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海水的运动(第一课时)海浪与潮汐 课件(32张,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3 海水的运动(第一课时)海浪与潮汐 课件(32张,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诺曼底登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盟军在英国集结,计划在夜间横跨英吉利海峡,登陆法国诺曼底地区。此战役涉及多兵种的合作:海军:要求在海水水位最低时行动;陆军:要求在海水水位最高时行动;空降部队:要求行动时有明亮的月光。
二战的诺曼底登陆最终选择在6月6号(农历闰四月十六)作为登陆日。这是什么原因呢?
新课导入
3.3 海水的运动(第一课)——海浪与潮汐
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课标要求:
素养目标:
1.运用示意图,结合实例,了解海浪、潮汐是海水运动的基本形式和成因。
2.结合实例,说明人类利用海水运动规律开发海浪、潮汐主要途径。
3.通过对海水运动的认识,了解海浪、潮汐是对海洋的影响,树立保护海洋的环境意识。
一、海洋的运动形式
海水运动的形式是复杂多样的。表层海水最基本的运动形式有海浪、潮汐、洋流。
海 浪
潮 汐
洋流
1.海浪的形成
(一)认识海浪
2.海浪的类型
(1)海浪:最常见的海浪是由风力形成的。浪高越高,能量越大。
(2)风暴潮:在强风(通常指台风和温带气旋等)等作用下,近岸地区海面水位急剧升降。
(3)海啸: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滑坡、坍塌可能会引起海水的波动,甚至形成巨浪,这种巨浪称为海啸。
“无风不起浪”
“无风三尺浪”
波峰
波谷
波长
波高
波的传递方向
3.海浪运动特征描述
波峰:海浪周期性运动的___________。
波谷:海浪周期性运动的___________ 。
波长:相邻波峰之间的___________ 。
波高:相邻波峰到波谷之间的___________ 。
最高处
最低处
水平距离
垂直距离
材料1:荷兰地势低平,近1/4的土地低于海平面,历史上多次遭受海水侵袭。
1953年1月31日夜间至2月1日凌晨,强风引发了风暴潮,适逢涨潮,大浪与上涨的潮水叠加,水位异常抬升,有些地方浪高接近7米。由于风暴潮发生在夜间,熟睡中的居民未能及时接到警报进行撤离。海浪涌过多处海防堤坝,侵入内陆。夜间持续的暴雨导致河水泛滥,在洪水和海浪的夹击下,无数房屋被毁, 1 800余人丧生,数万人流离失所。此次灾害后,荷兰加强对风暴潮的研究,立即着手建造多层挡潮闸以减轻风暴潮的威胁;其他温带沿海国家也开始重视对风暴潮的防御。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指出荷兰沿海风暴潮多发的原因有哪些?
荷兰地势低平,易受海浪侵袭。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全年盛行西风,风力强盛,易形成大浪。
材料1:荷兰地势低平,近1/4的土地低于海平面,历史上多次遭受海水侵袭。
1953年1月31日夜间至2月1日凌晨,强风引发了风暴潮,适逢涨潮,大浪与上涨的潮水叠加,水位异常抬升,有些地方浪高接近7米。由于风暴潮发生在夜间,熟睡中的居民未能及时接到警报进行撤离。海浪涌过多处海防堤坝,侵入内陆。夜间持续的暴雨导致河水泛滥,在洪水和海浪的夹击下,无数房屋被毁, 1 800余人丧生,数万人流离失所。此次灾害后,荷兰加强对风暴潮的研究,立即着手建造多层挡潮闸以减轻风暴潮的威胁;其他温带沿海国家也开始重视对风暴潮的防御。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2.分析本次风暴潮损失惨重的原因有哪些?
