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上学期九年级语文开学收心考试考试时间:120分钟 分值: 12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4分)莲的身上不曾沾染一星尘埃,瘦长的腰身娉娉婷婷,在风中款摆,韵致绝佳。红莲穿破碧波,擎着炽烈的火焰,逼出明丽的色调。白莲冰肌玉肤,素巾缟袂,一派清远的风度。每朵莲花都仰着脸,专注而矜持,每张脸都不重复。偶尔微风拜访,举起一张张阔大圆滑的绿叶,漾起无边的清凉。莲的阴芳,香气盘桓,久久不肯逸去。那摇 yè着的、交叠的红、白、绿,荡漾起袅袅的分外动人心魄的 jiāo 媚,浸染我的心壁。(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 pīng fèn B. pīn fēn C. pīn fèn D. pīng fēn(2)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2分)摇 yè( ) jiāo( )媚2.请在下面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完成积累卡片。(8分)主题 古诗文名句优美意境 《蒹葭》中“① ,② ”用露珠化作白霜来表现恋人之间关系的朦胧之美,营造出缥缈悠远的意境。诗意表达 每一个诗意表达,都是理想与情感的表白,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 ③ ,④ ”,写出了理想社会中的老幼和乐之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 ⑤ , ⑥ ”,表达了真挚友情跨越时空的豁达之境。家国情怀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赤胆忠心和范仲淹⑦ ,⑧ 《岳阳楼记》的大任担当,都传达出中国人的家国情怀。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一切知识都是以记忆为基础的。语文学习更是如此。 ; ; 。 。 。①要进一步使文字自然、流畅、华丽、优美,你就得记住许多精词妙句②至于文章内容的深浅、风格的高下,那是其他方面的修养,又当别论③要达到一般的阅读、书写水平,你总得记住几千个汉字④正像跳舞要掌握基本舞步一样,只有肚子里滚瓜烂熟地装上几十篇范文,才能循规为圆,依矩成方,进而方圆自如,为己所用⑤如要再进一步使文章严谨、生动、清晰、新奇,你就得记住许多体式、结构A.③①⑤②④ B.②③④①⑤ C.③①⑤④② D.④②③①⑤4.茶是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中的璀璨瑰宝,也是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小文以“中国茶韵”为主题进行了研究,请你参与。(8分)【材料一】茶发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茶文化与茶的发展基本同步。三国以前,茶文化处于萌芽阶段。唐代,茶文化已基本形成,陆羽先生所著《茶经》问世,这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茶文化专著。宋代至明初,是茶文化的鼎盛时期。清代以后,茶文化的发展更加深入。【材料二】茶诞生于中国,广泛传播于世界。古往今来,通过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万里茶道等,中国茶穿越历史、跨越国界,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已经成为中国与世界人民相知相交、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媒介,成为人类文明共同的财富。【材料三】信阳毛尖产于河南省信阳市,这里地势高峻,群峦叠翠,溪流纵横,云雾弥漫。这缕缕之雾滋生孕育了肥壮柔嫩的茶芽,为制作独特风格的茶叶提供了天然条件。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的信阳毛尖仍是以“把子”为特征的手工炒制而成。千年积累传承下的十余道工艺,非遗技艺凝聚一杯好茶。