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综合检测卷(二)(含解析)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期中综合检测卷(二)(含解析)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中综合检测卷(二)
时间:60 min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其中1~10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12题为多项选择题,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
1.[2024山东临沂期末]下列是用刻度尺测量木板长度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
2.[2025上海嘉定区期中]一小球从左向右运动,用频闪相机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拍摄小球的运动轨迹。下列记录的运动情况中,小球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
3.[2024湖北武汉月考]生活中经常要进行测量,测量的结果会产生误差,误差会影响测量精度。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测量时出现误差,则说明一定是出了错误
B.利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C.用被拉伸了的塑料尺去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则测量结果偏大
D.只要测量仪器足够精密,就可以避免误差
4.[2025湖北武汉模拟]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拨动张紧的橡皮筋,能听到声音,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听到的闹钟的铃声逐渐增强
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编钟,发出声音的响度相同
D.超声波清洗机清洗眼镜,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
5.[2025 湖北武汉期中]某同学自制了一个温度计:在小瓶里装满带颜色的水,给小瓶配一个橡皮塞,橡皮塞上插进一根透明的细管,用橡皮塞塞紧瓶口,如图所示。将小瓶放入热水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该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B.一段时间后,细管中的水柱会升高
C.细管越长,细管中水柱的高度变化越明显
D.细管越细,细管中水柱的高度变化越明显
6.[2025甘肃白银月考]星期天,小华在家烧水煮饺子,当水烧开准备下饺子时,妈妈提醒他锅里的水量少了点,于是小华又往锅里迅速加了一大碗水(水量比锅里少),用同样大的火直至将水再次烧开。下面能反映小华整个烧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 )
7.[2025河北衡水期中]如图是一种骨传导耳机,将它紧贴骨头即可听到耳机里的声音。这一现象说明 ( )
A.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B.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音质很好
C.声音在固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
D.骨传导耳机防外界噪声干扰的效果很好
8.[2024广东广州二模,中]恒温 的室内,把冰粒、干冰颗粒(固态二氧化碳)分别装在两个干燥的铁罐里,观察发现,装冰的罐子外壁结了一层水雾,铁罐里冰粒变小,冰粒周围有液体,如图1所示;装干冰的罐子外壁结了一层薄薄的霜,铁罐里干冰颗粒变小,颗粒周围没有液体痕迹,如图2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1罐子外壁的水雾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
B.图1罐里冰粒周围的液体主要由冰粒升华成的水蒸气再液化而成
C.图2罐子外壁的薄霜主要由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凝华而成
D.图2罐里干冰颗粒变小的主要原因是干冰颗粒升华变成水蒸气
9. [2025 福建厦门期中,中]如图所示为某物质的凝固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物质凝固过程用了20 min
B.第12~15 min 仍然在放出热量
C.该物质凝固前比凝固后降温慢
D.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凝固的该物质中(标准大气压下),则试管内冰的质量将不变
10.科学思维[2025 湖南郴州期中,中]根据如图所示,判断甲、乙两船的运动情况是 ( )
A.甲船一定向右运动,乙船可能静止
B.甲船一定向右运动,乙船一定向左运动
C.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可能向左运动
D.甲船可能向左运动,乙船一定向左运动
11.(多选)[2025 北京海淀区期中,中]青藏铁路两侧的“热棒”保持路基冻土的稳定性,热棒下端插在冻土中,液态氨从冻土中吸热汽化,上升到热棒的上端,通过散热片向空气中散热,变回液态氨下沉到热棒的下端。如此往复循环,不断地将路基中的热散发到空气中,从而保证了冻土的坚固、稳定。下列关于热棒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液态氨”具有沸点高的特点
B.热棒工作时,氨从气态到液态是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实现的
C.热棒工作时,地面空气温度低于冻土的温度
D.热棒工作时,上端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液化
12.(多选)[2025山东青岛期中,偏难]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 )
A.在0~10s内,甲同学比乙同学运动得快
B.在10~20s内,甲同学处于静止状态
C.在0~10s内,乙同学的速度为10m/s
