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天一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无锡市天一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初三化学作业检查(答案)
第Ⅰ卷 选择题(30分)
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10题每小题1分,11-20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B B D C B D A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 D C A B A C B D
第Ⅱ卷 非选择题(50分)
21.
(1)沸点
(2)N2(氮气)
(3)ABD [共2分,漏选得1分,错选不得分]
22.(4分)
(1)原子
(2)① bc ;② S2-
(3)63
23.(4分)
(1)铁+氧气四氧化三铁(Fe+O2Fe3O4);[条件1分,物质符号/名称1分]
(2)防止高温熔化物掉落炸裂瓶底(保护瓶底);
防止生成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污染环境(减小污染)
压强
物理;稳定
AB [共2分,漏选得1分,错选不得分]
降温和升温速度,以及冷冻区域的大小与形状都可以进行精确设定和控制;没有化疗和放疗带来的副作用。 [一点即可]
浑浊;蓝
氧气体积分数
不合理;氧气体积分数在10%时,蜡烛立即熄灭。
(11分)
长颈漏斗;水槽
AE; 检查装置气密性; 防止加热时粉末状固体进入导管,堵塞导管
文字表达式: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符号表达式:KMnO4K2MnO4+MnO2+O2 [条件1分,物质符号/名称1分]
分解反应
B;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管口,若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氧气已经收满。
难溶于水(不易溶于水也行)、密度小于空气 [一点即可]
(8分)
(1)1/5
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或 P+O2P2O5
BD
20.4%
图3;图3方法能够更充分地消耗氧气
28.
(1)不变
(2)在试管中仅加入10mL10%过氧化氢溶液,记录收集到20mL氧气所用时间
(3)① <;过氧化氢水+氧气 或 H2O2H2O+O2
②取10mL5%过氧化氢溶液,加入0.5g氧化铜为催化剂,进行实验,记录收集20mL氧气所用时间t3
或者:取10mL2.5%过氧化氢溶液,加入0.5g二氧化锰为催化剂,进行实验,记录收集20mL氧气所用时间t3
温度越高,过氧化氢分解速率越快
相同时间内生成的氧气体积初三化学作业检查(答案)
第I卷
选择题(30分)
选择题:
(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10题每小题1分,
11-20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号
7
10
答案
D
B
B
D
C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
D
C
A
B
B
D
第Ⅱ卷
非选择题(50分)
21.(4分)
(1)沸点
(2)N2(氮气)
(3)ABD
[共2分,漏选得1分,错选不得分]
22.(4分)
(1)原子
(2)①bc;②S2-
(3)63
23.(4分)
(1)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Fe+02点燃Fe04):条件1分,物质符号/名称1分]
(2)防止高温熔化物掉落炸裂瓶底(保护瓶底):
防止生成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污染环境(减小污染)
24.(6分)
(1)压强
(2)物理;稳定
(3)AB
[共2分,漏选得1分,错选不得分]
(4)降温和升温速度,以及冷冻区域的大小与形状都可以进行精确设定和控制;没
有化疗和放疗带来的副作用。
[一点即可]
25.(5分)
(1)浑浊;蓝
(2)氧气体积分数
(3)不合理;氧气体积分数在10%时,蜡烛立即熄灭。
26.(11分)
(1)长颈漏斗;水槽
(2)AE:
检查装置气密性;
防止加热时粉末状固体进入导管,堵塞导管
(3)文字表达式: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符号表达式:KMn04加热KMn04+MnO2+02
[条件1分,物质符号/名称1分]
分解反应
(4)B: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管口,若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氧气已经收
满。
(5)难溶于水(不易溶于水也行)、密度小于空气
[一点即可]
27.(8分)
(1)1/5
(2)红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或P+0,点燃P,0s
(3)BD
(4)20.4%
(5)图3;图3方法能够更充分地消耗氧气
28.(8分)
(1)不变
(2)在试管中仅加入10mL10%过氧化氢溶液,记录收集到20mL氧气所用时间
(3)①<:过氧化氢氧化铜水+氧气或H0,Cu0H20+02
②取10mL5%过氧化氢溶液,加入0.5g氧化铜为催化剂,进行实验,记录收集20mL
氧气所用时间3
或者:取10mL2.5%过氧化氢溶液,加入0.5g二氧化锰为催化剂,进行实验,记录收
集20mL氧气所用时间t3
(4)温度越高,过氧化氢分解速率越快
(5)相同时间内生成的氧气体积初三化学10月份作业检查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10题每小题1分,11-20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关于砖瓦的制作有详细的记载,下列工艺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
A.挖掘黏土 B.堆泥成墩 C.晾晒陶泥 D.烧制瓦坯
2.下列做法与无锡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要求不相符的是 ( )
A. 限制居民露天烧烤 B. 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C. 大量焚烧秸秆 D. 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
3.下列过程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 ( )
A. 动物呼吸 B. 酒精燃烧 C. 食物腐败 D. 醋的酿造
4.提出原子论的科学家是 ( )
A. 拉瓦锡 B. 道尔顿 C. 阿伏伽德罗 D. 闵恩泽
5.“高钙牛奶”中的“钙”指的是 ( )
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元素
6.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 冰水混合物 B. 铁水 C. 稀有气体 D. 高锰酸钾
7.下列相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
A. 氯元素: B. 氧化汞:HgO
C. 个钙离子: D. 个硫原子:
