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声音的特性 导学案(学生版+答案版) 2025-2026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 声音的特性 导学案(学生版+答案版) 2025-2026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2.2 声音的特性
1.音调
(1)声音的 称为音调。物理学中用物体振动的次数与所用时间之比——频率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它的单位是 ,符号为 。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 __ 到 __ __ ,频率高于这个范围的声波叫作超声波,频率低于这个范围的声波叫作次声波。
(2)音调与物体振动的 有关,物体振动频率越高,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就越 ;物体振动频率越低,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就越 。
2.响度
声音的 可以用响度来衡量。物理学中用振幅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物体的 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响度除跟发声体发声时的振幅有关外,还跟人距离发声体的 有关系。
3.音色
音色是指声音的特色、品质。不同发声体的音色是不同的,音色取决于发声体本身的 、 等因素。我们能区分不同的人或物体发出的声音,就是因为音色有差别。
重难突破
1.辨别声音的特性
声音的特性  音调 响度 音色
概念 指声音的高低(声音的粗细) 指声音的强弱(声音的大小) 指声音的特色、品质
影响因素 振动的频率决定。 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振动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振幅和听者距发声体的远近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离发声体越远,响度越小 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
常见描述 尖细或低沉 响亮或微弱 悦耳动听
改变方法 改变发声体的松紧、长短、粗细等 改变用力的大小、与发声体的距离等 改变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
说明 ①音调和响度两者间没有任何必然的联系,音调高响度未必大;②音色只与发声体本身有关,不受音调、响度的影响
  
【典例1】马头琴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传统乐器。琴身木制,长约一米,有两根弦,共鸣箱表面呈梯形。关于马头琴演奏中涉及的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琴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轻拉琴弓是为了改变音色
C.按琴弦不同位置是为了改变音调
D.根据响度可以辨别马头琴的声音
2.声音的特性在波形图中的反映
波的疏密反映的是声音的音调,密集说明音调高;波的高低反映的是响度,高低差别大说明响度大;波的形状反映的是音色。
【典例2】如图所示是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D.乙、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随堂练习
知识点一 音调
1.《青藏高原》是一首描写我国青藏地区美丽景色的歌曲。为什么许多人唱到“高原”的“高”字就唱不上去了呢?这是因为歌曲中“高”字的( )
A.响度大 B.音调高
C.音色美 D.节奏快
2.战国时期的曾侯乙编钟,是由多个青铜制成的钟按大小编组悬挂。用相同力度敲击,大钟声音低沉、浑厚,小钟声音高昂、清脆,这是因为声音的________不同。(填写声音特性名称)
知识点二 响度
3.AI智能音箱已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它让用户以语音对话的交互方式实现多项功能的操作。当对AI智能音箱发出调大声音的指令时,音箱就自动改变声音的________,音箱内部扬声器振动的幅度________(选填“减小”或“增大”)。
知识点三 音色
4.(古代典籍)中国人发明的风筝(古称鸢)是世界上公认最早的飞行器之一,明代《询刍录》中描述:“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声如筝鸣,故名风筝。”“声如筝鸣”指的是(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回声
5.部分智能手机有智慧语音功能,手机主人说出已录入的“唤醒词”就可以唤醒手机,这是利用声音特性中的( )
A.音调 B.响度
C.频率 D.音色
基础巩固
1.声纹鉴定技术有助于公安机关破获手机诈骗案件,利用声纹具有唯一性、同一性的特点,可以成功锁定抓捕目标,快速侦破案件。声纹特征鉴定主要指的是人说话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声速
2.使用蓝牙耳机播放音乐时,为了保护听力,需要适当调小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频率 D.速度
3.甲、乙两音叉的形状差不多,分别标有“256 Hz”“512 Hz”字样,先后用相同的力度敲击它们,甲、乙两音叉相比( )
A.甲的响度小 B.甲的音调低
C.乙的振幅大 D.乙的声速小
4.班级元旦晚会上,玩游戏“听歌辨人”时,同学们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来分辨是哪位老师或同学在唱歌的。小华一首《难忘今宵》把晚会推向了高潮,小华的歌声是通过________传入其他同学耳中的。
5.李白在《夜宿山寺》中写到“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________。喇叭里响起“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的歌声,小明说:“是她在演唱。”小明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不同来判断的。
能力达标
6.以下词语中形容声音音调的是①男低音、女高音;②低声细语;③声如洪钟;④引吭高歌;⑤尖锐刺耳;⑥震耳欲聋;⑦五音不全;⑧闻声知人 ( )
A.①⑤⑦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②⑦⑧
7.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在资料中查到的a、b两列声波图,那么产生两列声波的声源在振动时,声源振动快的是____波声源,振幅大的是____波声源。(均选填“a”或“b”)
8.(科学探究)(1)如图所示,在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再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瓶子,可以发现从左至右声音的音调逐渐________,发声体是____________。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出简单的曲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原理。
(2)如果从左至右依次吹响8个瓶子,可以发现声音的音调逐渐________,发声体是________。           2.2 声音的特性
1.音调
(1)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物理学中用物体振动的次数与所用时间之比——频率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它的单位是赫兹,符号为Hz。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__Hz到20__000__Hz,频率高于这个范围的声波叫作超声波,频率低于这个范围的声波叫作次声波。