(1)小文制作了一期主题板报,上面是板报上的几则材料,请你认真阅读并提取出三则材料的主要信息。(3分)(2)为宣传家乡名片,小文拟写了有关河南特产杜康酒和烩面的文案,请你仿照其为信阳毛尖写一句话进行宣传。(2分)家的味道杜康酒 抿一盅慢酒, 醉香滋味沁人肺腑,消解心中千缕忧愁。 烩 面 品一碗汤面, 鲜美汤汁滋养脾胃,传递家乡融融温情。 信阳毛尖(3)小文想为材料三选配一幅插图。下面两幅备选图中,你建议选择哪一幅 请简述理由。(3分)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一)阅读下文, 完成5-8题。 (共16分)父亲与山谢光明①父亲78岁了,身体尚好,每天还去附近的山上走走。“你在家哪里都不要去,不生病,没有意外就是帮我挣钱。”我如此反复说他,他总是“嗯嗯”答应着,可一会儿就不见人了。②父亲走得并不远。大多时候,他是去看看茶园里的茶叶有没有发芽,竹园里的笋子有没有出头,油茶树结果多不多,然后顺便捡一些干柴回来。“家里这么多干柴,液化气都是满的,不需要你捡。”我说。父亲自恃年轻时长期从事伐木等重体力劳动,练就一个好身体,不服老。村里有什么红白喜事,他总要去凑热闹,想帮忙,人家看他年纪大,心意领了,帮忙则婉拒,请他去喝茶吃糕点。久而久之,他也觉得自讨没趣,便独自坐在门前的小板凳上,望着马路上来来往往的人和连绵不绝的层层青山。③俗话说,靠山吃山。小时候的记忆里,每天一早,父亲就腰挂柴刀,手拿锯子或斧头上山去了。他总是穿一双草绿色的“解放鞋”,鞋子经常被露水打湿。肩膀上挎一个包袱,包袱里是中午的午饭。傍晚,等父亲收工回来,是我最期待的事。他带着一身浓浓的汗味而归;从饭盒里取出我梦寐以求的野果:春天的覆盆子,夏天的杨梅,秋天有毛粟、猕猴桃,冬天有野生的香菇与木耳。看见树林里白鹇长长的羽毛,豪猪尖锐的倒刺,他也会捡来插在家里作装饰。在我眼里,山上是神秘的,一年四季景色不同,还拥有数不清的“宝藏”。④父亲一辈子几乎没离开过山,没见过大海和平原。他见过最平坦的地是自家一亩三分地水田,那块田比村小学的操场还大。“咱家有两头牛。”春暖花开的时候,父亲赶着水牛犁田,妈妈站在田埂上,搂着我调侃父亲。妈妈说,这丘大田,父亲一天就能把秧苗莳好,秋天同样一天把稻谷割好,村里人都倻服他,想请他帮忙做事。父亲从不让妈妈下田上山。⑤我读初一那年 父亲把水牛卖了,把家里值钱的东西都卖了,还说要把这块大田也卖了,为的是给妈妈看病。妈妈的病看不好了。整整一年,父亲都没干活,第二年才慢慢恢复过来,他向亲戚借钱,又买了一头小牛。生活还得继续。⑥妈妈去世后,父亲一改常态,只要是放假,就把我带到山上去劳动,告诉我自家的山场四至,还教我认识各种各样的树和草,辨别各种各样的野果。运气好的时候,能遇见一些野兽:虚张声势的魔子,悄无声息的林鹰,鲁莽的野猪和慌张的野兔。秋天,他带我上山捡苦楮籽和橡树籽,哪座山,哪棵树,他如数家珍。无论多高多粗的树,他都能爬上去,站在树冠上用力摇树枝,苦楮籽雨点般哗哗落下来,在寂静的森林里,像一首简单欢快的歌在飞扬。⑦长大后,我在市区找了一份工作,租了一间房子,便连骗带哄,把他接到城里来。第一件事,我想让他像个城里人,首先将他的穿戴改变一下。可是西装夹克,他怎么穿怎么别扭。“你这是山里脚。”鞋店导购员拿着一双皮鞋,无可奈何地看着父亲的脚。39码的脚,41 的鞋子穿不进去。父亲的脚背高高隆起,像两座山。鱼儿离不开河,父亲离不开山,待不了几天,他魂不守舍,抱怨睡不着觉,嫌街上太吵,像个孩子似的,催我带他回家。他是高山上的古树,生命早已融入山中,拒绝任何的生活移植。⑧父亲去了哪儿 他肯定在村庄附近的山里。“喏,那不是你爸吗 ”三婶用手指朝东边一指,指向山上的石板路。果然,石板路上,父亲的身影在移动。石板路的山坡上,是我妈妈的墓地,坟头一棵茶花树,已经有三十年了。(选自《安徽日报》2024年第26期)5.文章围绕父亲与山写了哪些事 请简要概括。(4分)6.请按要求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①他总是穿一双草绿色的“解放鞋”,鞋子经常被露水打湿。(从词语运用的角度)(2分)②苦楮籽雨点般哗哗落下来,在寂静的森林里,像一首简单欢快的歌在飞扬。(从修辞角度)(2分)7.文章第⑦段作者是怎么处理记叙、谈论和抒情三者之间的关系的 请结合内容简要赏析。(4分)8.本文在《安徽日报》副刊“人间百味”栏目中发表,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编辑这样安排的原因。