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西光中学教育集团九年级(上)月考历史试卷(10月份)(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西光中学教育集团九年级(上)月考历史试卷(10月份)(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西光中学教育集团九年级(上)月考历史试卷(10月份)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分。
1.在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执政官以及其他几乎所有官职对每个等级的公民都是开放的,他们都可通过抽签法当选。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每隔十天召开一次,凡年满20岁的男性公民都有权参加。据此可知,当时雅典实行(  )
A. 元首政治 B. 权力制衡 C. 等级选举 D. 民主政治
2.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其版图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流域,北抵中亚,南达埃及,地跨欧、亚、非三洲。“亚历山大帝国”(  )
A. 开创了奴隶制民主政治 B. 阻碍了区域间经贸往来
C. 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D. 颁布了第一部成文法典
3.世界古代文明多姿多彩。如表所示成就产生于(  )
领域 文学 法学 历法 建筑
成就 《荷马史诗》 《十二铜表法》 儒略历 帕特农神庙
A. 古代印度 B. 拜占庭帝国 C. 古代希腊罗马 D. 阿拉伯帝国
4.拜占庭帝国时期,包括《查士丁尼法典》在内的一系列法律文献规定了公民之间的各种法律关系。据此可知,拜占庭帝国(  )
A. 注重依法稳固统治 B. 维护奴隶阶级的利益
C. 学习雅典民主政治 D. 否定《十二铜表法》
5.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有关欧洲国家演变的思维导图,下列选项序号与国家或王朝对应正确的是(  )
A. ①西罗马帝国②波斯帝国③英格兰 B. ①亚历山大帝国②阿拉伯帝国③荷兰
C. ①西罗马帝国②查理曼帝国③法兰西 D. ①阿拉伯帝国②德意志帝国③波斯帝国
6.世界古代史上曾出现多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其中,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文化。“它”是(  )
A. 罗马帝国 B. 拜占庭帝国 C. 阿拉伯帝国 D. 亚历山大帝国
7.西欧资本主义产生有两个阶段,14和15世纪是第一阶段。这时,西欧的封建关系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在封建社会内部孕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初形态,“最初形态”显著表现是(  )
A. 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 B.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C. 资本的早期原始积累 D. 租地农场与手工工场出现
8.中世纪晚期,工商业者进入英国的最高法院和税务法庭、法国的财政和司法机构任职,甚至还有的在一些国家担任了除财政、司法大臣以外的顾问和国家各部大臣。这反映出当时西欧(  )
A. 封建贵族势力强大 B. 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C. 市民阶层力量壮大 D. 封君封臣制度强化
9.14—16世纪,人们对文化及精神文艺产品的消费爱好带来了更多物质文化需求,写书、出版、印刷、装订等形成品牌化流程,吸引大量资本投入。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 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B. 人文主义思想的推动
C. 古典文化艺术的继承 D. 宗教神学权威的丧失
10.14-15世纪是一个变革加速的时代。彼特拉克说:“希望优秀比知道真理更加重要。”也就是说,成为聪明的人是不够的,人更应该积极上进,努力改变自己的境遇。乔瓦尼 皮科也认为人能够决定自己的命运。这表明他们(  )
A. 强调人的作用 B. 尊重科学理性 C. 反对封建专制 D. 主张限制王权
11.1519年,麦哲伦率领船队进行远洋探险,经过3年的航行,这支船队返回欧洲。此次远洋探险(  )
①有助于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②穿越了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
③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次创举
④是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完成的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12.如表内容节选的是15—17世纪部分欧洲国家的殖民历史。它们共同揭示了(  )
1493—1600年,葡萄牙人仅在非洲就掠走了超过27万公斤的黄金。
1521—1600年,西班牙从美洲掠走黄金20多万公斤,白银1800万公斤。
17世纪,英国在北美建立了殖民地;通过种植园和黑奴贸易获得巨额利润。
A. 西欧庄园制度的建立 B. 资本原始积累的罪恶
C.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D. 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6分。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 图A体现的文明类型是 ______ ;图B中东罗马皇帝为了巩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编成了《 ______ 》,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材料二公元前 8世纪,希腊出现了城邦。希腊城邦一般是以一个城市或市镇为中心,把周围的农村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小国。
——摘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古希腊的城邦特点以及呈现出这一特点的原因。
材料三
时间 事件
公元前18世纪 《汉谟拉比法典》颁行
公元前5世纪 伯里克利改革
公元前4世纪 亚历山大东征
公元6世纪 《查士丁尼法典》形成
公元7世纪 日本推行“大化改新”
公元8-13世纪 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3) 请从下列观点中任选一个(用序号表示),并从上表中选择相互关联的史事对所选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规范)
观点1:改革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
