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综合检测卷(二)(含解析)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期末综合检测卷(二)(含解析)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综合检测卷(二)
时间:60 min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其中1~10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12题为多项选择题,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Ⅰ分,有错选的不得分)
1.[2025云南昆明期中]2024年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下列相关数据与实际相符的是 ( )
A.开幕时播放—遍国歌的时长约为49s
B.参会代表记录时用的碳素笔的长度大约为13 dm
C.开会时,人民大会堂内的温度约为-5℃
D.主席团桌上茶杯的质量约为50kg
2.[2025吉林长春期中]噪声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下列属于在人耳处控制噪声的是 ( )
A.工人戴防噪声耳罩 B.公路两侧安装隔音板
C.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D.小区内禁止鸣笛
3.[2025 北京海淀区期中]下列各种现象中需要放出热量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 B.夏天,扇扇子感到凉快
C.深秋,清晨草地上出现霜 D.冬天,户外冰冻的衣服变干
4.[2025山东烟台期末]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其中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对古诗词中的物理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
A.“不疑行舫动,唯看远树来”,“树来”是以地面为参照物
B.“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桥流”是以地面为参照物
C.“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满天云不动”是以地面为参照物
D.“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白鹭上青天”是以地面为参照物
5.②传统文化[2025广东深圳期中]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明,我国劳动人民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研究,留下了许多有名的谚语、俗语。下列是对有关现象物理本质的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猴子捞月”————光的反射现象
B.“井底之蛙,所见不大”————光的直线传播
C.“一叶障目”————光的反射现象
D.“潭清疑水浅”————光的折射现象
6.[2025福建泉州期中]关于如图所示的声音的波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音色相同的是甲、乙对应的声音
B.响度相同的是甲、乙、丙对应的声音
C.音调相同的是甲、乙、丁对应的声音
D.从物理学的角度看,都是乐音的波形图
7.[2024江苏常州一模]如图所示,光线从空气射入某种液体中,入射角为 折射角为 ,光线射到液体底部水平放置的平面镜后又反射回来,最后光线回到空气中时折射角为 ( )
A.30°
C.55°
8.[2024江苏南京二模]小明用弹性膜注水制作了一个水凸透镜,通过注射器注水或抽水改变水凸透镜的厚度。如图甲所示,固定水凸透镜,将一个点燃的蜡烛放在合适的位置后,调节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像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甲模拟正常眼睛观察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模拟图乙的成因时需要从水凸透镜向外抽水
C.若将远视眼镜的镜片在图甲中蜡烛与水凸透镜之间放置,要将光屏适当靠近水凸透镜才能承接到清晰的像
D.将蜡烛改为平行光源,将玻璃砖竖直放在丙图所示位置,则光仍会聚在焦点 F处
9.[2024广东惠州一模,中]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甲物质可能是水
B.乙物质的密度为
C.甲、乙物质的密度之比为2:1
D.甲、乙质量相同时,乙的体积是甲的2倍
10.[2024吉林白山期末,中]一个铝球的体积是 质量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铝球可能是空心的也可能是实心的
B.铝球是实心的
C.铝球的密度是
D.铝球空心部分的体积是
11.(多选)[2025山东济南月考,中]石蜡是一种化工原料,海波可作为照相技术中的定影液。如图是二者熔化时的图像,针对此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都是
B.甲和乙的熔化时间都是12 min
C.甲物质在 BC 段温度不变,仍然吸热
D.乙是石蜡,甲是海波