8.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二氧化碳是一种空气污染物
B. 可以通过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得纯净的氧气
C. 空气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D. 医疗上用氧气救急,体现了氧气能够供给呼吸的性质
9.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 )
A. 汞 B. 蒸馏水 C. 氯化钠 D. 氧气
10.《黄帝内经》记载“地气(水蒸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表明云、雨、水蒸气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雨水落地后,水分子不再运动 B. 水凝结成霜,水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C. 水蒸发成水蒸气,水分子体积变大 D.水蒸气聚集成雨滴,水分子间隔变小
11.下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金元素的信息。下列有关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属于金属元素 B. 元素符号是AU
C. 中子数是79 D.相对原子质量是197.0g
12.读量筒中液体体积时,某同学俯视读数为20mL,则实际为 ( )
A.大于20mL B.小于20mL C.等于20mL D.无法判断
13.兴趣小组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容器中涌出的柱状泡沫被形象地称为“大象牙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产生的泡沫可以被点燃
反应前后催化剂得质量和性质都不变
不使用催化剂,过氧化氢不会分解
实验后应将废液倒入指定容器内
14.高锰酸钾加热制取O2的实验中操作不正确的是 ( )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取用试剂 C.加热高锰酸钾 D.收集氧气
15.一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由铁制成的,在集体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引一下”,就“拿磁铁来吸引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
A.实验 B.假设 C.观察 D.推理
16.用某化学反应微观过程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反应前和反应后容器内的物质均为混合物
B.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C.化学变化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不可再分
D.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气分子
17.化学概念间有包含、并列、交叉等不同关系。下列选项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A B C D
X 化合反应 纯净物 物理变化 化学反应
Y 氧化反应 混合物 化学变化 化合反应
( )
A. A B. B C. C D. D
18.实验室若直接用30%的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反应速率太快。为获得平稳的气流,下列装置能实现的是 ( )
B. C. D.
19.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推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 ( )
A.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B.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C.瓶内液面无明显变化
D.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20.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
A.图①: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
B.图②: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固体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
C.图③: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图④: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21.(4分)下图为工业分离空气的部分流程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空气分馏塔中,利用氮气和氧气的    不同而将其分离。
(2)空间站中的“人造空气”与地球空气成分含量基本相同,则“人造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 。
(3)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包括   (填字母序号)。
A.一氧化碳 B.PM2.5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
22.(4分)在宏观、微观和化学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①表示的是 。
(2)如图是部分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图中粒子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填字母)。
②属于阴离子的是 (填离子符号)。
(3)我国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被确认为国际标准。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其原子序数为63,则铕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23.(4分) 研究氧气的性质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2)图1集气瓶中加入水的作用是 。
图2集气瓶中加水的目的为 。
24.(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氩氦刀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手术刀,而是一种低温冷冻微创治疗肿瘤的设备,其治疗过程利用氩气降温和氦气升温,因此被称为氩氦刀。大多数气体遭遇节流后温度将下降,如氩气和氧气。而某些气体,例如氢气和氦气,温度反而上升。
氩氦刀的制冷和加热原理是:当高压气体经针尖突然释放,进入较大空间时,随着压强突然降低,气体会使局部温度迅速降低或升高。氩气在针尖急速释放,可在几十秒内冷冻病变组织,使其温度降至-140℃至-160℃维持15min,关闭氩气,启动氦气;氦气在针尖急速释放,将使病变组织快速升温解冻,从而消除肿瘤。降温和升温的速度,以及冷冻区域的大小与形状都可以进行精确设定和控制,而且氩氦刀没有化疗和放疗带来的副作用。
