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3 汽化和液化1.汽化(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作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沸腾和蒸发。(2)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时,有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水在沸腾的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不变,这个温度叫作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__℃。(3)蒸发是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蒸发可以在任何(选填“一定”或“任何”)温度下进行。蒸发过程是吸热(选填“吸热”或“放热”)的,液体蒸发时温度降低,说明它从周围的物体吸收热量,因此液体蒸发有制冷作用。液体的温度越高、表面积越大、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得越快。2.液化(1)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作液化。液化放热(选填“吸热”或“放热”)。(2)使气体液化有两种方法:一是降低温度,二是压缩体积。重难突破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1)实验装置。(2)测量器材。温度计、秒表。(3)实验关键。①实验现象:a.水沸腾前,有少量气泡产生,在上升过程中气泡逐渐变小直至消失。b.水沸腾时,有大量气泡产生,在上升过程中气泡逐渐变大直至到水面破裂。②测量数据。水的温度变化表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温度/℃ 90 92 94 96 98 99 99 99 99 99 99 ③根据数据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图像。④根据图像和数据分析水沸腾的规律:水沸腾后,继续吸热而温度不变。(4)要点探究。①组装实验器材的顺序: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先酒精灯,再铁圈,后温度计。②缩短加热至沸腾的时间的方法:a.加水要适量,尽量少些。b.可用初温在60 ℃左右的热水进行实验。c.适当加大酒精灯的火焰。d.在加热过程中,可在烧杯口上加盖。③在实验中,测得水的沸点有时小于100 ℃,有时大于100 ℃的原因:a.水的沸点与水面上方的气压有关。当水面上方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时,水的沸点低于100 ℃;当杯口的盖密封较严时,水面上方的气压高于标准大气压,水的沸点会高于100 ℃。b.水中有杂质。④通过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图像判断加热水量的多少:相同的热源,图像与温度轴夹角大的水量多。【典例】小利在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1)他组装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纸板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2)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图中温度计单位:℃)所示,温度为________℃,继续加热,烧杯内的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3)上述实验现象说明了水________(选填“已经”或“还没”)沸腾。(4)这样加热几分钟后,得到如图丙所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①水在沸腾前,不断吸热,温度升高;在沸腾时,不断吸热,温度____________。②周围环境大气压________(选填“高于”或“低于”)标准大气压。解析 (1)纸板的作用主要是减少热量的损失,加快水的沸腾,同时还可以固定温度计。(2)图乙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 ℃,所以此时的温度为61 ℃。(3)当水沸腾时,有大量的气泡涌现,接连不断地上升,并迅速地由小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说明水已经沸腾。(4)①如图丙所示,水沸腾前的图线为一条斜向上的线段,所以水的温度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升高; 水沸腾时,图线变为一条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这就说明水的温度不再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即水在沸腾前,不断吸热,温度升高; 在沸腾时,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②液体的沸点与液体表面的大气压有关,大气压越大,沸点越高。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 ℃,此时水的沸点低于100 ℃,说明此时周围环境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答案 见解析随堂练习知识点一 汽化1.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够使蒸发加快的是( B )A.给墨水瓶加盖B.冬天用热水拖洗地板C.用环保包装膜打包蜜柚D.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2.在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时,所用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乙)(1)除温度计外,本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2)图乙中,表示水正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________图;若继续加热,温度计的示数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图像。由图像可知,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较长,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A.实验时气温偏低B.实验时气压偏低C.酒精灯中的酒精热值偏低(4)相比水沸腾前,沸腾时烧杯口上方的“白气”明显增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实验结束后撤去酒精灯,水还能继续沸腾一小会,这说明水沸腾时不需要吸热,这种判断是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实验中,水吸热的多少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反映。