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新考向备训(含解析)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考新考向备训(含解析)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考新考向备训
新考向一 跨学科实践
1.[2024 四川泸州中考改编]蒸馏法在酿酒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如图所示为蒸馏过程中的原理图,烧瓶内装有含酒精和水的酒糟,在蒸馏的过程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烧瓶内,酒精沸腾,瓶中的酒精升华需要吸热
B.在烧瓶内,仅酒精沸腾,瓶中的水不会发生汽化
C.在冷凝器处,管内酒精蒸气遇冷液化,需要放热
D.在冷凝器处,管外的冷却水放出热量
2.[2024山东滨州中考]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对下列节气涉及的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 )
A.图甲“寒露”节气,“露”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图乙“霜降”节气,“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C.图丙“大雪”节气,“雪”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D.图丁“雨水”节气,“雨”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3.[2024安徽中考]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里记载了铸造“万钧钟”和“鼎”的方法,先用泥土制作“模骨”,“干燥之后以牛油、黄蜡附其上数寸”,在油蜡上刻上各种图案(如图),然后在油蜡的外面用泥土制成外壳;干燥之后,“外施火力炙化其中油蜡”,油蜡流出形成空腔,在空腔中倒入铜液,待铜液冷却后,“钟鼎成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炙化其中油蜡”是升华过程
B.“炙化其中油蜡”是液化过程
C.铜液冷却成钟鼎是凝固过程
D.铜液冷却成钟鼎是凝华过程
4.(多选)[2024 四川宜宾中考]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下列生活中有关质量和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冰块熔化成水后密度变大,质量变大
B.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
C.气凝胶是当今世界上密度极小的固体材料,广泛应用于航天领域
D.发生火灾时,有害气体受热密度变小而上升,受困人员需弯腰甚至匍匐撤离
5. [2024 山东聊城中考]煮面条时,人们一般先用大火使水迅速沸腾,再改用小火使水保持沸腾。改用小火使水保持沸腾时,水的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使用高压锅煮饭更容易把饭煮熟,原因是气压越高水的沸点越 (选填“高”或“低”)。
新考向二 开放性探究
6.[2024山东淄博中考]小明发现冬天海水结冰时的温度比河水的低,这一现象激发了他探究盐水凝固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兴趣。他将一杯盐水放入温度为 的恒温冷冻室内,利用传感器收集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温度一时间图像。
(1)这杯盐水的凝固点是 ℃,凝固过程持续了 min。
(2)杯内盐水在15~25 min (选填“不再”或“继续”)放热。
(3)从图像中发现,当盐水凝固后,温度降低明显变快,猜想:同种物质构成的物体,降温快慢与 有关。
(4)小明查阅资料还发现,不同的海域海水结冰的温度也不同。针对这一现象,请你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物理问题: 。
7.[2024黑龙江牡丹江中考]小江为同学们表演魔术:如图甲所示,将一个正面开口的空箱面向同学,箱子的顶部中间有一个豁口。将一个棋子从顶部的豁口放入,从正面看去,棋子竟“不翼而飞”。小丹猜想箱中放置了一块平面镜,她找来薄玻璃板、方格纸、笔、刻度尺、两个完全相同的棋子A 和B 进行探究,如图乙所示。
(1)将一张方格纸放在水平桌面上,薄玻璃板 放置在方格纸上。
(2)将棋子A放在薄玻璃板前,棋子B 放在薄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表明棋子像的大小与棋子的大小 。在方格纸上记下棋子A和B 的位置。