12.(多选)[2025天津南开区月考,偏难]a、b 两个小球分别由 的甲、乙两种材料制成,两球质量之比为 体积之比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只有一个球是空心的,则b球是空心的
B.若只有一个球是空心的,则空心球的空心部分与实心部分体积之比为1:4
C.若两个球都是实心的,则体积之比应该是3:2
D.若只有一个球是空心的,则将空心球的空心部分装满水后,两球总质量相等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16分)
13. 2025年3月,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完成第三次出舱活动,时长约7小时= s;空间站机械臂的最大抓取质量约为25 (填写物理量合适的单位)。
14.新疆地区的坎儿并利用地下渠道引水,因为地下温度 (选填“高”或“低”),空气流动速度 (选填“大”或“小”),会大大减少输水过程中水的蒸发。
15.[2025云南保山期末,中]近视眼的形成可能是因为不注意用眼卫生,导致眼睛对光线的折射能力改变、使得看远处物体时,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 (选填“前方”或“后方”),有一种治疗近视眼的手术是采用激光对角膜进行处理,使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适当变 (选填“强”或“弱”),从而矫正近视眼。
16.[2025山东聊城期末,中]冬天下雪后,一名男士带着孩子用炒瓜子的旧盐在路边撒盐化雪,方便别人也方便自己。撒盐的原因是冰和盐混合后,能降低冰的 。将一个质量为100g的雪球拿到室内,熔化成水后质量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三、作图题(本题共2小题,共4分)
17.[2024福建三明期末](2分)如图,请画出光线通过透镜后的光路图。
18.[2025广东东莞期中](2分)如图,小明通过镜子,看到了挡板P 后的小凯,请用平面镜成像原理,作图找出小凯的位置S,并补充完整光路图。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32分)
19.[2025福建泉州期中](10分)如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组装实验装置时,应当先调整图甲陶土网的高度,在调整时应该 (选填“点燃”或“不点燃”)酒精灯,图乙中的 (选填“C”或“D”)图能反映水沸腾时气泡的情形。
(2)由图丙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是 ℃。
(3)小明实验时发现,撤去酒精灯后,烧杯中的水继续沸腾了一小段时间,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撤去酒精灯后, 。
(4)用同一酒精灯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丁中图线a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增加水表面的气压,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应为图丁中的 (选填“a”“b”“c”或“d”)。
20.[2024 山东济南期末,中](10分)晓玲在“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的操作如下:
(1)在测量盐水质量的过程中,操作如图甲所示,她的操作是否正确: (选填“是”或“否”),原因是 。
(2)晓玲将装有适量盐水的小烧杯放在天平的左盘,天平水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若小烧杯的质量为20g,则小烧杯中盐水的质量为 g。然后,晓玲将小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到达的位置如图丙所示,由此可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 kg/m 。
(3)此次实验测得的盐水的密度与真实值相比 (选填“偏大”或“偏小”)。
21.[2025 江苏扬州期中,中](12分)某实验小组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实验前,先测凸透镜的焦距,如图甲,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下方平行放上白纸,根据测出透镜中心到白纸间的距离s与白纸被烤焦的对应时间t,绘制出了如图乙所示的图像,则可判断该透镜的焦距f为 cm。
(2)安装实验器材的过程中,应使烛焰的中心、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 上。
(3)如图丙所示,此时恰好成一清晰的像(像未画出),此现象与 (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保持蜡烛与光屏位置不变,将凸透镜移动至 cm刻度线处,仍可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光屏上的像,是因为发生了 反射。
(4)如图丁,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蜡烛适当远离透镜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 (选填“近视”或“远视”)镜。
五、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12分)
