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遵义市2026届高三年级第一次适应性考试生物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 C D A D C A B B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C B C B D B A A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2分。17.(12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1)类爽体薄膜(基粒或类囊体) 蓝紫光和红(2分) 溶解绿叶中的色素(2)植物A 种植密度过大时,植株接受的光照强度减弱,导致植物A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比植物B大(2分),有机物积累下降幅度大(1分)(3)C3 黑暗条件下光反应停止,ATP和NADPH合成受阻,C3还原速率下降,而CO2固定仍在进行(2分),C3的消耗减少,C3积累增多(1分)。18.(9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1)听觉感受器(或:感受器、毛细胞、感觉神经末梢);大脑皮层(或神经中枢、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和躯体运动中枢); 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等(多“腺体”不扣分)(2分)(2)胞吐; 内正外负(3)胰岛A; 交感神经使心脏加快跳动,(并使局部组织血管收缩,)使血液更多流向局部组织,从而提升物质运输效率(2分)19.(9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2分)(1)小于(1分) 资源和空间有限(2)S(1分) 不变(1分) 一定环境条件下,K值只取决于资源和空间等条件,与种群起始数量无关(3)种群起始数量低于M,交配几率低,种群繁殖率低(或:与其它生物竞争中处于弱势而数量减少;容易被天敌捕食后导致数量减少:种群数量少,导致群体捕食能力降低,死亡几率大。答案合理即可,只答“种群起始数量低于M”、“增长率小于0”不给分20.(10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1)DNA半保留复制(2分)(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能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 染色体DNA(2分)(3)植物组织培养; 选取数量相同、长势一致的转基因马铃薯植株和非转基因马铃薯植株,司时接种PVX病毒和PVY病毒,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植株的生长情况。(3分,其中对照设计2分,结果观察1分)21.(12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2分)(1)杂合子灰体由显性基因A控制,黄体由隐性基因a控制,子代中灰体:黄体=1:1(答案合理即可)(2)黄体雌性×灰体雄性 灰体雌性:黄体雄性=1:1(3)不能(1分) 无论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还是由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控制,F1中都可能出现黑体雌性:黄体雄性=1:1。(黑体雄果蝇与黄体雌果蝇杂交,F1中黑体雌性:黄体雄性=1:1,只能判断控制黑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与A/a基因可能是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关系。答案合理即可)(3分)遵义市2026届高三年级第一次适应性考试生 物 学(满分: 100分, 时间: 75分钟)注意事项:1.考试开始前,请用黑色签字笔将答题卡上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写清楚,并在相应位置粘贴条形码。2.选择题答题时,请用2B铅笔答题,若需改动,请用橡皮轻轻擦拭干净后再选涂其它选项;非选择题答题时,请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答题;在规定区域以外的答题不给分;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蛋白质常与其他化合物结合发挥特定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与神经递质结合实现细胞间信息交流B.与特定DNA 序列结合完成基因的转录C.与 ATP 水解酶结合顺浓度梯度运输K D.与某种 RNA 结合参与多肽链的延伸2. S蛋白是人体细胞内质网膜上的一种跨膜蛋白,与内质网的功能密切相关,结构如图所示。研究发现核糖体上最初合成的多肽链含有信号肽(SP),可帮助新合成的肽链进入内质网,而经囊泡包裹离开内质网的蛋白质不含SP。下列推测错误的是A. S蛋白A 区具有亲水性,含有游离的氨基或羧基B. S蛋白可能参与引导新合成的肽链进入内质网腔C.蛋白质在运往高尔基体前存在特定肽键的水解D.信号肽合成缺陷的浆细胞能正常分泌抗体3.洋葱叶子分为两种:管状叶伸展于空中,能进行光合作用;鳞片叶层层包裹形成鳞茎,富含糖类等营养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密闭光照下培养洋葱幼苗,当CO 浓度不变时,洋葱净光合速率为零B.给管状叶提供 CO ,一段时间后鳞片叶中不会出现含 C的有机物C.向洋葱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摇匀后可观察到砖红色沉淀D.洋葱鳞片叶可用于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遵义市2026届高三年级第一次适应性考试 生物学 ·1·(共6页)4.研究发现,运动神经元中的激酶IKKβ(一种催化蛋白质磷酸化的酶)可通过特定机制使细胞质中积聚的 TDP-43 蛋白分解,且不影响 TDP-43 在细胞核内的正常功能,该发现为“渐冻症”等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激酶IKKβ与底物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酶的空间结构永久改变B.激酶IKKβ分解积聚的TDP-43 蛋白时伴随着细胞中 ATP 的合成C.细胞质中合成的激酶 IKKβ可通过核膜进入细胞核分解 TDP-43 蛋白D.“渐冻症”可能与细胞中 IKKβ基因突变引起TDP-43 蛋白积聚有关5.