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第四十九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性达标测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武汉市第四十九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性达标测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上学期高二阶段性达标测试
生物试巻
考试时间:2025年10月18日 试卷满分:100分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1.我国古生物化石种类繁多。其中,在甘肃和政县发现的以铲齿象、和政羊与三趾马为代表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铲齿象、和政羊与三趾马化石可以为研究哺乳动物的进化提供直接证据
B.化石证据揭示了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顺序
C.通过自然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和政羊、三趾马等动物的粪便不属于化石
D.比较解剖学、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都给生物进化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观赏金鱼的祖先是野生鲫鱼。在饲养过程中,野生鲫鱼产生变异后,人们选择喜欢的品种培养并进行人工杂交。例如,将透明鳞和正常鳞的金鱼杂交,得到五花鱼;将朝天眼和水泡眼的金鱼杂交,得到朝天泡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观赏金鱼的培育过程体现了自然选择的定向性
B.给野生鲫鱼喂食含有适量化学诱变剂的饲料可缩短金鱼培育时间
C.由野生鲫鱼培育成朝天眼或水泡眼金鱼,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
D.判断金鱼与野生鲫鱼是否属于同一物种的方法是观察二者能否杂交产生后代
3.下列有关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达尔文认为过度繁殖是进化的内因,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某校学生(男女各半)中,有红绿色盲患者 3.5%(均为男生),色盲携带者占 5%,则该校男生中的色盲基因频率为 3.5%
C.生物多样性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协同进化的结果
D.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不仅能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也能很好地解释生物界的适应性与多样性,但不能解释遗传与变异的本质,且对进化的解释仅限于种群水平
4.在某深海热泉区域,生活着一种以硫细菌为主要食物来源的小型管状蠕虫。该区域热泉持续喷发,导致周围海水环境中的硫含量、温度和酸碱度等理化性质频繁波动。研究人员经过长期观察发现:在过去的几十年间,这种管状蠕虫在形态、生理特征以及对环境的耐受性上都发生了一些变化。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热泉区域海水理化性质的频繁波动直接导致管状蠕虫发生了适应性变异
B.管状蠕虫的进化是其个体为适应环境变化而不断自我调整的结果
C.若硫细菌因环境变化数量减少,管状蠕虫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会发生改变
D.该实例说明,管状蠕虫经过几十年时间进化形成了新的物种
5.在自然界,由于各种影响总是不可避免的,种群原有的遗传平衡常常会被打破,使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下列关于影响遗传平衡的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并遗传给下一代,从而会影响遗传平衡
B.不同的群体混合会发生基因交流,从而影响遗传平衡形成生殖隔离
C.非随机交配使某种群的子代中某些基因频率较高,从而影响遗传平衡
D.自然选择使群体向着更加适应环境的方向发展导致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6.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的内环境即指体液,血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液
B.血红蛋白、神经递质、生长激素、葡萄糖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C.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钾离子、氯离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D.细胞的生活依赖于内环境,也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7.人体的氨基酸都是α-氨基酸。转氨酶可以催化转氨基反应:将一种α-氨基酸(a)的氨基转移到一种酮酸(b)上,产生另外一种α-氨基酸(c)和另外一种酮酸(d)。正常情况下,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各种组织细胞中,肝脏等器官中含量较高,是衡量肝脏功能的一项重要指标。当某种原因使细胞膜受到伤害或相关组织坏死、细胞破裂时,转氨酶会进入血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c是内环境的重要组分,是合成人体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
B.体检前禁止大量饮酒是为了避免酒精进入血浆使转氨酶变性,干扰体检结果
C.转氨酶催化的转氨基反应只能发生在细胞中
D.血浆中转氨酶的含量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
8.下图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示意图,a~c代表内环境的组成成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消化系统摄入营养物质,排出未吸收物质与代谢废物