(1)氩氦刀治疗肿瘤的原理是利用氩气和氦气的特性,通过改变   来实现气体对病变组织的快速降温和升温。
(2)工业上利用空气为原料制取氩气与制取氧气的原理相同,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氩气和氦气都属于稀有气体,都可用作保护气,因为他们的化学性质    (填“稳定”或“不稳定”)。
(3)氦气除了可以用来治疗肿瘤外,还有的用途是    (填字母)。
A.制作氦气球 B.制作霓虹灯 C.作为火箭燃料
(4)氩氦刀治疗肿瘤的优点是   (写一点即可)。
25.(5分)《蜡烛的化学史》是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所著的传世科普经典。学习小组对蜡烛燃烧展开了以下探究。
Ⅰ.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
【查阅资料】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吸水后变成蓝色。
(1)小组同学设计实验如图所示,请将下列表格补充完整。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澄清石灰水变 , 硫酸铜粉末变 。 蜡烛燃烧的产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
Ⅱ.探究密闭集气瓶中蜡烛燃烧时间的影响因素(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6个相同集气瓶中盛有不同配比的氧气、氮气的混合气体,测定6根相同蜡烛在集气瓶中的燃烧时间。
氧气体积分数 10% 20% 40% 60% 80% 100%
燃烧时间/s 0s 12 26 35 30 25
现象 立即熄灭 安静燃烧 剧烈燃烧,烛芯长度变长,蜡烛高度变短
(2)该实验的目的是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探究 对蜡烛在集气瓶中燃烧时间的影响。
(3)小组同学认为蜡烛熄灭的原因是氧气完全消耗,结合实验数据判断该说法是否合理: (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 。
26.(11分)某同学用如图装置制取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下列仪器名称:②    ;④    。
用高锰酸钾分解制备并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实验装置是 (填字母),在添加药品之前应当先 。装置中棉花的作用是   。  
(3)上述反应的符号或文字表达式为   。这一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4)实验室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若用装置F收集氧气,写出验证氧气已经收满的方法     。
(5)甲烷气体(CH4)在实验室里可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请你根据甲烷的收集方法,推测该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写出其中一点即可)。
27.(8分)空气中含有多少氧气?某学习小组开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活动。
【史料研究】
二百多年前,化学家拉瓦锡利用汞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采用图1装置研究空气成分。
(1)拉瓦锡通过该实验得到的结论是:氧气体积约占空气的    。
【课本改进实验】
老师课堂上用电加热棒点燃红磷,设计了如图2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图2集气瓶中发生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   。
(3)增加电加热棒点燃红磷,相比教材原装置的优点有    (填序号)。
A.不必等到到装置冷却便可打开止水夹 B.避免因燃烧匙伸入缓慢而造成误差
C.无需使用过量的红磷而节约试剂 D.减少生成物逸散而污染空气
(4)甲同学根据铁生锈需消耗氧气的原理,用铁粉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设计了如
图3实验,1个星期后测得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
实验前的体积 实验后的体积
集气瓶内空气 量筒内水 量筒内剩余水
250mL 180.0mL 129.0mL
(5)老师用数字传感器帮助两个同学测得实验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依据图示信息,实验    (填图2或图3)的测定方法更准确,判断依据是    。
28.(8分)为了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即反应快慢)的因素,化学学习小组以过氧化氢分解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三个小组均采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记录收集20mL氧气所需的时间。
A组:探究催化剂种类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各取10mL10%过氧化氢溶液于注射器(此时注射器中无气体),在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二氧化锰、红砖粉末、氧化铜(CuO)各0.5g,分别注入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如图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
试剂 二氧化锰 红砖粉末 氧化铜
时间/s 10 60 20
结论:二氧化锰、氧化铜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红砖粉末无催化作用。
(1)实验后洗涤、干燥并再次分别称量二氧化锰、氧化铜和红砖粉末,质量 (填“减小”、“增加”或“不变”)。
(2)某同学对该结论提出质疑,认为需要再补充一个对比实验,才能证明红砖粉末有没有催化作用,其操作为     。
B组:探究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甲同学:取10mL5%过氧化氢溶液,加入0.5g二氧化锰为催化剂,进行实验,记录收集20mL氧气所用时间t1。
乙同学:取10mL2.5%过氧化氢溶液,加入0.5g氧化铜为催化剂,进行实验,记录收集20mL氧气所用时间t2。
(3)①实验结果t1    t2(填“>”、“=”或“<”)。乙同学实验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     。
结论:过氧化氢溶液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②丙同学:对实验设计提出疑问,并补充实验:    。记录时间t3,且t1<t3<t2。
C组: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取10mL5%过氧化氢溶液和0.5g氧化铜为催化剂进行实验,两次实验分别将试管置于冰水和50℃热水中,记录时间t4、t5,且t4>t5。
