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导学案(学生版+答案版) 2025-2026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导学案(学生版+答案版) 2025-2026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的来源
从物理学的角度讲,发声体做 时会发出噪声;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和生活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噪声的危害
人们以 为单位来表示人耳感知声音强弱的等级, 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 __ 。
3.噪声的控制
控制噪声从三个方面着手:防止噪声 →阻断噪声 →防止噪声 。
重难突破
噪声控制途径的判断
 
【典例】生活中经常需要控制噪声,以下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
A.道路两旁栽植行道树
B.考场周围禁鸣喇叭
C.机场员工应佩戴耳罩
D.建筑工地限时工作
随堂练习
知识点一 噪声的来源
1.如图所示是两段声音的波形图,从物理学的角度讲,图____(选填“甲”或“乙”)是噪声的波形;周末的清晨,正在晨跑的小明听到树上小鸟的叫声,感到心旷神怡,但从环保角度讲,对于正在学习的小红听到窗外小鸟叽叽喳喳的叫声,令自己不能专心学习,此时小鸟的叫声是________。
  
知识点二 噪声的危害
2.控制环境污染是“打造宜居城市,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举措。关于某校新安装的如下页图所示的噪声监测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些噪声的产生是由于物体振动,有些不是
B.噪声让人厌烦是因为噪声源的振动有规律
C.噪声在真空中传播比空气要快
D.图中噪声监测装置显示了噪声响度是35分贝(dB)
知识点三 噪声的控制
3.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速度可达120 km/h,此时车内听到的噪声有风噪、胎噪和发动机噪声,因此高速行驶时都会关闭车窗。关于此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关闭车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关闭车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关闭车窗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噪声是由于声音音调高造成的
基础巩固
1.关于乐音和噪声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乐音悦耳动听,给人美的享受
B.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噪声是机器发出的
C.噪声使人烦躁不安,有害健康
D.优美的音乐过响也会成为噪声
2.从环境保护角度来看,不属于噪声的是( )
A.休息时,马路上汽车的喇叭声
B.学习时,窗外工地上发动机的轰鸣声
C.音乐会上优美的小提琴声
D.半夜邻居家音响设备发出震耳的歌声
3.为了保证老师们的工作和同学们的学习,学校周围环境中噪声应控制在( )
A.0 dB以下     B.50 dB以下
C.70 dB以下 D.90 dB以下
4.广场舞是居民以健身为目的,自发地在开敞空间进行富有韵律的舞蹈,其音乐伴奏通常是分贝高、节奏强,却给周边住宅楼休息的居民造成了一定影响。为了使双方的利益都得到尊重,和谐相处,你认为采取下面哪种方法是有效、合理的( )
A.禁止开展广场舞活动
B.跳舞的居民都戴一个播放音乐的耳机
C.住宅楼内应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D.住宅楼的居民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
5.街道上设置有噪声监测设备,若某一时刻显示屏上显示噪声(54.5),这个数据的单位是________,此时有一辆卡车通过,该数字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噪声监测仪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降低噪声。
能力达标
6.我国高铁技术领先世界水平,截至2024年底,高铁里程达4.8万公里。高铁采用多种方式降噪,其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的是( )
A.钢轨减振 B.安装隔音屏
C.增加噪声监测仪 D.增加绿化
7.近年来,我国采取了很多增进民生福祉的具体措施,包括人居环境改造,如城区禁止汽车鸣笛、主干道路面铺设沥青、住宅区道路两边安装隔音板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点是( )
A.美化居住环境 B.缓解热岛效应
C.降低噪声污染 D.减少大气污染         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的来源
从物理学的角度讲,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会发出噪声;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和生活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噪声的危害
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人耳感知声音强弱的等级,0 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__dB。
3.噪声的控制
控制噪声从三个方面着手: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重难突破
噪声控制途径的判断
 
【典例】生活中经常需要控制噪声,以下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
A.道路两旁栽植行道树
B.考场周围禁鸣喇叭
C.机场员工应佩戴耳罩
D.建筑工地限时工作
解析 道路两旁栽树,既可以绿化环境,又可以隔离和吸收噪声,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正确;考场周围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错误;机场员工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 建筑工地限时工作,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
答案 A
随堂练习
知识点一 噪声的来源
1.如图所示是两段声音的波形图,从物理学的角度讲,图____(选填“甲”或“乙”)是噪声的波形;周末的清晨,正在晨跑的小明听到树上小鸟的叫声,感到心旷神怡,但从环保角度讲,对于正在学习的小红听到窗外小鸟叽叽喳喳的叫声,令自己不能专心学习,此时小鸟的叫声是________。
  
【答案】乙 噪声
知识点二 噪声的危害
2.控制环境污染是“打造宜居城市,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举措。关于某校新安装的如下页图所示的噪声监测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有些噪声的产生是由于物体振动,有些不是
B.噪声让人厌烦是因为噪声源的振动有规律
C.噪声在真空中传播比空气要快
D.图中噪声监测装置显示了噪声响度是35分贝(dB)
知识点三 噪声的控制
3.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速度可达120 km/h,此时车内听到的噪声有风噪、胎噪和发动机噪声,因此高速行驶时都会关闭车窗。关于此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B )
A.关闭车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关闭车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关闭车窗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噪声是由于声音音调高造成的
基础巩固
1.关于乐音和噪声叙述中错误的是( B )
A.乐音悦耳动听,给人美的享受
B.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噪声是机器发出的
C.噪声使人烦躁不安,有害健康
D.优美的音乐过响也会成为噪声
2.从环境保护角度来看,不属于噪声的是( C )
A.休息时,马路上汽车的喇叭声
B.学习时,窗外工地上发动机的轰鸣声
C.音乐会上优美的小提琴声
D.半夜邻居家音响设备发出震耳的歌声
3.为了保证老师们的工作和同学们的学习,学校周围环境中噪声应控制在( C )
A.0 dB以下     B.50 dB以下
C.70 dB以下 D.90 dB以下
4.广场舞是居民以健身为目的,自发地在开敞空间进行富有韵律的舞蹈,其音乐伴奏通常是分贝高、节奏强,却给周边住宅楼休息的居民造成了一定影响。为了使双方的利益都得到尊重,和谐相处,你认为采取下面哪种方法是有效、合理的( B )
A.禁止开展广场舞活动
B.跳舞的居民都戴一个播放音乐的耳机
C.住宅楼内应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D.住宅楼的居民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
5.街道上设置有噪声监测设备,若某一时刻显示屏上显示噪声(54.5),这个数据的单位是________,此时有一辆卡车通过,该数字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噪声监测仪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降低噪声。
【答案】分贝(dB) 变大 不能
能力达标
6.我国高铁技术领先世界水平,截至2024年底,高铁里程达4.8万公里。高铁采用多种方式降噪,其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的是( A )
A.钢轨减振 B.安装隔音屏
C.增加噪声监测仪 D.增加绿化
7.近年来,我国采取了很多增进民生福祉的具体措施,包括人居环境改造,如城区禁止汽车鸣笛、主干道路面铺设沥青、住宅区道路两边安装隔音板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点是( C )
A.美化居住环境 B.缓解热岛效应
C.降低噪声污染 D.减少大气污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