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保密★启用前O天津北洋嘉恒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命题人:语文教研组;审核人:教务处数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草稿纸或其它非答题区域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和草稿纸交回,试卷需自行带出考场。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尽常评卷人得分语言文字运用(共7题,每题3分,共21分):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恒A.脂膏(zhi)嚣鸣(xiao)张惶霞蔚云蒸(wei)B.百舸(gě)罅隙(Iiè)峥嵘揳入(xi)C.包扎(zā)虔(qian)诚不事雕琢挥斥方遒(qú)紧D.忸怩(niu ni)踌躇(chou chu)木讷(ne)气氛(fen)2.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新月派是现代白话诗的重要流派,其主要成员有徐志摩、闻一多、胡适等,理论主张是闻一多的“三美”主张:词汇美、建筑美、绘画美。B.《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郭沫若诗集《女神》中富有代表性的一首诗,作为中国新诗开创性人物,他的作品还有《天上的街市》、《西风颂》等。 C.雪莱,英国浪漫主义民主诗人,代表作品有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诗歌《致云雀》,恩格斯称他是“天才预言家”。D.荀子,名况,字卿,春秋时期儒家学派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强调人的天赋在学习中的作用。第1页共8页3.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A.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C.蚓无爪牙之利D.輮以为轮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非能水也B.上食埃土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D.下饮黄泉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劝学劝:鼓励假舟楫者假:借助B.金就砺则利就:接近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C.虽有槁暴有:通“又”到中流击水击水:游泳D.粪土当年万户侯粪土:埋葬万类霜天竞自由霜天:秋天6.“而”是古汉语中常见的连词,下列“而”表示的语义关系分组正确的一项是()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③则知明而行无过矣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⑤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⑥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⑦蟹六跪而二螯⑧锲而舍之,朽木不折A.①⑤/②⑧/③/⑦/④⑥B.①⑤/②/③/⑦/④⑥/⑧C.①⑤/②/③⑦/④⑥/⑧D.①⑤/②③/⑦/④⑥/⑧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①青,取之于蓝②而寒于水B.①取之于蓝②不如登高之博见也C.①蚓无爪牙之利②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D.①顺风而呼②吾尝终日而思矣第2页共8页天津北洋嘉恒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与解析题号101112答案CCAADCDAC12题解析:甲文侧重论述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乙文侧重对比君子与小人的学习目的和方式,并非“批判当时不良的学习风气”13.(1)即使又晒干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这是因为用火烘烤使它弯曲成这样。(“虽”:即使;“槁暴”:晒干;“輮”:用火烘烤使木材弯曲;判断句,..者,.也”表判断)(2)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修养自身,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给别人看。14.甲:比喻论证,通过“青出于蓝而寒于水”和“輮”的作用,论证学习在人的改造提升中的重要性。乙:对比论证,通过君子和小人,古之学者和今之学者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目的,指出了正确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的目的在于提升自我修养。15.A16.夸张/对偶的手法,译文一分,意境一分17.(1)驽马十驾功在不舍(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3)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4)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5)怅寥廓,问苍茫大地18.B19.①为下文写木梆再次发挥作用做铺垫,推动文章情节的发展。②文中详细描写了常守山做木梆,说明了木梆在常守山心中的地位,塑造了了常守山认真、细致的形象。③常守山做木梆的每一个细节都依照传统方式,突出坚守传统的主题。20.①勤劳质朴。常守山是一个农民,他把几亩水田、山田侍弄得条理分明,不需要妻子帮忙,种田、盘山之外,精力还有富余。②重视乡情,与人为善。原先守秋用木梆时,村民来索取,常守山免费相送;邀请大家来旅游时介绍全村,认为常家村是一家人。③坚守传统。他坚持学习传统国学,对木梆念念不忘,认为家在梆声里,这个念想就很温馨。【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B.“以其妻子的封闭保守做陪衬于文无据,根据原文“他把手机固定在一根三四尺长的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与解析第1页(共2页)细竹竿上,由妻子举着,或近或远地对着他“妻子笑得差点岔了气可知,妻子辅助常守山拍摄视频,并乐在其中,由此可看出妻子是支持他的做法的,并不是封闭保守不理解他。故选B。【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主要从情节、人物、主旨、效果等角度展开探究。从情节角度:结合下文“他领着客人去游山,手里提着木梆。山谷里、岔道边、密林中,不时地敲两下,提醒客人不要走散了。到了快吃饭时,他的妻子在家门前敲响三声梆,他也回应三声梆,表示马上会转回来,比打手机还便捷。半夜三更,客人己沉入梦乡,常守山会披衣起床,说是去院墙外巡查,轻轻打几声梆”可知,木梆在生活中很多处又有了新的作用,可以发挥它新的价值,因此划线语段详细地描写常守山做木梆一事,从情节角度的作用分析是为下文写木梆再次发挥作用做了铺垫,推动文章情节发展:从人物形象塑造角度:划线语段中,常守山在做木梆时从容认真,选材的精细坯料长一尺、宽五寸、厚四寸,中段镂空,空间的上部比下部要厚一些”,做的过程中“要锉成高高低低、大大小小的齿状“用的是老南竹的粗壮竹根,用火炙直,用砂纸磨光磨亮”,每个过程都能体现常守山对于制作木梆的认真和细心,由此可以体现人物认真、细致的品质,也可以反映出木梆在常守山心中的重要地位;从小说主题角度探究:划线句子中,细致体现出常守山做木梆的选材和方法,断面“锉成高高低低、大大小小的齿状”,“用的是老南竹的粗壮竹根,用火炙直,用砂纸磨光磨亮”,这些都是传统的制作方法,常守山做木梆的每一个细节都依照传统方式,也突出坚守传统的主题。【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结合“他是种田的好把式,几亩水田、山田侍弄得条理分明,不需要妻子帮忙。屋后的一大片自留山,是他储钱、取钱的银行“种田、盘山之外,他精力还有富余。家里设有工匠房,摆放着打铁的红炉、砧台,做木工活用的砍凳、工具柜”分析可知,常守山他把几亩水田、山田侍弄得条理分明,还有精力做工匠活计,体现出他身上作为农民的勤劳质朴的本性:结合“原先守秋用木梆时,村民来索取,常守山是免费相送的”,当游客在观看他的视频后想来这里游览的时候,他不把商机着眼在自己家,而是说“常家村,家家有竹林,请来这里旅游观光,采购冬笋,体验挖冬笋的乐趣“到哪家不是一样?常家村是一家人”分析可知,常守山给村里人免费相送木梆,邀请大家来旅游时介绍全村,认为常家村是一家人,体现出他身上重视乡情,与人为善的特点:结合“常守山虽只念过初中,但他喜欢读书自学,夜晚灯下,手不释卷”,当木梆在现代社会功用不在的时候,依然坚持用传统方法认真痴迷的制作木梆,而且常常在生活中使用木梆,认为它“不是报时,是报平安。家在梆声里,这个念想就很温馨”,这些情节体现出他坚持学习传统国学,坚守传统的情怀。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与解析第2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天津市东丽区北洋嘉恒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pdf 语文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