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工大附中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9月份)(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工大附中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9月份)(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工大附中八年级(上)9月月考
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26分。
1.东风新型液体洲际战略导弹在九三大阅兵中压轴出场受阅,打击范围覆盖全球。在东风研制过程中不属于化学的研究范畴是( )
A. 液体燃料的制备与应用 B. 弹道计算和飞行轨迹优化
C. 研究导弹战斗部的爆炸物 D. 导弹外层耐高温涂料的制造
2.下列有关化学家和化学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阿伏加德罗发现元素周期律,使化学的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B. 现代科学技术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进行微观探测
C. 宋应星著天工开物,使后世研究有据可依
D. 我国在古代发明了很多化学工艺,如造纸、制火药、烧瓷器等
3.传统制作豆腐的主要流程如下:
该流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研磨制浆 B. 纱布滤浆 C. 烧火煮浆 D. 挤压成型
4.研究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使化学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
A. 铜做导线 B. 木材做成桌椅 C. 铝制炊具 D. 酒精用作燃料
5.下列叙述中,前者属于物理性质,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电线导电,食盐溶于水 B. 汽油易挥发,铁制品易生锈
C. 木炭能燃烧,冰块融化 D. 电灯通电能发光,粮食酿醋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取固体粉末 B.称量固体
C.倾倒液体 D.滴加液体
A. B. C. D.
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安全提示:图标提示,实验中会用到或产生有害气体,或产生烟、雾。应开启排风管道或排风扇
B. 数据记录:空气中稀有气体的质量分数约为
C. 规范操作:洗涤后的试管倒扣在试管架上
D. 试剂取用:若没有说明用量,液体按照最少量取用
8.下列图示的“错误实验操作”与图下面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
A.液体喷出 B.污染试剂
C.酒精溅出 D.量取液体偏少
A. B. C. D.
9.下列有关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水沸腾实验:试管口有白烟生成
B. 蜡烛燃烧实验:放热,冒黑烟
C. 氧化汞受热分解:红色固体变为白色固体
D. 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溶液中产生蓝色氢氧化铜沉淀
10.化学实验操作中常常有许多“先后”之分,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不正确的是( )
A. 加热时,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加热
B. 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用手紧握试管,再把导管的另一端浸入水中
C. 使用胶头滴管时,先用手指捏紧橡胶帽,后把胶头滴管伸入试剂瓶中
D. 清洗试管时,应先倒净试管内的废液,再注入半试管水,振荡
11.下列关于“一定”和“不一定”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化学变化不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C. 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D. 化学变化常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但有发光、放热现象产生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12.在实验室中,区分下列物质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方法
石蜡和大理石 加水,观察是否溶解
铝丝和铜丝 用磁铁吸引
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 观察颜色
氧气和二氧化碳 闻气味
A. B. C. D.
13.小附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和试剂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氧气传感器测得集气瓶内氧气的体积分数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白磷在空气中燃烧所需最低温度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在一定条件下,白磷能与氧气反应
B. 实验利用了铜的导热性
C. 实验中白磷燃烧没有耗尽集气瓶中的氧气
D. 冷却到室温,打开弹簧夹前,瓶内压强大于外压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44分。
14.学习化学要与我们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钙是人体骨骼和牙齿的重要组成成分,钙元素的符号是______。
苹果在空气中氧化变色是因为空气中含有______,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洗水杯时可根据内壁附着的水______,判断已经洗净。
厨房里的花生油用______填“细”或“广”口瓶盛装,与实验室储存液体试剂相似。
医用酒精可用于皮肤消毒,酒精消毒属于______填“化学”或“物理”变化。
化学研究和应用更加重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下列做法符合该理念的是______填字母。
A.生活垃圾随意丢弃
B.双面使用纸张
C.推广一次性餐具
15.化学实验室常用的仪器如下图所示,请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上图仪器中,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放置在陶土网上的是______填仪器名称。
仪器的一般用途: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一般常用于______等实验操作。
仪器的注意事项______。
给液体试剂加热,若试管容积为,理论上试管中最多可盛液体______。
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从试管______填“底部”或“口部”套上、取下。
连接仪器和时,应先把管______,然后对准上的孔稍稍用力转动。
下列实验操作与可能造成的后果对应关系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取液后的胶头滴管平放或倒置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橡胶帽
B.加热液体时,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试管炸裂
C.取用块状大理石时,将固体直接投入竖立的试管中打破试管
D.用嘴吹灭酒精灯加速酒精挥发,浪费酒精