B.c是淋巴液,最终汇入血浆
C.肾是重要的泌尿器官,原尿经肾小球滤过形成尿液
D.一般情况下,a中的CO2浓度高于b中
9.以下内容中,符合图中a、b、c、d、e、f、g所代表的生物学概念关系的选项是(  )
A.体液、细胞外液、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血红蛋白、红细胞
B.细胞质、细胞器、细胞质基质、具膜细胞器、无膜细胞器、核糖体、中心体
C.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脊髓、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
D.神经元、突起、细胞体、轴突、树突、神经纤维、神经
10.高强度运动结束后,运动员会感到肌肉酸痛、疲劳。为减轻运动员高强度训练后的肌肉酸痛感,将24 名运动员随机均分成2组,训练结束后,实验组增加30min低强度整理运动,而对照组直接休息,检测血液乳酸半时反应时间(乳酸浓度下降一半时所用时间),结果如图所示。不考虑脂肪的消耗,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高强度运动过程中,人体细胞产生的CO2量等于消耗的O2量
B.高强度运动过程中,交感神经兴奋活动占据优势,导致胃肠蠕动减弱
C.据实验结果可知,30min低强度整理运动会促进乳酸浓度下降
D.血浆pH能保持稳定与其中含有缓冲物质有关,人体内酶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分别是37℃、7.35~7.45
11.心理学家发现,婴儿初次看到老鼠时,表现出好奇和喜悦。当他伸手去摸它时,人为猛击锤子,发出巨大噪音。每次当他试图伸手去摸老鼠时,巨大噪音就会产生。几次后,他只要看到老鼠就表现出恐惧并缩手。关于此条件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巨大噪音属于无关刺激,老鼠属于非条件刺激
B.该反射的形成需大脑皮层参与,其消退则不需要
C.该反射形成后要维持下去,需要条件刺激的不断强化
D.该类反射的形成使机体具有更强的预见性和适应性
12.如图1为某突触结构示意图,图2、图3分别为该突触浸泡箭毒前、后,给予突触前神经元相同刺激之后,测得的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位变化。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箭毒可能通过影响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来抑制神经冲动的传导
B.a为突触小泡,其中的神经递质可能是兴奋性递质,也可能是抑制性递质
C.神经元从产生兴奋到恢复静息状态,同一种离子会出现不同的跨膜运输方式
D.刺激一段时间后才检测到电位变化的说明兴奋通过突触的传递需要较长时间
13.脑机接口技术是一种具有革命性意义的人机交互技术,脑机接口中的“脑”指我们的大脑,“机”是机械,“接口”用于编码和解码。武汉科研团队为某位因脊髓严重损伤导致的四肢瘫痪患者植入微电极。经过系统训练后,患者能够通过“意念”控制电动假肢拿笔写字,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大脑皮层的V区、W区以及高级运动中枢,脊髓中的低级运动中枢都参与此过程
B.“接口”类似于神经中枢,将接收到的神经信号转化成化学信号
C.皮层运动区神经元兴奋会增加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产生电信号
D.脑机接口的作用是恢复患者的自主神经系统及受损脊髓的功能
14.睡眠觉醒周期涵盖觉醒、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和快速眼动睡眠(REM),三种状态均受神经递质调节。REM对大脑发育、学习和记忆意义重大,一旦失常,不仅会导致失眠,还会引发睡眠抽动等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深度睡眠中,脑干仍在调控呼吸节律和心率
B.REM可通过影响海马脑区的功能来影响长期记忆
C.与清醒时对比,大脑在REM期失去了对脑干控制呼吸、心率中枢的控制
D.情绪、学习和记忆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15.一氧化氮(NO)是最早发现能在人体内起调节作用的气体。NO可增强靶细胞内鸟苷酸环化酶活性,使胞质内cGMP升高,产生生物效应,如血管平滑肌舒张,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NO可储存于突触小泡内通过胞吐释放到突触间隙
B.NO与乙酰胆碱均需与细胞膜上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
C.NO与乙酰胆碱都能引起突触后膜膜电位变化
D.冠状动脉收缩引起的心绞痛可用NO剂治疗
16.四川人喜“麻、辣”声名远播,“麻、辣、烫”都是通过人体感觉神经中的三叉神经末梢将刺激传导至大脑皮层产生兴奋。研究表明,刺激强度与大脑皮层产生兴奋的大小与该感受器产生兴奋的强度呈正相关,如图是部分三叉神经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未受到刺激时,细胞外K+浓度较高,Na+浓度较低
B.刺激强度在一定范围内越高,三叉神经膜外Na+内流就越多
C.刺激点受到刺激时,电流计c指针会先右后左各偏转一次
D.三叉神经a点在传递一次神经冲动后K+内流、Na+外流是通过协助扩散完成的
17.某研究小组欲研究桑叶提取液对患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效果,设计了一系列实验。下列有关实验的设计思路,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随机选取三组生理状况、数量相同的健康小鼠,其中两组制备成患糖尿病的小鼠
B.每组小鼠在实验开始前和实验结束后都需要测量其血糖浓度
C.对照组除每天饲喂等量的食物,也要注射等量的清水
D.患糖尿病小鼠既可以作为实验组又可以作为对照组
18.当人体内雄激素含量增多,会使皮脂腺大量分泌皮脂,堵塞皮脂腺导管,形成青春痘。触碰青春痘时,蛋白RTHT能打开神经元的Ca2+通道,Ca2+内流促进突触前膜释放谷氨酸,引起人产生疼痛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Ca2+内流可使突触小体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B.皮脂腺细胞的雄激素受体敏感性增强也可能形成青春痘