《4分)(二)阅读下文, 完成9-11题。(共11分)强对流天气知多少【文本一】①2024年,江西、湖南、福建、广东等地相继出现强对流天气,局地风力达11.级以上。什么是强对流天气呢 答案②强对流天气是指发生突然、天气剧烈、破坏性强的灾害性天气,包括雷暴、短时强降水、大风、冰雹、龙卷风等天气现象,具有影响快、强度强、致灾性强的特点。我国常见的强对流天气包括强降水、雷暴大风、冰雹等。下击暴流是强对流天气的一种,在我国也较为常见,在春季频发。下击暴流是冷空气下沉辐散的现象,就像一个空气球自上而下砸到地面,并迅速散开。由于春天天气干燥,干冷空气重量较重,容易形成下击暴流。③为什么会发生强对流天气 当下层空气温度较高、高层空气温度较低时,下面的热空气就像是正在沸腾起来的热水。一旦有冷空气来袭,触发了条件,就会引发强对流。如果此时高层空气温度较低,上升运动就会更加剧烈,对流活动也就更强。④那么,2024年我国各地强对流天气频发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3月至4月,春季升温快,午后气温较高。同时,在南风暖湿气流的持续增温下,低层大气变暖。当中高空降温,较冷空气叠加在暖湿空气之上,产生高能量区域,形成较好的热力条件,就会引发强对流。当冷空气势力强并快速移动时,强对流天气过程较快结束。当冷空气势力弱时,由于冷暖空气势均力敌,出现较长时间对峙,强对流天气过程结束较慢。2024年春季,我国气候总体呈现暖湿特征,平均气温为历史同期最高,影响我国的冷暖空气均较为活跃,且长期维持、反复拉锯、是造成强对流天气现象频发的原因。⑤近些年,随着观测手段丰富、信息化支撑、预报技术进步,强对流天气预报水平不断提升。专家提醒,公众需及时关注强对流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在收到强对流天气预警时,及时采取保护措施,避免其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强对流天气过程中,人们要尽量减少外出;若出门在外,需远离棚架、广告牌等搭建物。【文本二】①人工智能凭借其日新月异、应用广泛的模型算法脱颖而出,站在了舞台的中央。区别于传统的数值预报过程,人工智能模型的核心是基于数据驱动的深度学习算法。通过对几十年历史气象数据的学习,它摸索出了数据背后隐藏的科学规律,使模型具备预测能力。模型可以自动更新,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能快速预测出常规气象要素以及台风路径、极端天气等关键信息。②人工智能不仅能提高预报效率,还能够提供更加精准的预报结果。它是如何做到这些的呢 自动气象站是气象数据采集和传输的重要设备,它们零散地分布在全球不同区域,想要了解气候变化规律的全貌,就需要把所有气象站的观测数据联系起来。例如,清华大学科研人员发明的全球自动气象站预报大模型 Corrformer,便是采用了人工智能方法,实现了全球范围内数万个自动气象站的协同预报。③强对流天气(雷电、冰雹、龙卷风等)突发性强、预报难度大,易引发自然灾害。但传统的雷达回波推算只能提供未来1小时左右的预报。上海气象部门引入了用于强对流天气的人工智能技术,使雷达回波推算延长至2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它不仅可以计算出降水强度,还能快速、准确地预测强对流天气发生的区域。9.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本一第①段的问句,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且在结构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B.文本一第②段画线句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下击暴流下沉辐散速度之快,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C.文本二第③段加点词“左右”起限制作用,表示对传统雷达回波推算预报时长的估计,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D.两个文本都围绕强对流天气,阐述了它发生的原因及精准预报的原理。10.理清文章思路是读懂文章的关键,请简要梳理文本一的写作思路。