D.在0~20s内,甲、乙两同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13.[2024江苏扬州期末]如图所示是小明用吸管和棉签制作的“鸟鸣器”,从管口吹气,能发出类似鸟叫的声音,这是模仿鸟发声的 ,拉动棉签可以改变声音的 。安静的自习课上班长制止小明吹“鸟鸣器”,是在 处减弱噪声。
14.[2024 四川简阳期末]在某隧道口设有如图所示的标示牌,标示牌上“60”的单位为 ,张师傅驾车通过该隧道(全长2300m),在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下至少需要 s。
15.[2025江苏镇江期末]如图是浴室内的两根水管,小明洗完澡后发现一根水管外壁上布满了水珠,另一根完全见不到水珠,布满水珠的是 (选填“热水”或“冷水”)管;水珠的形成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此过程需要 热。
16.[2025 四川成都期中,中]A、B两个物体同时同地自西向东做直线运动,甲、乙两个图像分别描述了A、B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图像得出B 物体运动1.5s通过的距离是 m,以B为参照物A向 运动。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22分)
17.[2025重庆沙坪坝区月考,中](10分)小州和小明利用刻度尺、秒表在教学楼长廊测量他们步行的平均速度。(如图甲所示,长廊铺有正方形地砖,且每块地砖的规格都相同)
(1)如图乙所示,小明用刻度尺测量其中一块地砖的边长是 cm;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可以 。
(2)小州用秒表测量小明从长廊的A 端走到 B 端所用的时间,读数如图丙所示,用时 s。
(3)根据以上测量结果计算得到小明的步行速度为 m/s。
(4)小明想到用测得的步行速度来估测学校到家的距离,他测出从家里到学校步行用时约40分钟,则小明家距学校约 m。
18.[2025 山东济南期中,中](12分)图甲是小明利用海波“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小明把海波研磨成粉末状后再装入试管,是为了 。
(2)在组装器材时,调整试管夹 B 的位置,使试管不碰到烧杯底,同时使试管中海波固体的表面 (选填“高于”或“低于”)烧杯中水面的高度。
(3)实验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海波的温度为 ℃。
(4)小明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海波的温度,实验数据和现象记录如表。
时间/ 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9 50
海波的状态 固态 固态 固态 固态 固液共存 固液共存 固液共存 固液共存 液态 液态
请在图乙中画出海波相应的“温度一时间”图像。
(5)如果在第7分钟取出试管立即放入大量碎冰块中,则试管中海波的温度会 。(选填字母)
A.一直降低 B.先降低后不变再降低
C.先不变后升高 D.先不变后降低
(6)小明分析发现,海波在熔化前和熔化后温度升高快慢不同,据此推测,升高相同的温度,海波熔化前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熔化后吸收的热量。
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2分)
19.[2025江苏盐城月考,中](9分)熙熙乘坐一辆速度为15 m/s的汽车匀速驶向一座山崖,某一时刻鸣笛后,汽车继续行驶了90 m 听到回声,已知此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计算:
(1)鸣笛经过多长时间听到回声
(2)鸣笛时汽车到山崖的距离是多少
(3)听到回声时汽车离山崖多远
20.[2025重庆月考](13分)“闯黄灯”已成为引发路口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如图所示的十字路口,该路段交通信号灯红灯亮之前,会有3s亮黄灯的时间。某时刻,当行人以1.2m/s的速度刚匀速走完18m长的人行横道时,东西方向的交通信号灯变为绿灯,甲车向西运动且车头恰好到达停止线A处;此时南北方向的交通信号灯变为红灯,乙车向北运动且车尾恰好到达停止线B处。若两车始终紧靠道路中心线保持匀速行驶,且 两车的尺寸均为:长度.L=4.8m,宽度d=2.2m。停止线到前方道路中心线的距离均为13.8m。求:
(1)行人通过人行横道的时间;
(2)黄灯刚亮时,乙车车头到停止线B的距离;
(3)[难]甲车车速在什么范围,甲、乙两车不相撞。
1. A
2. A
3. B【解析】在测量长度、时间以及其他物理量时,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误差不是错误,测量时出现误差,不能说明一定是出了错误,故A 错误;利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故B 正确;用被拉伸了的塑料尺去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刻度尺所标注的刻度值不变,但每两刻度线间的实际长度变长,会造成测量结果偏小,故C 错误;测量仪器足够精密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避免误差,故D错误。
4. A【解析】拨动张紧的橡皮筋时,橡皮筋会振动,我们会听到橡皮筋发出的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真空罩内的空气减少,听到的闹钟的铃声逐渐减弱,故B错误;响度指声音的大小,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编钟,编钟振动的幅度不同,发出声音的响度也不同,故C错误;声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超声波清洗机清洗眼镜,说明声可以传递能量,故D 错误。故选 A。
5. C【解析】该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一段时间后,小瓶内带颜色的水吸热升温膨胀,所以细管中的水柱会升高,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细管中水柱的高度变化与细管的长短无关,故C错误,符合题意;细管越细,小瓶内带颜色的水体积膨胀相同时,细管中水柱的高度变化越明显,故D 正确,不符合题意。
6. D【解析】由水的沸腾特点可知,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当向锅里迅速加了一大碗水后,锅内水的温度会迅速降低(需要的时间较短),然后在加热过程中,水吸收热量,温度逐渐上升(上升至沸点需要的时间较长),达到沸点,持续吸热后水会再沸腾,在此过程中,水面上方的气压不变,所以水的沸点与原来相同,故选 D。