茶树根系能从土壤中富集氟离子(F ),该过程需细胞膜上ABC 转运蛋白的参与。研究证实,若向培养液中添加2,4-DNP (可阻断ATP 合成)或Cl ,均会导致根系对 F 的吸收速率明显下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富集F 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B.Cl 可能竞争性结合ABC转运蛋白进而影响F 的运输C.添加2,4-DNP 不会影响茶树根系对其他物质的吸收D.提高培养液中 F 的浓度不一定会加快其吸收速率6.角膜干细胞通过增殖分化产生角膜上皮细胞来取代垂死的细胞。研究显示,短期睡眠不足增加了角膜干细胞增殖分化的速度,但长期睡眠不足会造成角膜严重受损,如角膜变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角膜干细胞增殖后,其细胞核内遗传信息一般不会发生变化B.角膜干细胞分化成角膜上皮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全能性C.睡眠不足加快细胞分化,说明环境因素决定细胞分化的方向D.衰老的角膜上皮细胞中细胞核体积变小,细胞代谢速率加快7.豚鼠的直毛(A)对卷毛(a)为显性,黑色(B)对白色(b)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一只直毛黑色雄性豚鼠与多只卷毛黑色雌性豚鼠杂交,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卷毛白色=7:7: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亲代雄性豚鼠的基因型为AaBb 或 AaBBB.亲代雌性豚鼠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2C.子代直毛黑色豚鼠的基因型共有4种D.子代直毛豚鼠杂交的后代均为直毛8.某对夫妇在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检查时发现:妻子12%的细胞中含有3条X染色体,其余细胞染色体数目正常;丈夫细胞染色体数目正常。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正常胚胎在发育过程中部分细胞分裂异常,导致了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妻子体细胞中的3条X染色体有2条来自她的母亲B.妻子在胚胎发育中部分细胞可能只含有1条X 染色体C.这对夫妇生育的孩子体细胞染色体数目正常的概率是88%D.建议妻子怀孕后进行B超检查,降低胎儿染色体异常风险9.阻遏蛋白可与特定基因的启动子区域结合,抑制基因的表达。研究者在子宫内膜癌细胞中检测到 PAX2基因的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增加,同时PAX2蛋白的含量也增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DNA 的甲基化修饰位于 DNA 双链内侧的含氮碱基上B. PAX2 蛋白可能与调控细胞周期相关的基因结合,缩短细胞周期C.推测PAX2 基因的启动子甲基化有利于阻遏蛋白与其结合D.使用去甲基化功能的药物可能对子宫内膜癌有一定治疗效果遵义市2026届高三年级第一次适应性考试 生物学 2· (共6页)10.科研人员选取不同海拔生态环境中的两个相对平衡的绵羊群体,探究了某应激反应基因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群体 生境海拔 (m) 基因型频率(%) 等位基因频率(%)AA AA A A A A 藏绵羊 平均3000 58.00 24.40 17.60 70.20 29.80滩羊 <1500 36.00 46.36 17.64 59.18 40.82A.藏绵羊A 基因频率高于滩羊,说明藏绵羊A基因的突变率更高B.藏绵羊中AA 基因型频率更高,可能是青藏高原环境选择的结果C.若环境不变,藏绵羊的A 等位基因频率会逐渐降至与滩羊相同D.应激反应基因的基因型频率改变,导致绵羊种群朝一定方向进化11.北美沙漠中的更格卢鼠几乎终生不喝水,其体内的水分主要由代谢产生,并可通过高度浓缩的尿液和几乎干燥的粪便来减少水分流失。下列关于更格卢鼠内环境稳态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更格卢鼠代谢产生的水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B.血浆渗透压稳态与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的作用密切相关C.肾小管和集合管通过主动运输重吸收水维持体内水盐平衡D.更格卢鼠特殊的排泄方式有利于帮助其适应干旱的环境12.为探究生长素(IAA)和脱落酸(ABA)对大豆幼苗根生长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处理组 激素处理方式 根长(cm)① 蒸馏水处理(对照) 6.20② 10 mol/L IAA 8.15③ 10 mol/L IAA 4.32④ 10 mol/L ABA 3.18⑤ 10 mol/L IAA+10 mol/L ABA 5.95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激素的处理方式和浓度,①组根生长与IAA 无关B.由①②③不能推断10 mol/L 的 IAA 对大豆幼苗根生长具有促进作用C.比较①和④可知,ABA 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中主要起抑制作用D.比较②④⑤可知,IAA与ABA在调节根生长方面表现出协同作用13.研究团队在对某湿地的蝗灾防治过程中发现,当植被覆盖率低于50%时,蝗虫产卵量显著增加;而植被恢复后,蝗虫种群数量得到有效控制。进一步研究发现,蝗虫迁徙与水源分布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蝗虫选择迁入区域时感知的植被“绿色”信息,属于物理信息B.增加植被覆盖率及改造水源防治蝗虫,遵循“防”大于“治”理念C.水源等非密度制约因素可通过影响蝗虫的繁殖,改变蝗虫的生态位D.该湿地中蝗虫属于初级消费者,其能量10%—20%传递给下一营养级遵义市2026届高三年级第一次适应性考试 生物学·3· (共6页)14.某课题小组从土壤中分离能够分解尿素的细菌,培养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运用图1所示的接种方法统计的活菌数比实际值偏低B.运用图2所示的接种方法可以对细菌进行分离和计数C.分离尿素分解菌需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选择培养基D.人工配制的选择培养基需要在其分装灭菌前调节pH15.