(3)移走棋子B,将光屏放到棋子B的位置,在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直接观察到棋子A 的像。
(4)改变棋子A的位置,重复步骤(2),发现棋子A的像与棋子A 始终在方格纸的同一条直线上。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它们到薄玻璃板的距离,记录在表格中。分析数据可知,棋子的像与棋子到薄玻璃板的距离 。
实验次数 棋子到薄玻璃板的距离/cm 棋子的像到薄玻璃板的距离/cm
1 5.00 5.00
2 6.50 6.50
3 10.00 10.00
(5)实验表明,棋子在平面镜中的像与棋子关于镜面 ,
(6)请在图丙中作出点A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8.[2024 山东烟台中考]在以《眼睛和眼镜》为主题的跨学科实践中:
(1)学习小组对于眼睛视物原理进行了探究实践。请你观察图甲中照相机和眼睛的构造,把照相机与眼睛功能类似的部分填入表乙中。
照相机 ① 胶卷 光圈
眼睛 晶状体和角膜 ② ③

(2)在探究近视眼和远视眼成因与矫正的主题实践中,该小组利用橡皮膜和注射器制作了水透镜来模拟眼睛的晶状体,打开夹子,通过注射器向橡皮膜中注水或抽水,来改变橡皮膜凸起的程度,如图甲所示。具体操作如下:
①将蜡烛、水透镜和光屏依次摆放在水平光具座上,点燃蜡烛,使烛焰、水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 ;
②将蜡烛放在离水透镜较远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记下此时光屏所在的位置;
③用注射器向水透镜里加适量的水,水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变 ,此时屏上的像变得模糊,这是模拟近视眼看远处物体的情况,将光屏慢慢靠近水透镜,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这说明近视眼所成的像在视网膜的 ;
④将光屏移回原来标记的位置,选择不同的眼镜在烛焰和水透镜之间前后移动,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如图丙所示,这说明矫正近视眼应戴 透镜;
⑤从水透镜里向外抽取适量的水,再次实验,探究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
(3)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要增强保护视力的意识,做到科学用眼,积极防控近视。请写出一条预防近视的措施。
9.[2024山西中考]由于全球变暖,世界各地许多冰川开始快速消融。如图所示,为了保护全球海拔最低、蕴含丰富地质学信息的四川达古冰川,科学家正在探索为冰川盖“被子”来减小太阳辐射热对冰川消融的影响。市场上有同种规格的白色、灰色、黑色三种颜色的纳米纤维布,选谁做“被子”呢 请你设计一个可操作的选择方案。
10.[2024贵州中考]中国铸币发展史源远流长,如图所示,“钱范”是古代铸造钱币所用的模具,由正、背两块组成,内部均刻有图文。铸币时,合上正、背两块,将液态金属灌入其内,待液态金属凝固后取出,即可得到金属钱币。表格提供两种材料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请回答:
材料 熔点t/℃
铝 660
铁 1525
(1)已知铜的熔点为 ,若想复刻铸造纯铜钱币,应选择表中哪种材料制作“钱范” 公众号※豫见清北
(2)根据所选“钱范”的材料,写出所灌注铜液的温度不能超过多少摄氏度 为什么
11.[2024天津中考]喜欢篆刻的津津同学购买了一块练习用的印章石料,他想知道这块石料的密度,于是从家中找到如图所示的器材和足够长的细线、足量的水(水的密度为ρ )。
请你从中选用合适的器材,帮他设计一个测量该石料密度的实验方案。要求:
(1)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及所需测量的物理量;
(2)写出石料密度的数学表达式(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
新考向三 科普性阅读
12.[2024山西中考节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莱顿弗罗斯特效应
1756年,德国医生莱顿弗罗斯特在一把烧红的铁勺上滴了一滴水珠,水珠竟然悬浮起来并能持续30s,人们把这一现象称为菜顿弗罗斯特效应。
研究发现把液体滴落在远高于自身沸点的高温物体表面时,一部分液体会发生剧烈沸腾,液体沸腾时,会有气体不断产生,在液滴和高温物体表面之间会瞬间形成一个“气垫”,如图甲所示。由于蒸汽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气垫”很快将沸腾抑制住。液滴悬浮在“气垫”上,在液滴重力的作用下,“气垫”中的气体从四周无规则逸出,“气垫”就会托着液滴在高温物体表面几乎没有摩擦的情况下四处滑动。