强风引发风暴潮,适逢涨潮,上涨的潮水与大浪叠加,水位异常升高;风暴潮发生在夜间,居民未能及时撤离;持续暴雨导致河水泛滥。
材料1:荷兰地势低平,近1/4的土地低于海平面,历史上多次遭受海水侵袭。
1953年1月31日夜间至2月1日凌晨,强风引发了风暴潮,适逢涨潮,大浪与上涨的潮水叠加,水位异常抬升,有些地方浪高接近7米。由于风暴潮发生在夜间,熟睡中的居民未能及时接到警报进行撤离。海浪涌过多处海防堤坝,侵入内陆。夜间持续的暴雨导致河水泛滥,在洪水和海浪的夹击下,无数房屋被毁, 1 800余人丧生,数万人流离失所。此次灾害后,荷兰加强对风暴潮的研究,立即着手建造多层挡潮闸以减轻风暴潮的威胁;其他温带沿海国家也开始重视对风暴潮的防御。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3.人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防御风暴潮?
加强对风暴潮的监测和预报,完善预警应急机制;建设拦海大坝或挡潮闸;建设防御工程,如加强沿海防护林建设;提高人们的防灾意识和防灾能力等。
阅读教材内容并结合下图,小组讨论:海浪会带来什么影响?
4.海浪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海啸和风暴潮能量巨大,往往给沿岸地区带来灾难性后果。
(2)海浪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
(3)人们在海滨和海上活动,需要选择适宜活动的海浪条件。
(4)是一种重要的海洋能资源,可提供能源;
捕鱼、勘探、航行应避开大的海浪
冲浪运动需要较高的海浪
阅读教材内容并结合下图,小组讨论:假如你是工程师,除了依靠平台设计,你们还会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巨浪威胁?
5.海浪的防御措施
加强灾害监测,完善预警应急机制
灾害预警
加强安全教育,提高民众的防灾意识,减少生命财产损失。
民众教育
建设防御工程:海堤、海岸防护林
工程措施
一分钟了解潮汐
阅读教材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潮汐?
2、潮汐是怎么形成的?
3、潮汐有什么变化规律?
4、潮汐对人类活动有什么影响?
【自主学习】
1.概念:是由太阳和月球的引潮力引起的海水的一种周期性涨落现象。
2.变化规律:一天中,通常可以观察到两次海水涨落;白天海水的涨落称为潮,夜晚海水的涨落称为汐,合称潮汐。
早晨的海水涨落

傍晚的海水涨落

(二)潮汐
潮汐主要是由月球引潮力引起的。地球上的海水受到两个力的作用:
一是月球对地球的引力,二是地球绕地月公共质心旋转时产生的惯性离心力。这两个力的合力就是月球引潮力。
引力
离心力
a
b
c
d




3. 潮汐的形成原理:
新月
日月地成一直线,引发大潮
上弦月
日月地相互垂直,形成小潮
满月
日月地成一直线,引发大潮
下弦月
日月地相互垂直,形成小潮
(初一)
(初七、初八)
(十五、十六)
(二十二、二十三)
4. 潮汐的规律
思考:农历一个月,大潮和小潮各出现几次,分别出现在哪一天?
4. 假如你是交通艇船长,需要选择一个水位平稳、便于操作的“时间窗口”靠泊。这个最佳窗口期是潮汐曲线上的哪一段?(A. 涨潮时 B. 落潮时 C. 高潮位时 D. 平潮时)。请说明理由。
平台
海平面
海底
D,此时水位变化趋于平稳,流速最缓,最安全。
5. 潮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钱塘江位置示意图
材料2:杭州湾至钱塘江口外宽内窄,口大肚小,外口宽度达100千米;溯江而上,河道越来越窄,在海宁附近河道急剧收缩,宽度已不足3千米。涨潮时大量海水涌入狭窄的河道,水体涌积,后浪与前浪层层相叠,潮流高度暴涨。
农历的初一和十五前后,海水上涨势头更猛烈,往往能形成形如立墙、势若冲天的大潮。每年中秋节前后,钱塘江水量丰富,又逢东南风盛行,江水东流与大潮西进相遇,风助潮涌,潮借风威,于是就发生了“壮观天下无” 的钱塘江大潮。这一时段,浙江海宁一带会吸引众多游客来观看这一天下奇观。
根据图、文资料,分析钱塘江大潮在农历八月十八最为壮观原因?