(2)音调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物体振动频率越高,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频率越低,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就越低。
2.响度
声音的强弱可以用响度来衡量。物理学中用振幅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响度除跟发声体发声时的振幅有关外,还跟人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系。
3.音色
音色是指声音的特色、品质。不同发声体的音色是不同的,音色取决于发声体本身的材料、结构等因素。我们能区分不同的人或物体发出的声音,就是因为音色有差别。
重难突破
1.辨别声音的特性
声音的特性  音调 响度 音色
概念 指声音的高低(声音的粗细) 指声音的强弱(声音的大小) 指声音的特色、品质
影响因素 振动的频率决定。 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振动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振幅和听者距发声体的远近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离发声体越远,响度越小 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
常见描述 尖细或低沉 响亮或微弱 悦耳动听
改变方法 改变发声体的松紧、长短、粗细等 改变用力的大小、与发声体的距离等 改变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
说明 ①音调和响度两者间没有任何必然的联系,音调高响度未必大;②音色只与发声体本身有关,不受音调、响度的影响
  
【典例1】马头琴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传统乐器。琴身木制,长约一米,有两根弦,共鸣箱表面呈梯形。关于马头琴演奏中涉及的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琴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轻拉琴弓是为了改变音色
C.按琴弦不同位置是为了改变音调
D.根据响度可以辨别马头琴的声音
解析 马头琴有两根弦,属于弦乐器,琴声是由弦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轻拉琴弓是为了减小用力的力度,改变琴弦振动的幅度,即改变响度,故B错误;按琴弦不同位置是为了改变琴弦振动部分的长度,从而改变音调,故C正确;根据音色可以辨别马头琴和其他乐器的声音,故D错误。
答案 C
2.声音的特性在波形图中的反映
波的疏密反映的是声音的音调,密集说明音调高;波的高低反映的是响度,高低差别大说明响度大;波的形状反映的是音色。
【典例2】如图所示是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D.乙、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解析 甲、乙声波的波形图的高度不同,所以响度不同,故A错误;甲、丙声波的波形图的疏密程度和波形相同,所以音调和音色相同,故B正确;乙、丁声波的波形图不同,所以音色不同,故C错误;乙、丙声波的波形图的疏密不同,所以音调不同, 故D错误。
答案 B
随堂练习
知识点一 音调
1.《青藏高原》是一首描写我国青藏地区美丽景色的歌曲。为什么许多人唱到“高原”的“高”字就唱不上去了呢?这是因为歌曲中“高”字的( B )
A.响度大 B.音调高
C.音色美 D.节奏快
2.战国时期的曾侯乙编钟,是由多个青铜制成的钟按大小编组悬挂。用相同力度敲击,大钟声音低沉、浑厚,小钟声音高昂、清脆,这是因为声音的________不同。(填写声音特性名称)
【答案】音调
知识点二 响度
3.AI智能音箱已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它让用户以语音对话的交互方式实现多项功能的操作。当对AI智能音箱发出调大声音的指令时,音箱就自动改变声音的________,音箱内部扬声器振动的幅度________(选填“减小”或“增大”)。
【答案】响度 增大
知识点三 音色
4.(古代典籍)中国人发明的风筝(古称鸢)是世界上公认最早的飞行器之一,明代《询刍录》中描述:“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声如筝鸣,故名风筝。”“声如筝鸣”指的是( C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回声
5.部分智能手机有智慧语音功能,手机主人说出已录入的“唤醒词”就可以唤醒手机,这是利用声音特性中的( D )
A.音调 B.响度
C.频率 D.音色
基础巩固
1.声纹鉴定技术有助于公安机关破获手机诈骗案件,利用声纹具有唯一性、同一性的特点,可以成功锁定抓捕目标,快速侦破案件。声纹特征鉴定主要指的是人说话的( B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声速
2.使用蓝牙耳机播放音乐时,为了保护听力,需要适当调小声音的( B )
A.音调 B.响度
C.频率 D.速度
3.甲、乙两音叉的形状差不多,分别标有“256 Hz”“512 Hz”字样,先后用相同的力度敲击它们,甲、乙两音叉相比( B )
A.甲的响度小 B.甲的音调低
C.乙的振幅大 D.乙的声速小
4.班级元旦晚会上,玩游戏“听歌辨人”时,同学们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来分辨是哪位老师或同学在唱歌的。小华一首《难忘今宵》把晚会推向了高潮,小华的歌声是通过________传入其他同学耳中的。
【答案】音色 空气
5.李白在《夜宿山寺》中写到“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________。喇叭里响起“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的歌声,小明说:“是她在演唱。”小明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不同来判断的。
【答案】响度 音色
【解析】“不敢高声语”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响度不能太大。小明能听出唱歌的是哪位歌手,他是根据声音的音色不同判断的。
能力达标
6.以下词语中形容声音音调的是①男低音、女高音;②低声细语;③声如洪钟;④引吭高歌;⑤尖锐刺耳;⑥震耳欲聋;⑦五音不全;⑧闻声知人 ( A )
A.①⑤⑦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②⑦⑧
7.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在资料中查到的a、b两列声波图,那么产生两列声波的声源在振动时,声源振动快的是____波声源,振幅大的是____波声源。(均选填“a”或“b”)
【答案】a a
8.(科学探究)(1)如图所示,在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再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瓶子,可以发现从左至右声音的音调逐渐________,发声体是____________。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出简单的曲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原理。
(2)如果从左至右依次吹响8个瓶子,可以发现声音的音调逐渐________,发声体是________。
【答案】(1)升高 瓶子和水
(2)降低 空气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