(1)如图甲所示,“气垫”的形成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2)如图乙所示,将手伸入-196℃的液氮中停留数秒不会冻伤,是利用 (选填“液氮”或“汗液”)发生物态变化形成的气垫层保护了手。
(3)用普通铁锅不放油煎鸡蛋,若要鸡蛋不粘锅,以下两种做法合理的是 (选填字母)。
A.先打入鸡蛋再烧热铁锅 B.先烧热铁锅再打入鸡蛋
13.[2024江苏苏州中考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圭表与二十四节气
如图甲中的圭表是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表是垂直立于地面的标杆,圭是正南正北方向水平放置的尺。用它测量正午时表影的长度,从而确定一年的时间和季节。
战国时已经采用水面来校正圭使其水平,用铅垂线来校正表使其与圭垂直。由于光的散射和漫反射等的影响,早期圭表的表影边缘模糊不清,影响测量表影长度的精度。元代哛天文学家郭守敬对圭表进行改进与创新,他将表的高度增加到原来的五倍,且在表顶加一根架空的横梁。他还发明了景符,用小孔成像原理可以在圭面上形成太阳和梁的清晰像,把确定表端影的位置变为确定梁影中心的位置,较大提高了测量的精度,如图乙所示。
通过测量正午时表影长短的变化,推算出一回归年为365.25天,按照季节变化将一年划分为二十四节气(如图丙),用以指导生活和农业生产。
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圭表为代表的我国古代的科技成果,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激励着我们攀登新的科技高峰。
(1)我国古代天文学家用 使表竖直;
(2)郭守敬提高测量精度的措施有 ;
(3)一年中,学校的旗杆正午杆影最长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 。
1. C【解析】在烧瓶内,酒精沸腾,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故A 错误;烧瓶中水会蒸发,即发生汽化,故B错误;在冷凝管处,管内酒精蒸气遇冷液化,液化需要放热,故C正确;在冷凝管处,管外的冷却水吸收热量,故D错误。
2. B【解析】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A 错误;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故B正确;雪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故C 错误;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D错误。
3. C【解析】“炙化其中油蜡”是油蜡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故A、B错误;铜液冷却成钟鼎是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过程,故C正确,D错误。
4. CD 【解析】冰块熔化成水后,状态发生了变化,所含物质的多少没有改变,质量不变,故A错误。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故B错误。气凝胶是当今世界上密度较小的固体,广泛应用于航天领域,故C正确。发生火灾时,温度较高,有毒气体体积膨胀,密度减小,有毒气体上升,所以受困人员需要弯腰甚至匍匐撤离,故D正确。
5.不变 高
【解析】改用小火使水保持沸腾时,水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使用高压锅煮饭更容易把饭煮熟,原因是气压越高,水的沸点越高。
6.(1)-4 10(2)继续 (3)物态 (4)盐水的凝固点与盐水的浓度有什么关系(合理即可)
【解析】(1)由图可知,在15~25 min是盐水的凝固过程,此过程中温度保持在-4℃不变,因此这杯盐水的凝固点是-4℃,凝固过程持续了10 min。(2)由图可知,在15~25 min是盐水的凝固过程,此过程中盐水继续放热。(3)当盐水凝固后,温度降低明显变快,由此可猜想同种物质构成的物体,降温快慢与物态有关。(4)不同的海域海水密度不同,海水结冰的温度也不同,因此可提出盐水的凝固点与盐水的浓度有什么关系这一可探究的物理问题。
7.(1)竖直 (2)相等 (3)不能 (4)相等 (5)对称 (6)如图所示