(4)请你补充结论:当反应物浓度和催化剂相同时,    。
(5)除了本实验中采用的测量生成20mL氧气所需的时间来比较反应速率,也可以通过     来比较反应快慢。初三化学10月份作业检查
班级
姓名
学号」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10题每小题1分,
11-20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关于砖瓦的制作有详细的记载,下列工艺中
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
A.挖掘黏土
B.堆泥成墩
C.晾晒陶泥
D.烧制瓦坯
2.下列做法与无锡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要求不相符的是
(
A.限制居民露天烧烤
B.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C.大量焚烧秸秆
D.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
3.下列过程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
(
A.动物呼吸
B.酒精燃烧
C.食物腐败
D.醋的酿造
4.提出原子论的科学家是
(
A.拉瓦锡
B.道尔顿
C.阿伏伽德罗
D.闵恩泽
5.“高钙牛奶”中的“钙”指的是
(
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元素
6.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冰水混合物
B.铁水
C.稀有气体
D.高锰酸钾
7.下列相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氯元素:CL
B.氧化汞:HgO
C.2个钙离子:2Ca+2
D.8个硫原子:S8
8.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是一种空气污染物
B.可以通过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得纯净的氧气
C.空气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D.医疗上用氧气救急,体现了氧气能够供给呼吸的性质
第1页共8页
9.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
A.汞
B.蒸馏水
C.氯化钠
D.氧气
10.《黄帝内经》记载“地气(水蒸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表明云、雨、水蒸
气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雨水落地后,水分子不再运动
B.水凝结成霜,水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C.水蒸发成水蒸气,水分子体积变大D.水蒸气聚集成雨滴,水分子间隔变小
11.下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金元素的信息。下列有关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金属元素
B.元素符号是AU
79
Au

C.中子数是79
D.相对原子质量是197.0g
197.0
12.读量筒中液体体积时,某同学俯视读数为20mL,则实际为
A.大于20mL
B.小于20mL
C.等于20mL
D.无法判断
13.兴趣小组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容器中涌出的柱状泡沫被形象地称为“大象牙
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产生的泡沫可以被点燃
“大象牙音”
B.反应前后催化剂得质量和性质都不变
混合
C.不使用催化剂,过氧化氢不会分解
发泡剂
过氧化
催化剂
氢溶液
D.实验后应将废液倒入指定容器内
14.高锰酸钾加热制取O2的实验中操作不正确的是
纸相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取用试剂
C.加热高锰酸钾
D.收集氧气
15.一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由铁制成的,在集
体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引一下”,就“拿磁铁来吸引一下”
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实验
B.假设
C.观察
D.推理
16用某化学反应微观过程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2页共8页只返
报告查询:登录或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用户名和初始密码均为准考证号)


初三化学10月作业检查答卷
25.(5分)
姓名:
班级:
(1)
2)
考场/座位号:
贴条形码区
(3)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
条形码上的姓名和准考证号。
26.(11分)
2.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2B铅笔填涂方框,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不
正面上,切勿贴出虚线方框
留痕迹。
3.非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否则作答
(1)
无效。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时,必须用2B铅笔,并描浓。
正确填涂
缺考标记
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
(2)
第I卷选择题(30分)
(3
(2分)
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1-10题每小题1分,
11-20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4)
1[A][B][C][D]
6[A][B][C][D]
11 [A][B][C][D]
16[A][B][C][D
2[A][B][C][D]
7[A][B][C][D]
12[A][B][C][D]
17[A][B][C][D]
(5)》
3[A][B][C][D]
8[A][B][C][D]
13[A][B][C][D]18[A][B][C][D]
4[A][B][C][D]
9[A][B][C][D]
14[A][B][C][D]19[A][B][C][D]
5[A][B][C][D]IO[A][B][C][D]
15[A][B][C][D]20[A][B][C][D]
27.(8分)
第Ⅱ卷
非选择题(50分)
(1)
1
21.(4分)
(2
(1)
(2
(3)
(2分)
(3)
(4)
22.(4分)
(5)
(1)
(2)①
3
1
23.(4分)
28.(8分)
(1)
(2分)
(1)
(2)
2
(3)①
24.(6分)

(1)
3
(4)
3
(2分)
(5)
(4)

第1页共2页
第2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