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17 盼 课件+教案+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17 盼 课件+教案+素材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17 盼
(部编)六年级

导入新课,了解作者
同学们,“盼”怎么理解?谁能用“盼”组词?你有没有特别盼望做什么事情?
第1课时
铁凝,当代作家。代表作品主要有小说《玫瑰门》《青草垛》《哦,香雪》等。
本文选自铁凝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夜路》,出版于1980年11月。书中共有12篇短篇小说,有几篇儿童小说,《盼》就是其中一篇。
作者简介
文中的“我”特别盼望什么呢?铁凝是怎样写“盼”的心理的?
初读课文,把握内容
1.初读课文,检查字词。
自由读课文,注意读正确、流利,不懂的生字词可以画标记,并思考“我”心心念念、盼望着什么。
读完课文,说一说:“我”特别盼望什么?
盼穿新雨衣
认读生字。
嘟囔 痱子 瞟一眼 玛瑙 腥味 焖米饭 窸窸窣窣
请试着猜一猜下面词语的意思。
斗篷 情况 袖子 瓦蓝 衣柜
预报 喧闹 遮盖 讲座 酱油
逗引 嘴唇 缩手 疯狂 甩卖
叫嚷 蒜薹 蹦跳
pénɡ
xiù

ɡuì
xuān
jiànɡ
chún
suō
rǎnɡ
bènɡ
fēnɡ
shuǎi
suàn
两个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竖撇要长一点儿。
书写指导
上下结构,“ ”要写得宽。

形近字
“酱”字笔画多,不要漏写“酉”部的横画。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盼”写了哪些事?
互动课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6
18
19
20
14
15
17
初得雨衣
盼下雨
下起雨来盼出门
如愿穿上雨衣
默读第1—3自然段,圈画有关“我”动作和心理描写的句子,说一说:这些句子体现了“我”怎样的心情?
心理描写
动作描写
“我”对新雨衣的喜爱
1
2
心理描写
“我”急切盼望下雨
3

第二课时
17
在盼望穿新雨衣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事情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默读第4自然段,思考:下雨时“我”有哪些反常的举动?“我”为什么会这么做呢?
自主学习
4
“我”十分兴奋
分角色朗读第5—15自然段,联系上下文体会“我”的情绪变化,说一说:这些变化体现了“我”怎样的心情?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兴奋
失落
不甘
“我”盼望外出的急切心情
跟随音乐,有感情地朗读第16、17自然段,感受雨后景象的宁静与美好。
读一读
思考:文中描写了哪些雨后的画面?
17
作者仅仅是为了写雨后景色吗?
以景物衬托“我”盼望雨点淋在新雨衣上的急切心情。
自由读第18—20自然段,圈画关键词句,体会“我”当时的心情,并作简单批注。
18
19
20
心理描写
动作描写
兴奋与喜悦
讨论:雨点儿真的会“起劲地跳跃”吗?为什么这样写?
20
为了表达“我”如愿穿上雨衣的快乐。
合作探究
找一找文中还有没有类似的句子,并联系上下文体会语句中蕴含的情感。
衬托“我”盼望下雨的焦急心情
3
4
抒发因为快要下雨,“我”兴奋与激动的心情。
借景抒情
课文围绕“盼”写了哪三个事例?哪个事例写得更具体、更详细?为什么要详写?
合作探究

得到雨衣
盼穿雨衣
穿上雨衣
放学下雨
借故外出
窗前看雨
雨后看景
围绕一个意思表达时,要将重要部分写得详细些、具体些,才能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盼》是作家 的作品。文章以“ ”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以孩子的视角叙述事情经过,围绕一个“ ”字,描写“我”有了雨衣,盼变天;下起了雨, ;没法出门, ;盼来雨天,快乐出门等小事件。
主题概括
铁凝
新雨衣