(4分),11.阅读文本二,探究文本二中说明的内容可以作为文本一哪一段内容的补充,并说明理由。(4分)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一)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2——15题。(共11分)【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拨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节选自《小石潭记》)【乙】予入山,与诸子循①邓尉②之阴前行数十步,辄有平原,曲涧回流,倒影澄澈见底,心稍稍喜。既至山麓,则其境益奇,才通小径,不能受典①骑,率皆舍而徒步矣。稍北折而上,俯窥旁瞩,曳④若长练.凝若积雪,绵谷跨岭,无一非梅者。加又有微云弄白,轻烟缭青,左澄湖以为镜。惜乎地深且远,莫有治 庐其址者。故不能宿于此,以穷其幽、尽其变,此则予之恨也。(节选自《游马驾山记》,有删改)【注释】①循:沿着,顺着。②邓尉:即邓尉山,位于苏州。③舆:车,这里指轿子。④曳:飘浮。⑤治:修筑。12.下列对文段中加点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心乐之”中的“乐之”是为之高兴的意思,表现了作者探幽的浓厚兴味。B. “佁然不动”中的“佁然”是指“安闲快乐的样子”,写出了游鱼静止不动时的舒服自在。C. “悄怆幽邃”中的“邃”是深的意思,表现出小石潭环境的凄凉幽深。D. “才通小径”中的“才”是“仅仅,只”的意思,写出了山路的崎岖狭窄。13.把甲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14.小豫在读完语段后为柳宗元画了这幅情绪曲线图,试结合甲文的内容分析小豫这样画的原因。(3分)15.小豫将甲乙两文进行对比探究,下面是他的探究结果,请你将其补充完整。(4分)同为写景游记,两文都用了 ① 的写作手法,通过视角的变化全面展现景色之美。《小石潭记》第一段生动地描写了小石潭及其周围的种种景物,描绘出 ② 的景物特点,读来令人心境平和;《游马驾山记》则通过游山的经过描绘出一幅 ③ 图,传达出作者游玩时的 ④ (情感)。(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6--17题。(共4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6.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诗歌以描述开篇,用写实的手法,写了秋风的威力,也写了诗人无可奈何的情状。B.“雨脚如麻未断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秋雨的连绵细密,表现出诗人凄苦的生活。C.本诗句式长短不齐,韵脚多次变换,有曲折跌宕之感,这更能表现诗人命运悲苦和对个人前途的绝望。D.全诗先记叙描写,再议论抒情,既写了诗人贫困悲苦的窘状,也表达了诗人博大宽广的胸怀,情真意切,感人至深。17.小豫同学在读“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时,重读了“俱”字,同学们都觉得这样读很妙。请分析其妙处。(2分)四、名著阅读(5分)18.在电影《浪浪山的小妖怪》中,低层小妖面对命运挑战,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与担当。请从下列名著中任选一部,结合其中的主要人物与情节,谈谈该人物是怎样如同小妖一般,于困境中绽放勇气之光,于挑战前扛起担当之责。A.《西游记》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五、作文(50分)19.任选一题作文。(1)在为了狂的路上,也有暴风雨,有寂黑夜,不要 回头看,就在身后回有 给你,请以“记忆里的光”为题,结合自身经历和体会,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②600字左右;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2)陆游转弯,邂逅了“柳暗花明又一村”;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转弯成就了他的文学梦想 常言道:“直道可跑马,曲径能通幽。”