我国科学家成功利用iPS 细胞克隆出了活体小鼠,部分流程如下图所示,其中Kdm4d为组蛋白去甲基化酶,TSA为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小鼠成纤维细胞中部分不表达的基因通过步骤①将重新表达B.步骤②“去核”就是通过显微操作法将卵母细胞的细胞核去除C.③过程中诱导细胞两两融合,这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组蛋白去甲基化和乙酰化不利于重构胚后续的胚胎发育过程16.对比实验和对照实验都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在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实验中,无氧条件组为空白对照B.鲁宾和卡门设计对比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C.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属于对照实验,利用了减法原理D.探究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生长素浓度预实验需设置空白对照组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2分。17.(12分)光是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图1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中不同色素对不同波长光的光能利用率,图2表示两种植物氧气释放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回答下列问题:遵义市2026届高三年级第一次适应性考试 生物学·4· (共6页)(1)图1中b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 上,主要吸收 光;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加入无水乙醇的作用是 。(2)据图2分析,若单独种植植物A和植物B,当种植密度过大时,生长受影响较大的是 ,判断依据是 。(3)若突然将植物A置于黑暗环境中,短时间内其叶肉细胞中 (填“C ”或“C ”)会增加, 原因是 。18.(9分)阅兵盛典上受阅官兵出色的表现,既离不开神经系统快速精准的调节,也依赖于体内各种物质的高效运输和能量供应。回答下列问题:(1)受阅官兵听到列队指令后迅速作出动作反应。声波刺激使耳蜗内的 产生兴奋,兴奋经传入神经传至 ,再通过传出神经支配躯体相应效应器的活动,该过程中,效应器是指 。(2)上述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突触前膜通过 方式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 ,进而使下一神经元兴奋。(3)受阅官兵长时间完成指令动作消耗大量血糖时, 细胞的活动增强,使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增加;同时机体可通过自主神经系统调控,提高血糖运往局部组织的效率。从交感神经对心脏和血管的作用角度分析,原因是 。19.(9分)生态学家在研究动物种群数量变化时发现,动物种群需要有一个增长率大于0的最小种群数量,称为种群增长起始数量(记为M)。为研究某动物种群在自然生态系统下的数量变化,研究者对不同起始数量的种群进行了动态追踪,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当种群起始数量大于K 时,种群数量下降,此时出生率 (填“大于”或“小于”)死亡率,从生物生存的环境角度分析,主要原因是 。(2)曲线II中种群呈 形增长;据图分析预测,若起始数量在M-K之间,该种群的K值将 (填“上升”、“下降”或“不变”),理由是 。(3)若曲线Ⅲ表示某濒危动物的数量变化,单纯依靠建立自然保护区、减少人为干扰等方式实施保护很难有效果,分析原因可能是 (答出一点即可),因此还要与建立动物繁育中心等异地保护措施相结合。遵义市2026届高三年级第一次适应性考试 生物学 ·5·(共6页)20.(10分)马铃薯是贵州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但传统育种方法很难培育出抗病毒的马铃薯新品种。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抗 PVX 病毒的基因和抗 PVY 病毒的基因转入马铃薯叶片细胞中,培育双重抗病毒马铃薯品种。主要步骤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运用PCR 技术可以扩增抗 PVX 病毒的基因和抗 PVY 病毒的基因,PCR 技术所依据的原理是 。(2)图中的①过程为 ,是基因工程基本操作程序中的核心步骤。②过程中常用Ca 处理土壤农杆菌,使之处于一种 的生理状态。③过程中农杆菌侵染马铃薯叶片后,能将 Ti质粒上的T-DNA转移并整合到马铃薯叶片细胞的 上。(3)④过程培养马铃薯植株的技术称为 ,若要鉴定转基因马铃薯植株是否具有双重抗病毒能力,可通过设计对照实验进行个体生物学水平的鉴定,请写出实验思路: 。21.(12分)果蝇的体色存在多种突变类型,其中灰体(A)对黄体(a)为显性。为探究A和a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不考虑X、Y同源区段),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亲本果蝇中,灰体果蝇为 (填“杂合子”或“纯合子”),判断依据是 。(2)某同学想利用上述F 果蝇作为材料,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A和a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可选择 作为亲本进行杂交,若子代果蝇的表型及比例为 ,则A 和a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3)现从黄体果蝇中偶然发现了一只黑体雄果蝇。某同学将该黑体雄果蝇与黄体雌果蝇杂交,F 中黑体雌性:黄体雄性=1∶1, (填“能”或“不能”)判断控制黑体的基因与A/a基因是等位基因关系,原因是 。遵义市2026届高三年级第一次适应性考试 生物学 ·6·(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生物学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docx 遵义市2026届高三年级第一次适应性考试生物学.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