风荷 幽禽 古树 小桥
流水 落霞 绿草 游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