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实验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实验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泗阳县实验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一、单选题
1.对以下论述得出的共同结论是( )
富者回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汉 董仲舒奴隶是一种最好的财产,是一切工具中最完善的工具。 ——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
A.生产资料私有制是剥削产生的根源 B.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C.地主收取地租占有农民全部劳动成果 D.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2.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卖炭翁》中写到: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了有力的鞭挞与抨击,讽刺了当时腐败的社会现实。造成这种社会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 B.奴隶没有人身自由
C.实行封建土地所有制 D.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3.为应对就业市场疲软、经济衰退等局面,美联储于9月19日宣布降息50个基点,试图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投资和消费。据此,有观点认为,资本主义可以通过经济政策调整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这一观点( )
A.肯定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促进作用
B.否定了资本主义社会具有自我调节功能
C.否定了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痼疾
D.肯定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必然趋势
4.历史上,圣西门和傅立叶都曾上书皇帝拿破仑一世,欧文也曾试图说服维多利亚女王,希望帝王们能够接受他们变革社会的方案,但得到的是无情的嘲弄。傅立叶在报纸上登出广告,说他每天中午准时在家等待有钱人和社会名流投资新社会试验,结果却无人问津。这表明空想社会主义者( )
①没有对资本主义弊端做揭露和批判 ②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路径
③看不到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 ④对未来新社会的设计都是不合理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毛泽东同志曾说:“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排在三本书之首的即是《共产党宣言》。”关于《共产党宣言》说法正确的是( )
①阐述的理想目标蕴含激励人们奋斗的强大动力
②它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③它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④它是实践的理论,为中国革命提供了具体方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1921年,中共一大在浙江嘉兴南湖的这条“红船”上胜利闭幕,庄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一事件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 )
A.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B.让中国人民在斗争中有了主心骨
C.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篇章
D.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革命阵营的力量
7.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A.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B.实现了中国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
C.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 D.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起到了重要作用
8.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社会秩序更加稳定,人民民主专政更加巩固,从而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 )
A.彻底结束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 B.是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C.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 D.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
9.在中华民族近现代历史中,下列事件与其结果对应错误的是( )
A.鸦片战争失败——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B.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10.“改革开放是党的一次伟大觉醒”。这是我们党作出的这个重大历史结论,对我们深刻理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具有重大意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
①明确了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已经不存在阶级矛盾
②确定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③明确了改革重点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历史性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2024年6月30日,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历经7年建成开通。深中通道是继“中国天眼”、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机场之后建成的又一大国工程。这些大国工程攻克了多项世界级技术难题,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大国工程的建设成功,离不开广大参与者的辛勤付出。这充分证明( )
①实现中国梦离不开伟大工程、伟大事业的推进
②中国式现代化是干出来的,伟大事业都成于实干
③我国已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实现了科技自立自强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显著优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神舟十八和十九发射成功、嫦娥六号月背“挖宝”、福建舰成功海试、首个行星际闪烁监测望远镜正式建成……2024年,上天下海的国之重器,见证自立自强的奋进中国。对此,我们可以获得的认识有( )
①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实现科技强国、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③根本原因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
④中华民族已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曾经一穷二白的大国,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曾经积贫积弱的民族,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75年栉风沐雨、砥砺奋进,在斗争中求得生存、获得发展、赢得胜利。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
A.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最大同心圆
B.可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解决重大矛盾
C.需要提高斗争本领,发挥伟大斗争的决定性作用
D.需要发挥中国共产党的主体作用,推进伟大事业
14.关于“改革开放”进程,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序合理的是( )
①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 ②开始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③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④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②→①→④→③
15.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时代的产物,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下列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解正确的是( )
A.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行动指南
B.“十三个方面成就”反映了党对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今时代的理论贡献
C.“十个明确”从各个领域全景展示了党中央治国理政理念、成就和经验
D.“十四个坚持”是最为核心关键的组成部分,是“路线图”和“方法论”
16.西方构建的现代化道路实质是以资本逻辑来引导社会发展,甚至干涉他国发展并从中获利。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危机不仅是物质技术层面还包括法律制度、选举政治的危机。而与此不同,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在百年奋斗中领导中国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说明( )
