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章末总结一、选择题1.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与物理知识对应正确的是( )A.洒水降温—熔化吸热B.冰袋冷敷—升华吸热C.蒸汽熨烫—液化放热D.干冰保鲜—凝华放热2.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①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②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会“出汗”③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④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A.①③ B.②④C.①② D.③④3.水是万物之源,亦是生命之源。斗转星移,岁月更迭,水的形态会发生变化。关于自然界水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寒冬,堆好的雪人,过了几天发现变小了,是因为雪吸热后熔化B.洗热水澡后,卫生间玻璃变得模糊,是因为水吸热后汽化C.游泳上岸后,身上感觉冷是因为水吸热后升华D.滴水成冰,是因为水放热后凝固4.“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的伟大成就之一。古人通过观测天体运行,总结出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的规律,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诗句“一朝秋暮露成霜”,描述了“霜降”前后的气温变化。下列对诗句中所涉及的自然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露和霜都是固体B.露是由霜熔化形成的C.霜是由露凝固形成的D.霜是由水蒸气凝华形成的5.星期天小明和妈妈在厨房里准备给全家做一顿美味的午餐,小明发现厨房里的很多现象都蕴藏着物理知识,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A.从冰箱里取出的冻虾上有一层白色的粉末,这是凝固形成的B.水烧开后壶嘴处喷出的“白气”,是从壶嘴喷出的水蒸气C.烧水时,100 ℃的水蒸气引起的烫伤往往比100 ℃的水烫伤更严重D.放在笼屉里的馒头被蒸熟是因为水蒸气液化要吸热二、填空题6.水沸腾后可以产生大量气泡,其情形是图中的____(选填“甲”或“乙”)烧杯;小琪同学把温度计放入另一个正在加热的烧杯中时,会发现水温__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下降”)。 7.夏天开着空调的公交汽车以及寒冷冬天的公交汽车,车窗都是关闭的,而且车窗上都容易出现“水雾”,夏天时,车窗的水雾在玻璃的____表面,冬天时,车窗的水雾在玻璃的____表面。(均选填“内”或“外”)8.如图是某一单元知识网络图,请按要求进行填空。(1)在A处填写一种物体的状态:A________。(2)物态变化B的过程是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3)C是________(填一个自然现象),D是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三、实验探究题9.小海在劳动课实践中发现,水滴入热油锅中,油花四溅。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小海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如下探究。将温度计插入试管中,从水温达到90 ℃开始,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直至水沸腾并持续加热一段时间。(1)小海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系中描出了相应的点,如图乙所示;①请你根据图乙中描出的点,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②根据绘制的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2)水沸腾时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如果被这样的水蒸气烫伤往往比被开水烫伤更严重,这是因为水蒸气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同温度的水会________大量的热。(3)小海发现,当试管内的水沸腾时,烧杯中的食用油却没有沸腾,由此可知食用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____,所以水滴入热油中会迅速汽化,引起油花四溅。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章末总结一、选择题1.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与物理知识对应正确的是( C )A.洒水降温—熔化吸热B.冰袋冷敷—升华吸热C.蒸汽熨烫—液化放热D.干冰保鲜—凝华放热2.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A )①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②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会“出汗”③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④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A.①③ B.②④C.①② D.③④3.水是万物之源,亦是生命之源。斗转星移,岁月更迭,水的形态会发生变化。关于自然界水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寒冬,堆好的雪人,过了几天发现变小了,是因为雪吸热后熔化B.洗热水澡后,卫生间玻璃变得模糊,是因为水吸热后汽化C.游泳上岸后,身上感觉冷是因为水吸热后升华D.滴水成冰,是因为水放热后凝固4.“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的伟大成就之一。古人通过观测天体运行,总结出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的规律,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诗句“一朝秋暮露成霜”,描述了“霜降”前后的气温变化。下列对诗句中所涉及的自然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D )A.露和霜都是固体B.露是由霜熔化形成的C.霜是由露凝固形成的D.霜是由水蒸气凝华形成的5.星期天小明和妈妈在厨房里准备给全家做一顿美味的午餐,小明发现厨房里的很多现象都蕴藏着物理知识,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C )A.从冰箱里取出的冻虾上有一层白色的粉末,这是凝固形成的B.水烧开后壶嘴处喷出的“白气”,是从壶嘴喷出的水蒸气C.烧水时,100 ℃的水蒸气引起的烫伤往往比100 ℃的水烫伤更严重D.放在笼屉里的馒头被蒸熟是因为水蒸气液化要吸热【解析】冻虾上白色的粉末是霜,它是由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故A错误;壶嘴处喷出的“白气”是小水珠,它是高温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B错误;100 ℃的水蒸气液化成100 ℃的水要放出大量的热,所以100 ℃的水蒸气烫伤往往比100 ℃的水烫伤更严重,故C正确;放在笼屉里的馒头被蒸熟是由于水蒸气本身温度高,加之水蒸气液化要放热,故D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6.水沸腾后可以产生大量气泡,其情形是图中的____(选填“甲”或“乙”)烧杯;小琪同学把温度计放入另一个正在加热的烧杯中时,会发现水温__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下降”)。 【答案】甲 升高7.夏天开着空调的公交汽车以及寒冷冬天的公交汽车,车窗都是关闭的,而且车窗上都容易出现“水雾”,夏天时,车窗的水雾在玻璃的____表面,冬天时,车窗的水雾在玻璃的____表面。(均选填“内”或“外”)【答案】外 内8.如图是某一单元知识网络图,请按要求进行填空。(1)在A处填写一种物体的状态:A________。(2)物态变化B的过程是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3)C是________(填一个自然现象),D是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答案】(1)液态(2)吸热(3)露(雾) 升华三、实验探究题9.小海在劳动课实践中发现,水滴入热油锅中,油花四溅。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小海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如下探究。将温度计插入试管中,从水温达到90 ℃开始,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直至水沸腾并持续加热一段时间。(1)小海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系中描出了相应的点,如图乙所示;①请你根据图乙中描出的点,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②根据绘制的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2)水沸腾时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如果被这样的水蒸气烫伤往往比被开水烫伤更严重,这是因为水蒸气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同温度的水会________大量的热。(3)小海发现,当试管内的水沸腾时,烧杯中的食用油却没有沸腾,由此可知食用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____,所以水滴入热油中会迅速汽化,引起油花四溅。【答案】(1)①如图所示②100 (2)液化 放出 (3)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章末总结- 学生版.docx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章末总结.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