实验室有、、的量筒,现要量取的水,应取______的量筒。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______保持水平。若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放平且面对刻度线,初次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则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6.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根据要求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
请从物质的类别角度,将下列物质平均分为两类。
洁净的空气 液氧 五氧化二磷 酒精 稀盐酸 稀有气体
分类依据是______,包含的物质是______填字母。
石油没有固定的沸点,加热石油,具有不同沸点的组成成分分别汽化、冷凝,分离后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产品,由此可判断石油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17.通常状况下,氨气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常温加压即可液化。工业上,在合成塔中合成氨的反应原理主要是氢气和氮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合成氨气。氨气能有望成为未来理想的清洁能源,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氨气被压缩成液氨时,发生了_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根据氨气的物理性质,氨气泄漏可立即用______吸收。
在合成塔中发生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
结合图信息,按下列条件进行合成氨反应中,平衡时氨的含量最高的是______。
A.、大气压 B.、大气压 C.、大气压 D.、大气压
18.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观察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的现象。实验前,先检查装置气密性,确定装置气密性良好后,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大理石。
要准确量取稀盐酸加入到上述试管中,需要用到的仪器有______。
实验时观察到试管中的现象:白色固体______。
欲证明大理石与稀盐酸接触发生了化学变化,还需要一种试剂______填名称。
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导管末端会出现如图所示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若手紧握试管,出现如图现象,则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B.试管冷却过程中,导管内的液面变化为
19.某课外小组以“探究蜡烛及其燃烧”为主题,展开了如下阶段学习。
实验安全是完成实验探究的保障,在探究蜡烛及其燃烧实验时,不相关的安全标识是______。填序号
阶段一:点燃前
用小刀轻轻切下一小块石蜡,该实验是在探究蜡烛的_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阶段二:燃烧时
蜡烛燃烧一般经过下列几个变化。
上述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填序号。
如图,点燃蜡烛,并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小漏斗,观察到漏斗内壁出现水雾,同时将产物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发现澄清石灰水变______,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该小组同学还用数字化传感器监测密闭容器内蜡烛燃烧时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的变化,得到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则曲线______填“”、“”或“”代表的是密闭容器内氧气浓度的变化曲线。
阶段三:熄灭时
将蜡烛轻轻吹灭时,出现一缕白烟,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燃白烟如图,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______性。
20.人们对空气成分的认识由模糊到清晰,是无数科学实验探究的结果。
【经典赏析】
二百多年前,拉瓦锡用图所示装置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得出了空气由______组成的结论。
该实验结束后,汞槽里的汞进入钟罩,进入钟罩内汞的体积理论上______填“等于”“大于”或“小于”曲颈甑内消耗氧气的体积。实验过程中所有操作均正确
【思路启迪】
我们沿着科学家的足迹,对反应物进行了优化,用红磷等进行实验,其原理是通过______填“物理”或“化学”的方法,从混合气体中除去某种气体,从而达到实验目的。
【实验回顾】
Ⅰ甲组同学先仿照教材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红磷燃烧时的现象是暗红色固体燃烧,______,生成白色固体。答全
请写出红磷燃烧的表达式:______。
该实验主要操作步骤如下,正确的顺序为______填序号。
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在燃烧匙内放入足量的红磷,点燃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橡胶塞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
检查装置气密性,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将水面上方空间分成等份
【得出结论】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数据记录】
小组同学用传感器记录集气瓶中压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
数字化能为探究提供更为直观的证据,段是因为红磷燃烧,______,使瓶内温度升高,段压强变大。
曲线段压强增大点与点的压强基本相等是因为______。填操作
Ⅱ乙组同学用白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在一个耐热容器的底部放一块足量的白磷,然后迅速将活塞向左压可迅速提高容器内空气温度后放手,容器中的白磷开始燃烧。提示:白磷的体积忽略不计,白磷在空气中燃烧所需最低温度为
检查装置气密性:向左推活塞,放手后活塞______,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白磷开始燃烧后,活塞的运动情况为______,最终停留在______刻度处。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氧气或;
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细;
化学;

15.烧杯;
过滤、固体加热;
不能加热;

底部;
口用水润湿;

;凹液面最低处;大于
16.纯净物或混合物;或;
混合物
17.物理。
水。


18.量筒和胶头滴管;
减少,固体表面有气泡产生;
澄清石灰水;

19.;
物理;

白色浑浊;

可燃
20.氮气和氧气。
等于。
化学。
发光放热,发出黄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白烟。
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或。

放热。
打开了弹簧夹。
恢复到原来位置。
先向右移动后向左移动;
第6页,共1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