22.物理学与工程实践[2024重庆江北区期末,中](5分)现在,许多建筑的墙壁都用空心砖来砌。人们常用孔率来表示砖的空心体积占其总体积的比例。某砖厂生产的一种规格为0.25 m×0.12 m×0.10m的长方体空心砖,其孔率为30%,每块砖质量为4.2kg。
(1)该空心砖的平均密度为多大
(2)生产一块空心砖比生产一块总体积相同、材料相同的实心砖节省的材料的质量为多少
23.②物理学与日常生活[2025山东济南期中](7分)根据表格提供的信息完成相关问题:
表1:北京站始发21次列车途经站及时刻表
车次 北京 天津西 济南 蚌埠 上海
21次 21:55 (发车) 23:25 (到站) 次日2:55 (到站) 次日9:25 (到站) 次日14:55 (到站)
表2:上海站始发22次列车途经站及时刻表
车次 上海 蚌埠 济南 天津西 北京
22次 19:55 (发车) 次日01:05 (到站) 次日7:35 (到站) 次日11:05 (到站) 次日12:55 (到站)
北京到上海的铁路线长约为1462km,假设北京开往上海的21次列车和上海开往北京的22次列车中途三个站点都停靠20分钟。且开动起来后(不计启动加速的时间),各阶段均以某一恒定的速度v行驶。
(1)求21次列车全程运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
(2)求某一恒定的速度v为多少千米每小时。
(3)[难]若同一天发车,则由以上信息,推理两车在途中相遇的时刻。
1. A【解析】播放一遍国歌的时长约为49s,故A 正确;参会代表记录时用的碳素笔的长度大约为13cm,故B错误;开会时,人民大会堂内的温度约为23℃,故C错误;主席团桌上茶杯的质量约为0.2kg,故D错误。
2. A 【解析】
选项 方式 分析 正误
A 工人戴防噪声耳罩 在人耳处控制噪声
B 公路两侧安装隔音板 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C 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D 小区内禁止鸣笛
3. C 【解析】
选项 物态变化过程 物态变化 吸放热 正误
A 雪消融:固→液 熔化 吸热
B 水变干(汗液蒸发):液→气 汽化 吸热
C 出现霜:气→固 凝华 放热
D 冻衣干:固→气 升华 吸热
4. D【解析】“树来”是以行舫为参照物,树的位置发生改变,树是运动的,故A错误;“桥流”是以流水为参照物,桥的位置发生改变,桥是运动的,故B错误;“满天云不动”是以人为参照物,云的位置未发生改变,云是静止的,故C错误;“白鹭上青天”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白鹭的位置发生改变,白鹭是运动的,故D正确。
5. C【解析】水中的月亮属于平面镜成像,利用了光的反射,故A 正确;“井底之蛙,所见不大”,这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正确;“一叶障目”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错误;潭水“变浅”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正确。
6. A【解析】甲、丙、丁对应的声音的波形相同,音色相同;甲、乙对应的声音的波形不同,音色不同,故A 不正确。甲、乙、丙对应的声音的振幅相同,响度相同,故B正确。甲、乙、丁对应的声音的振动频率相同,音调相同,故C正确。甲、乙、丙、丁对应的声音的波形都是规则的,因此从物理学的角度看,甲、乙、丙、丁都是乐音的波形图,故D正确。
7. B【解析】作出光路示意图:
光线入射到平面镜上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 光从液体射向空气时的入射角为 根据在光的折射中光路可逆可知,这时的折射角
8. C【解析】由图甲知,此时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图乙为近视眼成因,近视眼的形成是由于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因此从水凸透镜向外抽水不能模拟近视眼的成因,故B错误;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若将远视眼镜的镜片在图甲中蜡烛与水凸透镜之间放置,会使光线提前会聚,因此将光屏适当靠近水凸透镜才能承接到清晰的像,故C正确;因为光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所以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和玻璃砖后不会会聚在焦点F 处,故D错误。
9. B【解析】由题图可知,当甲物质的质量 时,体积 甲物质可能是水,故A正确;当乙物质的质量 时,体积 故B错误;由上面的分析可知,甲、乙物质的密度之比为2:1,故C正确;由题图可知,10g甲的体积是10cm ,10g乙的体积是20cm ,所以甲、乙质量相同时,乙的体积是甲的2倍,故D 正确。
10. D 【解析】540g铝的体积为 所以铝球是空心的,故A、B错误。铝球的密度 故C错误。铝球空心部分的体积 300 cm ,故D正确。
11. ACD 【解析】在BC段甲熔化,持续吸热且温度保持在48℃不变,说明甲物质是晶体,故甲是海波,熔点为48℃,同种物质的凝固点和熔点相同,所以甲物质的凝固点也是48℃,A、C正确;甲从第4m in开始熔化,到第8 min 熔化结束,熔化时间为8 min-4m in=4m in,B 错误;乙物质熔化时,吸收热量,但是温度在不断升高,是非晶体的熔化图像,所以乙是石蜡,D正确。
12. ACD
13.25200 吨(t)
【解析】7 h=7×3600s=25 200s;空间站机械臂能抓取货运飞船并移动位置,故此处填“吨(t)”更符合实际。