河口形状:杭州湾至钱塘江口外宽内窄,外深内浅,为典型的喇叭状海湾;
天文大潮:农历八月十八,太阳、月球、地球几乎在一直线上,所以这天海水受到的引潮力最大;
风势:夏秋季节盛行东南风,风向与潮水方向大体一致,助长了潮势;
水文:秋分前后,钱塘江水流量,江水与海水相顶托。
钱塘江位置示意图
沿海港口建设和航运
潮汐发电
军事需要
潮间带采集和养殖
5. 潮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潮水落去,紫菜出露在空气中,进行光合作用
潮水涨起,紫菜浸入海水中,可吸收养分
涨潮时,外海高盐度海水被推向岸边
①潮间带采集和养殖
海港码头在施工前必须掌握潮汐涨落的高度,使高潮时不致淹没码头,低潮时又不致使船只搁浅。
大型船只利用潮汐和潮流情况,涨潮时顺流而进,退潮时顺流而出。
②港口建设与航运
③潮汐能发电
潮汐发电原理(一天4次)
诺曼底登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盟军在英国集结,计划在夜间横跨英吉利海峡,登陆法国诺曼底地区。此战役涉及多兵种的合作:海军:要求在海水水位最低时行动;陆军:要求在海水水位最高时行动;空降部队:要求行动时有明亮的月光。
最终选择在6月6号(农历闰四月十六)作为登陆日。这是什么原因呢?
A.诺曼底登陆日期选择在6月6日(农历闰四月十六),巧妙利用了潮汐规律:因为这一天正值满月,潮汐现象最为明显,登陆条件理想;而海军行动需要在海水水位最低时行动,便于爆破队破坏德军在海岸带布置的障碍物,保护登陆舰安全靠岸;再者陆军登陆:要求在海水水位最高时行动,减少士兵在海滩上暴露的时间,缩短冲锋距离。通过选择大潮日,盟军能够同时满足海军和陆军对水位的不同要求,确保登陆行动的顺利进。
B.月光条件的辅助: 空降部队的行动需要明亮的月光,以便精准识别地面目标。6月6日正值满月,月光充足,为伞兵和滑翔机部队的夜间空降提供了良好的照明条件,降低了误降风险。
总结:诺曼底登陆选择6月6日(农历闰四月十六)是盟军综合有利的自然条件(潮汐、月光)这一日期的选定充分体现了对海水运动规律的智慧利用,为战役的成功奠定了重要基础。
最终选择在6月6号(农历闰四月十六)作为登陆日。这是什么原因呢?
思维导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冲浪爱好者利用了( )
A.潮汐的能量 B.洋流的能量 C.海啸的能量 D.波浪的能量
2.关于图中波浪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波浪越高,能量越大 B.风速越小,波浪越大
C.波浪越高,波峰越低 D.波的传播方向与风向相反
D
A
知识反馈题
2024年4月9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海洋实时监测浮标“合作者”号(下图)正式在深圳投入使用。该浮标采用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所自主研发的先进的波浪能发电设备供能,搭载了多个设备,可以实现船只导航、监测海洋水质、监测海洋生物等功能。据此回答3-4题
3.与太阳能供能相比,采取波浪能供能的突出好处是( )
A.更清洁 B.更稳定
C.可再生 D.成本低
4.潮汐能主要来自( )
A.太阳辐射 B.地球内部
C.风力作用 D.日月引力
B
D
居住在海边的人们,根据潮涨潮落的规律,到海岸的滩涂和礁石上打捞或采集海产品的过程,称为赶海。适合赶海的时间是开始涨潮前的两个小时。下图示意我国某海滨城市某日的潮汐时刻。据此完成5-7题。
5.产生潮汐的动力主要来源于( )
A.日月引力 B.风力作用
C.海水惯性 D.地转偏向力
6.下列时刻中,适合赶海的时间是( )
A.4时、16时 B.10时、22时
C.2时、14时 D.8时、20时
D
A
居住在海边的人们,根据潮涨潮落的规律,到海岸的滩涂和礁石上打捞或采集海产品的过程,称为赶海。适合赶海的时间是开始涨潮前的两个小时。下图示意我国某海滨城市某日的潮汐时刻。据此完成5-7题。
7.关于潮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天气变化时没有潮汐现象
B.一天有一次海水涨落现象
C.海水上涨为潮,海水下降为汐
D.海水上涨最高,落最低在农历初一和十五前后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