【答案】(1)秒表 (2)A 不变 (3)A (4)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更多 (5)错误 加热时间的长短【解析】(1)在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时,除了需要实验中的装置外,还需要测量加热时间,所以还需要秒表。(2)水沸腾时,底部会产生气泡,随着气泡上升,气泡会逐渐变大,故其现象如题图A所示;沸腾时,虽然液体继续吸热,但液体温度保持不变。(3)由图像可知,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较长,单位时间内温度的变化较小,其原因可能是实验时气温偏低,有一部分热量浪费到空气中了。故选A。(4)沸腾时杯口的“白气”是高温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空气中的颗粒物上形成的,与沸腾前相比,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更多,所以“白气”也更多。(5)水沸腾时需要继续吸热,所以水沸腾时不需要继续吸热的说法是错误的;通过实验可知,水吸热的多少是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反映的。知识点二 液化3.已知在标准大气压下氮气、氧气和氢气的沸点分别为:-196 ℃、-183 ℃和-253 ℃。将这三种气体在常温常压下混合后逐渐降温至-198 ℃,在降温的过程中,它们液化的先后次序是( B )A.氢气、氧气、氮气B.氧气、氮气,氢气不液化C.氢气、氮气,氧气不液化D.氢气、氧气,氮气不液化4.如图所示,用水壶烧水,水烧开后能看到壶嘴周围有“白气”产生,其中a、b两位置有一处“白气”较浓。以下关于“白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A )A.它是小液滴,a处较浓B.它是小液滴,b处较浓C.它是水蒸气,a处较浓D.它是水蒸气,b处较浓【解析】壶嘴周围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液滴,温度越低,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液滴越多,b处的温度高于a处的温度,所以a处的“白气”较浓。故选A。基础巩固1.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C )A.冰雪消融B.云开雾散C.冬天嘴里呼出的“白气”D.地上的水变干2.小惠急着上学,可妈妈做的饭太热,他采用的下列方法不是利用蒸发降温的是( C )A.把碗中的汤倒入盘子里面B.把送到嘴边的汤吹一下再喝C.把刚煮熟的热鸡蛋放在冷水里D.把饭菜放到风扇下面吹风3.(跨学科)《诗经·国风》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诗句流传甚广。形成“露”的物态变化是( A )A.液化 B.汽化C.熔化 D.凝固4.某运载火箭用氢作燃料,用氧作助燃剂,这些氢和氧都用________的方法液化成________装在火箭中;在火箭发射台的下方有一个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中,这是利用水汽化时要________,使周围温度不致太高。【答案】压缩体积 液体 吸热5.在我国,每年的7月和8月属高温天气,又正值农村蔬菜栽种季节,很容易因蒸发过快而失水干枯,不易成活。农民朋友常用一些树叶、树枝遮盖在新栽菜苗上并洒上水,使菜苗不致干枯。请运用你学过的物理知识说明这种做法的道理。(写出两条即可)【解】用树叶、树枝遮盖住菜苗,避免阳光直接照射,使菜苗温度不至于太高,减少菜苗水分的蒸发;用树叶、树枝遮盖住菜苗,使菜苗表面空气流动减慢,减少菜苗水分的蒸发;洒水后,水蒸发吸热,从而降低环境温度,减少菜苗水分蒸发。(写出两条即可)能力达标6.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 ( C )A.同时沸腾B.稍后也沸腾了C.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D.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7.将盛水的烧瓶加热,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并迅速塞上瓶塞,再把烧瓶倒置后向瓶底浇上冷水,如图所示。关于烧瓶内的水,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D )A.一直沸腾,浇上冷水时,水面气压增大,水会停止沸腾B.先停止沸腾,浇上冷水时,水面气压增大,水会再次沸腾C.因没有继续加热,浇上冷水时,水的温度降低,不会沸腾D.先停止沸腾,浇上冷水时,水面气压减小,水会再次沸腾8.项目学习小组的同学制作了一个可以不用电的“冰箱”,在一个大的陶罐里面放一个较小的陶罐,内外罐之间填有沙子,如图所示。盛夏季节里,不利于给“冰箱”中食物降温的做法是( D )A.给两罐间的沙子上方加些冰块B.经常给两罐间的沙子浇水C.把“冰箱”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D.把“冰箱”放在湿热环境中 3.3 汽化和液化1.汽化(1)物质从态变为态的过程叫作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和。(2)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和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时,有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散发到空气中。水在沸腾的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这个温度叫作,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__。(3)蒸发是只发生在液体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蒸发可以在(选填“一定”或“任何”)温度下进行。蒸发过程是(选填“吸热”或“放热”)的,液体蒸发时温度,说明它从周围的物体吸收热量,因此液体蒸发有制冷作用。液体的越高、越大、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得越快。2.液化(1)物质由态变为态的过程叫作液化。液化(选填“吸热”或“放热”)。(2)使气体液化有两种方法:一是,二是。重难突破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1)实验装置。(2)测量器材。温度计、秒表。(3)实验关键。①实验现象:a.水沸腾前,有少量气泡产生,在上升过程中气泡逐渐变小直至消失。b.水沸腾时,有大量气泡产生,在上升过程中气泡逐渐变大直至到水面破裂。②测量数据。水的温度变化表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温度/℃ 90 92 94 96 98 99 99 99 99 99 99 ③根据数据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图像。