14.低 小
【解析】利用地下渠道引水,因为地下温度低,空气流动速度小,水暴露在空气中的面积小,可以减少输水过程中水的蒸发。
15.前方 弱
【解析】近视眼的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凸透镜较厚,对光的会聚能力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像会成在视网膜的前方,从而导致看不清远处物体。采用激光对角膜进行处理,使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适当变弱,则可以在看远处物体时,使物体所成的像成在视网膜上,从而矫正近视眼。
16.熔点 不变
【解析】撒盐是为了降低冰的熔点,使冰在较低的温度下就可以熔化;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性质,与形状、位置、状态、温度等无关,因此雪球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
17.如图所示
【解析】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18.如图所示
【解析】将AB和CD 两条光线反向延长,相交于点S',这就是像点S',再作出点S'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S 就是小凯的位置,分别连接SA、SC即为AB、CD对应的入射光线。
19.(1)点燃 C (2)98 (3)水还能从陶土网和铁圈处吸收热量 (4)b
【解析】(1)安装器材时要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保证用酒精灯外焰加热,所以调整时应该点燃酒精灯;水沸腾时,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越来越大,因此C图能反映水沸腾时气泡的情形。(2)由图丙可知,当水的温度为98 ℃后就不再升高,说明此时水是沸腾的,故水的沸点为98℃。(3)撤去酒精灯后,由于水还能从陶土网和铁圈处吸收热量,所以水会继续沸腾一小段时间。(4)仅增加水表面的气压,会使水的沸点升高,因此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应为图丁中的b。
20.(1)否在测量的过程中,不能调节平衡螺母 (2)66 1.1×10
(3)偏大
【解析】(1)在测量的过程中,不能调节平衡螺母,所以她的操作不正确。(2)盐水和小烧杯的总质量为 86g,小烧杯中盐水的质量为 ;倒入量筒中的盐水的体积为 所以盐水的密度为 (3)把小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由于小烧杯内会有液体残留,所以测得的盐水的体积偏小,盐水的质量测量准确,根据密度公式 可知,测得的盐水的密度与真实值相比偏大。
21.(1)12 (2)主光轴 (3)照相机 30 漫 (4)近视
【解析】(1)测凸透镜的焦距应该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透镜下方平行放上白纸;由图乙可知,当透镜与白纸间的距离s=12cm时,白纸被烤焦的对应时间t=4min,所用的时间最短,说明此时太阳光经过凸透镜会聚后在白纸上形成光斑的位置温度上升最快,这个光斑的位置就是凸透镜的焦点,则透镜的焦距f=12cm。(2)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使烛焰的中心、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3)由图丙可知,此时物距u=40.0 cm-10.0 cm=30.0 cm,像距v=60.0 cm-40.0cm=20.0cm,物距大于像距,由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利用该原理制成的;保持蜡烛与光屏位置不变,将凸透镜移动至30cm刻度线处,此时物距等于原来的像距,像距等于原来的物距,根据在光的折射中,光路可逆可知,仍可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光屏上的像,是因为发生了漫反射。(4)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蜡烛适当远离透镜,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说明该眼镜的镜片对光具有发散作用,即为凹透镜,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22.【思路分析】(1)求出空心砖的总体积,利用 计算空心砖的平均密度。(2)根据空心砖的孔率求出空心砖实心部分的体积,运用公式ρ= 求出制作空心砖的材料的密度,之后求出一块与空心砖总体积相同、材料相同的实心砖的质量,再用实心砖的质量减去空心砖的质量就能求出节省的材料的质量。
23.【思路分析】(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计算21次列车从北京到上海的时间,再由速度公式求出平均速度。(2)用总时间减去总的停靠时间求出列车实际的运行时间,由 求出恒定速度v的值。(3)分析表格数据可知两列车只能在蚌埠和济南之间相遇,发车后直到相遇,21次列车经过两个站点,共停靠40分钟,22次列车经过一个站点,停靠20分钟,两车共停靠60分钟=1小时;设21次列车发车后经过时间t(22次列车行驶时间为t+2)两车相遇,此时两车行驶的路程之和等于1462km,列出方程求出时间t,再算出两车相遇的时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