在人生道路上,我们不仅需要前行的勇气,也需要有转弯的智慧。请以“转弯后,我 ”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在横线上补充合适的内容,然后作文;②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③600字左右;④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信阳市胜利路中学九年级语文答案(开学考)(1)A (2)曳 娇①蒹葭苍苍 ②白露为霜 ③黄发垂髫 ④并怡然自乐 ⑤海内存知己 ⑥天涯若比邻 ⑦先天下之忧而忧⑧后天下之乐而乐3..C解析:阅读可知,“一切知识都是以记忆为基础的。语文学习更是如此”是此段文字的中心句,先说达到一般水平对记忆的要求,紧接第③句,排除 B、D;①句是在第③句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记忆”要求,⑤句“如要再进一步……”更进一步来说,②句和④句相比,④句是在③①⑤句基础上的比喻,②句是“文章内容”方面的说明,排在段末,排除 A。故选C。4.(1)(示例)材料一:茶叶历史悠久,茶文化与其相伴发展。材料二:茶叶经由中国茶道走向世界,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重要媒介。材料三:信阳毛尖产地自然条件优越,制作工艺复杂考究。(2)(示例)呷一口清茶,淡淡茶香萦绕唇齿,带来身心无限舒爽。(3)(示例1)建议选择图一。该图生动地展现了信阳毛尖茶园群峦叠翠、云雾弥漫的场景,能让人直观地感受到信阳毛尖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与文字内容匹配。(示例2)建议选择图二。该图真实展现了茶农用“把子”手工炒茶的情景,体现了信阳毛尖对传统工序和非遗技艺的传承,与文字内容匹配。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5.①父亲上山查看作物,帮忙被拒,独自看青山;②父亲去山里劳作,给“我”带回各种野果;③父亲带“我”上山劳动,教“我”识别树、草、野果;④“我”接父亲到城里生活,父亲魂不守舍,坚持回山。6.(1)“总”指父亲一直穿草绿色的解放鞋下地劳动,表现出父亲的勤俭朴素, “经常”写父亲上山次数多,暗指父亲上山的时间早,表现了父亲的勤劳能干。(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苦楮子比作雨点,苦楮子落下的声音比作一首简单欢快的歌,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苦楮子落下的情景,表达了对父亲勤劳能干的赞美之情。7.第⑦段通过记叙父亲在城市生活的不适应(如穿鞋困难、抱怨喧闹),自然引出“父亲离不开山”“他是高山上的古树”的议论,直接点明父亲与山的紧密联系;结尾在叙述中融入“魂不守舍”“催我带他回家”等细节,隐含对父亲坚守山林的深切情感。(或用抒情语言如“生命早已融入山中”渲染情感)。三者结合,既展现父亲形象,又深化主题,突出父亲对山的依恋与城乡冲突的无奈。(记叙文中,往往以叙事为框架,议论深化主题,抒情强化感染力。)“人间百味”指向人生丰富的情感体验。《父亲与山》中蕴含的情感丰富,有父亲对大山的依恋之情,有相濡以沫的亲情,有父母之间朴实温馨的爱情,有家人离世的悲情等。这百般滋味是生活的真实写照,与“人间百味”栏目主题定位相符。(至少答出3种情感)9. D点拨:“两个文本都围绕强对流天气,阐述了它发生的原因及精准预报的原理”错误,文本一没有阐述精准预报的原理,文本二没有阐述强对流天气发生的原因,只涉及了“强对流天气的预报”相关内容。10.文本一首先通过多地出现强对流天气的现象引出对强对流天气的介绍,说明了强对流天气的定义和特点,以及常见的强对流天气现象等。然后解释了强对流天气发生的原理,即下层空气温度高、高层空气温度低时,冷空气来袭触发了条件,会引发强对流。接着分析了我国各地强对流天气频发的原因。最后提到强对流天气预报水平不断提升,提醒公众关注天气预警并采取保护措施11.文本二中说明的内容可以作为文本一第⑤段内容的补充。理由:文本一第⑤段主要讲了强对流天气预报水平不断提升,专家提醒公众关注天气预警,及时采取保护措施。