盼出门
盼雨停
小练笔:你也一定有过特别期盼的事情吧,请围绕“盼”这个中心意思,写一写你的经历吧。注意把重点部分写详细些、具体些。
课后作业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17 盼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感悟“我”的变化,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
语言运用:品析语段,学习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来表达中心思想。
思维能力:透过细腻的描写,品味“我”的心理变化和情感变化。
审美创造:了解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
【教学目标】
1.会写“袖、篷”等13个字,会写“斗篷、情况”等12个词语。
2.体会课文是如何选取事例,围绕中心意思写的。(重点)
3.感受课文是如何把心理活动写具体、写生动的,说出这样写的好处。(难点)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了解作者
1.板书题目,直接导入。
(1)板书题目,齐读题目。
(2)引导:同学们,“盼”怎么理解?谁能用“盼”组词?你有没有特别盼望做什么事情?(学生交流)
2.交流资料,简介作者。
【课件出示】
铁凝,当代作家。代表作品主要有小说《玫瑰门》《青草垛》《哦,香雪》等。
本文选自铁凝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夜路》,出版于1980年11月。书中共有12篇短篇小说,有几篇儿童小说,《盼》就是其中一篇。
3.过渡:文中的“我”特别盼望什么呢?铁凝是怎样写“盼”的心理的?
二 初读课文,把握内容
1.初读课文,检查字词。
(1)自读课文: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正确、流利,不懂的生字词可以画标记,并思考“我”心心念念、盼望着什么。
(2)交流想法:读完课文,说说“我”特别盼望什么。
学生交流。(板书:盼穿新雨衣)
(3)认读生字。引导:看下面的字词,说说自己是否会认、会读、会理解。
【课件出示】
嘟囔 痱子 瞟一眼 玛瑙 腥味 焖米饭 窸窸窣窣
①指名认读,相机正音。
②引导学生猜猜词语的意思。
【课件出示】
斗篷 情况 袖子 瓦蓝 衣柜 预报 喧闹 遮盖 讲座
酱油 逗引 嘴唇 缩手 疯狂 甩卖 叫嚷 蒜薹 蹦跳
③指名认读,互助正音。
④示范书写。指导:“疯”“唇”是两个半包围结构的字,竖撇要长一点儿。“篷”是上下结构的字,“?”要写得宽,注意与同音形近字“蓬”对比区别开来。“酱”字笔画多,不要漏写“酉”部的横画。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盼”写了哪些事?
第1—3自然段讲的是初得雨衣盼下雨。第4—17自然段讲的是下起雨来盼出门。第18—20自然段讲的是如愿穿上雨衣。
三、感受“初得雨衣”的喜悦
默读课文第1—3自然段,圈画有关“我”动作和心理描写的句子,说一说:这些句子体现了“我”怎样的心情?
(1)交流第1、2自然段
“怎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几句话是心理描写。“我立刻就抖开雨衣往身上穿”“我一边想……把雨衣弄得窸窸窣窣响”“我才赶忙把雨衣脱下来……浑身凉冰冰的”,是动作描写。这些描写都体现了“我”对新雨衣的喜爱。
(2)交流第3自然段
“每天放学路上我都在想……天气预报就总是‘晴’呢”,是心理描写,体现了“我”急切盼望下雨的心情。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回顾导入
上节课,我们感受到了“我”对新雨衣的喜爱,以及得到新雨衣后天天盼望下雨。在盼望穿新雨衣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事情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二、感受“盼穿雨衣”的心情
1.默读课文第4自然段,思考:下雨时“我”有哪些反常的举动?“我”为什么会这么做呢?
“我却放慢了脚步”“我兴奋地仰起头”“甩打着书包”,“我”看见快要下雨了,十分兴奋。
2.分角色朗读第5—15自然段,联系上下文体会“我”的情绪变化,说一说:这些变化体现了“我”怎样的心情?
通过“嚷着奔进厨房”“嘟囔”“央求”“瞟”“不声不响”这些词语可以看出“我”兴奋、失落、不甘的情绪变化,感受到“我”盼望外出的急切心情。
跟随音乐,有感情地朗读第16、17自然段,感受雨后景象的宁静与美好。思考:文中描写了哪些雨后的画面?
雨后“安静”“凉爽”“马路上像铺了一层明晃晃的玻璃”“小杨树上像挂满了珍珠玛瑙”。
追问:作者仅仅是为了写雨后景色吗?
不是。文中写道“可雨点儿要是淋在淡绿色的雨衣上呢……一心想着明天雨点儿打在雨衣上的事”,以景物衬托“我”盼望雨点淋在新雨衣上的急切心情。
三、感受“穿上雨衣”的喜悦
1.自由读第18—20自然段,圈画关键词句,体会“我”当时的心情,并作简单批注。
预设:“我几步跑回家,理直气壮地打开柜门,拿出雨衣冲妈妈说”“我挺着脖子,小心翼翼地跑下了楼梯”“我走在街上,甩着两只透明的绿袖子”这些是动作描写。“我的心才又像要从嗓子里蹦出来一样”“觉得好像雨点儿都特别爱往我的雨衣上落”这些都是心理描写。这些动作和心理描写体现了“我”兴奋与喜悦的心情。
2.讨论:雨点儿真的会“起劲地跳跃”吗?为什么这样写?
这样写是为了表达“我”如愿穿上雨衣的快乐。
找一找文中还有没有类似的句子,并联系上下文体会语句中蕴含的情感。
预设1:第3自然段 “我的雨衣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盒子里,盒子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衣柜里”,句子中的两个“安安静静”衬托“我”盼望下雨的焦急心情。
预设2:第4自然段 “有一天……就像在嘻嘻地笑”,这句话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抒发因为快要下雨,“我”兴奋与激动的心情。
四、梳理归纳“围绕中心意思,把重点部分写具体”的方法
合作探究:课文围绕“盼”写了哪三个事例?哪个事例写得更具体、更详细?为什么要详写?
汇报交流:
课文围绕“盼”写了得到雨衣、盼穿雨衣和穿上雨衣三个事例。(板书:得到雨衣 盼穿雨衣 穿上雨衣)盼穿雨衣写得更详细、更具体,分别写了放学下雨、借故外出、窗前看雨和雨后看景等内容。(板书:放学下雨 借故外出 窗前看雨 雨后看景)
总结:围绕一个意思表达时,要将重要部分写得详细些、具体些,才能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五、主题概括,布置作业
1.主题概括。
2.布置作业。
小练笔:你也一定有过特别期盼的事情吧,请围绕“盼”这个中心意思,写一写你的经历吧。注意把重点部分写详细些、具体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