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以及在阶级关系上的对立使危机难以治愈
②中国共产党在世界形势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引领时代潮流
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人类社会提供了现代化发展的标准模式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证明科学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需要遵循“六个坚持”原则。某校高三学生在学习这一内容时,关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重要论述: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需要遵循的“六个坚持”原则,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宝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我们党不断深化对改革的规律性认识的重大成果,对于增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改革行稳致远,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由此可见,“六个坚持”原则( )
A.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执行力的集中体现
B.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伟大飞跃
C.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中国智慧和方案
D.为新时代推动改革的行稳致远提供了重要遵循
18.2024年,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上升,国内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党面临着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这要求中国共产党( )
A.坚持与时俱进,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事业 B.实现伟大梦想,在应对挑战中成为领导核心
C.提高斗争本领,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 D.克服重大阻力,开启建设现代化强国新征程
19.某班同学在“学习与分享”活动中,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人工智能发展和监管的重要讲话,分享自己的理解。
习近平强调,人工智能可以是造福人类的国际公共产品。要广泛开展人工智能国际合作,帮助全球南方国家加强技术能力建设,为弥合全球智能鸿沟作出中国贡献。推动各方加强发展战略、治理规则、技术标准的对接协调,早日形成具有广泛共识的全球治理框架和标准规范。
以下几位同学的学习心得,最符合讲话精神的是( )
A.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 B.牢牢掌握智能发展和治理主动权
C.中国推动人工智能公平普惠发展 D.青春应在人工智能的创新中闪光
20.恩格斯指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这一观点( )
①科学论证了人类社会演变的历史必然性②为未来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正确方向
③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理论到实践的飞跃④说明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主观题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平视世界,是一种力量和底气,是需要资格和实力的。“站起来”是平视世界的基础,“富起来”是平视世界的支撑,“强起来”是平视世界的保证。一百多年来,经过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奋力拼搏,中国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精彩转型,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从改天换地到翻天覆地、再到惊天动地的变化,使得中国有实力、有底气和有资格“平视世界”。
依据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中国能够“平视世界”的底气何在。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精神品格,是党在百年奋斗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
毛泽东指出:“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探索,到“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鲜明主题的提出,再到“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擘画,哪一次不是中国共产党把握历史机遇、主动作为的呢?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从“延安整风”到“八项规定”,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着承认并改正错误的勇气,敢于正视问题、克服缺点、抵御侵蚀,勇于刮骨疗毒、去腐生肌,从而能够在危难之际绝处逢生,成为永远打不倒、压不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解读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赢得历史主动的。
23.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的大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在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心任务的同时,也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发展倡议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并付诸实践。
“中国梦”不仅在国内引起了广泛的共鸣,也在国际上引发了热烈讨论。尽管国际上对中国梦的评价大多是客观和积极的,但仍有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梦持有误解。有的西方学者认为,中国梦是通过称霸世界、搞对外扩张、掠夺资源、大量消耗能源等手段来实现的梦,是“建设一个越来越强大的中国”——亚洲人和非洲人乃至西方人都“将屈从”的世界大国。
材料二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如今我们享受着宁静幸福的生活,但我不禁时常回想起那些将青春岁月奉献给祖国大地的青年们,他们铸就了“最可爱的中国”的辉煌篇章。在革命的道路上,那些英勇无畏的“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以他们的热血为人民的江山染上了最鲜艳的色彩。在新中国的建设征程中,青年们洒下的辛勤汗水汇入了祖国建设的滚滚洪流。改革开放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活力,广大青年发出了“我与祖国共奋进”的豪迈誓言。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肩负着伟大的使命,他们怀揣着“永久奋斗”的光荣传统,正以满腔的青春热血书写着属于新时代的金色篇章……
(1)运用“中国梦”的知识,请你对西方学者的错误言论加以批驳。
(2)学校拟组织开展“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主题班会活动,请你结合自身实际撰写一篇发言稿。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正确;②学科术语使用准确、规范;③语句言简意赅,逻辑清晰:④字数 200字左右。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C C B B B B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A B B A B D C C B
21.①新中国的成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这是中国平视世界的基础。②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这是中国平视世界的支撑。③中国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是中国平视世界的保证。
22.①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②中国共产党围绕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坚定制度自信、文化自信。③中国共产党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④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使党永葆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⑤中国共产党坚持伟大斗争,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使党始终成过硬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23.(1)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率福。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是奉献世界的梦,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不是威胁,是进步不是倒退,是合作共赢不是零和博弃,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共同的福祉。西方学者的言论把中国梦等同于霸权梦,割裂了中国梦和世界梦的关系是严重错误的。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我们要通过勤奋学习和扎实实践,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在未来的职业道路上,我们要将个人的梦想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结合起来,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断努力奋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