而文本二则重点阐述了人工智能在气象预报中的应用,人工智能能提高预报效率、提供更精准的预报结果,上海气象部门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延长了雷达回波推算的预报时长等。这些内容进一步补充说明了强对流天气预报水平提升的具体方式和手段,使读者对强对流天气预报有更深入的了解。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12. B佁然:静止不动的样子。“佁然”在这里主要是形容鱼静止时的状态。本项“‘佁然’是指‘安闲快乐的样子’,写出了游鱼静止不动时的舒服自在”有误;13.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只见)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14.柳宗元融情于景,心情随着景物的变化而变化。隔着竹林听到泠泠作响的水声,引起他内心期盼美景之“乐”;在看到潭中自由自在、“似与游者相乐”的游鱼时,他从自然界得到慰藉,内心感到愉悦;后来看到周围环境的凄清寂寥,想到自己被贬的境遇,心情也变得孤寂凄凉,愁绪满怀。15.移步换景 生机盎然 梅林美景 欢愉心情及对山水的热爱之情【乙】译文:我进入山中,和诸位友人沿着邓尉山的北面往前走了几十步,就看到一片平原,弯曲的山涧中曲折的水流回旋,(水中)倒影清澈可以看见水底,我的心情渐渐高兴起来。已经到达山脚下,那地方的景色就更加奇特了,(一条)刚刚能通过人的小路,不能容纳轿子和马匹通过,大家都只好舍弃(轿子和马匹)然后步行。稍稍向北转折上山,低头窥视、向旁边观望,(梅花)飘浮着就像长长的白练,凝聚着就像堆积的白雪,山谷间、山岭上绵延不断,没有一处不是梅花的。再加上又有薄薄的云朵显现出白色,淡淡的烟雾缭绕着呈现出青色,左边把清澈的湖水当作镜子。可惜这地方既幽深又僻远,没有在那地方修筑房屋的人。所以不能在这里住宿,来穷尽这里的幽静之景、看尽这里的变化之态,这就是我的遗憾啊。16.(1)C“表现诗人命运悲苦和对个人前途的绝望”有误。这是一首歌行体古诗,句式长短不齐,韵脚两韵一转,有一种参差错落、曲折跌宕的感觉,有助于表现诗人坎坷的生活和悲凉的心境,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故选C。17.示例:“俱”意为全、都。重读“俱”可以突出诗人渴望全天下所有的贫寒之人都能有所庇护的强烈愿望,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心忧天下的博大胸襟和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四、名著阅读。(5分)18.示例一:《西游记》:孙悟空面对诸多困境与挑战,展现出了强大的勇气与担当。在“三打白骨精”情节中,白骨精三次变幻人形,意图迷惑唐僧师徒。孙悟空火眼金睛识破诡计,尽管受到唐僧误解、紧箍咒折磨,依然勇气不减,坚定地挥棒打杀白骨精。他深知自己肩负保护师父西天取经的重任,不顾自身委屈痛苦,只为护唐僧周全,在困境中勇敢出击,于挑战前扛起了守护团队的担当之责。(结合其它情节,言之成理亦可)示例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柯察金以非凡的勇气对抗命运的不公。他投身红军,即使身负重伤仍坚持战斗;在严寒中带领修筑铁路,即使晕倒也不退缩。他重伤瘫痪、双目失明,却高喊“只要心脏还在跳动,就绝不停止战斗”,以笔为武器坚持创作,重新回到战斗的行列,开启了新的生活。保尔将个人苦难转化为精神力量,像浪浪山的小妖怪一样有突破困境的勇气,用坚强的意志诠释了真正的勇气与担当,即使躯体破碎,也要为理想燃烧到底。五、作文(50分)19.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胜利路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开学考语文试卷(原卷板).docx 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胜利路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开学考语文试卷(解析板).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