【解析】(1)如果玻璃板不竖直放置在方格纸上,即玻璃板与方格纸不垂直,则玻璃板后面的棋子与玻璃板前面的棋子的像不在同一高度上,正常操作它们不会重合,就无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因此应将玻璃板竖直放置在方格纸上。(2)将棋子A放在薄玻璃板前,棋子B放在薄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表明棋子像的大小与棋子的大小相等。(3)移走棋子B,将光屏放到棋子B的位置,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因此在光屏上不能直接观察到棋子A的像。(4)由表中物距和像距的数值可知,棋子的像与棋子到薄玻璃板的距离相等。(5)平面镜成的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并且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所以棋子与它的像关于镜面对称。(6)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如答案图所示。
8.(1)①镜头 ②视网膜 ③瞳孔 (2)①同一高度 ③强 前方 ④凹(3)见解析
【解析】(1)
内容 光线通过时发生折射 承接光线并呈现像 调节光线的射入量
照相机 ①镜头 胶卷 光圈
眼睛 晶状体和角膜 ②视网膜 ③瞳孔
(2)①将蜡烛、水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水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是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心。③用注射器向水透镜里加适量的水,水透镜变厚,焦距变短,水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强,将光屏靠近水透镜,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说明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
④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远处的光线经晶状体后,在视网膜前会聚,这是晶状体太厚或眼球前后方向太长造成的,因此要使用对光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矫正。(3)预防近视的措施有:读书姿势要正确;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不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不在光线昏暗的地方看书。写出一条措施,合理即可。
上分点拨|薄厚不同的凸透镜对光会聚作用的分析
不同凸透镜对光的会聚能力不同,薄的凸透镜焦距大,对光的会聚能力弱,物距相同时像距较大,厚的凸透镜焦距小,对光的会聚能力强,物距相同时像距较小。
9.见解析(合理即可)
【解析】(1)实验器材:同种规格的白色、灰色、黑色的纳米纤维布各一块,三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三块体积相同的冰块,秒表。(2)实验步骤:①将三块体积相同的冰块放在三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用白色、灰色、黑色的纳米纤维布将烧杯包起来;②将三个烧杯同时放在相同的环境中受阳光照射,记录烧杯中冰块完全熔化所需要的时间分别为t白、t灰、t果;③重复进行多次实验并记录数据。(3)选择方案:选择完全熔化需要的平均时间最长的实验中的纳米纤维布做被子。
10.(1)铁 (2)1525℃ 当所灌注铜液的温度高于铁的熔点时,“钱范”就会熔化
【解析】(1)液态铜的温度大于等于 如果倒入铝制的“钱范”中,该温度高于铝的熔点,铝将熔化。如果倒入铁制的“钱范”中,因为铁的熔点高于 所以只要控制好铜液的温度,铁制的“钱范”就不会熔化,所以应选铁制的“钱范”。(2)如果液态铜的温度高于 ,即高于铁的熔点,铁制的“钱范”会熔化。
11.见解析(合理即可)
【解析】方法一:(1)①用电子秤称出石料的质量m ;②将盛有适量水的玻璃杯放到电子秤上,读出示数m ;③用细线系住石料浸没在水中(不与杯底或侧壁接触),读出示数m 。(2)石料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质量 由 可得,石料的体积 石料的密度 方法二:(1)①用电子秤称出石料 的质量m ;②将盛有适量水的玻璃杯放到电子秤上,称出总质量 用细线系住石料浸没在水中,用记号笔标出此时水面的位置;③取出石料,向玻璃杯中加水至标记处,称出总质量m 。(2)后来加入的水的质量为 体积为 则石料的体积为 石料的密度
12.(1)汽化 (2)液氮 (3)B
【解析】(1)发生莱顿弗罗斯特效应时,液体由液态变为气态,发生了汽化现象。(2)根据莱顿弗罗斯特效应知,将手伸入 的液氮中,因手的温度远高于液氮的沸点,液氮会发生汽化形成气垫层保护手。(3)要使鸡蛋不粘锅,由题中材料可知,应让鸡蛋接触高温物体,则应先烧热铁锅再打入鸡蛋。
13.(1)铅垂线 (2)增加表高(合理即可) (3)冬至
【解析】(1)我国古代天文学家用铅垂线使表竖直。(2)根据文中信息,郭守敬通过增加表高、添加横梁等措施提高了测量精度。(3)根据题图丙知,同一个物体在冬至的正午时影子最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