C.谷氨酸属于神经递质,它会引发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的改变
D.雄激素主要由内分泌腺分泌,皮脂腺是一种外分泌腺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64分)
19.(每空2分,共14分)某地大白菜农田蜗牛危害严重,农民起初喷洒杀虫剂R控制虫害,但几年后效果不明显,于是通过放养青蛙来控制害虫。如图是几年中蜗牛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若用拉马克观点分析蜗牛抗药性的出现,则蜗牛抗药性变异产生于杀虫剂R使用 (填“之前”或“之后”)。达尔文认为,群体中出现 和 是适应形成的必要条件。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蜗牛从A点到B点发生了进化,其原因是 。从 点开始,农民开始放养青蛙控制害虫。
(3)蜗牛还能被一些鸟类捕食。蜗牛壳上有条纹与无条纹的性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的,研究人员调查了某地区的1000只蜗牛,对存活的个体数和被鸟捕食后剩下的蜗牛空壳数进行统计,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
有条纹(显性) 无条纹(隐性) 合计
存活个体数 178 211 389
空壳数 332 279 611
合计 510 490 1000
在这1000只蜗牛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 。由表中数据可推断,经多个世代后,该种群中 (填“有条纹”或“无条纹”)基因的频率将会增大。
20.(每空2分,共14分)下图是人体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①、②、③、④表示的是液体,箭头方向表示物质交换的方向,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 ;
淋巴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填序号) 。
(2)一般情况下,②与①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 。
(3)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_____________维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正常情况下,机体能保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其调节机制是 。
(4)如果饮水过少或吃的食物偏咸,会导致内环境的渗透压 。血浆的pH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稳定是因为其中含有 。
21.(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20分)躯干四肢疼痛信息需依次经脊髓背根神经节、脊髓、丘脑三级神经元,传递至大脑躯体感觉皮层产生痛觉(如图1)。回答下列问题。
(1)局部组织损伤时,会释放致痛物质(缓激肽等),使感受器产生电信号。该信号沿图1所示通路传至_______________产生痛觉的过程 (填“是”或“不是”)反射,理由是 (4分)。该信号也可以从传入神经纤维分叉处传向另一末梢分支,引起P物质等的释放,加强感受器活动,造成持续疼痛。
(2)镇痛药物通常分为麻醉性(长期或超量使用易成瘾)和非麻醉性。从痛觉传入通路的角度分析,药物镇痛可能的作用机理有 (6分)。若某人患有反复发作的中轻度颈肩痛,以上镇痛药物,不宜选择 。
(3)电针疗法是用带微弱电流的针灸针刺激特定穴位的镇痛疗法。背根神经节中表达的P2X蛋白在痛觉信号传入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探究电针疗法的镇痛效果及其机制,进行的动物实验处理(表)及结果(图2)如下:
动物模型 分组 治疗处理
对照组:在正常大鼠足掌皮下注射生理盐水 A 不治疗
疼痛模型组:在正常大鼠足掌皮下注射等体积致痛物质诱导剂 B 不治疗
C 电针治疗
疼痛阈值与痛觉敏感性呈负相关,由结果推测电针疗法可能通过抑制P2X的表达发挥一定的镇痛作用,依据是 (4分)。
22.(每空2分,共16分)胰腺是消化系统中重要的分泌腺,兼有内分泌和外分泌双重功能。胰液是由胰腺分泌到小肠的消化液,其分泌受到多种方式的调节。回答下列问题:
(1)胰腺的腺泡细胞能分泌胰液,因此腺泡细胞属于 (填“内分泌腺”或“外分泌腺”)。内分泌腺在分泌物输送方式上的特点是 。
(2)食物尚未进入胃和小肠时就可以引起人体胰液的分泌,调节过程如下图所示。图中通过①和②对胰液分泌实施调节的方式称为 。
食物经胃消化产生的混合物进入小肠后,会刺激小肠黏膜细胞产生促胰液素,进一步促进胰液的分泌。为探究混合物中的糖类能否单独促进胰液的分泌,请以实验狗及其小肠黏膜为材料,设计一个自身对照实验。实验思路:
①测量实验处理前实验狗_____________。
②将混合物中的糖类加入____________制成提取液(研磨法),将提取液注射到_________,③再次测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10月月考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C C B D D B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D B C A D B C A
19.(1) 之后 可遗传有利变异 环境的定向选择(自然选择)
(2) 种群中抗药性基因频率上升(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C
(3) 49% 无条纹
(1) 血浆、组织液 ①④
①中含有大分子蛋白质,②中一般不含大分子蛋白质
化学成分、理化性质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升高 缓冲物质(缓冲对)
21.(1) 大脑躯体感觉皮层 不是 反射弧不完整,缺少传出神经和效应器(4分)
(2)抑制痛觉感受器的兴奋产生或者阻断痛觉信号的神经传导、抑制突触信息传递(6分)
麻醉性镇痛药
(3) C组疼痛阈值高于B组,但P2X相对表达水平低于B组(4分)
22.(1) 外分泌腺 内分泌腺通过血液循环(或体液)输送分泌物
(2) 神经-体液调节
(3) ①胰液的分泌量 ②小肠黏膜磨碎 实验狗静脉中
③胰液的分泌量 比较两次测量结果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