7. A【解析】使用骨传导耳机,说明固体能传声。
8. A【解析】图1罐子外壁的水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罐子外壁形成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故A正确;图1罐里冰粒周围的液体主要是由冰粒熔化形成的,故B 错误;图2罐子外壁的薄霜主要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C 错误;图2罐里干冰颗粒变小的主要原因是干冰颗粒升华变成二氧化碳气体,而不是水蒸气,故D错误。
9. B【解析】该物质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2℃不变,所以该物质是晶体,凝固点为-2 ℃;该物质从第 10 min 开始凝固,到第20 min 凝固结束,所以该物质凝固过程用了10 min,A 错误。该物质在第12~15 min处于凝固过程,继续放热,B正确。由图像知,在凝固前,温度降低6℃,用时10 min,在凝固后,温度降低2℃,用时10 min,所以该物质在凝固前比凝固后降温快,C错误。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而正在凝固的该物质的温度是-2℃,因此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凝固的该物质中,冰水混合物会向该物质放热,冰水混合物中的水会达到凝固结冰的条件,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变多,冰的质量将变大,D错误。
10. D【解析】因为楼房上旗杆是固定在楼顶上的,所以根据旗帜的飘动方向判断,风是从右向左刮的。甲船旗帜飘向左,有三种可能:一是甲船不动,风把旗帜刮向左;二是甲船向右运动,风把旗帜刮向左;三是甲船向左运动但运动的速度小于风速,此时风仍能把旗帜刮向左。乙船一定向左运动,而且运动的速度比风速快,这样才会出现图中旗帜向右飘动的情况。故D正确。
11. CD 【解析】液态氨从冻土中吸热汽化,所以沸点较低,故A 错误;气态氨通过散热片向空气中散热,液化成液态氨,是通过降低温度的方法液化的,故B错误;氨在地面上液化放热,在冻土中吸热汽化,可知地面空气温度低于冻土的温度,故C正确;由B分析可知,氨在热棒上端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液化,故D 正确。
12. AB 【解析】由图可知,在0~10s内甲通过的路程为 100m,乙通过的路程小于100m,根据 可知,v甲>v乙;在0~10 s内甲通过的路程为100m,则甲的速度 乙同学的速度小于甲同学,即乙同学的速度小于10 m/s,故A正确,C 错误。在10~20s内,甲同学通过的路程为0,即甲同学处于静止状态,故B 正确。在0~20 s内,乙同学通过的路程大于甲同学,根据 可知,乙同学的平均速度大于甲同学,故D错误。
13.音色 音调 声源
【解析】因为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从管口吹气,能发出类似鸟叫的声音,这是模仿鸟发出声音的音色;拉动棉签,吸管内振动的空气柱的长度发生变化,则空气柱振动的快慢不同,频率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会发生变化;安静的自习课上班长制止小明吹“鸟鸣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4. km/h 138
【解析】题图是限速标示牌,表示此路段最高限速为60km/h;张师傅在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下通过该隧道的速度最大值 由 得通过隧道至少需要的时间为
15.冷水 液化 放
【解析】洗澡时热水汽化成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冷水管液化成了小水珠,液化要放出热量。
16.3 东
【解析】由图像知,A、B均做匀速运动,A物体的速度 B物体的速度 即 ;A、B两个物体同时同地自西向东做直线运动,则A 在前、B在后,以B 为参照物,A物体向东运动;B物体运动1.5s 通过的距离
17.(1)60.00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2)20 (3)0.9 (4)2 160
【解析】(1)图乙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mm,则一块地砖的边长L=60.00cm,为减小误差,可以多次测量求平均值;(2)秒表的小表盘分度值是0.5min,此时指针在0和1之间偏向0,大表盘示数为20s,则小明的运动时间t=20s;;(3)由图甲可知,从长廊的A 端到 B 端有30 块地砖,小明从长廊的A端走到 B 端的路程s=nL=30×0.6m=18m,,小明的步行速度 (4)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s'=vt'=0.9m/s×40×60s=2160m。
18.(1)使海波受热均匀 (2)低于 (3)38 (4)如图所示 (5)D (6)小于
【解析】(1)为了使海波受热均匀,把海波研磨成粉末状后再装入试管;(2)为了使物质受热均匀,要使试管不碰到烧杯底,同时使试管中海波固体的表面低于烧杯中水面的高度;(3)如图甲所示,温度计的分度值为 ,此时海波的温度为 (4)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连线画出海波相应的“温度—时间”图像;(5)如果在第7分钟取出试管立即放入大量碎冰块中,海波开始凝固,温度不变,凝固完成后,温度下降,D正确;(6)相同的加热装置在加热时间相同时释放的热量相等,海波熔化前每分钟温度升高 ,熔化后每分钟温度升高 ,因此升高相同的温度,海波熔化前所需加热时间短,吸收的热量小于熔化后吸收的热量。
19.【思路分析】(1)根据速度公式求出汽车行驶90 m所用的时间,即为鸣笛后到能听到回声的时间;(2)根据速度公式求出笛声6s 通过的路程,笛声6s内传播的路程与汽车在6s 内行驶的路程之和等于鸣笛时汽车到山崖距离的2倍;(3)听到回声时汽车到山崖的距离等于鸣笛时汽车到山崖距离与汽车6s 内行驶的路程之差。
20.【思路分析】(1)已知路程和时间,利用 求出行人通过人行横道的时间;(2)已知速度和时间,利用 求出,乙车在黄灯亮时行驶的距离,进而求出乙车车头到停止线B的距离;(3)解答此题要分两种临界情况,第一种临界情况为甲车车头碰到乙车车尾;第二种临界情况为乙车车头碰到甲车车尾;根据路程关系,抓住时间相等,求出甲车的临界速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