④根据图像和数据分析水沸腾的规律:水沸腾后,继续吸热而温度不变。(4)要点探究。①组装实验器材的顺序: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先酒精灯,再铁圈,后温度计。②缩短加热至沸腾的时间的方法:a.加水要适量,尽量少些。b.可用初温在60 ℃左右的热水进行实验。c.适当加大酒精灯的火焰。d.在加热过程中,可在烧杯口上加盖。③在实验中,测得水的沸点有时小于100 ℃,有时大于100 ℃的原因:a.水的沸点与水面上方的气压有关。当水面上方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时,水的沸点低于100 ℃;当杯口的盖密封较严时,水面上方的气压高于标准大气压,水的沸点会高于100 ℃。b.水中有杂质。④通过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图像判断加热水量的多少:相同的热源,图像与温度轴夹角大的水量多。【典例】小利在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1)他组装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纸板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2)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图中温度计单位:℃)所示,温度为________℃,继续加热,烧杯内的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3)上述实验现象说明了水________(选填“已经”或“还没”)沸腾。(4)这样加热几分钟后,得到如图丙所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①水在沸腾前,不断吸热,温度升高;在沸腾时,不断吸热,温度____________。②周围环境大气压________(选填“高于”或“低于”)标准大气压。随堂练习知识点一 汽化1.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够使蒸发加快的是( )A.给墨水瓶加盖B.冬天用热水拖洗地板C.用环保包装膜打包蜜柚D.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2.在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时,所用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乙)(1)除温度计外,本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2)图乙中,表示水正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________图;若继续加热,温度计的示数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图像。由图像可知,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较长,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A.实验时气温偏低B.实验时气压偏低C.酒精灯中的酒精热值偏低(4)相比水沸腾前,沸腾时烧杯口上方的“白气”明显增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实验结束后撤去酒精灯,水还能继续沸腾一小会,这说明水沸腾时不需要吸热,这种判断是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实验中,水吸热的多少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反映。知识点二 液化3.已知在标准大气压下氮气、氧气和氢气的沸点分别为:-196 ℃、-183 ℃和-253 ℃。将这三种气体在常温常压下混合后逐渐降温至-198 ℃,在降温的过程中,它们液化的先后次序是( )A.氢气、氧气、氮气B.氧气、氮气,氢气不液化C.氢气、氮气,氧气不液化D.氢气、氧气,氮气不液化4.如图所示,用水壶烧水,水烧开后能看到壶嘴周围有“白气”产生,其中a、b两位置有一处“白气”较浓。以下关于“白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A.它是小液滴,a处较浓B.它是小液滴,b处较浓C.它是水蒸气,a处较浓D.它是水蒸气,b处较浓基础巩固1.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冰雪消融B.云开雾散C.冬天嘴里呼出的“白气”D.地上的水变干2.小惠急着上学,可妈妈做的饭太热,他采用的下列方法不是利用蒸发降温的是( )A.把碗中的汤倒入盘子里面B.把送到嘴边的汤吹一下再喝C.把刚煮熟的热鸡蛋放在冷水里D.把饭菜放到风扇下面吹风3.(跨学科)《诗经·国风》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诗句流传甚广。形成“露”的物态变化是( )A.液化 B.汽化C.熔化 D.凝固4.某运载火箭用氢作燃料,用氧作助燃剂,这些氢和氧都用________的方法液化成________装在火箭中;在火箭发射台的下方有一个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中,这是利用水汽化时要________,使周围温度不致太高。5.在我国,每年的7月和8月属高温天气,又正值农村蔬菜栽种季节,很容易因蒸发过快而失水干枯,不易成活。农民朋友常用一些树叶、树枝遮盖在新栽菜苗上并洒上水,使菜苗不致干枯。请运用你学过的物理知识说明这种做法的道理。(写出两条即可)能力达标6.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 ( )A.同时沸腾B.稍后也沸腾了C.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D.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7.将盛水的烧瓶加热,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并迅速塞上瓶塞,再把烧瓶倒置后向瓶底浇上冷水,如图所示。关于烧瓶内的水,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一直沸腾,浇上冷水时,水面气压增大,水会停止沸腾B.先停止沸腾,浇上冷水时,水面气压增大,水会再次沸腾C.因没有继续加热,浇上冷水时,水的温度降低,不会沸腾D.先停止沸腾,浇上冷水时,水面气压减小,水会再次沸腾8.项目学习小组的同学制作了一个可以不用电的“冰箱”,在一个大的陶罐里面放一个较小的陶罐,内外罐之间填有沙子,如图所示。盛夏季节里,不利于给“冰箱”中食物降温的做法是( )A.给两罐间的沙子上方加些冰块B.经常给两罐间的沙子浇水C.把“冰箱”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D.把“冰箱”放在湿热环境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3.3 汽化和液化- 学生版.docx 3.3 汽化和液化.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