观点2: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保障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 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制度?材料一图示中封赐的纽带是什么?归纳该制度的特点。
材料二作坊里的日本人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谦卑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在技能上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
——陈冰《作坊里的日本》
(2) 材料二中日本拜认的“第一位老师”是哪个国家?由此进行了哪场改革?这次改革给日本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在世界文化贡献方面有这样一种说法:“希腊人的脑,中国人的手,阿拉伯人的脚。”
(3) 对“阿拉伯人的脚”,你是如何理解的?请联系史实说明。
15.某校九年级(1)班的同学围绕“步入近代”这一主题,开展了项目化学习活动,并邀请你参加。
【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转型】
材料一
(1) 填写上面示意图中①②③对应的内容,并归纳①②这两种经营方式的共同特点。
【思想解放——引领时代潮流】
材料二新生的资产阶级为了求得自身的发展,必须首先在思想上从中世纪的宗教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为此,他们便不得不借用与基督教神学的对立的、富有生活气息的、世俗的古典文化来表达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些特点概括起来,就是人文主义精神。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该运动的实质。
【航线探寻——建立世界观念】
材料三 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因此,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3) 根据材料三和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开启“全球化1.0版本”的历史事件及其发生的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1500年前后,欧洲人的“世界观”有什么变化?
【殖民扩张——资本原始积累】
材料四持续四个世纪之久的非洲奴隶贸易给西欧资本主义带来巨额财富,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一个重要来源……然而,对非洲来说,这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纪录片《世界历史》
(4)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指出图中最能反映资本原始积累血腥性的是哪一段航程(写出字母代码)?指出早期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方式是什么?请用一句话为本次探究活动拟定一个主题名称。(要求:主题鲜明、语言凝练)
参考答案
1.D
2.C
3.C
4.A
5.C
6.B
7.D
8.C
9.A
10.A
11.D
12.B
13.【小题1】大河文明;《罗马民法大全》。
【小题2】小国寡民、独立自主;山地多、平原少,海岸线曲折。
【小题3】观点1:改革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
事件:伯里克利改革和日本推行“大化改新”。
阐述: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在雅典进行改革,他扩大了公民的权利,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使每一名公民都有参政的机会等。伯里克利改革使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有: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等。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因而说改革是强国之路,改革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
观点2: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保障。
事件:《汉谟拉比法典》颁行和《查士丁尼法典》形成。
阐述: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期,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还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保护奴隶主的私有财产,《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维护了国家的统治秩序;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在529年,法典编纂委员会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编成《查士丁尼法典》与《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故而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保障
14.【小题1】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封君封臣制);土地的封赐;严格的等级性,权利义务交织,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小题2】中国唐朝;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小题3】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把中国的造纸术、火药、指南针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传播到了欧洲;大量的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翻译为阿拉伯文并传播到世界各地;改造了古印度人发明的0到9的计数法,形成我们现在使用的阿拉伯数字
15.【小题1】内容:①租地农场;②手工工场;③市民阶层。共同特点:出现雇佣关系;集中生产;产品面向市场等。
【小题2】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或文艺复兴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
【小题3】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萌芽(或商品经济的发展);1500年之前全球是狭隘的、彼此隔绝的;1500年之后世界是广泛的、连成整体的。
【小题4】B段;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步入近代或资本主义时代的来临
第7页,共7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